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断舍离》读后感

《断舍离》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7 03:33:02

《断舍离》读后感

今天读到的书籍是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断舍离这本书人气很高,目前销量超过400万册,在亚洲、欧洲各国相继出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本畅销书籍《断舍离》吧。

前两章作者的断舍离是私人生活整理即生活哲学,主要写了家中的物品需要及时整理和分类,这样我们身心才会更加轻盈,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具活力,比如衣柜、卧室、厨房的整理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把柜子门全打开,东西全拿出来罗列地上(用三分法),自己站在全局和上空的角度,一览全部物品;

2、先扔掉发霉、损坏、有裂痕、过保之物,再用“必要”“舒适”“愉快”的标准进行取舍,看不见的物品,如柜子里的要保留柜子空间的70%左右,不要塞的太满、有透明玻璃或者看的见的要保留空间50%左右,放在显眼位置经常用的只保留10%就好(比如帽子,皮包,茶几上的);

3、收纳刚刚按比例保留的东西,进行空间清扫、擦拭、磨刷,要用onetouch法(随手就可拿),

4、以后购物记住要1out1in原则,即当扔掉一件才可以再次购入一件这样整个屋子就会变得格外干净,心情也会随之明朗。

这是前两章的内容,但是本书的精髓不在这里,作者从第三章把断舍离从生活的技能升华到了人生的哲学: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我们生来推着一辆空空的购物车即我们的”身体“,我们不断往里添加物品,但是不懂得整理,舍不得丢弃,所以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无法流转一进一出,更无法做到吐纳自如,所以易敏感、易烦躁、易烦恼、活得看似舒服安逸实则杂乱不堪,试想一下我们的吃,穿,娱乐消遣塞满了整个购物车的99%而精神食粮只有1%,那么这个购物车推起来一定很费劲,很臃肿。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翻译过来就是:

求学则日增求道则日减,终空无所有,无所有则无不所有。结合断舍离的思想就是当人情世故,交际应酬,吃喝成为一个人的超负重时不仅要通过知识摄取寻求身心平衡,还要不断的做“减法运算”,排除那些身心不喜欢的应酬,忠与内心,舍得难舍的,获得应得的。

我们要清空物质的摄入和货物,为精神层面的升华腾出空间,把出水口疏通疏通,把进水口清洁清洁,办法就是从注重食欲,表现欲转变成精神层面的升华,多读书,多学别人的知识,让自己变得轻盈有气场,有学识。食物只要果腹就好,衣服够穿即可,舍下我们随时可以获得的(食物,衣服,玩手机,打游戏)获得我们应该吸收的精华(书籍、分享、成长和收获)让自己的购物车越来越轻便,越来越整洁,其实这跟禅道很相似,学习禅道,需要先放下自己,放空自己,当你无杂念,能够进入冥思之时便可学习佛法真理,寻求内心的净土。

其次,不要被人们口中的”常识“所束缚,从自己更高一层次的“必要,合适,愉快”出发,整理自己。也就是不要做一个”乌合之众“,要时刻有自己的判断和断舍离,看似空,实则为满,看似舍,实则为得,“乌合之众”书中的大众已经形成固有思维,认为好好学习出路就是找到好工作打工一辈子,挣来的钱不应该投资理财,只要存银行等利息就好,这种大众的思想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臃肿”,而内心的欲望越来越膨胀,现实的打击更加残酷。导致我们“排水口”堵塞,进而更不愿思考和总结,自暴自弃,委屈自己。当然好好工作对生活有个保障是没问题的我只是想强调工作之余,当你打游戏,玩手机,刷泡沫剧的时间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人生,思考一下将来,该不该离开舒适区,该不该舍下自己的惰性,该不该断一下固有的思路呢?

