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爱心树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篇故事,故事讲的是这个孩子想要玩具,树说拿我身上的苹果换钱买玩具吧,树很多次满足了孩子,甚至砍下自己身上的树枝为他造房子,我觉得这棵树非常有爱心,而这个孩子却没有东西来抱答它,如果是我,我一定给他多浇水、施肥、捉虫、天天来看他,陪他说话、陪他玩耍。我觉得这棵树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天天照顾我们,为我们付出,我们不能像故事中的孩子那样,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读完这个故事你一定知道它为什么叫爱心树了吧!如果把大树比作人,它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母爱是最伟大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妈妈,用实际行动报答我们的妈妈。
让我们大家一起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自己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一棵苹果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默默奉献,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回馈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一起来做一棵无私奉献的爱心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让我们共同拥有快乐!
第2篇:爱心树读后感600字1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坐在沙发上一起读了《爱心树》一文,这篇文章使我深受触动。
《爱心树》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与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男孩小时候,大树陪他一起玩耍;长大后,大树让男孩摘下自己的苹果卖了去买玩具;成年后,大树让男孩砍下树枝和树叶去盖房子;中年时,大树让男孩砍下树干去造船远航;男孩老了,大树就让他坐在树墩上休息。
文中的大树为男孩付出了一切——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叶、树干,即使变成了树墩也想着为男孩做点什么,大树是多么爱男孩啊!他的爱是多么伟大啊!而男孩却只知道索取,并不懂得回报。每次拿走自己想要的,就很长一段时间不理大树,只有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再来找大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生活中我也有一棵这样的爱心树,就是我的妈妈。她总是默默地为我付出,夹菜时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每天都给我洗衣服、做饭,总是尽全力满足我的愿望。记得有一个下雪天,早上妈妈骑着电动车送我上学,地面结冰很滑,突然前面有一个人摔倒了,妈妈为了躲避她一打方向,我们也跟着摔倒了。妈妈的腿被压在车下动弹不得,她却没有管自己的腿,而是连忙扭头用关切的眼神看着我,问:“你摔到哪儿没?”我说没有,妈妈才放下心来,缓慢地推开车子艰难地站起来,打电话让爸爸送我去上学。晚上回到家我才得知妈妈的腿摔骨折了,我十分感动。在妈妈养伤期间,我总是找机会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端饭、倒水、拿拖鞋,妈妈说没白疼我。
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爱心树”,去爱护并报答他们。
第3篇:《爱心树》读后感
从前,有一棵爱心树,它是棵苹果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因为男孩儿每天都来找它玩,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一棵树?我见过,我来介绍一下《爱心树》这本书吧!
从前,有一棵苹果树,它喜欢上一位小男孩,小男孩每天都来找大树玩,大树很高兴,小男孩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大树发现小男孩不像往常一样来玩了,大树很伤心,有一天,小男孩来了,他已经成为一个少年了,大树很高兴,对他说:“来吧,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摘苹果吃,当森林之王,你会快乐的。”男孩说:“我不想玩这些,我想去玩其它的,能给我一点钱吗?”大树说:“我没有钱,你把苹果卖了吧,你会有钱的。”小男孩把苹果卖了……转眼,男孩就要组建家庭了,它来到大树下砍走了……
几年后,他又来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老爷爷了。他对大树说:“我想坐一下。”说着,他坐在了老树桩上,最终他和大树永远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让父母担心,自己遇到困难要自己解决,不要让父母受到连累。还有,我们要多陪陪父母,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
第4篇:爱心树读后感600字2
《爱心树》这本书是妈妈在我三岁的时候就买给我的,十多年的岁月,我已从稚嫩幼儿长成十四岁的少年,如今又一次阅读完这本薄薄的书,我的心依然为之震撼。
这本书描述的是一个男孩和一棵爱他的大树之间的故事。大树爱男孩,只要男孩需要,大树就无怨无悔的给出自己的所有,在他儿时,给他吃自己的果实,陪他玩耍;在他成年后,让他摘自己的果实去换钱生活、让他砍走自己的枝条去建房子居住、直至让他砍走整个树干做了一条船去远航......当时光飞逝,男孩变成老人回到大树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不过她还有个树墩,可以让男孩坐下休息,大树很快乐!
这一句“大树很快乐!”贯穿在整本书中,只要大树能提供给男孩他想要的东西,大树就会很快乐,而男孩一次次拿走了大树的所有,却从来没有过对大树的感恩和回馈,大树的无私奉献和男孩的无情索取是鲜明的对比,所以每次读来,大树的“快乐”在让我感动之余,也总给我一种说不出的感伤。
这让我想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爱”和“被爱”关系。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总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的所有,这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歌颂的话题,但这份爱在不求回报无私给予的同时,更应该被孩子“看见”和珍惜,“养育之恩”简单的四个字,却饱含着父母从年轻到白头一日日的操劳,我想我们作为孩子,要从“接受爱”到学会“爱”到有朝一日也有能力“给予爱”,不断勉励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实现自己真正的成长和价值,而不应该以为父母给予的一切都理所当然,一味懒惰自私,一个处处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并且最终也只能是可悲的下场。
最后,我真的宁愿大树永远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而男孩在年老归来时仍能在树下乘凉、吃到甜美的果实、还能大树说说话。
第5篇:爱心树读后感600字3
端午假期,我读了绘本——《爱心树》。
这本绘本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孩子很喜欢大树,而大树呢,也很喜欢孩子。小男孩几乎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收集树叶,做成各种标本,也常常爬上大树,在树上荡秋千,与大树玩捉迷藏。累了、倦了,还会在树荫底下休憩打盹儿。大树和孩子互相陪伴,嬉戏,孩子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但是,时光流逝,孩子慢慢长大了,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大树感到很孤寂。有一天,孩子回来看大树,大树对他说:“来吧,孩子。再到我的树上荡秋千,或者到树阴底下睡会儿觉。”“我已经长大了,不再玩这些啦,我需要一点儿钱。”大树回答:“我没有钱,我只有一些苹果和树叶,你把苹果摘下来卖了吧!”孩子爬到树上,拿走了大树的苹果,高兴地卖了钱。后来,孩子接二连三地拿走了大树地树枝和树干,去自己享受了。只有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到了大树。最后,孩子变老了,走不动了,他又来到大树跟前,而大树呢,只有一个老树墩了。大树看见孩子,就热情地招呼他,“来吧,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吧!”孩子说:“可以啊!”孩子就坐到了大树墩上,这时的大树是那样的高兴和激动。
读完这本绘本,我觉得文中的那棵大树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文中的那个孩子就像我们。孩子只有碰到困难和坎坷的时候,才会来找大树;而大树,一直都是无私奉献着,尽全力支持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大树都是尽其所有付出,可大树自己却从未向孩子索求过什么,他只是热切地盼望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见到了,就高兴,心满意足。其实,我们的父母就是那棵爱心树,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懂礼貌,做一个懂得感恩、孝敬父母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