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紧急救援》读后感(共5篇)

《紧急救援》读后感(共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3:52:10

第1篇:紧急救援观后感

电影《紧急救援》给我的感触很深:倾覆沉没的钻井平台,顺流直冲的运油车头,直坠入海的满载客机,交通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队长高谦、机长方宇凌和绞车手赵呈一次次带领队伍第一时间抵达,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急撤离的最后面,用生命对抗天灾人祸。但在自然面前,特勤员毕竟没有超能力,血肉之躯踩在死亡边缘,真实的恐惧无数次让这些斗士颤抖、无助和气馁。而救援队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当你听见旋翼的轰鸣、洪亮的汽笛,马达的飞驰,那是他们无惧艰难险阻,舍己为人,谱写的一曲英雄之歌。

一次次救援,一次次死里逃生,都历历在目,其中都少不了他们中每人的殊死拼搏,挽救了一条条垂危的生命。在那样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随时都可能牺牲,但他们仍一无反顾,毅然要救出所有人,不顾自我安危。

不光时那些平凡岗位上的英雄我们也要为祖国的安危时刻待命,不一定是冲锋陷阵,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现在,我们做为一名学生,唯一的出路只有努力学习,从而报效我们大的祖国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知识,勇敢面对失败与挫折。渐渐长成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为祖国倾尽心力的人。(刘鑫阳)

第2篇:紧急救援观后感600字

12月22日,我与党工党支部的其他党员一起观看了《紧急救援》。整部影片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三位一体"的救援环境,构筑起海上救援的坚强堡垒,还原出中国海上救援队伍的最真实状态,用电影的方式致敬中国救捞人群体,传扬舍生忘死、迎难而上的真正的救捞精神。

有数据表明,当海难发生时,人们通过自救求生的成功率趋近于零,因此海上救援对救生员素质要求极高。救生员每次出勤都是生与死的考量,绝不允许有半点犹豫和彷徨,唯有勇敢无畏者才能胜任。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有意义,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有勇气。他们永不言退的前行无畏从不会更改,燃在骨子里的热血,也永不冷却。

这样冒着生命危险、不留姓名的英雄,不止活在电影中,而他们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平凡的身影。就是这样一群跟你我一样,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人,海难发生之时,第一时间抵达,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险撤离的最后边,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血肉之躯,为14亿中国人构建起了一道牢固的海上防线。

看完影片后,我被电影情节所深深震撼了,这两年,公司也遇到了发展瓶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作为广三人,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向救援队的英雄们学习,虽不至于付出生命,但应该付出努力和汗水,迎难而上,与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质量完成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降本增效出一份力,为公司的美好发展添砖加瓦。

第3篇: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800字

最近,我看了《紧急救援》这部电影。电影中讲述了一个救援队屡次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事迹。

第一次是在海上,一个石油基地着火了,队长高谦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救着两名伤员爬到了塔顶,成功通过直升机安全返回。

第二次险情发生在河中,地震使一座山发生了塌方,一辆车落入河中,车主还在里面。救援队的高谦又挺身而出,跳进车里,却发现车主被卡住了。眼看高谦快不行了,队友白洋及时跳了进来,协助高谦,极度危险中完成了逃生。

第三次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一架从澳大利亚来的飞机遇到恶劣天气,迫降在了大海上,机上人员大多数昏迷。当时高谦还在带孩子参观“飞机展”,接到一级事故通知,毫不犹豫地飞奔现场。救援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先后救出了五六十个轻伤和重伤者。正在高谦救飞行员的时候,机头断开了。队友赵呈一看情况不妙,纵身跳进机头。三人随机头一起慢慢下沉。高谦和赵呈轮流使用仅剩的一点点氧气。赵呈为了高谦更好地完成工作,选择放弃氧气牺牲自己,让高谦全力救出了飞行员。

最后一次更加惊险,也更加感人。一艘海上巨轮起火,高谦和他的团队实施救援,所有人都救出来了,唯独高谦还在里面。高谦知道自己很难出来,就用仅剩的力气在对讲机里说:“宇凌,聪聪(高谦的儿子)还在医院里动手术治疗眼睛,你回去可不要跟他说我这个样子,就说我完成任务会去接他的。”之后,任凭方宇凌怎么呼叫,都没人回应了。就在这揪心的时刻,生命的奇迹靠着顽强的意志力被创造出来。高谦梦见聪聪在给他唱歌,猛地惊醒,他拼尽全力,从卡住他的钢管下挣脱,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游出了杂乱破损的轮仓,浮出水面,打开了救生灯,被方宇凌驾直升机救起。后来,聪聪的眼疾也被治好了,父子经历危险后再次团聚,一家人继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影片中有人问过高谦,你一次次救人时有没有想过会死在哪里?高谦回答:“想过,想过无数次。但让我们为生命拼搏到最后一口气的,就是勇气。”高谦还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我是一个特勤员,危险就是我的战场。”结尾时,高谦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几句话是多么让人感动呀!

