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萝卜头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今天睡觉前,妈妈生动的给我讲了一个叫《小萝卜头》的故事,听完之后,我心里很感动,也很佩服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是一个男孩的绰号,他的真实名字叫宋振中。他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监狱中。他们的生活十分的艰苦,虽然每天只能吃发霉的米饭和烂白菜,并且小萝卜从来都没有吃过糖,但是他从不哭闹,很坚强。在监狱里,没有纸、笔和书本,但他坚持刻苦的学习,进步非常快。和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现在学习的条件很便利,更应该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因为小萝卜头年纪小,在监狱中可以自由走动,因此他成为了地下党的交通员,为他们及时的传递重要信息。令人难过的的是,小萝卜头九岁时,被可恶的敌人杀害了,他成了我国最小的革命烈士。
我在小萝卜头身上看到了他刻苦、坚强的品质和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我也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母亲,因为有她,我们得以在疫情中免受病毒的折磨。我们虽然不用再像小萝卜头一样勇敢的与敌人对抗,但我们可以在升国旗仪式上,向国旗敬礼,齐唱国歌。在防疫期间,戴口罩,勤洗手,远离人群聚集地。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不随地丢垃圾,爱护公物。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不懈的认真学习,让自己成为像蜘蛛侠一样英雄,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第2篇:《小萝卜头》读后感
1941年底,8个月大的宋振中随母亲被捕入狱,先后被关押在线大雁塔胡宗南司令部、重庆白公馆监狱、贵州息烽县的阳朗坝监狱。由于严重缺乏营养、发育不良,头大身小,难友们都称之为“小萝卜头”。因年龄小,行动相对自由,成为狱中为难友们传递消息的“小交通员”。
在敌人的监狱里,他没有机会上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小萝卜头只能在监狱里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将领做他的老师。他们有纸笔,没有教科书,但他学习非常努力、刻苦。在敌人的监狱里,他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为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纵观党10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在错误和真理间徘徊前进的历史,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是一部领导炎黄子孙走向自由的历史,是一部指引中华民族迈入腾飞的历史。
我们不会忘记,1927年那个夜晚响彻人心的号召,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我们不会忘记,1949年天安门城楼前响彻寰宇的呐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不会忘记,1979年一位老人在南海岸边画下的圆,改革开放便蓬勃发展起来了。
100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谱写着一曲曲辉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反映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而在新时期党赋予了它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党在21世纪坎坷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进。我们也必将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求实创新,开拓创新,共同托起共和国绚丽的未来。
第3篇:《小萝卜头》读后感400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手捧《小萝卜头》,耳边响起《义勇军进行曲》,这是我们的国歌,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呐喊!
小萝卜头本名宋振中,他是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的。当时,他出生才八个月,九岁在歌乐山被杀害,是中国最小的烈士!
小萝卜头是龙的传人,他不畏生死,正是无数不畏生死的龙的传人,换来了我们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有多少先烈血洒九州,有多少忠魂命献华夏!
黄继光,胸膛堵枪口,以身殉国;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邱少云,强忍烈火烧,慷慨赴死……
和平年代的英雄接过了爱国的“接力棒”。
钱学森,两弹一星,筑起卫国长城;李四光,地质勘探,保障能源供给;袁隆平,杂交水稻,解决人民温饱……
白衣天使,抗击疫情;年轻战士,搏击洪水;人民警察,日夜坚守……
龙的传人,就是这样不畏生死!我也要为国献出自己的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新时代的好少年,作为龙的传人,要好好锻炼身体,好好学习,等国家需要时,我们将不畏生死!
第4篇:小萝卜头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回忆一下,八岁的我们在干什么,八岁的我们是否能够忍受长期处于一个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臭味难闻,狭小的封闭环境里,蚊虫遍布,身上全是大疮,小疮,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鲜血直流,吃饭只能吃发霉的米饭和烂白菜帮子,即使饭菜再难吃,也要吃下一点维持生命,在十多平米的封闭空间里,只能通过不足一尺的小窗口看见天,看见外面的世界,此刻,自由是最大的奢望。联想自己,至少,我没有勇气去面对这样的环境,甚至都没有勇气与思考我在这样的环境里是否能够生存。
宋振中因为长期缺乏营养,发育不良,头大身小,因此称为“小萝卜头”,他是一个童年在敌人魔窟里度过8年的小孩子,虽然深受国民党反动派摧残和压迫,他依旧成为了入狱难友的消息传递员。
2019年,我很荣幸有机会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党校参观之旅,到了红岩魂陈列馆,在参观革命先烈过程中,让我深受感触的便是“小萝卜头”宋振中。后来,当我阅读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深入的了解小萝卜头后,知道,党是一个信念,一份执着。我更加坚信要跟党走,听党指挥。
小萝卜头随母亲刚被捕的时候,才8个月大,先后被关押在西安大雁塔胡宗南司令部、重庆白公馆监狱、贵州息烽县的阳朗坝监狱。在监狱中,小萝卜头十分渴望窗外的世界,每天都要通过门上狭小的窗口看外面,即使外面只有蓝天、高墙和铁丝网。六岁的小萝卜头在遇到李碧波后,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学校是什么样的?电影是怎么演的?牛奶,咖啡是什么味道……外面的世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但他没有机会去经历,去感受,只能通过别人的描述来想象。
