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读后感600字
【传奇与感伤的戏剧—读《白鲸》有感】
波澜如画的海面映着天边雕饰的云朵,一只白色的海兽正穿梭其间肆意玩耍。一座座小喷泉充满了欢乐,喷泉深处隐藏的不是海兽可爱的身姿,而是一支支插在肉体中的残缺的标枪……
初次接触麦尔维尔的作品,让我感到一丝陌生感,看着书面上充满生机的封面,我心里又添了一份新鲜感。本书讲述了一段传奇的捕鲸故事,中间穿插介绍了关于鲸的内容。例如,鲸的历史,鲸的分类,更是将鲸从嘴到尾叶都做了详细的叙述,至于对如何捕鲸,如何割脂,如何提炼鲸油毫不吝惜地做了一番记述。待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都快成了半个捕鲸能手,想要出海捕鲸了。
打开此书,犹如走进了社会的大门,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了我的视线,首先当推冷漠、报负心重的亚哈船长了。他是个出色的捕鲸手,却因捕鲸失去了一条腿,现实的痛苦将他折磨成了一个偏执狂,最终带领全体船员走向死亡深海;其次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标枪手魁魁格,他刚出场,是一个贩卖人头的生人番的身份,但生人番出身的他却有一颗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心,使他多次不顾自身安危去拯救他人的生命。没想到凶蛮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一双天使的翅膀。当然还有许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忠厚、朴实的大副斯巴达克,充满神秘色彩的妖教徒费达拉等。
读完此书,让我为这本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感到愤懑,如果没有亚哈船长的偏执,如果不是他鬼迷心窍想要复仇,如果不是他向船员们灌输疯狂的报复信念,如果不是他一味地冷漠无情,那全体热情而善良的船员怎会葬身大海,他怎么会勒死在捕鲸索中?
合上此书,我的心仍在震撼当中,我的脑海中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一只白色的大鲸,蠕动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躯,游向大海深处,再也不曾浮上来过……
《白鲸》读后感1000字
《白鲸》读后感
邵双珍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在18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船员以实玛利的角度出发,从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亚哈船长带领船员捕杀一条名为莫比·迪克(MobyDick)的白鲸的故事。
整篇小说为典型的美式叙述,冗长又意识流,时常夸张得有如吟唱咏叹的文字,将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娓娓道来。考据、独白、诗歌,都穿插在叙述当中。故事本身并不算曲折,但其翔实全面,堪称手工业捕鲸船时代的剪影。作者博古览今,将鲸鱼的传说和科学研究几乎要一网打尽般地容纳于书中,又将捕鲸业刻画得细致入微,大时代与小人物相得益彰。白鲸莫比·迪克老谋深算,成为海上的传说霸主,船长亚哈曾经在和它的搏斗中失去了一条腿,于是疯狂地想要征服它,既是为了捕鲸人的无上荣耀,也是为了报当日的血肉之仇。
漫长的航程充斥着不祥的征兆,但亚哈船长是决意的,他不顾劝阻,近乎一意孤行地前往捕捉白鲸,最终在日本海附近,双方展开了死斗。水手们把标枪投向白鲸,白鲸撕咬的却是众人脚下的大船。赌上性命的搏斗之后,船灌水沉没,白鲸也静静地仰起了面,海上出现一个漩涡,它旋转着,吞没着一切,都沉下去,陷下去,不留一点痕迹,海面上平静得如同所有的爱恨都不曾来过。全船唯一的幸存者以实玛利,也就是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抱着棺材改造成的救生艇漂流在海上,被附近的船只救起。救起他的那位船长有两个儿子,都在捕鲸的途中失散。
这是一部写于1851年的小说,那该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吧,是铁与火取代手工业的时代。作者想表达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还是生命之间残酷无常的倾轧轮转,或者是工业的铁蹄如何踏碎田园的幻梦,或许兼而有之。可以确定的只是这个故事关乎生死,关乎生命,关乎人与世界的对话。
而日本以此书为蓝本创作的动漫《白鲸传说》则是另一个宏大的故事,尽管和原著已经脱离了大部分关系,却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画面意境极美,飘落的大雪中独自吹奏乐曲的俊美男子,长发女孩漫步海滩留下一串脚印,还有灿烂浩渺的星河,美丽而悲伤。当我在B站看到这部动漫,不禁被它深深感动了。
