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800字
【第1篇】
学会“吃苦”,才能奋斗将来
——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
月夜下,书桌前,我轻轻合上《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心情如巨浪在不断翻腾,使我久久不能平静。闭上眼睛,脑海里书中一个个片断又重新拼凑在一起,不停的回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至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们如香甜可口的面包,吸引了“饥饿”的我,更如激昂的号角声,激励着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为之努力。
书中最使我感触颇深的便是《吃苦夏令营》这个故事了。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肯吃苦努力的人,才会有所成功。习近平总书记说,艰苦能够磨练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自己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做事,方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故事中纪录了2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训练营的“吃苦磨练”锻炼,那些“军事拓展运动”、“生活自理与户外生存训练”这些活动啊,更别提参与了,就连跑步都累得气喘吁吁,更别提这些了,光是想想就累得不行吧?
现在的幸福生活,不用小时候自己下地帮父母干活,不用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睡的是舒适柔软的大床,吃的是大鱼大肉,还有各种各样香甜诱人的零食;宽敞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一幢幢高楼耸立在云霄……但也是现在的幸福生活,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它们,“吃苦”是很多人不愿意的事,也越来越多人不懂得“吃苦”。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再去做农活,干重活,但是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苦,只有把它铭记于心,才能激励我们,为更加美好与富饶的小康社会和国家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吃苦,吃苦?想到这,多年未寻的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小时候的我,调皮不懂事,这儿跑跑,那儿跳跳,整天吵吵闹闹,停都停不下来。一次大家一起去爬山,望着高高的山,我那每天都使不完的力气像突然消失似的,一下子瘫在地上:“啊……这么高!”我傻眼了。炎热的阳光散发出的热气笼罩着大地,大家都慢慢的爬上了顶峰,我咬着牙爬了一半,然后“啪”一声坐到了地上,大喊:“我不爬了!”想到这儿,霎时间,我不自觉的“脸红”起来,羞愧无比。爬山需要持久的毅力,这点“小苦”都吃不下,那万事怎能成功?
事事皆须努力,更要懂得吃苦,吃过苦,甜才会慢慢品尝出来。为了让人人都过上幸福富饶的小康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民族的梦想,国家的梦想,全面小康的梦想,人人都需要努力,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努力,在苦中磨练自己,才能更好的奋斗美好的将来。
【第2篇】
在寒假里,我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懂得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道理。其中让我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努力实践,练好本领”这一节。
在这一节里,习爷爷说: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有实践知识的学习;既要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要及时更新新知识;既要刻苦钻研理论,又要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是的,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中去。只有实践,才能用学到的道理提升自己的素质。只有实践,才能培养出创新的本领。
难以想象,雏鹰没有当初的凌空一羽,怎样成长为长空中的霸主;难以想象,孤舟不入江海,于大风大浪中搏击,怎样杨帆远航;难以想象,蝶蛹不努力张翅破茧,怎样成就阳光下那一抹绚丽。这大自然的生灵无不向我们昭示一个道理: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更好地成长!一个国家的成长同样需要实践,于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爷爷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个方针指引下,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也开始在实践中践行一系列政策,也在实践中飞速发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实践,中国或许还在苦苦挣扎吧!唯有实践,中国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参与了很多实践活动。每天早晨来到学校,还没上课,队干们的工作就开始了。他们有的检查卫生,有的检查学习,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使原本凌乱的校园变得井井有条,安静有序。中午也如此,天天如此!他们牺牲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换来的却是整个学校的安静和有序。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会了理解和沟通,收获自信和责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希望大家也能将实践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更要在课外将所学的知识用在作业中,完成从课堂到课外的转化。
