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大全(11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大全(11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0:35:25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初中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对我来说比较熟悉,知道的也比较早,最早的版本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初中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初中范文篇1

一个穆斯林的传奇故事,三代人的沉浮与共,爱恨纠织的凄美恋情,谱出一部由: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角色塑造的完美长篇巨作。主人公们在政治、宗教中挣扎,人们在思想感情和爱情的熏陶中沉浮,缥缈,被作者独特的视角带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可爱又可恨的世界。

如诉如泣的呐喊,冰如刀搅的世界,爱恨情仇的交汇。死去的人往复在地狱与天界的轮回,活着的人却在现实与浪漫的墙缝中重生。几个世纪的轮回,人们逝去的、重来的,能够永无忘记的只有七情六欲。红颜的薄命,男子的痴情,都在这一界如地狱般的天堂中展开交战。

社会的无形的条件下成形,人们却又在成形的条件下痛不欲生。

在宗教中对人生以及来未的困惑,这之间的流传,只会如浮命般吧。渴望死去的心爱的人再次诞生,那诞生之后又会是怎么样的一段家庭故事呢?争吵,或是平静地度过下半辈子?只是渴望着这一切稍纵即逝的虚拟给自己的生活添加着无形的色彩,爱情就只是被人类无疑当作是精神养料的东西么,那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允许存在的。

宗教的纯统,政治的锋交。

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那些“玉”一样纯洁美好的人物最终争不过命运的安置,猝然离开,徒留下梁祝的曲子汩汩流淌,诉说着它的忧伤。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初中范文篇2

轻轻抚过书的封面,望着上面那一弯古老的残月,用一种庄严的心态去感受那来自心灵的呼唤……

新月,这是一个让人听起来多么恬静的一个名字。人如其名,她一定是一个很娴静的女孩。她在别人眼里或许幸福得无可救药,仿佛幸运女神只光顾她而已,可有谁知道,她将在自己的生命航程中遭遇几多风暴,也许这是一种冥冥中的宿命。

她出生于一个穆斯林家庭中,注定这一生会是一场悲剧——严格的家训,父亲、母亲和大姨之间的爱恨纠葛,使她在很小时便失去了母爱,她也只是曾经拥有过,在那个不懂事的孩提时代……

她有一个好哥哥——为了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让她快乐,他不愿看到妹妹不开心,总是在背后默默地保护她、呵护着妹妹脆弱的心……

她有一位好老师,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他们之间的缘分由一首《梁祝》紧紧地连在一起,那凄美的旋律久久回荡在两人的心海之中,他们不正是那翩然翻飞的蝴蝶吗?

她青春年少,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清晨的清风雨露中暗香弥漫,恰似一阙天籁之音,在庞杂的年岁中诠释真纯;谁料想这蓓蕾未曾开放便将凋落,那和声未曾扬起便戛然而止。她刚刚触碰到的爱情梦想,却被宿命硬生生击的粉碎。

老天是这样的公平,公平得让人难以接受,新月,这个可怜的姑娘,上天赐予了她美丽、才学与聪慧,却相应拿走了她的母爱,生命与幸福……

她本该是世上最幸运的人的——她有过人的聪明,美好的家庭,即将到来的甜蜜的爱情,可这一切都因为老天的公平而破灭了……

直到合上这本书,心仍在兀自颤抖。我实在无法相信,那轮纯洁、无暇的新月会悄然隐没于暗夜,池中水依然轻薄荡漾,水中月却已隐匿无踪;那如花的生命会那样瞬间凋零。花香还在鼻前飘飞,可香源却已凋落不在……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初中范文篇3

《穆斯林的葬礼》,作家霍达的代表作,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学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她文笔的倾诉,让我这个一直对伊斯兰教淡漠的人,对它肃然起敬……我了解了许多回民在生活中的传统礼节和常用的阿拉伯语,因为文中的回族人对至高无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书种种,不知该怎样评价书中所展现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因为,霍达以她深刻的内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让人荡气回肠的。我为成熟、漂亮、处处透漏出现代女孩儿特点的韩新月和才华横溢、赋有责任感的楚燕潮的爱情悲剧而深深的惋惜,为梁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啬的毁掉两对人命运的行为而遗憾。但一方面,也觉得她很可怜,毕竟韩子奇曾给予过她伤害,她有权利为所欲为。梁冰玉呢?我觉得他因该是本书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为那个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性的女孩儿,最终却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单的独自漂泊他乡。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间和心灵来感受的。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文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说来如何让自己更具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是一个仔细考虑的问题了。就当下来看,当然理应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现在的每一步,从而使自己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从容和潇洒!拥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不幸福很多吗?最起码,我们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请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还呼吸,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你打败!除非,你选择了自我放弃或是自我毁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初中范文篇4