小萝卜头十分渴望上学,在没有纸笔,没有教科书的环境下,依旧努力刻苦的学习。秘密监狱,没有任何犯人能够跨出大门,在地下党支部罢工,绝食的集体反抗下,小萝卜头如愿以偿的拥有了可以向政治犯学习的机会,在特务“大黑狗”的“陪护”下,开始了求学的道路。通过向革命党人的学习,小萝卜头立志成为革命者,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努力奋斗。在敌人的监狱里,小萝卜头凭借学习,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为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人小志不小,人小本事大,这或许就是说的小萝卜头吧。小萝卜头将《挺进报》送到各个牢房,这张特殊的报纸,在敌人的监狱里起着特殊的作用,不断鼓舞着狱中难友;小萝卜头更是在帮助“疯老头”华子良成功越狱中担任了重要的信息传递工作。
读完小萝卜头的故事,我清楚的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要是没有革命先烈的奉献,没有像小萝卜头这样的无畏斗争,难以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如何。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以严格的要求要求我们自己,努力学习,珍惜每一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份力量。
第5篇:小萝卜头的故事读后感
还记得他吗?宋振中可能你感觉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是提起他的另一个名字可能大家都记得了“小萝卜头”。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年仅九岁的他就被杀害,他身在监狱里,可是却渴望念书,最后刻苦读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文章写了有个男孩和和他爸爸妈妈被反动派关在监狱里,因为男孩在监狱里吃不好,长得头大身体却很瘦,所以大家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很想读书,在他爸妈的恳求下,黄伯伯在监狱里教他语文、数学和俄语。半截铅笔是黄伯伯送的,课本是爸爸编的,本子是妈妈用废纸订的。过来一段时间,黄伯伯发现他送给“小萝卜头”的铅笔用不完,原来“小萝卜头”上课才用,平常就做一个盒子,里面装上沙子,用铁钉写,写完后铺平,再写。九岁那年,他被反动派杀害了。
想想我们现在的世界,早上我们喝着豆浆和牛奶,吃着面包还在说这个那个不好的,中午我们坐饭店,这是为什么?这还不是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优越的条件,可是我们是怎么对带父母的呢,晚上我们回家只知道上网,面对我们的父母辛苦的劳动只知道享受,却没有想到帮助父母减轻他们的负担。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白’;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在那时一个又一个的共产党员牺牲了,可是换了的是什么呢,是后辈吗不知进取的享乐主意,他们值得牺牲吗?
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8个月时与母亲徐林侠一同被关在了渣滓洞看守所。由于缺乏营养,他头大身小,面黄肌瘦,狱友们都爱怜地称他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但是小萝卜头可想学习了,他不想整天在监狱里度日如年,他想念书,他渴望念书。经过小萝卜头的父母和狱友们的多次斗争,特务们才同意由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黄显声将军和车耀先等3位老师都很喜欢小萝卜头。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恨谁、爱谁。因为行动比较自由,所以他常常为狱中的共产党员传递消息和传送东西。
看着小萝卜头,在想想我们现在,我们不感觉到惭愧吗?当时小萝卜头的学习条件那样的艰苦,他还是认真的学习,在看看我们,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可是我们还是不思进取,在学校抽烟,喝酒,打架把父母的钱从来不当一回事,我们怎么不惭愧?
1949年9月6日,与父母同时遇害,年仅9岁。在那时一个又一个的共产党员牺牲了,可是换了的是什么呢,是后辈吗不知进取的享乐主意,他们值得牺牲吗?
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8个月时与母亲徐林侠一同被关在了渣滓洞看守所。由于缺乏营养,他头大身小,面黄肌瘦,狱友们都爱怜地称他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但是小萝卜头可想学习了,他不想整天在监狱里度日如年,他想念书,他渴望念书。经过小萝卜头的父母和狱友们的多次斗争,特务们才同意由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黄显声将军和车耀先等3位老师都很喜欢小萝卜头。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恨谁、爱谁。因为行动比较自由,所以他常常为狱中的共产党员传递消息和传送东西。
看着小萝卜头,在想想我们现在,我们不感觉到惭愧吗?当时小萝卜头的学习条件那样的艰苦,他还是认真的学习,在看看我们,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可是我们还是不思进取,在学校抽烟,喝酒,打架把父母的钱从来不当一回事,我们怎么不惭愧?
1949年9月6日,与父母同时遇害,年仅9岁。
第6篇:红岩小萝卜头的故事读后感
我是在小说《红岩》里认识他的,我知道他的爸爸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我还知道他刚满周岁就与父母流徙辗转,我更知道他和父母一起被关在白公馆的地牢,长达八年之多。
小小的他因为长时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他面黄肌瘦,已经九岁的他却只有五六岁的身高。瘦骨嶙峋的他却挑着一颗大大的脑袋,也因此他得了一个外号——小萝卜头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小萝卜头儿依然向同在牢房里的黄以生将军刻苦学习。求学的同时,他更成为了牢房里共产党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员。
现在的我们互相攀比,从小娇生惯养、衣食无忧,被当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从未体会过生活的辛苦,也未因挨饿而长期吃野菜瘦成皮包骨头,更不要说像小萝卜头儿一样心向阳光,刻苦求学了。同龄的孩子们没有几个承受得了这样的生活。但他做到了,不会因吃的不好而哭闹,也不会因为严寒酷暑而不去上学,那是因为他坚信共产党能胜利。
书中一些小萝卜头儿与新被关押过来的党员的对话,让我更是感动:
“你受刑了吗?”
“你没有说吗?”
“那你是一个好人”
“我也是个好孩子。”
“我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我爱中国共产党》。”
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利诱,更激发了小萝卜头儿的爱国之情,他不畏环境艰险、不畏强敌的爱国之心,令我敬畏!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无数的琐事和刻苦学习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经历,同样可以锤炼我们的意志和品行,嫦娥五号的回归以及世界排名前列的疫情防控工作,显示了我国的强大,我们的爱国情怀完全被激发了出来。
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学习他身上不畏艰辛的生活以及刻苦求学的精神吧!拒绝娇生惯养,让我们在生活和学习的风风雨雨中磨练自己,不断进取,因为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