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穷人》读后感(共4篇)

《穷人》读后感(共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2:34:01

第1篇:穷人读后感500字

《穷人》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写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家夫妇拯救邻居的孩子的故事。

《穷人》这篇课文赞美了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桑娜的善良是从她内心引发出来的:五个孩子已经是自己的负担了,可是还要收养邻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这种精神令我惊叹和敬佩。不光桑娜是好心的人,渔夫也是宁可自己受累,也不能让孩子和一个死人呆在一起。虽然他们的生活十分的贫穷,但是他们美丽的心灵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

从古到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爱。但是,一直以来,爱总是被人类追求着、探索着,却似乎很难得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对爱的期许写进歌曲、诗词里,仿佛爱成为了奢侈品,如天上的星星般可望而不可及,可遇而不可求的宝物。读了《穷人》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原来,爱一直在我们身边,它一直贮藏在人们心里。它会源源不断地给予,当你需要爱时,它也会涌到你身边,给你无穷的力量。

渔夫的妻子桑娜就是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它爱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家。她的爱是平凡的,同时她也把自己的爱给予了另外两个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幼儿,她的爱是不平凡的。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乐于助人,我们做不成桑娜那样的人,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些小事。(闫昭鑫)

第2篇:穷人读后感

《穷人》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的成名作,他写这篇短片小说时仅有24岁。这位作家信仰基督教,成年后写过众所周知的世界名著《罪与罚》。选这篇小说是因为报名写作课的命题作文。

19世纪的俄国,还未迎来十月大革命的曙光,主人公处于黑暗的农奴制度中,贫富差异剧烈,90%的人都是穷苦的无产阶级,10%的贵族过着衣食无忧的阔绰生活。从作者描写的路上行人来看,都是面无表情,毫无快乐的。

这本书以书信体介绍了马卡尔和瓦尔瓦拉这对忘年交的爱情,马卡尔是一位快50岁的书写员,他属于最基层的公务员,拿着微薄的薪水度日;瓦卡瓦拉生事凄惨,年幼时无忧无虑,后来父亲失业病逝后,与母亲相依为命,结果母亲也得肺结核去世了,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全靠马卡尔接济和做一点手工活儿赚取家用。马卡尔每次得到了钱都先分给瓦卡瓦拉大半,自己只留够维持活下去的开销。有一次得了40卢布,马卡尔给了瓦卡瓦拉25卢布,自己留15卢布交房租等生活费用。为了瓦卡瓦拉,自己连烟都戒了,但是他还是要经常给瓦卡瓦拉买糖果,买花装饰又窄又小的屋子。他们靠书信交流从来都没有见面,即便是瓦卡瓦拉央求马卡尔来看她。最后,瓦卡瓦拉看马卡尔为了她实在快撑不下去了,决定嫁给脾气暴躁的老地主贝科夫。贝科夫出手真是阔绰啊,一下子就给了瓦卡瓦拉500卢布让她买糖吃。马卡尔在收到瓦卡瓦拉的信后,心都碎了,曾经给了他盼望,快乐,和情感安慰的瓦卡瓦拉即将到乡下的大宅子做地主夫人,心里的痛,失望,呐喊让人感同身受,非常同情。

说实话,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心情大部分是阴郁的,两个人大段的书信往来,都是草草翻过。合上书,我还是想思考下这篇短篇小说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首先第一点,我觉得是自尊。马卡尔经常衣衫褴褛,他变卖了他上班的礼服,扣子掉了一半,靴子都坏了。不得体的穿着让他在人们面前抬不起头。但他也是个东正教徒,经常去礼拜。好几次写信都会给瓦卡瓦拉和自己打气“您要记住,贫穷不是罪恶。我们不必绝望,困难都是暂时的。”在自己的靴子破的实在不能穿的时候“希腊的圣人是不穿靴子走路的,我们这号人又何必为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操心呢?”

