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大数据告诉你,美国学生如何系统提升阅读能力?

大数据告诉你,美国学生如何系统提升阅读能力?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9:34:05

大数据告诉你,美国学生如何系统提升阅读能力?

转载/视角学社,作者/北部

阅读重要吗?

恐怕没有人会说“不”。当一个小孩掌握基础的拼读规则、学会辨识文字时,“阅读”就成为伴随他一生的事情。阅读这项技能的收益也是明显的:幼年时,他需要阅读启蒙读本,获得进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学生时代,他需要阅读教材与课外读物,培养理解与思辨事物的能力;进入工作后,他也需要阅读相关材料、报告和书籍,既为了能够在某一领域内有所建树,也为了跟上这个日新月异、越来愈复杂的世界。除了这些必要的阅读外,人们还会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其他的读物:报纸、杂志、小说、传记、科普作品等等,既作为娱乐放松的手段,也作为提升自我的渠道。一方面,是阅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渐提升,人们甚至把现代人阅读的能力与原始人感知风向、判断天气、辨识野兽踪迹的能力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却是人们与阅读的困惑不断增多:不想读书怎么办?读不下去怎么办?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哪些才是合适的书?面对无比浩繁的材料,怎么才能高效而准确地获知信息?……但可惜的是,国内现有的教学体系仍以“考试”为导向,并不特别注重阅读、思考与分析的能力。这也使得很多中国的留学生虽然跨进名校大门、但却根本跟不上美国大学的文科类课程:一个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阅读训练的人怎么能够招架动辄一周几百页的阅读材料?归根结底,阅读是一项需要经过系统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而美国的教育者们也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其不仅有配套齐全、指示详细的分级读物,也有针对阅读的权威数据报告。今天的这份报告《WhatKidsAreReading(孩子们在阅读什么)》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如何培育阅读能力、拥有什么样的阅读水平和词汇量、都读了什么书、教育工作者们又期待他们读什么书。《WhatKidsAreReading(孩子们在阅读什么)》由美国知名教育公司“RenaissanceLearning”发布,今年发布的这份报告,调查了2017-2018学年,来自美国50个州与哥伦比亚特区共870万名K12阶段(学龄前到高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说这是美国最大、也最权威的一项中小学生阅读行为研究报告了。这份报告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对美国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统计,而且也展示出了美国阅读训练的教育理念、并列出了详细的书单,这使得它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份极其详尽的“阅读指南”,其中的数据可以作为家长们为自家孩子量身定制英文阅读计划的参考,下面就来看看这份报告中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吧!

2019年版《WhatKidsAreReading(孩子们在阅读什么)》1.有计划的阅读效果更佳人的一天也只有24小时。时间宝贵,教育者更需要确保学生从每一分钟的阅读中获益最多。为了达到有效率的阅读,学生们需要确保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及足够的阅读难度。

有设定个性化阅读目标的孩子VS无设定个性化阅读目标的孩子

这份报告显示,有个性化阅读目标的学生通常阅读得更多、理解得更好。

报告也显示了,88%的学生都能够达到他们的个性化目标。但是,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设定阅读目标。而且虽然多数学生的阅读都在推荐的阅读范围内,但学生还是愿意选择轻松、容易的书来读。这离满足毕业后的阅读要求还很远哪!这些个性化的阅读目标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来制定,通常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指定难度的材料,并且进行阅读反馈,通过阅读反馈,家长或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到底读懂了多少。RenaissanceLearning公司还开发了两套评估系统:StarReading和AceeleratedReader360。StarReading用于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系统上做题,学生就会得到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这里面包括了学生的标准分值、排名比例、对应年级、指导阅读级别(IRL)、阅读速度、蓝思值范围等等。AcceleratedReader360用于阅读反馈,学生可以在这上面选择难度适合且感兴趣的书来进行阅读,AcceleratedReader360上的每一本书都有相应的测试题,学生可以选择进行阅读理解测试或词汇测试,确保每一本书都真正读懂。2.积少成多,时间会发挥作用

这份报告显示,学生们在阅读上投入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有近一半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5分钟,每天平均阅读30分钟以上的学生,占比不到20%。

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时长

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美国高中生的阅读量更是急剧下降。如绿色图注所示,1-7年级的孩子,通常每天花15到20分钟阅读;当学生进入8年级,阅读时间持续下降;直到11、12年级,学生每天只阅读8分钟。

但是,英文阅读有这样一种阅读规律:每阅读1000个单词,就会学到一个新单词。也就是说,美国学生们在上学期间,仅仅是通过阅读的自然习得,就能够学到成千上万的单词。这一规律对中国学生而言非常重要。长久以来,我们都是通过单词书来背单词、通过字典来查单词、通过拼写测验来背单词,这些方法虽然也能帮助中国学生积累词汇量,但这样学来的单词却通常是孤立的,学生能将单词的英文字母与汉语含义一一对应,却总是不会在口语、写作中灵活使用。所以说,中国学生如果想要积累词汇量,也不妨试一试多读原版书吧!