这个暑假的收获之一就是看了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看完,只是静静的合上书,仿佛担心者会惊动了里面的人,活着的和死了的。轻轻用手碰了碰封面那弯金灿灿的弦月月亮可以圆了再缺,缺了又圆,月是却人非,它看过人间太多故事了。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再鼓起足够的勇气再次翻开它,这本书好像比以前沉重了,我的心也从此变了重量,因为里面又多装了一个故事,一段有关玉与月的人生。

梁冰玉最后还是回来了,带着满怀的悲怆。谁又知道,依旧生活在五间倒座里的,他早已认不出来的家人给她呈现的过往会叫她如何的揪心。她老了,该属于她的已经不再属于她了。

年轻,可爱,单纯而且善良的新月,这个生日只比我早一天的女孩,我为她留了最多的眼泪。她的身世,她所经历的无法言说的委屈,她的一病不起,她那弥足珍贵却不能再续的爱情,她短暂的生命和她应该得到却没能得到、已经得到却有失去的所有一切。我不只一次的像她哥哥天星一样悲叹这孩子,太苦了,太苦了但她也是幸福的,有那么多爱她的人视她如命的爸爸,用真心疼她的姑妈,哥哥,朋友,同学,深情并痛苦地给她爱情的楚老师,还有后来把博雅宅堵得水泄不通的前来送葬的穆斯林。

我生日那天也有新月,但我没有想过,它曾那样凄美过。

霍达这篇用血泪著成的巨作,给了我太多的思考了:关于神圣的信仰和恪守的礼数,关于财富和生命,关于得与失,关于漂泊与乡情,关于等待与背叛,关于面对与逃避,关于隐瞒和真相,关于时代与命运还有最让我敏感的,是关于真正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奥立佛至死还紧拥的像红玛瑙一样的玫瑰,是玉儿和韩子奇在异国纷纭战火中的结合,是天星在知道真相以后为容姑娘淋的那场大雨,是楚雁潮送给新月的巴西木和只属于他们的提琴曲《梁祝》和那个充满悲剧的时代相比,真爱是那么的珍贵、美好,美得让人忘掉理智,不顾阻挠,跨越生命和宗教伦理的界限,却又美得让人肝肠寸断。

楚老师说爱就是火,或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初中范文篇5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合上了这本书。终于,《穆斯林的葬礼》看完了,无法抑制的眼泪不知流了多少。心灵深深地被震撼,自己的喜怒哀乐,全被牵引着,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仍然在我脑海中徘徊。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古老的“博雅”宅,出了“玉魔”“玉王”;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爱恨交织;北大未明湖畔的月影,穆斯林墓地里的白玉石碑。楚雁潮、韩新月,生死离别。最后,玉儿在墓地中缓缓穿行,满脸沧桑地抬起头发现天空中出现一轮新月。

“泪水洒在黄土上,他不能自持,倒了下来,躺在新月将长眠的地方,没有力气再起来了,不愿意离开这里了!”读到这,我又梗咽了。命运的安排,把他们分开了,但他们的爱情是伟大的。韩新月,一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女聪慧而美丽,却在还未绽放时就过早的调谢。令人惋惜悲伤。在她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大外语系,并找到了爱的归宿时,死神也正在向她悄悄走来,先天的疾病夺去了她的肉体生命。那一首《梁祝》还在耳边回荡,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梁君璧,一个深受旧社会束缚的无知女性,在我眼里是她可恶的,自私的。她把亲生儿子天星的爱情毁了,也差点毁了新月的爱情。对于母亲精心布置的婚姻,孝子天星又能怎么办呢?韩子奇,辛辛苦苦把持了一生的奇珍斋没了,那些和他同生共死的藏玉也在中毁于一旦,他的心死了,含着对女儿的爱和对梁冰玉深深的思念而死了。

