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教育魅力》读后感(共3篇)

《教育魅力》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2:54:42

第1篇:教育魅力读后感

你为什么想当老师?这是初入职当老师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读这本书,听于漪老师娓娓道来,我感受到了一种被前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润我以德”的默契与快乐。《学记》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于漪之谓也。

不忘初心:教师魅力的使命之源

“(现代教师教育魅力)诸要素的凝聚须以生命相许,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要视教育发展为己任,在实践与思考中将教育事业转化为精神自觉。”听起来似乎很大,却让我想起初登讲台时小小的自己。我之所以想当老师,缘起于大学去棚鹰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时孩子们眼中闪着的光和临别时怯生生的嘟囔。彼时站在讲台上的我哪里像个老师啊,除了认真备课从不轻怠的态度外谈何教学技巧,可孩子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我,用满眼的欣喜回应着我满腔的热忱。一学期的支教中我自认为奉献了爱心、体验到教师的快乐,而临别时一个小女孩的话却惊醒了我:“老师我情愿您没来,因为你们迟早都要走的。”

我不禁反思:支教起因是大学志愿服务学分要求,不知不觉中却让我体味到留恋讲台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但过客式的教学真能传递师者的价值吗?学生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不曾见过太阳。如果不能,如果我确实还想,那就当一位真正扎根讲坛的小太阳、源源不断地传递光和热吧!那颗种子慢慢发芽,后来的我成为北师大人,又成为虹教人和复兴人,变化的是标签,坚守的是师者初心。于漪老师将使命意识和理想色彩高度统一的教育魅力,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初入杏坛的我,若能在时代对教育的诉求中苏醒,在日常教学中感悟,前进,生生不息,偕生共看风景,投下一路绿荫,也是不虚此行。

成己成物:教师魅力的人格力量

叶澜老师在高端访谈中这样说道:“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第五章也指出,“人格魅力”是现代教师教育魅力最关键的构成要素之一,“无法想象一个内心黯淡阴冷的人能有光和热传递给别人”(P125)。书中写道,于漪的初中国文老师讲到忘形之时深情朗诵《水手》一诗,于漪爱人形容她教学时“哪里是上课,是用生命在歌唱”,都让我感觉师者用生命编织的心灵之歌如一泓清泉叮咚流入学生的心田。生命的薪火在他们这两代师表间接力传递,而我身边也有这样“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的歌者:上个月区培特邀语文特级教师乐燎原老师,他自谦“我等俗人,愿学雅事”,讲到动情处即兴朗诵其诗作《开阔上空的月亮》,那放着异彩的眼睛里储藏的对文学、对生活的热情和爱,颇有古风和仪式感。乐老师“在平实的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艺术趣味,在卑微的生命里企慕澄明旷达的诗意人生”,让我看到一个知情合一的丰盈的生命个体,看到一位师者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和师生交融的生活常态。这也恰恰印证了书中的观点:“一个充满魅力的现代教师心态是年轻的、开放的,充满张力的的,他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教育,对生活怀着一份敏锐感知和由衷赞美(P125)”。

“(现代教师教育魅力)诸要素的凝聚须以生命相许,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要视教育发展为己任,在实践与思考中将教育事业转化为精神自觉。”听起来似乎很大,却让我想起初登讲台时小小的自己。我之所以想当老师,缘起于大学去棚鹰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时孩子们眼中闪着的光和临别时怯生生的嘟囔。彼时站在讲台上的我哪里像个老师啊,除了认真备课从不轻怠的态度外谈何教学技巧,可孩子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我,用满眼的欣喜回应着我满腔的热忱。一学期的支教中我自认为奉献了爱心、体验到教师的快乐,而临别时一个小女孩的话却惊醒了我:“老师我情愿您没来,因为你们迟早都要走的。”

