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狮子一样的父亲,不容置疑的理想,从头燃到尾的正能量,在与印度传统中性别歧视,世俗和官僚的较量中,他的威严和谋略,是绝地反击和正面进攻的政治正确和人性胜利。
——————题记
儿子喜欢印度电视剧和电影,缘由是印度是佛陀的故乡。谈到《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他就津津乐道主演阿米尔•汗,据说他为了这部影片疯狂增肥,一个月的时间,从138斤的美男子变成了194斤,体脂含量37%的55岁胖大爷,然后拍完老年的部分又花了5个月的时间疯狂减肥,才回归体重144斤,体脂9.8%的男神,才回去拍29岁的部分。对于当时的他而言,演19岁的年轻帅气男青年很容易做到,而让自己增胖那么多又成功减肥的过程就很励志。他先拍了19岁,然后拍55岁,最后拍29岁的部分。就是怕自己没有动力减回体重。这充分说明他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勇士。给自己动力,又坚持去做,最终会获得成功。就演员而言,自己的故事本身和教育交融,足以给人满满的正能量。
我觉得《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最细节,最感人、最父爱的类型片。它披着印度本土电影的皮,但是内核却严格符合人性的口味,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心处理,在每一处情感爆发点之前的演技,音乐,背景都做了精确计算。有一幕,我觉得在整部电影中非常出彩。长大了的女儿,像个被惹怒的健壮小牛犊,拼了命地,将父亲打到在地。是象征父权被撂倒吗?吉塔成长了,独立了,胜利了。真的胜利了吗?——并不是。父亲老去的是体能,并不是智慧和对女儿的爱。看到父亲复杂失落的神情,我竟然默默的落泪了!
还有很多幕,
吉塔学到的新“技巧”,加上教练对她的不了解,让她不断失败。她掉进了每场国际比赛,都首场出局的魔咒。直到她崩溃的一刻,妹妹巴比塔对她说:“去和爸爸谈谈吧,无论怎样,他永远是我们的爸爸。”
是的,只有父亲才无条件地爱孩子,相信孩子,为孩子付出。当教练说“吉塔至少可以得一枚银牌”时,只有父亲坚定说“我的女儿一定会是冠军”。这么说,并不只是因为他是父亲。而是,他是一位一直在付出,在行动,在观察,在了解女儿的父亲。他亲自为女儿搭建场地,到对着VCD一步步分析她失败的原因;从亲自做好吃的,到被女儿“抛弃”,他流着泪说了一声“嗯”;从带着她们打各种比赛,告诉她们除了“第一”,银牌没有意义,到最后卑微地请求学院“领导”给女儿一次机会,说一切的错都在自己,自己是个“剥夺了女儿童年”的可怕父亲等等,诠释了一个父亲的所有包容和爱,幕幕感人涕零。至于因为官僚教练的嫉妒和阴谋,父亲在女儿决赛前,被关进了杂物间,听到印度国歌响起的那一刻,一个声泪俱下的父亲,早已让我泣不成声。
最后,我来谈谈正能量。这部片子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共鸣,就是因为中国和印度国情太多相像,体制都存在太多弊端,都是从落后穷国的一步步崛起。所以影片中傲慢无耻的体育局官员是多么像我们«人民的名义»里那些庸碌而肤浅的官员,父亲的一句:印度的体育就是毁在你们这些不作为的官员上,多么像是我们国足多年衰败糟糕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状况,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他说:"我要让我们国家的国歌响遍整个赛场"。多么真挚多么感人,不是一句句假大空的口号,而是用行动赢得的荣誉,所以当印度国歌响起的一刻,我都感到骄傲和光荣,我们当年在落后贫穷的情况下,所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拿到第一块金牌时的满腔热血和骄傲不外如是吧。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它谈论爱国但不吹捧,因为只有看到国家问题所在才有可能变得更好;它批判社会但不冷漠,它告诉我们我要尽我所能去改变它,而不是一味看不起和谩骂。它对我国的民众何尝不是教育和反思。
这是一部节奏流畅,情绪饱满,细节完美,情节紧凑的大电影,当然还有一位沉甸甸的正能量的父亲,值得去看的。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这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很大。从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女儿无私的爱。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国家冠军摔跤手因为摔跤给他带来了荣誉却无法带来金钱,迫于生计,不得不屈服给现实。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在他渐渐衰老的时候,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一块奥运金牌。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不断地训练她们,这个过程他承受着所有人的冷嘲热讽,默默前行。最终,他的女儿们也都成为了国家冠军。