《白鲸传说》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世界,宇宙开发和星际航行成为日常,宇宙中的拾荒者被称为捕鲸者,他们在无主的宇宙漂浮物当中寻找有价值的材料,并进行贸易。女扮男装的小幸来到拾荒者聚集地,找到著名的亚哈船长,希望他能拯救自己的家乡摩埃星球于毁天灭地的最终兵器白鲸莫比·迪克之手。因为亚哈船长当年也曾经把白鲸当成捕猎对象,便答应小幸的请求,众人乘坐飞船前往摩埃,中途亦发生了一些感人的插曲。
摩埃是浩瀚宇宙中平凡的一颗星球,因为资源丰富,被占领、开采、殖民。工业化的悲剧随之而来,资源枯竭,污染严重,酸雨毁灭了大部分生物,联邦决定放弃并摧毁这颗星球,下达了驱逐令,却有不少人难离故土。联邦只能采取武力进行驱逐,当地则成立的独立反抗组织,领导者是小幸的兄长,他善良博爱,拥有精神感应的能力。白鲸能够毁灭整个星球,途中遇到失去记忆的神秘机器人Dew,被称为宇宙最美的机器人,则是白鲸的引爆器。随着爆炸的日子即将来临,小幸的哥哥死于空袭,身边的同伴也一个个倒下,船长修好飞船,本想独自和Dew决一死战,从中寻找阻止爆炸的方法,船员却破解了他留下的密码,跟随而去。最后一刻,Dew回忆起终止兵器的方式,掏出自己的机器心脏,让船长把它放入白鲸的冷却炉当中,自己的生命却走向了结束。船长依言而行,白鲸摆动着尾巴,向远处的星云飞去,随之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那之后摩埃星球接连下了很久的雪,人们传说那是白鲸的残骸。这个星球最知名的歌姬萨拉在海边孤独地行走,吟唱着船长一行人的名字。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同样值得深思。摩埃影射了现实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生物灭绝,都是人类可能面对的未来。创造了星球毁灭理论和武器的科学家深感自身的罪孽难偿,但真正有罪的人是利用他的政府。这个情节如同是核武器发明的翻版。科学家的意志被一分为二,改造为行星开发机器人Dew和联邦的防卫武器,接下来又被改造成星球级别的毁灭武器。Dew拥有最美丽的外表和心灵,最后却只能用自我毁灭来终结一切,令人叹息。全剧最大的悲剧人物莫过于此。
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共同的主题生命。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永恒的论题。
白鲸读后感_记叙文800字
最近,我读了赫尔曼·梅尔维尔写的一部小说,名字叫做《白鲸》,讲述的是船长亚哈在一次捕鲸过程中,被凶猛的白鲸莫比·迪克咬去了一条腿,从此心怀仇恨,竭尽全力搜索迪克的下落,最终相遇,他用鱼叉插中了迪克,迪克在愤怒中把“裴廓德号”咬沉了。
其实,文中的角色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类,一个是鲸。鲸的全身都是宝,不知多少西方文学著作在鲸油的照耀下诞生,鲸肉是美味佳肴,鲸的内脏也是上好的食材,鲸须可以制作珍贵的鲸须刷,鲸皮还是优质的皮料,可以说是没有一处地方有被浪费的嫌疑。作者用“鲸”比喻浩瀚的大自然,它同样是无私奉献,但我们对待鲸、对待大自然,都并没有足够的感激和尊重,更可恶的是日本,钻了允许实验用捕鲸(的空子),但是,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鲸鱼是流向了市场而不是高贵的实验室?我们不能保证,滥捕鲸鱼不是我们人类自己为自己挖出的陷阱,我们无法预测,在什么时候,我们会再也见不到这些可爱又神奇的海洋精灵?若不是人类的滥捕滥杀,又怎会引来鲸群的愤死反击?试想,亚哈船长如果不去捕鲸,又怎么可能被莫比·迪克咬断一条腿呢?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借亚哈船长的悲剧来提醒人们不要再随意猎杀生物,破坏植被,深挖矿坑,过度取水;这些都没有好下场猎杀生物使大量的生物濒危、灭绝:肥美鲜嫩的渡渡鸟、毛皮美丽的袋狼、毛皮珍贵的华南虎……破坏植被使水土流失: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大跃进时期数不清的因被砍光植被而至今光秃秃的小山丘、各种各样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以及那因为焚林而田的原始农耕而面积大量缩小的亚马逊森林……过度取水破坏生态环境:因为塔里木河缩短而无法再现的美丽罗布泊、因为过度取用地下水而造成的种种天坑和地陷……种种的破坏,最后的受害者是谁?不还是人么?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加以敬畏,而不应该肆无忌惮,最后弄得个亚哈船长一般同归于尽的下场。
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着,例如长江独有的江豚、日益缩小的青海湖、填湖造地的杭州……相似的破坏不胜枚举,但我们是否应该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谁能保证当大自然花费百万年继续(积蓄)的资源消耗殆尽(时)是不是我们人类的末日?停止吧!愚蠢的人们,你们难道就没有听见大自然的哭泣么?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象以后那不堪设想的未来么?随意的破坏得到的只有毁灭!“nodonodie!不作死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