我要向大义勇为的英雄们致敬!感谢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坚守在充满的岗位上,每一次尽职尽责,每一次多救一条生命,就是多救一个家庭。我也要像英雄们学习,做一个勇敢的人。(揭婧云)

第4篇:紧急救援观后感1000字

《紧急救援》取材自真实海上救援事件,讲述了王牌特勤队员高谦和好兄弟赵呈与其他救捞人直面重大灾难的挑战,一同执行惊险的海上救援任务的故事。

高谦是海上救捞队队长,时常面对危险,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因此,在情况危急时刻,他会凭借直觉做事。在一次钻井平台救援中,他孤身降落平台。而直升机机长未能及时配合,致使险象环生。虽然救援任务完成,但机长和另一名老队员却辞职了。在一次航班海上失事救援行动中,即将走上婚姻殿堂的队友——绞车手赵呈牺牲,这给了队长高谦莫大的打击,也促使他对以往激进的临场判断做出反思:一旦内心产生犹豫,就会对自己的决定产生怀疑。机长方宇凌鼓励高谦迈过这道心坎,与其他队友一起度过难关。

高谦3岁的儿子聪聪被查出患上脑瘤,手术当天,恰巧发生一起天然气运载船爆炸事故。父亲在聪聪的心目中是英雄,儿子聪聪希望父亲能挽救他人性命。肩负着儿子的期望,高谦回到救捞队,参与救援行动。就在救援队将所有遇难人员救出,船体爆炸前,高谦掩护自己的队友离开危船,而自己却被困在了已被大火包围的电梯井,烧红的铁柱压在自己的身上。似乎是拼尽了全身的力气,炽热的火焰使他痛不欲生,他挣扎着,挣扎着……意识仿佛一缕青烟正从他的胸腔里一丝一丝飘离……慢慢拔掉氧气管,慢慢闭上眼睛,他累了……此时,儿子的笑脸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紧咬着牙,颤抖着手,重新摸索,摸索,摸索到了氧气管……他站起来了,拼尽最后一口气——那股无畏地勇气,站起来了,重新站到了儿子的病房里……

这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交通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带领着队伍一次次在第一时间抵达灾难现场,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急撤离的最后面,用生命对抗天灾人祸。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一次次踩在死亡边缘。海上救援队的字典里仿佛永远没有“退缩”二字。他们无惧艰难,舍己为人,谱写着一曲曲最动人的英雄之歌。

在现实中,“舍己为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它不只是一时的冲动,不只是思维的激奋,也不只是一时的意气用事,不是一时的失去理智。它更需要一种崇高的气节,需要一种眼里有他人,心中有仁义的博大胸襟与气魄。

“舍己之人”可能是当他人处于危险状态,生命面对巨大的挑战时的用力一推,救下即将被车冲撞的“他人”,而自己却来不及躲开,于是,悲壮的一幕拉开,自己丢了宝贵的部分身体,甚至是一生唯有一次的生命。

“舍己之人”可能是在“他人”即将溺水之时,不顾自己,奋力冲向水里,托起“他人”的身体。而自己却在救人之时用尽浑身力气,无力露出水面,呼吸延续生命的空气而窒息。

“舍己之人”也可能在游向岸边的时刻,体力不支而沉向水底。

于是,令人悲痛的气氛飘荡在每个人的空间,“最美行为”留在人们的心里。

“舍己”,当然不只是为“他人”,不只是“为公”,不只是为“将来”,还可能“为家”,为“事实”,为“公正”,为“和平”,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与“发展前景”……在工作岗位上,在自己的能力里,在自己的良知里,在自己的骨子里……

也许,我们的康复助残之路也仿若那没有硝烟的救援场,而我们的鸿达就是那勇猛无畏的“海上救援队”。我们并没高唱凯歌,高举旗帜,我们只是在认真的上着班,默默地日复一日,但对每一个康复家庭,对每一位康复儿童来说,也许我们就是他们的海上救援队——是我们将孩子的康复之光,希望之光带到了每一个康复家庭里,照进了孩子们稚嫩的童心里……

感谢工会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次观影机会,让鸿达助康中心全体教职工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也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勤敏努力,舍己为人,为一个个特殊家庭带去光明和希望!

第5篇:紧急救援观影心得体会

电影《紧急救援》取材自真实事件,因而塑造的是一群你我身边的平民英雄。他们在出勤时,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救援队员,但卸下队服,他们也只是普通的丈夫、儿子、父亲。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承担着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这其中有难舍的亲情、有铁血的兄弟情,也有美好的爱情。正是这些情感的羁绊,让影片能够更加触动人心,同时也更好地诠释了“热血”的另一面,引得观众们沉浸其中,泪流满面。

影片的三分之二都是哭着的,彭于晏这次的角色跟以往都不一样,很勇敢,有父爱,这是一部“让人激动又感动”的电影,“既有紧张刺激的视觉盛宴却又不失温情与感动”。

此外,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也来自于影片所蕴藏的“真实的力量”。据说不少一线的消防人员、救援人员,看完影片之后无不感同身受。我一个在厦门东海救助局的救捞员的朋友,看完影片后久久不能释怀,直言“在电影中看到了我们真实的工作状态,那是一种相依为命、唇亡齿寒的感觉。”

当然,也正是因为《紧急救援》的存在,让大部分观众认识到还有这样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存在。有一位朋友看完影片后说,“感谢主创让我知道救捞人员这个职业,我用百分之百守护你万分之一,但我希望永远不需要他们,因为我希望他们百分之百安全!”