本以为影片到此结束,却发现这位父亲的理想比这更远大,他希望女儿们都是世界冠军。但女儿不再继续听话,因此连续输了几场比赛,才发现父亲是对的。接下来她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最终成为世界冠军。
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的。就像是在影片的结局,在大女儿夺冠最关键的时刻,父亲因为一个除了作者谁也不知道会发生的意外,而无法顺利赶到现场给女儿指挥与鼓励,但女儿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及父亲曾经的教导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完成了父亲以及她自己的梦想。当女儿遇到困难时,虽然当时父女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但后来女儿还是低下头向她的父亲求助,而父亲也是不计前嫌为她排忧解难,为她分析作战过程、改正错误。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有再多阻碍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要坚持梦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像影片里的父亲,为了他的梦想、为了他的女儿,承受着几乎令他喘不过气的压力,但总能想办法克服这些。我们要学习他们,以他们为榜样,告诉自己——为了目标、为了梦想去奋斗!坚持下去,就能成功!为自己加油!学会坚韧、学会不忘初心,学会为了梦想而拼搏、去奋斗,永不放弃!这样,我们才会走向梦想,推开成功的大门。勇于向一切阻碍自己前进的事物发出挑战,战胜他们!向梦想前进。
其实这些也特别像每一个人,自己特别努力地完成一个目标或自己的梦想,当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低下头虚心请教别人,不要死撑面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时候请教别人会让自己进步得更迅速,这时候反而会让别人更高看你一眼。而且父母也一直在默默地支持自己,不论走到哪里,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自己的港湾。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最近有一部励志片非常火爆,片名是《摔跤吧,爸爸》,这么好看的电影我当然不能不看,本周末爸爸陪我在电影院里看完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平凡的小女孩,因为打伤了两个小男孩而开始了她们不平凡的旅程。而让他们不寻常的人,就是里面的男主角:爸爸。是的,他们有一个疯狂的爸爸,因为自己的梦想,让她们有了一个苦不堪言的童年。每天早上5点起床,训练摔跤。当她们抱怨时,就剪掉他们的长发。为了训练,让她们和男孩子摔跤。爸爸的行为让她们忍受整个村子人们的嘲笑。而爸爸的梦想,就是希望女儿有一天能够为国争光,让印度的国旗在比赛中升起,让印度的国歌在人们的耳中回响。这位爸爸,他表面上对女儿心狠手辣,但实际上却疼爱有加,不然,他为什么在女儿出错时,他打不下手。在故事的开始,他好像对女儿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但实际上却可以为女儿去做任何事。当然,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不仅仅靠他一个人,还有他女儿的艰苦努力。如果说爸爸是伯乐,那他的女儿就是两匹千里马。女儿乖巧,聪明,懂事。她们把爸爸的话句句记在心里。她们会取长补短,严格要求自己。在比赛最后的时刻,摔出了一个5分,这个5分不是幸运,是平时自己刻苦努力的结果。获得了摔跤金牌,最终完成了爸爸的心愿。
整部电影十分精彩,有许多催人泪下的地方,也有“开心果”堂哥,它让我懂得了只有努力付出,才有自己想要的收获。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辛格是一个摔跤手,他渴望得到世界冠军。他曾经夺得世界比赛的亚军,但是因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
他希望他的妻子为自己生一个儿子,好完成他的梦想。可是,他的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女儿,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灭了。
但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吉塔,二女儿叫巴比塔,打倒了两个大男生,他上门去道歉,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是天生的摔跤手。