从外看,他的自尊受到周围人的打压,而他从内却很顽强地不断给自己打气,觉得衣着外在不重要。他真的很爱瓦卡瓦拉,宁愿自己穿着破烂,也要省下钱给瓦卡瓦拉做新衣服。

第二点,我学习到他们的自强。虽然马卡尔很贫穷,挣的钱很少,但是他很自豪:“不要依赖别人,我的面包是我自己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面包,有时甚至是又干又硬的面包。但是面包是我用劳动挣来的,我完全有权力合法享用。我很自豪,因为我在工作,我在流汗”。虽然他穷,但是自食其力让他活得很坦荡。

第三点,我想应该是作者想表达的制度。这样有自尊又想通过劳动来自食其力的人民,却吃不饱肚子,生不起病,谈不起恋爱,更别说幸福的生活。马卡拉每日每夜辛苦的抄写,只能把自己绝大部分的收入——几十卢布给瓦卡瓦拉,而那个老地主第一次见面,就给了500卢布让瓦卡瓦拉买糖。瓦卡瓦拉一方面想过得更好些,一方面也怕连累马卡拉,她最后选择了嫁给脾气暴躁,仅能让她衣食无忧,但未必幸福的老地主。

贫穷,不是他们的错,是这种农奴制度让他们没有办法通过劳动致富,虽然兢兢业业工作,但还是只能住窄小肮脏的出租屋,穿着破靴子,最终让爱情败给了面包,仅仅苟延残喘的活着。

第3篇:《穷人》读后感

《穷人》这篇文章讲述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自己生活都已经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去帮助可怜的邻居抚养她的两个孩子。他们身上这种高尚的品德,即使是在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女主人公桑娜是一个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文章中记述到海风呼啸着的夜晚,桑娜出门探望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生病女邻居,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她在心系丈夫安危的同时,心中仍对生病的女邻居有着牵挂,从中可见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善良的人。与此同时,当桑娜发现邻居病死,两个可爱的孩子,无人抚养时,她的第一举动便是抱起这两个熟睡的婴儿,带他们回到了家中,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做,但是她觉得非要这么做不可,我想是她心中的道义,趋使她做出了这种举动。这是她尊重生命的体现。虽然她非常清楚自己家庭目前的情况养活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是问题了,但是她愿意冒着可能被丈夫打,且这样子做可能会给已经贫苦的生活又附上一层“阴霾”的风险,抚养这两个孩子。

男主人公西蒙,是一个渔夫,他是这个贫苦家庭的“主心骨”,他魁梧黧黑的身材,是长年在海上辛苦捕鱼的生活“刻”在他身体上的痕迹。虽然文中介绍他的篇幅并不多,但是他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里唯有他一人可以赚钱养家的情况下,他的决定关系着两个孩子最终能否被留下。万幸的是,渔夫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决定收留这两个孩子。文中对渔夫有一段语言描写,令我印象深刻“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两个“我们”的反复,让我感受到了渔夫的坚强乐观,他是在给自己和妻子加油打气。

这种在自己生活都已经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居然主动去肩负起这种沉重的负担的人,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高尚品格。通篇文章,除了标题外,内容中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但是我可以从文章的中屋子的装饰,孩子的衣食,渔夫与妻子桑娜的忙碌等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物质上的贫穷。我认为虽然他们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

渔夫和妻子,他们代表的是“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富人”。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如白方礼老人,用自己蹬三轮车赚来的积蓄,帮助了三百多个贫苦孩子圆上学梦。这些无私的人,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应当学做一个像他们一样善良的人,并且我相信在他们的感染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私帮助他人的队伍中。(罗钰婷)

第4篇:《穷人》读后感600字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网。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光。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这段话来自我新学的文章---《穷人》。