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与书中主人公的命运相比,我们是幸运的,至少我们还拥有生存的权利,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或许你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但是越过了这些鸿沟,我们还能潇洒地走下去。所以,请珍爱生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700字左右

高中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好多东西都不记得了,但是当时窝在被窝里哭的一塌糊涂,我不知道谁错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幸福,每个人都不是坏人,每个人都那么不幸。

梁俊碧错了吗?她很不讨人喜欢,但是她没错,丈夫跟妹妹生了女儿,她无奈之下抚养成人,确给不了她母爱,这个立场,换谁能给爱呢,她有着中国妇女根深蒂固的东西,这让她不可能跟丈夫离婚,那个年代也非常非常少人离婚,他只是一个守卫自己东西的传统妇女,不可爱甚至讨人厌,但是她不是坏人

梁冰玉错了吗?她有着那个年代的热血和无知,孤身在国外,身边唯一熟悉的就是姐夫,是人都会想依靠吧,在绝望的时候人往往会做出很多丧失人性的事情,她就是在那样绝望的时候成了姐夫的女人,何况那个年代绝对的男权还没有崩塌,二女一夫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她无知不够坚强但是她也不是坏人

韩子奇这个倒插门女婿,在强势妻子的淫威下本就软弱,他既保护不了爱情也保护不了女儿,做的一切都是偷偷摸摸的,他软弱不男人,但是也不是坏人

韩天星隐忍 安静

朴实,也因为他的隐忍安静毁了自己的爱情,娶了别的女人,他给不了那个女人爱情,但是他懂得他的好,他总是默默的,他知道新月不是他亲妹妹,母亲不爱新月,但他默默的对妹妹好,他不勇敢

不爷们,但是他很好

没有一个坏人,但是悲剧就那么不可阻挡的发生了,因为没有一个坏人,不知道把气撒在谁身上,不知道该怎样做能够阻挡这一切,没有一个人做过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每件事都有理可依,所以悲剧才那样的不可逆转,让人有心无力。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700字左右

轻轻抚过书的封面,望着上面那一弯古老的残月,用一种庄严的心态去感受那来自心灵的呼唤……

新月,这是一个让人听起来多么恬静的一个名字。人如其名,她一定是一个很娴静的女孩。她在别人眼里或许幸福得无可救药,仿佛幸运女神只光顾她而已,可有谁知道,她将在自己的生命航程中遭遇几多风暴,也许这是一种冥冥中的宿命。

她出生于一个穆斯林家庭中,注定这一生会是一场悲剧——严格的家训,父亲、母亲和大姨之间的爱恨纠葛,使她在很小时便失去了母爱,她也只是曾经拥有过,在那个不懂事的孩提时代……

她有一个好哥哥——为了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让她快乐,他不愿看到妹妹不开心,总是在背后默默地保护她、呵护着妹妹脆弱的心……

她有一位好老师,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他们之间的缘分由一首《梁祝》紧紧地连在一起,那凄美的旋律久久回荡在两人的心海之中,他们不正是那翩然翻飞的蝴蝶吗?

她青春年少,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清晨的清风雨露中暗香弥漫,恰似一阙天籁之音,在庞杂的年岁中诠释真纯;谁料想这蓓蕾未曾开放便将凋落,那和声未曾扬起便戛然而止。她刚刚触碰到的爱情梦想,却被宿命硬生生击的粉碎。

老天是这样的公平,公平得让人难以接受,新月,这个可怜的姑娘,上天赐予了她美丽、才学与聪慧,却相应拿走了她的母爱,生命与幸福……

她本该是世上最幸运的人的——她有过人的聪明,美好的家庭,即将到来的甜蜜的爱情,可这一切都因为老天的公平而破灭了……

直到合上这本书,心仍在兀自颤抖。我实在无法相信,那轮纯洁、无暇的新月会悄然隐没于暗夜,池中水依然轻薄荡漾,水中月却已隐匿无踪;那如花的生命会那样瞬间凋零。花香还在鼻前飘飞,可香源却已凋落不在……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20600字