他想:“我为什么一定要男孩呢?还有女子摔跤比赛的呀。”他的梦想又有了可以实现的希望。
他开始跟妻子商量,给他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女儿们。
他开始建造了简易的训练场,在麦地中开辟了一条空地,让他的女儿在田间地头跑步,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在训练场的地上铺上沙子,让他两个女儿练习摔跤,还叫来自己的侄儿当陪练。
可女儿们不乐意,总是找各种理由偷懒,比如说自己的头发上长虱子,没想到爸爸把她们的头发剪成了男孩子的造型。当她们在村道上跑步时,被村民们嘲笑,当然也有一些人同情她们。
有一天,她们俩没训练,而是跑去参加婚礼。侄儿和女孩子们正在载歌载舞的时候,爸爸来了,把侄儿扇了一巴掌,整个婚礼热闹的气氛被他打乱了。
女孩们跟新娘讲自己的不开心,没想到新娘却羡慕她们。这让她们明白了,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要让她们训练了。
从此,她们开始积极参加训练,把侄儿打倒。爸爸让她们参加比赛,吉塔第一次比赛虽然输了,但后面的比赛一次又一次赛得好,最后夺得了女子摔跤的世界冠军。
如果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晚上我在家中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看完后,对我触动很大)。(就这样开头就可以了。读后感或观后感第一段的内容应该是改写读后或观后的感受,第二段再介绍或描述作品内容)
这部电影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在摔跤比赛中失利而放弃,并把一切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的一位父亲。(这里有点不对了,下文你讲述的是其女儿,这里点明的却是父亲,应点明:讲述的是····父亲放弃后,她的两个女儿·····的故事)
可终究还是天意弄人,这位父亲的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女儿。
在电影中我们见证了两个女孩训练过程中的起起落落,她们在每一次失败中又重新站起来,她们在最后成功了,成为了摔跤运动员,成为了世界冠军!
(圆了父亲····之梦)
(这里处理得比较好,叙述就应该简略,重点是写感)
结束(看完)后,我不禁(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回头看看了自己的经历,(这部电影给我的触动真是太大了)。(这是个过渡段 过渡到具体反思,不错)
( 我曾经学过自行车,可是)在学自行车的过程中摔倒了····失败,站起来拍拍屁股,丢掉车子走人了;
我曾经学过画画,在练习画画的时间,·····里失败,把笔向地上狠狠一摔,把画揉成一个废纸球丢向垃圾堆中,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画室;
我曾经学过舞蹈。在学习舞蹈的九年中,也经常因为小磕小碰,小伤小痛,借口难受,再也没去上舞蹈课。
我的学习不好,便是因为在做题过程中,经常拍案走人,因为懒,因为我怕累着自己。(这个例子不对,这不是失败。有三个事例就够了)
我曾买过一堆辅导书,准备回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热度不过三天就凉下去了,就不想再累着自己了。
有一位作家写了一句话:“你要坚信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心中的梦想!”与其每天坐着担心自己的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因为只有奋斗才会抹杀一切担心。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在失败面前轻言放弃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建议那些·····人,都来看看······。“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唯一应该努力超越的人,是昨天的自己。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今天,我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故事讲了一个叫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事业。他想让他的儿子帮他完成愿望:夺得世界摔跤冠军。但是他的妻子却一连生了四个女儿。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以为自己的希望已经破灭了。但是有一天,村里人来告状了,说:“你的两个女儿把我家的男孩子打了,鼻青脸肿的,你怎么说?”
辛格只得道歉,他却在女儿们的身上发现了她们的摔跤天赋。他对妻子说:“以后别让女儿做家务了。”妻子问:“为什么?”他说:“我要把她们训练成摔跤手,而且用一年的时间,希望你不要干涉!”
