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表里的生物》读后感(共3篇)

《表里的生物》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1:08:42

第1篇:表里的生物读后感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句话就是来自《表里的生物》里的一段话,这也是一篇文章里最吸引我的一段话。

这句话在文章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的天真可爱,这也论证了他的想法---只要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说明作者小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子。

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死的东西它是不可以自己发出声音的,就算是可以自动的发出声音,也是人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比如:音乐是让人给唱出来才可以在手机上听的,也是人们把歌去发布在网上才可以在手机里听。总而言之是没有死的东西,可以自己发出声音的。

我学了这篇文章,知道了不论是什么事情都是由生物造成的,让我们以后可以更好的接近生活,热爱生活,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第2篇:表里的生物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表里的生物》在读之前,我有数不清的疑惑:表里面会有什么生物呢?如果有的话,那会是什么呢?课文围绕这件事情讲了些什么呢?我带着这些疑问翻开了课本。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作者)因儿时城里没有工厂而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亲的表里却可以发出声音,所以他认为父亲的表里有活的生物。

一天他想看看表里的“世界”却遭到了父亲的阻拦,这并没有减少他对表的好奇,反而更想看看表里的世界。

一天,父亲也许见他太可怜,就把表拔开来给他看,却不许他动,但作者不明白为什么他不许动表。

父亲说:“那是因为这表里有一个蝎子一动就要折你。”

他虽然吃惊,但也很高兴,因为这种事了作者的想法。

本文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稚嫩的小男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同时我也要向小男孩学习学习,他那种求知若渴,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我在平时就是一个迷信权威盲从事实并不喜欢探究的人。我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只有像他那样才可以取得成功。

第3篇:表里的生物课文原文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动转,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螫(zhē)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推荐信息

  • 《围城》读后感(共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5:05:38

    以前总听说围城,今年自己进入围城的第四年,也想看看到底钱钟书怎么描写他心中的围城,所以赶上当当网打折跟着很多书一起买了《围城》这本书。12月用了20几天读了这本书,还要感谢期间培训所以能够提前看完。这本书讲了方鸿渐从留学归国到走入婚姻的整个过程。大背景是抗战前期,国家动荡不安,可是说来也怪,爱情啊,

  • 关于《亲爱的陌生人》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5:54:38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2017届六(1)班陆俊彤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叫《亲爱的陌生人》的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叶今一的五年级小姑娘的妈妈又怀了宝宝了。全家人都沉浸等待二宝的喜悦中,只有叶今一除外。她觉得以往甜蜜的日子突然变得不一样了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把所有的关注和爱都给了妈妈肚子里的“弟弟&r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6:45:3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代工人阶级青年在苦难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在风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资本家、反动哥萨克、外国侵略者的`重重压迫下,他们懂得了爱和恨,增长了知识,炼就了坚韧顽强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中,经过共产党的教育,百炼成刚,从自发的反抗者逐渐锻炼成了自觉的无产阶级

  • 关于《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0 17:38:38

    昨天看了电影名叫【湄公河行动】,讲述了“华平号上的6名中国船员和玉兴8号上的7名中国船员”,13人全部遇难。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警方很快查明,湄公河“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及其他骨干成员与泰国个别不法军人勾结策划、分工实施

  • 关于《我们永远不分开》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1 7:31:39

    《我们永远不分开》这本书真好看!这个故事很真实,是个有趣的故事:苏婷宝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的外婆老姜茶没了房子,寄宿在苏婷宝家,苏婷宝的小姨、妈妈都不喜欢苏婷宝的外婆,不当她长辈只管叫他老姜茶。一天,老姜茶帮苏婷宝缝了一个蕾丝娃娃,告诉苏婷宝一个秘密,说她有一座蕾丝宫殿,里面有美丽的蝴蝶结、蕾丝窗

  • 《水浒传》400字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1 8:21:39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众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人谋害的英雄故事。《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

  • 《稻草人》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1 9:08:39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而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没多大的区别。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地善良,一心想帮助受害的人们。故事中的稻草人为了不能扑灭主人稻田的仇敌:蛾子,愁眉不展,想害了病似的,非常伤心,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

  • 关于《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1 9:58:39

    真假难辨---读《三打白骨精》有感伟大的毛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第14章《三打白骨精》,它使我受益非浅。 《三打白骨精》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来到一座叫白虎领的险峻山峰前,师徒四人又累又饿,可是附近没有一户人家。孙悟空一

  • 《童年》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1 10:43:39

    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候,尽情的玩,得到来自父母爷爷奶奶的关心与疼爱,如一场甜甜的梦。而,对于生活在沙俄时期的阿廖沙来说,童年却并非如此。《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稳文中的阿廖沙三岁失去了父亲,成为了一个不幸的孩子。母亲带着他来到了外祖父那里居住。从此,他的噩梦便开始了。

  •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0/11 11:31:39

    我最喜欢读《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因为课文中的每一句都能体现出伟大的母爱,读来感人肺腑。这篇课文记叙生命垂危的母亲为了改变瘫痪多年的儿子暴怒无常的性格,决定推他到北海去看菊花,但还没等到第二天自己却离开了人间的动人故事。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妈妈对我的爱!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因为英语考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