《穆斯林的葬礼》叙述了北京城中两代人的命运,交叉描述,最后汇在一起。

在这本书中,我对梁君璧的印象非常深。

她的父亲梁玉清是位手艺高超的琢玉匠人,收留了孤儿韩子奇。在一夜之间,梁玉清因琢玉而逝,此时的梁君璧是坚强而有主见的。她在仇人面前不卑不亢,安葬了父亲,以卖茶撑起这个家,照顾妹妹与母亲,后又解开误会,嫁给韩子奇。

但后来发生的种种变故,使得中年的梁君璧成了一个固执、专权的人。

为了为儿子办一场风光的婚礼,她逼着韩子奇卖玉;为了掌控儿子的命运,梁君璧设计拆散了儿子与他所爱的人,使他娶了自己选的姑娘;为了宗教信仰,她宁愿女儿(实际上是她妹妹的女儿)死,也不让女儿与爱的人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我认为,梁君璧后来变成一个独断专行、心思深重的人,与她遭遇的背叛有关。在战争期间,她的丈夫韩子奇与妹妹梁冰玉远赴英国,多年后回来时,他们却已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并生下了女儿韩新月。最后梁冰玉留下女儿,独自去了英国,梁君璧争回了丈夫,但那时,他们的婚姻便已变了味。梁君璧对韩子奇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尊重,越来越害怕失去,便想尽方法去占有。

最终她的儿子意外知晓了母亲当年的谋划,但为了这个家,只好痛苦地独自承受一切,而她的丈夫临终时还是想见梁冰玉。

也许一开始,作者便暗示了梁君璧后来的做法,毕竟当初年仅十五的梁君璧便已是那般坚强和敢爱敢恨。“她相信,即使父亲丧生在荒郊野外,她也会把父亲的遗体背到祖坟上,按照穆斯林的葬礼,把亡灵送入天园。”她说:“咱娘俩儿几个就是喝西北风,也得挺起腰做人。”当初她的刚强救了一个家,没料想多年后也是她的做法毁了亲人的幸福。

许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太强求。属于自己的便当好好珍惜,失去时可以挽留,但该放弃时也可以放弃,该成全的也可以成全,而不因太过看重自己的意愿,硬生生地拆散了别人,还让亲人与自己都不幸福。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梁君璧既让人敬佩,又让人感到惋惜。只希望像她一样的女子仍那么刚强,却又更懂得放手。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20600字

我用九天时间读完了《穆斯林的葬礼》在读完后的第三天我就记不清作者的名字,还得专门查了一次:霍达,对,是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背景置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奇特的经历,不平凡的人世生活。

韩子奇、韩太太(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韩天星、楚雁潮……几个不同身世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

韩子奇,一生跌宕起伏,从孤儿到学徒,再到响彻北平的“玉王”称号冠之首。随后的战争摧毁了宁静祥和的生活,也使韩子奇一生发生了重大转折。乱伦婚姻使他得到一个聪明乖巧的女儿,也使他矮了韩太太一截。由此,韩太太成为“博雅”宅内真正的主宰,压抑着韩子奇、韩天星、韩新月……

一部书的字里行间压抑气氛外溢,新月考大学、天星娶亲、新月恋爱……一系列事件都在韩太太的操控影响下,韩子奇一次次的出击,一次次的妥协,无人能去撼动韩太太的威严,她已不是当年那懂事、善解人意、温柔的壁儿了。

楚雁潮,一个父亲身份不明而在那特殊年代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才华青年,与韩新月在理想上产生了共鸣,相互走近,燃出爱情的火花,无奈造化弄人,疾病使他们生死相分。

文章以梁冰玉的海外归来,望着“博雅”老宅而徘徊不知进退何好开始,又以墓地黄昏楚雁潮在新月坟前一曲小提琴《梁祝》,梁冰玉伫立听琴结尾。一个丧女,一个失去恋人,悲凉。

一部书反映出作者因生活在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经历而显现的特殊心理感情。后面几篇文章《红尘》《沉浮》亦有此表现。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20600字

这几天在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前听到过“回回”这个民族,但是没有把它和穆斯林联系起来,读了小说后,我才知道了我们中国56个民族中有十个民族属于穆斯林。