于是,辛格让女儿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步,做仰卧起坐、俯卧撑……。还在他自己的田地里修了一个训练场,地上铺上了沙子。辛格每天教她们摔跤,还带她们去参加各种摔跤比赛,两个女儿成长得很快,赢得了很多奖牌,成了明星。
辛格想给女儿们买摔跤专用垫,但体育官员不批准他的资金申请,他只好用床垫来代替摔跤垫。在真正的摔跤垫上,中心是黄色摔跤区,接着是红色危险区,一旦出了危险区,就意味着被淘汰了。
辛格带她们参加正规的摔跤比赛,从初级组到中级组,最后杀进高级组,赢得了全国冠军。人们以为辛格的愿望已经完成了,但辛格却说:“我的愿望是让你们成为世界冠军。”
果然,她们夺取了世界冠军。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影片讲述了一位父亲克服着种种困难和嘲讽,将两个女儿培养成摔跤手,并为印度夺了第一块摔跤国际金牌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贫困的小村落,拥有金牌梦的前摔跤手爸爸,4个女儿,这样的组合,让我在那位父亲表示要把女儿培养成摔跤手时,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更别提他们用跑步代替专业训练,用麦地当训练场地了。我就如同村子里的人一样,觉得他疯了,这是痴人说梦。
但故事的进展让我大跌眼镜,从一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主动,从一开始的瘦弱到后来的强壮,从一开始在男孩面前不堪一击到后来打败男摔跤手。两个女孩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力扭转了所有人的看法,包括我的。我心想,或许真的可能。
但Geeta在国际比赛上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屏幕外的我深深惋惜,心想这颗没有升起的星可能要提前坠落。所幸她及时找到了方向,在爸爸的帮助下顺利找回状态,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那场最终的比赛到来了。还有十几秒,记分牌上的数字是5:1,Geeta是1。这个数字仿佛击碎了一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要在十几秒内拿5分,我想,这次是真的不可能了。但是Geeta不这样想,那个彩虹摔,摔在地上,也摔在所有一路上对她嘲讽、对她说不可能的人的脸上。她用那一摔向所有人证明了:什么不可能?不,可能!
看完电影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同Geeta的经历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嘲讽,会有很多人告诉我们不可能,当这种时候希望你能如Geeta一样,把这句话摔在他们脸上——“什么不可能?不,可能!”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前半段看到爸爸逼两个女儿起早贪黑地训练、在印度这样传统的国家把她们头发剪掉、调整她们的饮食来实现体重增长等等,以实现他年前时未实现的梦想让我想起中国的父母的样子,所以我心理觉得不赞同甚至有些反感这位父亲。
现在想来,当我心里的想法和电影里两位女儿的内心呐喊是一样的时候,不是说明电影很成功吗,能这样牵着观众的情绪走,着实厉害。
接着,父亲的做法由一个14岁要出嫁的女孩嘴里,道出事情的本质:“你们的父亲这样对你们,你们觉得他很坏吗?而我恰恰希望我能有那样的父亲。他要求你们进行刻苦地训练,说明他把你们当成他的女儿,他认真地爱着你们保护着你们。我只能走一条很多印度女人走的路,14岁出嫁,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人,跟他生儿育女,过上和我的母亲一样的生活。而你们可以选择另一条路,你们练习摔跤,就有机会去接触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还有机会让世界看到你们。所以你们不该感谢他吗?”我的心情随着这个转折,和二位女孩的不再与父亲敌对,认真投入父亲精心安排的各项训练去了。
影片后面还有一个触动我的点,就是当父亲被恶人关起来不能去现场指导女儿比赛的时候,女儿在最后关头要放手一搏,她脑中出现一个画面,是父亲儿时把他们丢进河里,在岸上对她们说:“女儿,你们要自己努力往上游,爸爸不能总是能救你!”不知为什么,我看到这句话竞泪流满面,是为了父亲的英明睿智坚持和格局、也是为了女儿的成长独立。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由阿米尔汗主演带出,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我也着实为演员和电影故事和导演点赞。我的邻居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去看电影,也给了非常高的评价。阿米尔汗真的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他的电影看出,他确实是看到印度现存的问题,对印度的教育、女性、孩子怀着关注又希望能改变他们命运。另外两部他主演的电影也是五星推荐:《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这天去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片由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就是之前演过《三傻大战宝莱坞》、《我的个神》的主角的。他主演的电影多是励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这部电影是讲述印度摔跤姐妹冠军吉塔和妹妹芭比塔的成长故事。
