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天幕红尘》读后感(共3篇)

《天幕红尘》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7:10:03

第1篇:天幕红尘读后感1000字

读过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后,意犹未尽,模糊的明白了所谓的天道,就是按规律办事,没有神乎其神,只有道法自然,如来;所谓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也决定了个人的人生高度,“怕担责”、“靠别人”只会让机会从身边白白流走,你只能靠你自己,也唯有自己;所谓的生存尺度就是“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你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的要宽广;所谓的生死,该生则生,该死则死,想就去做,坦率一点,既然选择,就要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无论好坏,这就是人生。

讲理论谁都能讲一大堆,但做起来所谓的大道理都已抛诸脑后,该为生存烦恼还是该无聊,一样不缺、一样不少。在我读过《天幕红尘》之后,我似乎对于《遥远的救世主》中所阐述的理论有了一点落地的踏实感,其中对我本人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人们总是勤于动心,懒于动脑”,这句话已赤裸裸的揭露了问题的本质,我经常想,左想右想,但我只是在用“心”去想,然后就产生了一大堆的妄念、贪念,所有背离实际的想法都成为我焦虑、困惑不安的沉重负担,我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我忽略了用“脑”去想:我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达成这一目的的关键因素都要哪些?——我自身具备哪些有利条件?——我自身仍然欠缺哪些条件?——开始实践并不断修正。

我之前总是幻想有个绝好的机会砸向我,或者有个大腿让我抱一抱,或者有什么诀窍可以一步登天,然后我等啊等。这么一分析,我仍然是在“靠”,我仍然是在靠别人、靠机会、靠狗屎运,唯独我忽略了靠我自己,我仍然是“弱势文化”人群里的一员,能通过此书看清我自己的本质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收获。

成功必有成功的理由,那就是遵循了规律,所谓的诀窍,不过是更能看清规律少走的弯道,没有多神,就是实事求是。“见路不走”,初读此四字好像又点故弄玄虚之感,但读完此书,却觉得这四字却能时时提醒自己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意思都懂,甚至都属于烂大街的名词,可是你一操作,必然会把这四个字抛诸脑后,你只会无限放大你愿意放大的,无限缩小你愿意缩小的,坐等收益,无奈你却成了被收割的对象,当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你仍一头雾水。因此,见路不走,更具备可操作性,能时时提醒自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立足于自身条件,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条件不可能,一分钱也是贪心,只要条件可能,多少都正常。不要拘泥于经验,不要怕不同,也不要怕雷同,是否与经验相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因果,或者说只看因果。

我至今尚不清楚为什么豆豆将《天幕红尘》作为本书的书名,书中虽然有感情线索,但是无论是方迪还是戴梦岩都不像《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和芮小丹二人心灵相通、心心相惜的爱恋;无论是丁元英还是叶子农,都是崇尚自由,想要在尘世间寻求一净土的人物,有种看破红尘或者说与尘世间的人们格格不入之感,为何还要“天幕红尘”呢?

《天幕红尘》一书中,让我很感兴趣的不是叶子农的感情主题,也不是奥布莱恩如多米诺骨牌般的设计,而是叶子农与老九在一起分析老九所开饭店衰败问题所在以及如何发展的谈话,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有拨开迷雾、理清脉络之效,而老九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人们困惑之所在,与其说我在读书,不如说我在书中想要寻求解决自身困惑的答案。

另外,在看此书前,当别人提起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民主等词,我会不屑一顾,上学时早被政治课摧残过无数遍的词,我甚至会在心理嘲笑一句“老土”,可在读完此书后,我只有自惭形秽,为自己的无知,只知表象不知深意的词义理解,果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这是一本值得人深思的书,也许能解开你此刻的困惑,足矣!

第2篇:《天幕红尘》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关于政治、经济、资本、共产主义、人性等等……

其中一句“见路不走”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什么是见路不走?指的是不唯经验教条主义,不是否定,是不以和别人不同或者相同的形式来判断的。是让你以结果对条件的需要去取舍。你预期的果需要什么条件,你就去准备/创造这些条件,不在意这些条件是新还是旧,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它的本意是实事求是。所谓的见路,路是果是表象,是提醒见路之人不要见路就去走,要寻找这个果的因和条件的可能。没有因,没有条件的可能就不会得到这个果。

所以当你看到别人有钱,看到别人有才华,看到别人有你想要的生活的时候,不要只看到这个果,要想想别人的因是什么,你有没有这个条件的可能,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去努力了,因为方向是错的。如果现在没有条件,但有可能可以创造条件,那就去努力,只要条件满足了,那么必有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幸之人必有不幸的因,幸福之人必有幸福的因,人只有满足了条件才能幸福也是这个道理。

政治,大环境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响太大了,在中国这个计划型的社会,政府就是最大的甲方,市场就是乙方,服务行业就是丙方,甲方引导占有了很大主导权。了解甲方需求,提前布局和捕获乙方市场,服务好市场就会成为服务行业的制胜法宝,服务行业的成功条件就是要了解、读懂甲方需求。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是甲方团体的核心思想、价值观,理解了甲方的核心思想是充分解读甲方需求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解读好,就会走错走偏,迟早会被抛弃。所以企业老板要在有理论基础的条件上,多和甲方沟通,解读甲方需求,预判未来市场,提前布局准备。

另外,特别欣赏小说里的方迪,能吃苦,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有原则底线;做事周全,决定果断,为人低调,自信坦然;识人善辩,看得清形式,分析条件可能并努力创造条件,付出行动。

