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活法》读后感1200字

《活法》读后感1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16:16

《活法》读后感

前段时间外出游玩,在飞机场闲来无事,便在里面的书店转悠,翻看到稻盛和夫、南怀瑾、松浦弥太郎的书,一共9本,粗略的翻看几页,感觉不错,便收回到了家中。

今年预计阅读量不少于30本,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如果按着计划执行,应该是可以完成任务。

这本《活法》应该周日看完,可是,一个人带宝宝,时间真是不够用,或许是因为制定一天的任务都无法完成,在宝贝有些事情上不配合的情况下,就会有种莫的火苗往上串,大太阳说:“你温柔点,行不行?别那么大声。”我也感觉自己的态度不好,可是……

昨晚,做梦,我的宝贝不见了,被人偷走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把我惊醒,开灯看表,快五点了,便起身到客厅,从沙发上找到《活法》,把剩余的尾部看完。

这本书是稻盛和夫70余年的人生感悟及生命意义,指出人应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经验和思考的总结。据说,马云最佩服的人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也是他的。

从这本书里,我发现,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或大或小的弊端存在,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把道德与伦理排除在外。后来,日本提倡“综合教育”,但以道德为中心的教育依然没有动静。加上过分强调“个性教育”,而做人最起码的规矩、道德,却无人问津。因为现在的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学历社会,只有学习好,成绩优秀的人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政府机关或大企业,受到众多家长的追捧和好评。为此,稻盛和夫提出:“以德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这与我们国家的教育多么相似,特别是在高考制度上。

书中还强调,如果想要家好,必须把关爱和利他这种“德行”扎根于心。作者强烈感受到,关爱和利他这这样的美德,在当下的日本几乎丧失殆尽,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己的欲望。出现孩子们,打人、伤人、杀人的问题,不是法律论,而是属于道德论的范畴,是最起码的人生观。

这又与我们目前的现状又是多么的相近。

让我突然豁然开朗、获益匪浅的是,他说:”天堂地狱之分由心态决定“,并且讲了一个故事。

某寺院一年轻修行的行僧问长老:“听说那个世界里有地狱和天堂,地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长老答道:”确实不错,那个世界有地狱也有天堂。但两者的区别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那地方从外观上看一模一样,唯有一点不同,就是住在那里的人的心。”

长老说,地狱和天堂都有一只相同的大锅,锅里一样煮着美味的面条,但要吃到面条不太容易,因为夹面条的筷子足足有一米长。

地狱里的人都只想自己先吃,争先恐后用筷子夹起面条,但因为筷子太长,夹起的面条送不进自己的嘴里。于是争抢对方夹住的面条,甚至打起架来。结果面条撒了一地,谁都没吃上。美味可口的面条就在眼前,却一个个都饿得头昏眼花。这就是地狱里的情景。

天堂里的情形正好相反,客观的条件相同,但结果完全不同。这里的人用自己的长筷子夹起面条后送到对面人的嘴里。“请您先吃。”面对人吃到后说:“谢谢您!现在应该您吃了,”把面条送到这边人的嘴里。结果天堂的人都高兴地吃上了美味的面条,个个心满意足。

住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因为有无关爱他人之心,而分出了地狱和天堂。

什么时候人的内心会充满深切、纯净、极致的幸福感呢?绝不是私利私欲获得满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为开花结果的时刻。为他人尽心尽力的行为,不只是对他人有利,最后福报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

当初用一颗纯心,全心全意帮弟弟创业,最后我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好吃懒做”了六七年,收入却分文为少,而弟弟却也毫无怨言,好像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只有在我内心深处藏着隐隐的歉意和不安。

稻盛和后皈依佛门,是因为要“提升心性”。他说要带着一颗比降生时稍稍善良、稍稍美丽的心灵离开人世,从生至死都要尽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终点时灵魂的品格比起点时有所提升。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们生命,就出于这一目的,如此而已。