阅读时间与词汇量的关系

这一报告还显示,每天阅读少于15分钟的学生,到了12年级可以学到大约1,909个新单词,而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学生,则能掌握13,866个新单词。高中毕业时,前者的词汇量,大概是后者的7倍,相差将近12,000个单词。真的是日久天长,差距就慢慢显现出来了啊!投入更多的阅读时间不仅仅能帮学生们增加词汇量,也能帮学生们提高阅读能力。当学生们在阅读时,他们也在进行着解码/再编码的工作,利用上下文和文本内外的线索推理、综合、得出结论,并且每读一本书,就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这一过程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时间与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

如上图所示,每天阅读不足15分钟的学生,阅读能力测试中的成绩可以提高3个百分点;如果每天阅读15分钟到29分钟之间,可以高出7个百分点;坚持阅读30分钟以上,就可以高出9个百分点。3.应该挑选什么难度的书?上面的那幅图不仅仅说明了阅读时间很重要,同时也说明了阅读难度的重要性。如上图所示,一个每天读30分钟以上低难度材料的学生,阅读能力反而不如每天读15分钟以下中等难度材料的学生。遗憾的是,报告也显示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在现有阅读范围内,选择挑战性最小、难度最低的文本。

学生倾向于选择低难度书籍如图显示,蓝色的点状图,表示每个学年孩子的平均阅读水平;绿色区域是每个学年对应的推荐阅读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阅读在推荐阅读范围中低难度的书。可是,虽然低难度的书读起来简单容易,但却并不能帮助学生们适应未来的挑战。RenaissanceLearning的另一项统计表明,12年级学生正在阅读的书籍难度(ATOS:5.6),与他们毕业时需要理解和使用的材料,比如大学课本(13.8)、小说和非小说类畅销书(7.3)、大众媒体(10.4)、和职业文件(10.6)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注:ATOS为难度值,后文有详细介绍。

不同阅读材料的ATOS值也就是说,一个仅凭兴趣阅读、自由选择材料的美国高中生的阅读水平,还不足以应对大学课本、工作材料、流行书籍和新闻资讯等这些内容。4.怎么判断书的难度?难度如此重要,那怎么判断一本书的难度呢?

一般来说,英文读本最常用的有四大分级体系,分别是:蓝思分级阅读体系(LexileFramework)、GRL指导性阅读分级体系(GuidedReadingLevels)、AR分级阅读体系(Acceleratedreader)以及DRA发展性阅读评估分级体系(DevelopmentalReadingAssessment)。

各阅读分级系统之间的分值是可以转换的。其中AR分级阅读体系就是由RenaissanceLearning公司开发的,所以这份报告采用了自家开发的AR体系,以及目前使用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蓝思体系。

在这份报告中,每本书名后通常会有一个括号,如HiddenTalents(4.2,UG,630L),括弧里的三个指标,分别对应ATOSlevel、Interestlevel和Lexilemeasure的数值,其中前两个属于AR分级体系,而最后一个属于蓝思分级体系。

1.ATOSATOSBookLevel=平均句子长度+平均字长+词汇使用年级+书上的单词数。

这个值说明这个书通常适合英语母语几年级的学生阅读,比如4.2指的是适合小学4年级第2个月阅读。2.InterestLevel

Interestlevel是由出版商和专业人士判断出来的,以内容为基础,包含主题、人物和情节等。相关英文缩写说明:LG=低年级(K-3);MG=中年级(4-8);MG+=中上年级(6以上);UG=高年级(9-12)。

大多数InterestLevel超过MG+的书都被标记为YA(YoungAdult)。建议家长在选书时除了参考ATOSBookLevel,还要参考InterestLevel。家长如果想了解某本书的这两个指标,可以在https://www.arbookfind.com中查询。3.Lexile

括号中的第三个数值指的是蓝斯分级体系,这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英文阅读分级体系。它使用同一个度量标尺,对读物难度和读者阅读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测。蓝思体系在计算一篇文章的难度时,会先将文章按125-140不等的单词自然分段,每一段成为一个slice。然后通过一个代数公式(Lexileequation)把每个slice的词汇频率和句子长度综合运算,得出这个slice的蓝思等级,最后,再对所有slice的蓝思等级进行平均,计算出这篇文章的蓝思等级。