在电影预告片中,饰演救援队队长的彭于晏问绞车手王彦霖:“为什么我们队可以合作这么多年?”王彦霖一脸笃定地回答:“因为大家相信你”。

彭于晏平静纠正说:“因为我恐惧”。回答后如释重负,一脸坦然。

看过太多关于救援英雄的电影,《紧急救援》这一次把英雄还原成人。这样的人,熟悉有温度,熟悉到仿佛就是人群中的你,仿佛是你我身边的朋友。

就是这样一群跟你我一样,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人,海难发生之时,第一时间抵达,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险撤离的最后边,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辛芷蕾饰演的救援队女机长,方宇凌成为了《紧急救援》的万绿丛中的那点红。低空盘桓、逆风而行、劈波斩浪,每一个千钧一发中的临危不乱,每一个惊涛骇浪中的九死一生,都自带一股坚毅的硬核之美。

女人一旦“刚”起来,眉宇间的英气,举手投足间的行云流水,都有着令人过目难忘的魔力。只是在国内所有救援题材中却鲜少有活跃于救援一线的女性形象,而辛芷蕾自带的疏冷和倔强无疑是最契合林超贤电影中那种凌厉的美感,如此一来,对她饰演的女机长的期待顿时又添了一分。

影片《紧急救援》不仅具有大制作、大场面,能在视效上满足大家的感官娱乐享受;同时,也注重和观众情感的共振,以人物个性和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做到以情动人,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有料的商业大片。

推荐信息

  • 《教育魅力》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0:52:23

    你为什么想当老师?这是初入职当老师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读这本书,听于漪老师娓娓道来,我感受到了一种被前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润我以德”的默契与快乐。《学记》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于漪之谓也。不忘初心:教师魅力的使命之源“(现代教师教育魅力)诸要素的凝聚须以生命相许,让生命

  • 《武松打虎》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1:37:13

    近日,我读了《水浒传》,里面的精彩情节扣人心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武松打虎》。《武松打虎》一开场,先起了一阵风,然后乱树下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接下来那虎“扑”“掀”“剪”,武松只是退避,一连三闪,之后武松转守为攻,按住扑来的老虎,只顾拳打脚踢,最后把老虎打死了。我非常敬佩武松的勇敢。他明知

  • 关于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2:18:03

    亚当·斯密经过漫长的创作、增补、修订及整个研究、写作计划过程,著作《道德情操论》终于“定型”了,成为一个最完美的版本。在这本书里,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我想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单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已,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

  • 关于《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2:54:53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

  • 关于伊索寓言读后感的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3:38:43

    寓言是一个魔袋,虽然很小,却能拿出很多东西;寓言是一个魔豆,虽然很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寓言是一个魔杖,虽然很短,却能变出很多宝物……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的小亚细亚。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将动物为主角的拟人手法,走

  • 《我的大学》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4:22:33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长途旅行;那么拥有大学生活的我们,便可以看到最灿烂的风景。读书节来临之际,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读书的活动,在这同时,我也读了一本书《我的大学》,期待我的大学时

  • 《摔跤吧爸爸电影》读后感800字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5:00:23

    狮子一样的父亲,不容置疑的理想,从头燃到尾的正能量,在与印度传统中性别歧视,世俗和官僚的较量中,他的威严和谋略,是绝地反击和正面进攻的政治正确和人性胜利。——————题记儿子喜欢印度电视剧和电影,缘由是印度是佛陀的故乡。谈到《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他就津津乐道主演阿米尔•汗,据说他为了这部影片疯狂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5:45:13

    鲁迅写的书浩如烟海,在众多没有感情的色彩,并且充斥着战斗和批判的文章面前,我读到了一篇拥有者童真与快乐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

  • 《红岩》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6:20:03

    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没有屈服;面对威逼利诱,他们守口如瓶;面对一次次的搜捕,他们从容不迫。合上《红岩》一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那一位位共产党员,那一件件英雄事迹,早已刻在了我的脑中,他们顽强地与敌人做着斗争,不惧死亡。1948年,重庆中共地下党员与反动派做着残酷斗争,《红岩》一书就详细地介绍了这

  •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3 17:00:53

    《名人传》是法国20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传奇一生,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泰斗托尔斯泰。书中所体现的“个人奋斗&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