小说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多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母女两个发生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内结果却又相互交错的爱情悲剧。使我感受到穆斯林们一千多年来漫长而以艰难的足迹。同时也为人们那

种长期以来的民族意识,种族歧视而感到悲哀。

书中的燕京大学让我羡慕让我向往,韩子奇生命坎坷,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玉”而奋斗,让人钦佩让人心痛,可是他在爱情面前却是那样的懦弱那样的让人叹息!就如同在他死时作者对他一生的总结:他自己,只能赤条条归于黄土,什么也不能带走,只有一具疲惫的躯壳,一个空虚无物的灵魂,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和永不可饶恕的深重的罪孽……。韩新月,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早早的结束了,没来得及享受生命的美好,没来得及展开她理想的翅膀,就那样悄悄的走了,最让我动容的就是新月和她的老师楚雁潮了,在他们相识两年来,共同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搏斗,执著的追求生命的价值,可最终还是逃不过疾病的魔掌。而这一切与新月的“父母”韩子奇和梁冰玉有一定的关系。梁冰璧则是一个让人有点同情有点恨有点厌的人,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悲剧人物。

故事的结局让人回味无长,最后那个情节也很感人,梁冰玉和楚雁潮两个人在墓地相遇,这两个都是新月爱着的人,他们也都是最爱着新月的人,那种相对无语却是无声胜有声。天地之间那久久回荡的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700字左右

《穆斯林的葬礼》中有两处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描写,父亲韩子奇在临终时是半信半疑地念着“清真言”去世的;而女儿新月在临终时则义无返顾地呼唤着她所爱的老师“楚燕潮”的名字去世。

这两幕不起眼的伏笔其实是在暗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

穆斯林的上一代还在受着伊斯兰——这道宗教枷锁的控制,虽说半信半疑,但是无法完全摆脱。

而穆斯林的新一代则已经大胆地冲破这道束缚美好爱情的枷锁——伊斯兰,将其彻底抛弃。

两幕临终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被她称为穆斯林的回回民族,在前进中的巨大的变革,回回民族要想发展,要想享受现代文明的主张如爱情之上等等,作者看来必须抛弃伊斯兰的枷锁。而伊斯兰又是回回祖祖辈辈守望着的信仰,在抛弃时必然产生强烈的镇痛。回回民族在这场抛弃与守望互相冲突的镇痛中获得新生。新月死了,可是在作者的笔下,新月是为了改变回回民族陈腐的现状而死的,她是回回民族变革发展的最前卫的烈士——用生命换取美好的爱情。作者在暗示回回民族要改变现状,像其他民族一样文明先进,不受宗教的束缚,必须要经过牺牲,像火凤凰一样的死去,然后获得新的生命。

这是作者的理想,她爱自己的这个民族,但她的爱法与回族的穆斯林不同。她不认为回族的发展壮大在于恢复回族人对于伊斯兰的信仰,相反,她认为回族不像汉族等人那样享受美好的爱情与所谓文明的生活,障碍正是伊斯兰。因此这个民族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抛弃伊斯兰的枷锁。

韩子奇(代表回族的第一代革命者),没有完全的抛弃伊斯兰传统,但是他的伊斯兰传统已经有了动摇。

韩新月(代表着回族的新一代革命者),已经完全地抛弃了伊斯兰传统,义无返顾地走向她的理想。这正是作者的希望——新一代的回族正在抛弃伊斯兰教的束缚,回回民族的希望正在前方。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700字左右

虽然我已不像以前那么激进,当我看到韩子奇竟然和梁冰玉在一起时,那一刻我心里气急了,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责任心,或许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在异国他乡流浪20年,想不清楚那应该是怎么样的心理历程,又怎么样的文化程度和态度观点才能让他们做出这么为世人所唾弃,起码是比较传统的人们是不能接受的,这也许就是儒家思想在大多数人心里的根深蒂固吧。

梁冰玉说:“因为我爱他,他爱我,所以我们就结合了。”说的那么理直气壮,一点不像是第三者。不过她的敢爱敢恨也让我佩服。韩子奇终究还是比较传统的,他扔不下他儿子和妻子和玉和名誉。他口口声声说:“我离不开你”,可是照样过得好好的,或许有点苦,可是没死,有点犀利吧。所以我也佩服梁冰玉说:“你的人生应该由你来做决定”,后来就是她失望的走了。带走了这个人的爱,却带不走这个人的人。这也是一个女人的失败。她姐姐梁君璧也失败,留住人留不住心。