在这个巨大的目的面前,我们个人在世时积累的财产、名誉、地位就显得为不足道。事业成功、飞黄腾达、富可敌国,所有这一切,与“提升心性”相比,犹如尘埃,不足挂齿。

人死后肉体消失,但灵魂永存不灭。他有信仰,在他看来,现世的死亡,归根到底,无非是意味着灵魂开始新的征程。所以,对于这新的旅行应该做好周到的准备。和夫决定出家,就是为了再次学习人生的意义,为死亡做好准备。

他的书让我陷入深思,却也更加坚定和怀抱着梦想和希望,尽量用他阐明的“活法”去生活,就会向好的、正确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能拥有充实的人生,幸福的生活,获得丰硕的成果。

我没有赖老师把“经典”作为崇高使命的高大心志,但我会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且贯彻到底。我相信,这样的“活法”一定能够迎来光辉灿烂的黎明。

推荐信息

  •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1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前几天刚看完东野圭吾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嫌疑人X的献身》,我的内心充满震撼。虽然在小说的最开始已经知道了杀人凶手是谁,但是看到后面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被东野圭吾的脑回路震惊了,太有才了。(以下有剧透)石神爱慕隔壁的靖子,但他没有告诉她,并且在靖子和她女儿联手杀了前夫富

  • 罪与罚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罪与罚》读后感昨天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围绕着灵魂的拷问和救赎,《罪与罚》开始了直逼人心的解剖。冷峻峭厉的文笔,让人读得异常艰难;深入骨髓的文字,无情地展示人性的虚伪、冷酷、残忍和搏斗。19世纪的俄国文学灿烂辉煌、光彩夺目,涌现出像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享誉世界的文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我之前看《走进生命的学问》一书时,书中作者周保松的老师推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我买了一套陀老的文集收藏,近日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确精彩。书中我最喜欢两句对白:“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一定得这样,像你所说的超越逻辑去爱,一定得超越逻辑,那时我才理解

  •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进入2018年后,我第一本阅读的图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说起来好笑,这本书是一个公众号里推荐值得阅读的书,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书中的内容一无所知,望名生意,以为是讲农场里面发生的故事,但随着这本书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中学,主人公霍尔顿

  • 《锁不住的目送》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锁不住的目送》读后感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

  • 摆渡人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摆渡人》读后感胡梦琪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摆渡人。当我们遭遇困惑时,总是他先出手相救,带领着你,追逐着光明。《摆渡人》中,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及老师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而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忍无可忍,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

  • 莎士比亚《暴风雨》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莎士比亚《暴风雨》读后感华东师大一附中王元秋《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一部著名钢琴奏鸣曲,它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的时期的作品。与外界更为熟悉的《悲怆》类的作品有些不同,尽管第一乐章沉郁焦虑,但到最后第三乐章却透着雅致、细腻、甚至热烈。想要了解《暴风雨奏鸣曲》,就先要知道莎

  • 《我家》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我家》读后感华东师大一附中朱陵宁之所以选择读《我家》这本书,绝非因为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书名,而是因为作者遇罗文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遇罗文一家“……两代六口人,倒有四人六次与牢狱结缘;同一座监狱,曾有四人五次在那里羁押。”关键还有一个被定性为反革命

  •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1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很多人因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而翻开《查令十字街84号》,我也不例外。很多的相遇都是阴差阳错,但当我无意翻开这本薄薄的书册后,却被深深地打动,因为在这个旧书店的地址背后,是远隔重洋长达二十年的书信来往,是

  • 读《明天的战争》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读《明天的战争》有感这是我30多年生涯中读过的第一本军事题材的小说。我平日便是一个热爱阅读,尤其是酷爱小说的人。爱情、亲情、科幻、人性等等小说类型看了不下百部,但从未看过现代军事题材的小说,这次的偶遇,也是由于在图书馆未能借到我心仪的《纯粹理性批判》才退而求其次的。翻开书页,88师266团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