而每本书对应一个蓝思值,以“L”作为衡量难度的度量标尺,难度范围为0L~1700L,数字大小和阅读难度成正比。数值越大,表示书越难懂。家长们可以登录官网https://fab.lexile.com/来查询某本书的蓝思值。5.跨学科阅读参考书目这份报告中还有一个亮点:列出了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跨学科阅读内容。在美国教育中,之所以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阅读能力本身并不是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是目的。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也要求学生们进行宽广的跨学科阅读。这份报告提供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社会情感领域的学习。不同领域的学习也需要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训练方式。报告的另一个特色是区分了虚构与非虚构。报告中,“NF”表示的是非虚构类书籍。这一类别的书籍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快速理解相关内容、分析文本材料、以及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而书单中的虚构类作品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逐渐形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宽容和爱意来拥抱世界。1低幼阶段(K-2)

美国的K-2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二年级。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的阅读热情,帮助建立良好阅读体验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推荐读物以故事为主、贴近孩子生活。

社会科学领域

这一阶段社会科学领域的书籍主要是介绍美国殖民地时期的社会和历史事件,通过感恩节小故事、富兰克林人物传记等简单易读的材料来形成对这一时期的认识。在学习中,美国建国先驱们的故事与精神也能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自然科学领域

在自然科学学习方面,K-2年级主要学习天气变化与气候相关的知识。通过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或小故事,了解所处的大自然环境。

社会情感领域

这一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社会情感学习主要是同理心的建设,通过阅读了解如何帮助他人,比如“ICANREAD”系列和“苏斯博士”系列,都是这一类型的推荐书籍。2小学高年级(Grades3-5)

3-5年级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孩子,阅读自主性更强。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推荐书目也引导孩子们关注更大的世界。

社会科学领域

这一阶段的主题是拓荒者、探险家的生活,开始涉及一些日常接触不到,但是又充满好奇的“先锋”生活,比如草原上的生活、西部的探险世界,既扩大了孩子们的生活视野,也迎合了这一阶段孩子们渴望探险的心理,培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自然科学领域

3-5年级自然科学领域的书目目的在于使孩子们渐渐了解自己所身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社会情感领域这一阶段的孩子,更关心个体在校园集体中如何生活,如何与老师、同伴相处。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也开始有点爱搞怪和恶作剧。霸凌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主题。3初中阶段(Grades6-8)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开始减少。但是,他们阅读书目的难度和词汇量在增大,总体上,阅读能力也在稳步上升。这一时期的推荐阅读也更为深入。

社会科学领域6-8年级,学生们开始接触被誉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古希腊,主要是古希腊时期的历史神话。通过具有魔幻色彩的虚构和非虚构作品,了解特定时期和地域的人文风貌。自然科学领域这一时期,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眼光,可以放到更深远的宇宙,在了解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对地外的星系有所想象。同样,这些书籍几乎都是科普类的非虚构作品。社会情感领域6-8年级的初中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悲痛”这类更复杂、更沉重的社会情感。下面是一些涉及这些情感内容的书籍推荐,比如,WildLife《野生动物》、Lostinthesun《烈日迷踪》等。4.高中阶段(Grades9-12)

高中学生已经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可以阅读较为深入的作品。这一阶段的推荐阅读也在为学生步入社会、承担责任打下基础。

社会科学领域

9-12年级的阅读材料目的在于培养合格、成熟的公民,阅读材料的核心是公民权利,其中涉及种族歧视、民权运动等话题。既培养高中生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也锻炼他们的思辨、论述能力。自然科学领域这一阶段的科普阅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集中探索科技。对发明创造感兴趣的学生,将从这些阅读中,得到很多关于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社会情感领域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开始了解无处不在的“冲突”,这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也是即将迈向成人的孩子们必须要试着接纳的。6.流行书目榜单

这份52页的报告中占具最多篇幅、也最核心的内容是从K到G12各年级的流行书目榜单,其中包括了:1)20本最受欢迎的书目榜;2)10本最受欢迎的电子书。同时,报告也会对这一年级的阅读整体水平做出介绍。

12年级的流行书目榜单

以这份12年级的流行书目榜单为例,我们可以知道该年级有多少学生参加调查(53421名)、平均每人阅读多少本书(4.7本)、平均每人阅读的单词数(246612个)、该年级最受欢迎的20本书、以及该年级最流行的10本电子书。

通过这些榜单,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书在美国比较流行。比如苏斯博士系列就上榜了K、G1、G2三个年级的最受欢迎榜单,哈利波特系列上榜了G5-G8的最受欢迎榜单,《杀死一只知更鸟》则上榜了G9-G12的最受欢迎榜单(G9-G12)。可以说这些书都是在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了。

如果想了解全面榜单,家长们可以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https://p.widencdn.net/3o2z1p/R41012-Renaissance-What-Kids-Are-Reading)来下载查看该报告。

看完这份报告,不妨定下一个小目标:这个冬天,多读几本书吧!