还有一失败,她有意冤枉老侯,却最终败了自己的家。这个小说里还有个有点意思的角色:郑晓京。好多次因为她我竟然哈哈大笑。楚老师性格稳重有文艺范儿,而这个郑晓京却是十足的政治革命家,起码样子是挺足的,两个人有好多个碰撞那种完全不在一个频率上的人的谈话着实让我觉得好笑,这里其实体现着当人文人墨客在政治面前的尴尬与无奈。悲伤的事总是会发生,而且发生的太突然,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新月要死,可是当我看着新月在叫着:“楚……”,楚老师还没有来那会儿,我觉得她不会死,一定会等着她的恋人到来再缓缓离世,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发展,她就真死了,真没有睁着眼睛对自己的恋人说一句:珍重。

没有见到自己的亲生妈妈,没有见到最爱的爸爸,就这么走了。那时我觉得作者肯定和我开玩笑,一定会有楚来了之后的回光返照,可是没有,故事结束了……

《穆斯林的葬礼》不仅语言精辟,四字成语非常多,每一句都是斟词酌句,而且情感细腻真挚。祝福天下拥有这样纯真爱情的人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700字左右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20600字

从前以为《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通篇向人们灌输“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的小说,乘着这个假期通读了一遍,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书名中的“穆斯林”指的仅仅是主人公的身份。而故事的主线是一段玉器世家的爱恨情仇。

我觉得此书中最让我感到新奇的部分,并不是穆斯林,这一特殊的身份斯林。而是作者对文章章节的安排方式。本书以月字头和玉字头,交错形成章节。以月字为头的章节主要讲述第二代人韩子奇,梁君玉和梁君璧之间的故事。以及第三代人韩新月和楚雁潮之间无结果的爱情故事。以玉字开头主要讲的是玉器的故事。

此书中人物塑造最丰满的,恰恰是梁君玉。梁君玉的性格因故事发展而不断改变。从一开始的天真活泼,到嫁为人妇的温婉,当得知自己的丈夫和妹妹在一起时的尖酸刻薄以及对待自己妹妹和丈夫所生的女儿的飘忽不定的态度,攘读者时时刻刻感受到任务的温度。初次阅读时,我为她的精明世故和愚昧无知而感到愤怒,因为她的愚蠢最终导致了韩新月的死亡,更是让我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但仔细想想,是动乱的社会和她丈夫的所作所为而合理造成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第三代的主角韩冰月塑造的太过于完美,昭示了她的悲剧结局。我觉得她和楚雁潮之间的恋爱情节像极了旧时的琼瑶小说中的故事。我不太喜欢这种把恋情和爱人看做自己生活中的全部的态度。

虽然最后的部分有一种不尽人意的感觉,但故事还是十分精彩的。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20600字

拿起这本厚厚的《穆斯林的葬礼》时手上沉甸甸的,然而,合上此书时,却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以及压抑久久的难过在心头荡漾。霍达这位伟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笔触向人们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约六十年间的兴衰一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荣辱兴衰,玉与月向世人展现一幕幕哀伤的爱情悲剧。

质朴无华的葬礼让我认识了穆斯林,从未了解过的宗教与信仰也在这本书中缓缓展开在我的眼前,宗教的传统,政治的交锋,爱恨的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与分歧构成了这个宏大又哀伤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老人带着年幼的韩子奇引出,墓地里楚雁潮缓缓的琴声与天上的新月相交辉映着让这命运的舞台缓缓落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场终结了,而当我静静回首书中的一幕幕,‘玉王’韩子奇艰辛的创业,对玉的执着,对感情的无奈,直至死前含泪而终;有着不同观念的姐妹,迂腐梁君璧为信仰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带着新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梁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征,却漂泊他乡;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妈终究守候着一家人直至病死;韩天星和陈淑彦这对被命运硬拼成的夫妻带着悲伤活着;而那个十九岁的花季聪颖美丽的少女韩新月却因先天性心脏病早早凋谢了生命之花,那一轮新月之下,楚雁潮缓缓的拉着提亲……

