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7:37:09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来自他人暴力的言语。或许我们自己就是有意无意地通过暴力的沟通方式与人交流。一边受着暴力的言语、一边运用同样的方式暴力别人。反反复复、无穷尽也。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种方式。

有效的沟通,才能使双方更深层次地了解彼此。“暴力沟通”长此以往地使用下去会变成“零沟通”。当这种沟通方式,达不到心理预期的效果,是不是要换一种方式了?

“暴力沟通”是不尊重对方,引发对方痛苦的沟通。使得彼此的关系形成一个对立面,一方压制着另一方。

“非暴力沟通”是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来主导生活。

“非暴力沟通”不仅适用于成人之间,对待孩子也是如此。把他/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尊重小孩的意愿。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表明,小孩子在两岁左右就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发展顺利则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发展障碍则会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行动畏手畏脚。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很佩服萧芳芳女士。她会根据现状进行调整,教育第一个孩子时沿用上一代的“服从听话”式的教导方法,慢慢就发现这种极权的教导方式不适用。在生了第二个孩子后,换成较为民主的方法教导孩子,务求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找到一个平衡点。后来50岁的她进修了一个儿童心理学硕士回来,没多久便成立了护苗基金(保护及避免儿童受性侵犯伤害的慈善团体)。敬佩她的这份心与行动力,教育孩子就是一件需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的事情。

萧芳芳与三岁外孙的相处方式也非常逗。想亲亲或者抱抱外孙之前,会问他:“抱一下,好不好?”或者“亲一下脸好不好?”。有时候外孙会拒绝她,摇摇头或者扭头就走。虽然她的心里会有失落感,但还是会尊重小孩的意愿。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哈哈哈~

沟通交流的前提是互相尊重。

下面来浅谈一下《非暴力沟通》,给我感受较深几点。

1、请求与命令的区别

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举个例子:

没头脑:“我想和你聊一会,希望你能陪我一下。”

不高兴:“我今天工作很累,想休息一下。找别人陪你好吗?”

没头脑:“你这人真自私!”

“没头脑”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他并没有重视“不高兴”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他。

如果意识不到自己是在以命令的方式,表达愿望。那么,就会变得越来越孤单,毕竟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强迫着做某件事。即使是对家人也不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如果想要把关系弄僵,那就另当别论了。

2、体会和表达感受

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

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妇女在表达请求时感到别扭,好像做错了什么。例如,她可能不会说:“我今天累坏了,晚上想休息。”。

如果她的丈夫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只会指手画脚而从没想过要分担,并且认为家务活是女人的专属。那么要说出自己需求更难,阻力更大。当妻子勇于跨出第一步,说出自己的需求。丈夫及其不耐烦,理不直气也壮地开始发表他的不满,怪责妻子做得不够好。

这样的生活好压抑。换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自己一个人过,乐得清净自在。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3、充分表达愤怒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

(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的需要;

(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比如,“没头脑”和朋友出去玩,说好天黑前回家。但到晚上7点还没到家,“不高兴”很生气。

错误示范:一接通电话,“不高兴”就开始骂人。“你有毛病啊?几点了,还没到家!”

正确示范:(首先深呼吸)“不高兴”问:“你是和朋友玩得太开心,忘记时间了吗?”(然后倾听);7点了,我还没看到你在家。天黑了,我很担心你的安全。我希望你能尽快回来!(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4、.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我所观察(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清楚地请求:“你是否愿意……?”

例如:“这么大声的音乐,令我感到很烦躁。因为我很重视睡眠的质量,你是否愿意戴上耳机呢?”

5、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你所观察(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吗?”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

例如:

没头脑:“我好胖!行动都变得缓慢了!”

不高兴:“听起来,你有些郁闷。你很重视自己的健康对吧?所以,你想减轻体重,回到以前的好状态。是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呢?

我没有这种“天生的能力”,唯有靠后天的锻炼啦!

继续修炼,路漫漫其修远兮!

推荐信息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美国南方一个静谧的小镇,几桩离奇的疑案彻底打破了几个孩子平静的生活:事件的真凶怪人的谜底,传言背后的真相…在父亲的指引下,他们在迷雾中寻找真知,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平中积累正气,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成长,也体验了人间的的温

  • 《写作课》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写作课》读后感隋昕按照《白鲸》的写法,我要在开头说明,这本书是我这两年读到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当然我的阅读十分匮乏)。读这本书花了我13天零6小时,前13页用了13天,后面200多页用了6个小时。在读引言部分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艰深的介绍写作技巧尤其是写小说技巧的书,可能是通俗版的《文学概论》,所以

  • 《发现母亲》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发现母亲》读后感前言:大家好,我是深圳的一个普通老师,2009年大学毕业,先在汕头的一个乡村中学教书三年,当我教高三的时候,对乡村教育感到特别失望与无奈;后来辞职到了深圳的几个私立学校教书,中途做了半年销售,最后发现销售不适合我,又重新应聘到学校做老师。从一个乡村教师到一线城市的老师,一路上磕磕碰

  •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村上春树爱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我拜读过村上春树的很多作品,但此篇所讲的却是另一个人的书,关于记录村上春树以及他所爱的猫的故事。本书作者是铃成和成先生,被称为日本公认的“最权威的村上春树研究者”和“第一个真正走进村上春树的世界

  • 《兄弟》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6

    《兄弟》读后感《兄弟》这本书是余华沉寂年之久的著作,一问世就备受关注,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完了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江南小镇,小青年李光头因在厕所偷看女人被抓,而十几年前他的亲爹也因此淹死在粪坑,被一男子宋凡平捞了起来,把尸体送回去,随后李光头妈李兰和丧妻的宋凡平结合,便有了李光头和宋凡平之子宋钢的兄弟

  • 《野火集》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6

    《野火集》读后感实话,我不满意这个世界,不喜欢这个世界。也许人们会说,我们处于一个相对文明的世界,我们应该知足。可我为什么总是看到人性中恶心的那一面?人们说,美好的人,自然能看到美好的东西。多么荒谬的自我安慰!病理学家把带菌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分析,研究,然后告诉你这半个肺如何如何的腐烂;你不会说:&l

  • 《上海堡垒》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6

    《上海堡垒》读后感《上海堡垒》是谁写的?江南,就是那个写《龙族》系列的江南。《上海堡垒》讲了什么呢?该小说讲述的是外星人进攻地球,上海即将沉没,一群热血青年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它讲的也是在末日来临之前,一群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以及希望的故事。其实我觉得就是在讲一群人在特定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也不算很稀

  • 《成为》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6

    《成为》读后感《成为》这本书是我目前以来看书周期最长的一本书;在这个阅读过程中3月15日恰巧读到书中第11章节,我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得知到我的父亲过世了…我不知道这是缘分还是天意?我暂停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我再次决定要打开这本书继续阅读的时候已经是5月份了,我是带着对作者能给我一

  • 《小说选刊》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7

    《小说选刊》读后感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只得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本人藏书虽不曾有万卷之多,也谈不上汗牛充栋,但昔日颇觉宽敞的书柜却早已弥满,已经不能存放与日俱增的零散书籍。特别是自己常年订阅的《小说选刊》,也没有了一席之地,只好被凌乱堆放在电脑桌上、椅子上和床头之间,甚至餐桌上都有了厚厚的

  • 《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7

    《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读后感这是一本可以引发灵魂拷问的书。读到最后的时候我发现和我之前读过的一本书是一个作者。让我看到她的不同面,感叹她真的很有趣。读书会书单发布,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就引发了我的人生思考,来了一个灵魂拷问:我想当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回顾上半年的书籍阅读,使我渐渐对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