现在是假期,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希望大家用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大胆地走入社会中,去感悟社会,进行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小学生活更加精彩!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800字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以前的人们没有鞋子,就用草绳来编成草鞋;他们上学的书包也是自己做的,用布来缝制的;房子也很简陋;他们吃饭也是有上顿没下顿,吃的菜也是野菜……这本书里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背残疾同学上学: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河北巨鹿4名小学生4年背残疾同学上学的故事,感动着许多的人。乔良川因患先天性脊柱开裂从小就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靠四肢爬着前行。到了上学的年龄,小良川哭着对爹娘说:“我也要上学!”娘说:“路都走不了,怎么上学啊?”“爬着我也要去!”良川擦干泪水说。上学不久,良川所在的学校离他家有2公里,这段路使良川“求学梦”变得遥不可及。不得已,良川放下书包,天天看着其他小伙伴去上学。就在这时,四双温暖的小手圆了良川的求学梦。年仅10岁的胡晓威、靳秋业、薄愠腾、张浩宇同学和往常一样用熟练的动作,背着比他们重近10公斤的同学乔良川去厕所、去课外活动。日复一日,坚持了4年。一天在学校,拄着拐杖挪动的良川摔在教师的走廊,疼得直咬牙。帮助他的4名同学看见良川摔倒,把他扶人起来,把他背进了厕所。第一次背良川后,他们就商量着天天背良川上学,就这样,4个6岁的孩子背一个12岁同学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教室、走廊、操场、厕所的路上……冬天下了大学,教室到厕所有100多米,由于路滑5个人一起摔倒在雪地上,摔了就爬起来继续走,4年来,雪里雨里摔了多少次多的已无法计数。升入四年级后,教室由原来的一楼搬到了二楼,每天上下许多次,这也给那4名同学出了又一道难题。但靳秋业说:“为了帮大哥哥良川上学,再苦再累也不怕。”他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一坚持就是一年多,再过不久就要升初中了,他们不约而同的决定,初中还要一起上同一所,继续照顾良川,一起背着他走更远。在4名同学的带动下,在良川上下楼梯时有更多地同学愿意帮上一把,争着背一程,至此这成了学校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个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那4名同学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我深深的触动。助人是快乐之本,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给予帮助,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这是一个人的高尚行为,我也要向他们学习,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节第四章《打败帝国主义侵略》这篇文章。读完后,我的收获有很多。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抗日战争刚开始时,日军在全国各地肆意的烧杀抢夺。国民党节节败退,牺牲了几十万军队战士。后来,在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始逐步肩负起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最终,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英勇抗战,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这个故事既精彩又引人沉思,联想到我们语文课上学到的《圆明园的毁灭》,我掩卷遐思。为什么中国近现代会受到许多外来侵略者的入侵呢?因为,在近代,中国地大物博,是很多国家眼中的一块"肥肉",而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实行一系列闭关锁国的政策,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导致当敌人的洋枪大炮打进国门后,他们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政权,和各国的侵略者们签约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即使我们国人被欺凌、国家的主权丧失也不愿反抗。所以中国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被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的中国虽然已经是个强大的国家了,但是我们决不可以忘记那段曾经屈辱的历史,更不可以忘记那些为祖国的和平与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献出了生命的英雄们。他们永远都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学习的对象。我们的祖国是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远方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在长城上我们能看到祖国的雄伟和磅礴;在大漠里我们能看到祖国的广大和辽阔;在丝绸之路上我们能看到祖国历史与文化的悠久与渊博。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让我们既骄傲又自豪!身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像冰山上的雪莲不惧风雪,像蓝天下翱翔的雏鹰不怕困难。将来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牢记祖国曾经遭受过的耻辱,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吧!