因为吉塔的父亲没能实现印度获得世界金牌的梦想,期望家里能有儿子,结果四个都是女儿。他只能把梦想咽下。没想到一天偶然发现两个女儿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把男同学打的满地找牙,他眼前一亮,决定培养她们。在男权当道的印度,这个想法有点疯狂,难逃世俗怪异的眼光。但是他很坚持。他的女儿没有像大多数印度女孩那样,只能游走在厨房锅碗瓢盆,相夫教子,而是发展了自己的优势,培养了一门能够掌控自己未来的技能。他把两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全国冠军。按照惯例,冠军要进入国家体育馆理解更专业的训练。随着训练的时间增长,大女儿吉塔开始怀疑父亲的训练方法。她认为过时了。同时她挑战父亲胜出。她自以为是认为能够靠教练的方法在国际取胜。最后连战几个国际大赛都是首轮就被淘汰,成为了魔咒。接连失败让她很有挫败感和内疚。之后和父亲冰释前嫌,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接连在国际赛事上打败对手。最后一战决赛的对手是她过去以前败过的,心理有很大的障碍。但是父亲这次没有告诉她战略,而是告诉她如果得了银牌,很快就会被大家忘记。她不是为自己而战,而是为了成千上万印度女性,那些生来为了相夫教子、锅碗瓢盆的,被人看不起的印度女性。而且父亲不能每次都救他,她需要自救,在关键时刻,她
靠自己的信念,最后几秒内逆袭,打败对手,成为印度第一位获得女性摔跤的金牌获得者。从那以后,印度成千上万的女性也开始学习摔跤。这是真实的励志故事。
这部影片有很多内心戏,一改过去印度歌舞剧的风格,也算是创新。把印度平民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精神表达出来,鼓舞人心。阿米尔牺牲也挺大的,为了影片需要从肌肉男转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老态龙钟还很帅的老大爷。从影片中看到,技巧是其次的,学了太多技巧,容易为了突出技巧而忘记自己本来的优势,就应审时度势,根据实际状况准确决定,采用相应的策略。让对手露出破绽,再集中精力攻破。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男主角马哈维亚,以前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他有一个梦想,期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但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主角十分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他期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个性狠。每一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秀丽的长发前掉。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到达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老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进步”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最后懂得了什么是严厉的父爱。从那开始,我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父亲不仅仅在学习上对我严厉,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师给我一个任务: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交通安全》。我准备好了稿子,以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时电脑游戏。父亲看过稿子后,让我修改。几分种后,我还沉迷在游戏中,父亲不由分说就强制关了电脑。我在难过中修改,朗诵了5次。父亲说:“在全校师生面前,读得没有波浪起伏,没有情感变化,谁会认真听呢?谁又会被你的话打动而珍爱生命呢?”原先父亲不止是要我完成讲话的任务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时间下起了雨,老师让我在楼道下演讲,动情、伤感、激励,不同的语调传到了每一个教室。老师表扬了我:“老师十分认真听,同学们也听得很动情。如果参加玉州区比赛,肯定得特等奖。”
没有马哈维亚的严厉,就没有吉塔的世界冠军;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我这天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