文章的最后作者进一步把”断舍离“升级到了帮助他人的实践上去,作者通过对他人的”舍“,造就了如今她的”得“,通过小小瑜伽课作者悟出的道理,却用在了生活中并丰富和完善了思想体系,又回馈给了大众,成全了自己。

有点像佛学的禅道融入其中,我觉得断舍离不是整理衣物的艺术,它更是一门人生舍与得的艺术,当我们有一天面对死亡,要离开世界时,那个购物车(身体)还是要返还给”超市“(人类的发展史)的,一切的入都是短暂的,就看你通过物质或精神的入,能保留什么或者能给后人留下什么,也许这是断舍离这本书要讲给我们的道理。

人生不是不断的“买买买”,而是学会适当的“出出出”,只要你不执迷,不贪婪,多留点时间倾听内心的声音,多整理和腾出“身体”这个购物车,让它井然有序朝气蓬勃,那么你就会获得更开心获得更自在了。

推荐信息

  • 《掌控习惯》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4

    《掌控习惯》读后感看《掌控习惯》前两部分,收获:身份认同是养成新习惯的核心。想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现在去代入这种人的习惯。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习惯形成了“自我”。过去总逃学,总卖不出去东西,表白总被拒,自我下意识就会评判自己“不好”。偶尔的鸡血来

  • 《岛》的读后感1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岛》的读后感伊莲妮是阿丽克西斯的曾外祖母,看了几十页之后才找到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她是一名教师,因自己的学生迪米特里而染上了麻风病,最后和自己的学生两个人一起被送到了斯皮纳龙格,而送他们过去的是伊莲妮的丈夫吉奥吉斯。当伊莲妮和迪米特里踏上斯皮纳龙格的时候,“他们的旧生命仿佛已被抛在万里之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来自他人暴力的言语。或许我们自己就是有意无意地通过暴力的沟通方式与人交流。一边受着暴力的言语、一边运用同样的方式暴力别人。反反复复、无穷尽也。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种方式。有效的沟通,才能使双方更深层次地了解彼此。“暴力沟通&rdquo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美国南方一个静谧的小镇,几桩离奇的疑案彻底打破了几个孩子平静的生活:事件的真凶怪人的谜底,传言背后的真相…在父亲的指引下,他们在迷雾中寻找真知,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平中积累正气,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成长,也体验了人间的的温

  • 《写作课》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写作课》读后感隋昕按照《白鲸》的写法,我要在开头说明,这本书是我这两年读到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当然我的阅读十分匮乏)。读这本书花了我13天零6小时,前13页用了13天,后面200多页用了6个小时。在读引言部分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艰深的介绍写作技巧尤其是写小说技巧的书,可能是通俗版的《文学概论》,所以

  • 《发现母亲》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发现母亲》读后感前言:大家好,我是深圳的一个普通老师,2009年大学毕业,先在汕头的一个乡村中学教书三年,当我教高三的时候,对乡村教育感到特别失望与无奈;后来辞职到了深圳的几个私立学校教书,中途做了半年销售,最后发现销售不适合我,又重新应聘到学校做老师。从一个乡村教师到一线城市的老师,一路上磕磕碰

  •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5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村上春树爱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我拜读过村上春树的很多作品,但此篇所讲的却是另一个人的书,关于记录村上春树以及他所爱的猫的故事。本书作者是铃成和成先生,被称为日本公认的“最权威的村上春树研究者”和“第一个真正走进村上春树的世界

  • 《兄弟》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6

    《兄弟》读后感《兄弟》这本书是余华沉寂年之久的著作,一问世就备受关注,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完了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江南小镇,小青年李光头因在厕所偷看女人被抓,而十几年前他的亲爹也因此淹死在粪坑,被一男子宋凡平捞了起来,把尸体送回去,随后李光头妈李兰和丧妻的宋凡平结合,便有了李光头和宋凡平之子宋钢的兄弟

  • 《野火集》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6

    《野火集》读后感实话,我不满意这个世界,不喜欢这个世界。也许人们会说,我们处于一个相对文明的世界,我们应该知足。可我为什么总是看到人性中恶心的那一面?人们说,美好的人,自然能看到美好的东西。多么荒谬的自我安慰!病理学家把带菌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分析,研究,然后告诉你这半个肺如何如何的腐烂;你不会说:&l

  • 《上海堡垒》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6

    《上海堡垒》读后感《上海堡垒》是谁写的?江南,就是那个写《龙族》系列的江南。《上海堡垒》讲了什么呢?该小说讲述的是外星人进攻地球,上海即将沉没,一群热血青年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它讲的也是在末日来临之前,一群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以及希望的故事。其实我觉得就是在讲一群人在特定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也不算很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