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这5个核心技巧家长请收好!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这5个核心技巧家长请收好!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5:03:30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这5个核心技巧家长请收好!

很多孩子由于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导致一到写作文或者做阅读题时,都会感到很吃力和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了解现在小学生的阅读特点

很多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完成家长、老师布置的任务,所谓的名著、小说,只挑选其中故事性强或是有插页的章节读,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去考虑小说或名著中人物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做读书笔记的学生更少。

经权威机构调查,喜欢漫画的小学生占到了接近3成,只有20%的小学生愿意看“全是文字”的书籍。这个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市场上“白话版”“图画版”四大名著畅销的原因。学生阅读,重文还是重图,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

从小学放学至晚上睡觉前,供小学生支配的时间大约有4个小时,看电视(包括上网)超过2小时的家庭却占到了26%,如果再扣除吃晚饭时间,估计有不少孩子没时间读书。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调查中发现,虽然有40%的家庭藏书超过50本,但来源非常单一,家长买的占到了67%,13%是借的亲戚或同学的。这说明,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可供小学生选择的图书资源十分有限,如果资源再丰富一点,借书的程序简化一点,或许能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了解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能力是指孩子看懂书报的能力。对不同的年级段,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阅读比较浅显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书报。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读懂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读懂文字的能力。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句子、篇章的能力。要求孩子不仅要了解文章中字词句的含义,而且还能划分段落层次,并会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

4、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词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自己来解决。

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勾划。好的习惯可以使孩子受益终生,坏的习惯可能贻害终生。所以要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指导孩子阅读课文的方法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孩子掌握了方法,好比得到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终身受用。因此,家长要重视在阅读中教给孩子读书方法。

孩子拿到一篇文章,往往觉得无从下手,粗略地看一遍就认为读完了,这样读书是没有效果的,不能尽快地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指导孩子阅读一篇课文呢?

第一步让孩子认读课文,通读两三遍,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家长要督促孩子通过查字典来解决。

第二步要让孩子细读课文。通过孩子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三步让孩子精读课文。能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确定重点段,重点理解,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四步让孩子能回答书后的问题,写出预习笔记,并对文章有自己的评价。阅读课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和其他人。

通过上面的过程,就会使孩子懂得,读一篇文章,不但要读通语句,而且还要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中培养孩子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培养读善思勤于动笔的习惯

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善思,勤于动笔的读书习惯。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出来。学贵有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孩子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有所创见。家长对这一点要热情鼓励。

例如:孩子在学《一个降落伞》这篇课文后问,周总理为什么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别人呢?这个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所在。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这种积极的思考,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经常引导孩子这样阅读,有助于提高他韵阅读能力。

家长要做表率

一个故事说的是,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书籍之甜,阅读之美!

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到目前为止,犹太人诺贝尔获奖者累计已达130多人。

虽然获诺贝尔奖与从小读书的关联性多大不好简单地用该例子评判,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接孩子回家后,自己往电脑电视前一趴,或者窝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孩子去读名著,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家庭都存在。

有人认为,应该实施全民读书计划,就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样。计划是美好的,也是长远的。就目前来说,摆在家长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下一代的教育上,相信多数人不愿听到“没读过书”“缺乏教养”等类似的评价吧?

其实大人不爱读文学书、历史书、心理书、其他话题严肃的书也没关系,还有轻松的旅行书、美食书可以去读,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培养逻辑思维的书,开卷有益,只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开始读书,乐趣自己会跳出来的。

推荐信息

  •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起提高阅读能力吧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8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起提高阅读能力吧随着时间推移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了广大网友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今天华东交通大学在江西省教育厅的组织下开展了“大家一起提高阅读能力”主题授课众多班级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很多班级从此次主题课中许多班级从中获取了许多感悟接

  • 落实“批注”要素,提升阅读能力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8

    落实“批注”要素,提升阅读能力四上六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编者荐语:科学细致的教学解读,才能真正厘清单元课文的学习价值。以下文章来源于语林孤烟,作者韩吉旺鲁林红语林孤烟语林孤烟阅读、实践、反思、写作,一路前行一路歌。落实“批注”要素提升阅读能力以统编教材四

  • 大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8

    大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今天是4.23“世界读书日”,那么什么是世界读书日呢?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

  • 如何迅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8

    如何迅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文/Emma艾小玛【前言】其实,这篇文章是写给表妹。前段她说想学英语,我建议她从阅读开始,就写了一个自学指南给她。之所以如此热情,是因为表妹一直和一个爱喝奶茶,每天说要干大事业、实际天天啃老爱打麻将的街头混混交往很久了……听见她要学习,真是高兴。

  • 20分钟就能提升你的阅读能力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8

    20分钟就能提升你的阅读能力翻看完毕一本《高效阅读》,作者是日本的渡边康弘,书中介绍一种看起来神经兮兮的读书方法“共振阅读法”,号称20分钟就能读完一本书。对这个口号没感觉,但发现这种阅读方法中有些内容可以做些借鉴。有些建议非常适合想提升阅读能力的读者。感觉到这种方法有些步骤

  • 大数据告诉你,美国学生如何系统提升阅读能力?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8

    大数据告诉你,美国学生如何系统提升阅读能力?转载/视角学社,作者/北部阅读重要吗?恐怕没有人会说“不”。当一个小孩掌握基础的拼读规则、学会辨识文字时,“阅读”就成为伴随他一生的事情。阅读这项技能的收益也是明显的:幼年时,他需要阅读启蒙读本,获得进入一个

  • 读方方武汉日记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读方方武汉日记有感最近针对方方日记的围剿日益加剧,有网友给我发来方方三大硬伤,或者说是三大罪状。方方日记结束了,时间会给一个公正的评价。就朋友们所说的三大罪状,帽子够大,我先纠正一个错别字,是“恕”不是“怒”。中国人更强调忠恕之道,而不是怒气冲天。有话

  • 方方日记登上外媒头版,我们啥时候能有“美国日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方方日记登上外媒头版,我们啥时候能有“美国日记”?最近美国的一则“硬核医闹”的新闻,看得网友们是满头问号。3月31日,美国洛杉矶有个火车司机,竟然驾驶火车冲出轨道,企图撞向美军停在洛杉矶的医疗船。结果,未遂,被逮住了。这个火车司机这么爱硬闯,我们就叫他

  • 方方日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方方日记读后感文/冯黎明(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疫情期间,自方方日记第一次发出,我几乎没有落下一篇。多少年没有这样细读中国当代文学家的作品了,或许是闭锁在家有大把时间的缘故吧,但是无论如何,能够每天等待着日记的发出,此种心态肯定不仅仅只是“闲的没事”能够解释的。千万

  • 读《方方日记》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读《方方日记》心得体会谈谈和《方方日记》有关的问题。●●●很多热心读者给我留言,让我谈谈《方方日记》。随着年岁增长,面对热点问题,我更倾向于选择等一等:情绪更容易点燃,但理性更有助建设。在正式谈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说两点:第一,《方方日记》开始连载后,我读过一些,不是全部,特别是疫情最焦灼时期,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