版权声明:作者北部,转载来自视角学社。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推荐信息

  • 读方方武汉日记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读方方武汉日记有感最近针对方方日记的围剿日益加剧,有网友给我发来方方三大硬伤,或者说是三大罪状。方方日记结束了,时间会给一个公正的评价。就朋友们所说的三大罪状,帽子够大,我先纠正一个错别字,是“恕”不是“怒”。中国人更强调忠恕之道,而不是怒气冲天。有话

  • 方方日记登上外媒头版,我们啥时候能有“美国日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方方日记登上外媒头版,我们啥时候能有“美国日记”?最近美国的一则“硬核医闹”的新闻,看得网友们是满头问号。3月31日,美国洛杉矶有个火车司机,竟然驾驶火车冲出轨道,企图撞向美军停在洛杉矶的医疗船。结果,未遂,被逮住了。这个火车司机这么爱硬闯,我们就叫他

  • 方方日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方方日记读后感文/冯黎明(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疫情期间,自方方日记第一次发出,我几乎没有落下一篇。多少年没有这样细读中国当代文学家的作品了,或许是闭锁在家有大把时间的缘故吧,但是无论如何,能够每天等待着日记的发出,此种心态肯定不仅仅只是“闲的没事”能够解释的。千万

  • 读《方方日记》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读《方方日记》心得体会谈谈和《方方日记》有关的问题。●●●很多热心读者给我留言,让我谈谈《方方日记》。随着年岁增长,面对热点问题,我更倾向于选择等一等:情绪更容易点燃,但理性更有助建设。在正式谈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说两点:第一,《方方日记》开始连载后,我读过一些,不是全部,特别是疫情最焦灼时期,她写

  • 方方日记的价值与遗憾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方方日记的价值与遗憾陈玉明有很多朋友跟我谈起过最近爆红的方方日记,不少人问我的看法,还有人建议我写写。我一直不想写,因为争议太大。我的朋友圈里,赞方方日记的,和骂方方日记的,几乎各占一半,而且往往态度都很激烈;大抵是自由派的朋友赞,反自由派(这里本来想用“保守派”,但考虑到&

  • 方方日记:她笔下的一滴墨水,落到我们头上就是一片大海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方方日记:她笔下的一滴墨水,落到我们头上就是一片大海作者:桌子先生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我猜,你一定听过那一句话: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对,它就是湖北省前作协主席方方写的。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写出来悲天悯人的情怀。曾经一度,我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看方方的日记

  • 《方方日记》引起的社会撕裂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9

    《方方日记》引起的社会撕裂作者|刘胜军01昨晚在老友群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们为方方日记吵翻了天,一个个面红耳赤、恶语相向,只可惜微信里没法拳打脚踢。似乎全社会也被方方日记空前撕裂了。其实,不是日记撕裂社会,而是本来就存在的社会撕裂被日记的一束亮光照射得清清楚楚而已。看到一个很精辟的评论摘录如下:对于

  • 方方日记是小问题,方方背后的土壤才是大问题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0

    方方日记是小问题,方方背后的土壤才是大问题原创赵皓阳最近一个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粉丝私信我,让我说一说方方日记的问题。之前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这是她个人的事情她自己想写,有的人愿意看就支持她,有的人不愿意看就批评她。批评她的人比支持她的人多,就说明大多数人民做出了选择。人民群众已经讨论的很透彻

  • 《爱在山野》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0

    《爱在山野》读后感我读了《爱在山野》这本书。刚开始读感觉枯燥无味,就是一本描写动物的书,没什么意思!但后来渐渐地被书的内容所吸引,读着读着就仿佛走进深山,跋涉于山谷,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了。作者从一只受伤的黑麂开始,跟踪寻访黑麂种群。在寻访过程中经历了猪蛇大战、相思鸟迁徙、人和野猪之战,每一件事都惊心

  •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读后感与老师点评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0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读后感与老师点评此次阅读的作品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读着东野圭吾的小说,就会有奇妙的吸引。虽然因为是用中文写的,所以读起来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随笔或生硬的内容,而是有趣的小说,读起来很有意思。1.作家-东野圭吾小时候的东野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考虑去尝试和体验。比如看了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