【第2篇】
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一本书,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我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度感到无比的骄傲。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给中国人民送来了春天的的消息。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庄严号召,各族人民豪情满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向着小康目标胜利前进。在带领全国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努力奔小康的同时,党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改革开放,指引和鼓舞着全国人民齐心奔小康,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上矗立起一座里程碑。党和政府带领着全国人民奔向小康生活,对困难群众给予帮助,对人民给予关爱,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呢?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呢?是因为我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家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记得爸爸妈妈曾经告诉我,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们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因为当时很贫穷,连卫生间,厨房都是共用的,直到2003年,爸爸妈妈才参加集资建房在教师新村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在党的开放政策下,爸爸妈妈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我很庆幸爸爸妈妈在2006年生下了我,让我一出生就享受到了很好的物质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如今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这就包括我们的经济发展更要强。我的爸爸妈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很努力地工作,为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努力奋斗。在20××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买了一辆价值20几万的丰田凯美瑞,我们的生活品质又大大提高了。20××年,我们家来迎了一个可爱的小成员,我的妹妹卢思颖。我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要摸摸她的小脸蛋,亲亲她,抱抱她,感觉好幸福啊!在过去的一年,爸爸妈妈又在标营一品买了一套电梯房,这个房子可大了,比现在的房子还要大,就这样,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变化都归功于党的民生政策,民生改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长大以后也一定向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学习,要实现我的中国梦,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强国梦,从现在开始努力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我知道有很多人也像我们家这样,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切身感受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福祉,全国人民将会更加意气风发的沿小康生活道路继续前进,在习爷爷的正确指引下,实现强国梦!愿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400字
翻开《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一眼就看见了那家喻户晓的名字--中国某某党。正是中国某某党领导人民用满腔的热血,书写了中国从解放到崛起的辉煌篇章。
其实爱国何须独自惆怅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国家才是更好的方法。这让我想到了“含山商会”,这是含山各行各业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含山藉人士自发兴起组建的。
去年7月份,无情的洪水摧毁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该商会第一时间为灾区筹集30万元善款,并且常务副会长马春雷个人又捐赠了20万元!可见,爱国并不意味着非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回报自己的祖国。只要心中有家就是将爱国精神落实的行动上去。
在对生命的追求中,使我深受启发的就是第三篇的创新奋斗。这又让我想起了丁香花。
丁香花虽小,但它们彼此紧凑,有着绽放的勇气,面对这个世界的诱惑,毫不动容,洁身自好。花尚如此,何况人乎?可是事实上,有多少人因为生活中小小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又有多少人为了利益不顾一切。我们又如何与这花相比呢?因此我们更要学习丁香花的勇敢,坚强,学习它的不畏困难,直面挫折。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应当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在生命的旅程中不断前行。
每一次阅读,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悟。通过这次的阅读,我懂得了何为“百年追梦”……一次阅读,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灵魂的蜕变。
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6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想像杨利伟叔叔一样成为航天英雄,追梦太空,在天际间翱翔;有人想当老师,和蔼可亲又甘于奉献,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有人梦想当警察,惩治邪恶、英勇无比,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卖火柴小女孩的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是人世间最美的真情;但是在屠呦呦的眼里,梦想就是坚定永不服输的信念,为百姓逃离疟疾魔掌,为祖国母亲争光。
屠呦呦,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讲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在失败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的问世,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从屠呦呦研究抗疟新药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她身上那种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我看到了她要为百姓逃离疟疾而努力研究新药的梦想,她梦想的实现,也实现了广大患者的健康梦。她的梦更是圆了广大人民的中国梦!
从屠呦呦身上,我看到一种民族精神。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也更应该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一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的梦,就是像梅花一样做人。记得上学期,我们班有个女同学不懂事,偷拿了她奶奶的私房钱几千块钱,谎称这笔钱是家长给她的零用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块手表送给班上跟她好的同学,她也要送一块给我,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该收受的财物,怎能收受?这不玷污了我的品格吗?收了她送的手表,我还能做一个像梅花一样高洁的人吗?我隐约觉得那女同学这样花钱不对劲,委婉地提醒了她的家长。后来,那个女同学和收了她手表的几个同学还是被家长、老师批评教育了。手表也退回给那女同学的家长了。而我,因为没有收受这块手表,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称道。
我的梦,就是呼吁大家和我一起做一个有梅花品格的人,努力学习,为振兴祖国母亲而奋斗不息!我的梦,中国梦!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让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