我不禁反思:支教起因是大学志愿服务学分要求,不知不觉中却让我体味到留恋讲台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但过客式的教学真能传递师者的价值吗?学生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不曾见过太阳。如果不能,如果我确实还想,那就当一位真正扎根讲坛的小太阳、源源不断地传递光和热吧!那颗种子慢慢发芽,后来的我成为北师大人,又成为虹教人和复兴人,变化的是标签,坚守的是师者初心。于漪老师将使命意识和理想色彩高度统一的教育魅力,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初入杏坛的我,若能在时代对教育的诉求中苏醒,在日常教学中感悟,前进,生生不息,偕生共看风景,投下一路绿荫,也是不虚此行。

育人求真:教师魅力的价值功

第六章指出,“培育学生求真精神”是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三大价值功能之一。书中记述了于漪用整整一个月时间求证学生在学习《木兰辞》时关于“古代女子何时裹足”之疑惑的小故事,让我看到了呵护求真勇气、激发求真热情的育人匠心。我想到近年语文春考的一则热点趣闻:试题要求赏析《荔江之浦》一文中“两岸涌来一片金黄,初以为花、却是砂糖桔”一句。学生却心存了“砂糖桔是金黄色吗”、“砂糖桔是否长在荔江两岸”的疑惑,并纷纷在考后通过百度百科搜索、求助淘宝荔江砂糖桔卖家、作者微博留言等方式表达质疑并自主求证。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等认知工具“防忽悠”,这种“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求真精神怎不让我们老师心生敬畏!正如书中所说“铸就学生的求实品格是教育的更高追求”,连于涟老师都在反躬自省,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如果我们自己不具有这种敢于质疑、求真务实之品格,如何应对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又如何传道受业解惑、培育出具有求实品格的学生?我们到底应该让自己更新什么、又给学生带来什么,呵护其强大的求知欲与求真力,实现对理想彼岸的诗意泅渡?

不忘初心、为求成己成物,育人求真,以期立己达人。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我看来,或许我们从教者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感激生命中出现的那一个个有魅力的好老师,愿以今日寸寸草心,报昔时脉脉春晖,肩负时代使命,不忘初心求真;提升教育魅力,无愧教师之名。

第2篇:教育魅力读后感1000字

“教育魅力”一词,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一次在国家文件层面提出的。与国家教育规划不谋而合的,还有首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就像一面透亮的镜子,照出了我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诸多瑕疵,鞭笞我为做一名更有“教育魅力”的教师而修炼自己。

一、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读《教育魅力》一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做一名有“教育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教师应对这个世界永远有一种好奇,保持着发现的眼光,每逢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不是畏缩后退,而是积极地进入,去了解更多,包括对周围世界也要经常去发现。这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追求持续发展,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教师应该每天进行自我反思,直面教育的现场,做到:爱心和责任心在撒播中闪光,无私的品格在奉献中发扬,恪尽职守的精神在坚守中凝聚,精益求精的品质在钻研中提升。

二、做有亲和力的教师

做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去,才能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教育中,亲和的语言就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亲切,热情明快,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要不厌其烦;课后更要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人无完人,学生在学习上难免有失误,或做了错事,这时教师也要能够循循善诱给予正确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痛苦,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意。

三、做有个性化的教师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尽管有规定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却没有固定的台词,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空间,可以自由驰,自由探索。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寻找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学识渊博,课堂上旁征博引,征服了无数的学生;有的教师性格温柔,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调皮的学生被收得服服帖帖;有的教师兴趣爱好广泛,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些都是有自己特色教育风格。在教学中,更应该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別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四、做有魅力的教师

学校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里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自身的魅力与其教育教学的成败是成正比的,只有教师自身有了教育的魅力,学生才会更加盼望与之交往学习,教育效果也才会更加有效。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有对学生的尊重、友善的态度和自身的幽默感等人格魅力,其次要具备视同仁、爱岗敬业的师德魅力,还得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娴熟的教学技法和对学生认知的了解这样的学识魅力。做教师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要传递、并且始终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读罢此书,我更加坚信自己要做有“教育魅力”的教师,让教育成为一种力量,引导学生前进和向上!