起初读完这本书,我心底对伊斯兰教升起一股难言的厌恶感,说到底那是对这场悲剧的主人公的怜惜与那个时代封建守旧思想的鄙夷和无奈,后来了解到伊斯兰教从未禁止过民族间的通婚,而造成一切悲剧,影响伊斯兰声誉的名族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派主义并非伊斯兰思想,也就对故事有了一种释然。穆斯林将伊斯兰教视为一种自豪,让读者对它肃然起敬。

在文章的最后:‘梁冰玉轻轻地走过去,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个人一样。暮色悄悄的降临,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目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淡淡的,朦胧的,若有如无。’留于我心底的是对未来的一个憧憬,一个新的希望,期待着幸福与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个热爱生活的早逝少女。

推荐信息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2 14:53:31

    去年,在妈妈的强烈推荐下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主人翁——汤姆·索亚深深吸引住了,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的笔下汤姆·索亚以栩栩如生的顽童形象,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汤姆·索亚,是一个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河岸的小

  • 关于《开国大典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1:16:48

    【第1篇】在这最后几天假其的时间里,我看了许多一爱一国主义电一影 听:“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嘹亮的国歌响彻云霄,全中国沸腾了,全世界沸腾了。我们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辱的懦弱的中国了,革命前辈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顽强不屈的意

  •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1:52:38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也许没有真正阅读它。今天,我就怀着一股强烈的好奇心翻开了《三国演义》(彩色版)。从《桃园结义》一直看到《计招姜维》,这本书都散发着浓郁的战斗之味。就说《离间计》吧!曹操杀死了马超的父亲。马超为了报仇,和韩遂率领大军进攻曹操。后来,曹操只得使用“离间

  • 关于《菊与刀》的读后感大全(精选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2:39:38

    《菊与刀》读后感我怀对日本文化的好奇读完了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本尼迪克特于1944年6月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日本,她自此研究了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风俗习惯。她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比较了日本人与美国人对相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两种文化的区别。与此同时她又以人类学家的身份深刻的

  • 《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3:29:38

    在以前虽然看过一些回忆录,但是几乎都是透露着闲情逸致的气息与韵味。而这本《朝花夕拾》却是通过作者童年的生活与求学的历程来反映作者对往日的人和事的深切怀念,同时对于那些反动势力和守旧的操守也表明了自己坚决反对的立场。《狗猫鼠》是一篇由这三种动物之间的关系而引出对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的批判。文章中对于

  • 《表里的生物》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4:21:38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句话就是来自《表里的生物》里的一段话,这也是一篇文章里最吸引我的一段话。 这句话在文章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的天真可爱,这也论证了他的想法---只要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说明作者小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子。但

  • 《围城》读后感(共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5:05:38

    以前总听说围城,今年自己进入围城的第四年,也想看看到底钱钟书怎么描写他心中的围城,所以赶上当当网打折跟着很多书一起买了《围城》这本书。12月用了20几天读了这本书,还要感谢期间培训所以能够提前看完。这本书讲了方鸿渐从留学归国到走入婚姻的整个过程。大背景是抗战前期,国家动荡不安,可是说来也怪,爱情啊,

  • 关于《亲爱的陌生人》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5:54:38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2017届六(1)班陆俊彤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叫《亲爱的陌生人》的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叶今一的五年级小姑娘的妈妈又怀了宝宝了。全家人都沉浸等待二宝的喜悦中,只有叶今一除外。她觉得以往甜蜜的日子突然变得不一样了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把所有的关注和爱都给了妈妈肚子里的“弟弟&r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6:45:3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代工人阶级青年在苦难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在风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资本家、反动哥萨克、外国侵略者的`重重压迫下,他们懂得了爱和恨,增长了知识,炼就了坚韧顽强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中,经过共产党的教育,百炼成刚,从自发的反抗者逐渐锻炼成了自觉的无产阶级

  • 关于《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7:38:38

    昨天看了电影名叫【湄公河行动】,讲述了“华平号上的6名中国船员和玉兴8号上的7名中国船员”,13人全部遇难。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警方很快查明,湄公河“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及其他骨干成员与泰国个别不法军人勾结策划、分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