这篇文章讲的是:桑娜的丈夫是一个渔夫,他们的生活十分的贫困,可是他们却十分善良。他们有一个邻居叫西蒙,是一个寡妇,她有两个孩子家庭也很困难,平时桑娜十分关心邻居西蒙。有一次桑娜担心丈夫于是出门查看,出门想起生病的邻居,想去看看她,可到家却发现她已经死了,于是桑娜就收留了的两个孩子,她相信丈夫回来会同意的。等到丈夫回来后,她把事情的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渔夫为有这样的妻子而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帮助会改变两个孩子的命运。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文章中在主人公感动着,他们本来已生活拮据,但是却不加思索的收养了邻居家的孤儿,虽然在生活上他们是贫苦的穷人,但是在心灵上他们却是高贵的人,因为他们有“善良”这一可贵的品质。由此看出,善良和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你有多少财富没有一点关系,他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美德。雨果说过“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心中的这个太阳不仅照亮着自己的路,还同时在温暖着别人。为富不仁的人在物质上虽然是富有的,但在心灵上却是贫穷的。文章的题目虽然是“穷人”但是通过仔细地品味文章,我觉得作者却是在赞美主人公的“高贵”。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无论你身份尊卑、无论你年龄大小、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善良什么时候都不过时。物质上的贫穷是遮挡不住金子般可贵的内心的,我要向文中的主人公学习,无论什么时候、身在何方都要把善良作为初心,岁月流逝,初心不改。

这是一篇值得细细品读的文章,请你和我一起学习吧!(赵梓贺)

标签: 《穷人》读后感

推荐信息

  •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8:52:52

    我不是很喜欢读书,但是有一本书却使我很快就把它读完了。这本书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是一个医学博士—斯宾塞.约翰逊。故事是这样的:四个主人公的奶酪被分享光后,两只小老鼠能迅速适应变化,采取行动。而两个小矮人则相反,直至过去了很长时间,小矮人唧唧终于改变了想法,决定克服心中的恐惧到迷宫里去寻找新的

  • 《在人间》读后感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9:33:42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之一,主要讲的是高尔基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而“我”走入社会,自己谋生,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轮船上等等地方做过杂工,在初始斯穆雷的帮助下,我走上了读书之路,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五年后来到喀山打算上大学……高尔基为了读书受了太多的屈辱。有时主人发现了,还把他的书统统撕碎、烧

  • 《紧急救援》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0:12:33

    电影《紧急救援》给我的感触很深:倾覆沉没的钻井平台,顺流直冲的运油车头,直坠入海的满载客机,交通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队长高谦、机长方宇凌和绞车手赵呈一次次带领队伍第一时间抵达,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急撤离的最后面,用生命对抗天灾人祸。但在自然面前,特勤员毕竟没有超能力,血肉之躯踩在死亡边缘,真实

  • 《教育魅力》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0:52:23

    你为什么想当老师?这是初入职当老师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读这本书,听于漪老师娓娓道来,我感受到了一种被前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润我以德”的默契与快乐。《学记》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于漪之谓也。不忘初心:教师魅力的使命之源“(现代教师教育魅力)诸要素的凝聚须以生命相许,让生命

  • 《武松打虎》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1:37:13

    近日,我读了《水浒传》,里面的精彩情节扣人心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武松打虎》。《武松打虎》一开场,先起了一阵风,然后乱树下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接下来那虎“扑”“掀”“剪”,武松只是退避,一连三闪,之后武松转守为攻,按住扑来的老虎,只顾拳打脚踢,最后把老虎打死了。我非常敬佩武松的勇敢。他明知

  • 关于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2:18:03

    亚当·斯密经过漫长的创作、增补、修订及整个研究、写作计划过程,著作《道德情操论》终于“定型”了,成为一个最完美的版本。在这本书里,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我想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单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已,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

  • 关于《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2:54:53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

  • 关于伊索寓言读后感的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3:38:43

    寓言是一个魔袋,虽然很小,却能拿出很多东西;寓言是一个魔豆,虽然很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寓言是一个魔杖,虽然很短,却能变出很多宝物……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的小亚细亚。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将动物为主角的拟人手法,走

  • 《我的大学》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4:22:33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长途旅行;那么拥有大学生活的我们,便可以看到最灿烂的风景。读书节来临之际,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读书的活动,在这同时,我也读了一本书《我的大学》,期待我的大学时

  • 《摔跤吧爸爸电影》读后感800字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5:00:23

    狮子一样的父亲,不容置疑的理想,从头燃到尾的正能量,在与印度传统中性别歧视,世俗和官僚的较量中,他的威严和谋略,是绝地反击和正面进攻的政治正确和人性胜利。——————题记儿子喜欢印度电视剧和电影,缘由是印度是佛陀的故乡。谈到《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他就津津乐道主演阿米尔•汗,据说他为了这部影片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