第3篇:教育魅力读后感800字

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一)做一个睿智、幽默的教师。老师自身应该有丰富的语言和很好的表达能力,富有诗情画意,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引领学生去感受生活与学习中的美,使学生能快乐、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学科里学习、生活、成长。正如书中学生所说“幽默的老师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二)做一个宽容与孩子们心贴心的老师。善于鼓励赏识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善于循循善诱,在和学生的交谈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书中有一篇关于问题学生小肖的故事:小肖对待课业态度散漫,成绩倒数。但是,在看到卖艺的盲人时,他又慷慨地给予了盲人5元钱。这个故事说明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孩子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宽容和打磨。

三)做一个有自己教学方法的老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从书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求自己: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品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做一个有渊博学识的老师。博学的老师能让孩子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调的老师,而是喜欢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会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教书育人是我崇高的使命,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做每一件分内事。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育万育育做真人”

品读《教育魅力》,让我认识到,教育魅力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精神。就如同于漪老师说的那样,“生命与使命同行”。作为教师,我应该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领着我的学生,散发恒久的光辉。

推荐信息

  • 《武松打虎》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1:37:13

    近日,我读了《水浒传》,里面的精彩情节扣人心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武松打虎》。《武松打虎》一开场,先起了一阵风,然后乱树下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接下来那虎“扑”“掀”“剪”,武松只是退避,一连三闪,之后武松转守为攻,按住扑来的老虎,只顾拳打脚踢,最后把老虎打死了。我非常敬佩武松的勇敢。他明知

  • 关于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2:18:03

    亚当·斯密经过漫长的创作、增补、修订及整个研究、写作计划过程,著作《道德情操论》终于“定型”了,成为一个最完美的版本。在这本书里,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我想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单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已,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

  • 关于《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2:54:53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

  • 关于伊索寓言读后感的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3:38:43

    寓言是一个魔袋,虽然很小,却能拿出很多东西;寓言是一个魔豆,虽然很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寓言是一个魔杖,虽然很短,却能变出很多宝物……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的小亚细亚。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将动物为主角的拟人手法,走

  • 《我的大学》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4:22:33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长途旅行;那么拥有大学生活的我们,便可以看到最灿烂的风景。读书节来临之际,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读书的活动,在这同时,我也读了一本书《我的大学》,期待我的大学时

  • 《摔跤吧爸爸电影》读后感800字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5:00:23

    狮子一样的父亲,不容置疑的理想,从头燃到尾的正能量,在与印度传统中性别歧视,世俗和官僚的较量中,他的威严和谋略,是绝地反击和正面进攻的政治正确和人性胜利。——————题记儿子喜欢印度电视剧和电影,缘由是印度是佛陀的故乡。谈到《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他就津津乐道主演阿米尔•汗,据说他为了这部影片疯狂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5:45:13

    鲁迅写的书浩如烟海,在众多没有感情的色彩,并且充斥着战斗和批判的文章面前,我读到了一篇拥有者童真与快乐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

  • 《红岩》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6:20:03

    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没有屈服;面对威逼利诱,他们守口如瓶;面对一次次的搜捕,他们从容不迫。合上《红岩》一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那一位位共产党员,那一件件英雄事迹,早已刻在了我的脑中,他们顽强地与敌人做着斗争,不惧死亡。1948年,重庆中共地下党员与反动派做着残酷斗争,《红岩》一书就详细地介绍了这

  •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7:00:53

    《名人传》是法国20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传奇一生,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泰斗托尔斯泰。书中所体现的“个人奋斗&rdqu

  • 关于秋天的怀念读后感的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7:45:43

    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文中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课文中使我感受最深的一处地方是:“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种对某一个字眼儿的不敢提,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