第3篇:天幕红尘读后感

小说《天幕红尘》,作者豆豆,出版于2013年5月,讲述了主人公叶子农在柏林债务会议中,选择担责帮助罗家明的妻子林雪红还债,此决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以至让自己陷入政治漩涡,最后命丧巴黎的故事。主人公叶子农的这段人生,让我见识到了人的另一种活法,也刷新了我对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理解。

柏林债务会议,叶子农可以不担责,他选择了担责;纽约与乔治的见面,叶子农可以避免麻烦的同时拿钱,他选择了承受麻烦;被奥布莱恩算计后,明明回国可以减少遇害风险,叶子农还是选择冒着风险走在巴黎的大街上。叶子农的这种活法,顺从了自己认可的价值观,他觉得很有意义。

这种活法,和叶子农对实事求是的深刻认识是何种关系?我认识浅薄,不明就里。但正是基于对实事求是的深刻认识,让叶子农在突发情况面前,可以在一天时间内,即提出赚取100万美元的可行思路:根据债务目标的设定(100万美元),梳理自己可使用的资源和条件(利用价格双轨制的成功经验,中匈互免签证协议,华人移民形势),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地方政府利益驱动,法律风险的规避),充分预估在目标实现中的风险挑战(首担风险,中匈互免签证协议随时作废),进而有的放矢组织变相移民行动,最终实现目标设定。

见路不走是叶子农送给罗家明的一句话。在叶子农看来,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什么是见路不走?即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的条件可能为判断。不拘泥于经验、教条,只看因果、本质,走条件的可能。叶子农利用价格双轨制获取财富、组织变相移民行动,以及老九的面馆改革,都是实践“见路不走”这个思路的具体案例。

普通人为什么常常得非所愿,难以获得成功呢?就是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就好比遇到叶子农之前的老九,在餐馆经营上,放不下执念和偏见,拘于经验和教条,不能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也可以说,普通人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从认识和实践“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开始。

很没有逻辑的以这句话作为文章结尾:达摩面壁,愚公挖山,各下功夫,各摘果子。希望大家都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推荐信息

  •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9 16:37:20

    这个暑假,我把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看了一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本书描写了历时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衰的过程。把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表达得非常清楚。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等,一个个栩栩如生。《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故事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

  • 关于《中学生》的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9 17:12:50

    “红岩上红梅开,万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听着这首《红梅赞》,使我不禁又想起了《红岩》这本书。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夏天,她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

  • 有关《伊索寓言》的读后感500字大全(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9 17:52:21

    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用短短的寥寥几字就凸显出教育意义,这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是伊索辛苦一生的着作。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以来以其独特

  • 关于《木屋下的守护者》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9 18:31:50

    前几天,我到奶奶家玩,刚好姐姐也在那里。我们觉得没事,就让姑父带着我们来到了“保定地下书城。”在这里,我买了很多书,《木屋下的守护者》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1000年前,蛇妖莫卡辛祖奶奶认了一条很漂亮的小蛇做他的女儿,并取名叫夜歌。渐渐地,夜歌长大了,爱上了鹰人,

  • 《袁隆平传》读后感(共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0 7:11:21

    “身穿白色衬衫,手拿放大镜,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俯着身子仔细观察稻谷一丝一毫的变化……他脸上布满的一道道皱纹,宛如那片他所热衷的土地,有太阳的印记和五谷的芳香……”看完关于袁隆平爷爷的电影,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终身难忘!影片从一个专题采访拉开帷幕,袁爷爷通过回忆展现了他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一

  • 《你的名》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0 7:53:51

    看完以后我有一种和泷相似的感觉,似乎有点似曾相识,我好想在片中读到了什么呢?细细想来,我觉得这样的似曾相识可以用这些关键词概况:“无由头无意义,伴随着极致的美,痛苦与哀愁,死亡,回忆与忘却的爱情”这就是日本的文学传统“物哀”:感知外部环境,无时无刻流露出忧伤的情感。日本的国花是樱花,那樱花什么时候是

  • 关于《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0 8:26:21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

  • 关于《活火熔城》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0 9:09:51

    【第1篇】世上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有可能会让你终身难忘;一个细节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一个细节可能会让你一下就平步青云,有着一呼百应的权威。但在《活火熔城》这部影片中让我震撼的不仅仅只有那咄咄逼人的视觉冲击,更有一个片段让我更加大大的一震。这部影片主要讲地下熔岩涌上城市的道路,使之成为一片

  • 关于《象母怨》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0 9:43:21

    《象母怨》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在美丽的纳壶山谷,生活着由一条罂粟花为界限的夏尔邦象群与夏尔芒象群。它们为一丁点领土和食物就大打出手,最后两败俱伤,只剩下小象与母象,它们一个个被同伴们的杀戮惊呆了。就在这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一只名叫嫫婉的母象走了出来。它告诉大家,如果母象们全部死去,那么小象就会被野兽们吃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0 10:17:51

    历史和人生一样,往往充满了遗憾。在昏暗的灯光下,在宁静的时光中,我似乎看到你孤单而又瘦削的身影一步步走来。张居正,回首相望你的人生片段,让我感受你的灵魂。翻开大明王朝的历史,你所带来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你以少年天才的身份进入官场。你亲眼目睹了官场上为权力争夺的腐败现象。由此你逐渐变得更加睿智,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