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我家》读后感700字

《我家》读后感7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8:40:27

《我家》读后感

华东师大一附中朱陵宁

之所以选择读《我家》这本书,绝非因为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书名,而是因为作者遇罗文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遇罗文一家“……两代六口人,倒有四人六次与牢狱结缘;同一座监狱,曾有四人五次在那里羁押。”关键还有一个被定性为反革命的哥哥遇罗克。

遇罗克这个名字,在如今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不用说年轻一代新新人类,即便是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也是极少有些印象的。我也是专业的原因,而且对毛泽东时代感兴趣,才能得知这个名字。最初得知遇罗克,只知道他因为一篇《出身论》,成为文化革命那个红色年代的殉难者。而读过此书,才知道他的妹妹遇罗锦和弟弟遇罗文以及家中许多成员都受到牵连,或身陷囹圄,或工作受阻。总之,这个家的命运车轮从此转向。

或许是所谓“正统读物”看得太多,相对于宏大的历史叙事,我更关注一些微观个体的独特经历。曾经读过巫宁坤《一滴泪》和郑念的《生死在上海》,对文革那个狂热年代早已有了不算肤浅的认识。但这本《我家》,还是对自己心灵有不小触动,倒不是因为遇罗克是文革的殉难者,这样的殉难者在这场所谓革命风暴中实在太多太多。而是震撼于遇罗文这个长在红旗下,经历一波又一波政治运动的青年竟然在那样的年代有如此独立的思想意识,当然那些关在牛棚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可能有着更为深邃的认识,然而他们多是有大智而无大勇,如杨绛般躲进小楼成一统。从这个意义上看,遇罗克真是很傻很天真了,简直就是与风车大战的堂吉诃德,在那个时代做揭穿皇帝新衣的孩子,换来的则是全家人长久的不幸与痛苦。

按照那个年代流行的“阶级划分法”,遇罗克一家是资本家出身,自然属于“老子反动儿混蛋”的“黑五类”,抄家批斗自然不可避免,一般这样的家庭出身的青年在那个时代大多噤若寒蝉,甚至产生原罪感,埋怨自己的不幸出身。而遇家成员在屡次的变故面前所表现出的百折不弯的坚韧以及超乎时人的清醒让人印象深刻。或许也真因为他们被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身份造就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文革初期“血统论”大行其道的时候,遇罗克写下了以下文字:“我们怜悯你们(迷信血统论的青年)在学校里受到的是怎样一种脱离实际的教育,在家庭里过着怎样的养尊处优的生活,读的是怎样一些胡说八道的文艺作品,形成了怎样一种遥不可及的思想,养成了怎样一种目中无人的习气,办了怎样一些遗恨终生的傻事!”这需要何等的洞察力才能得出如此结论!而这个家庭在经历了多年的颠沛流离后始终互相支持,默默挺住而没有半句怨言,这也证明这种发乎人性本能的亲情,绝不是政治运动所能轻易斩断的。如果说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是斯大林时代苏联社会的写照,那遇罗文的《我家》则是那个红色年代中国无数家庭的缩影。

文化大革命这场长达十年的运动,也因此被冠以“浩劫”二字。如今我们早已告别了那个狂暴恐怖的年代,但是不代表之前的灾难可以忽略不计,经济成长了,国力强大了……民众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离一个自由和公平、正义的社会,路途仍然遥远。希望我们不忘前人经历的痛苦岁月,因为它不是不能揭开的疮疤,而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明灯。

推荐信息

  •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1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很多人因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而翻开《查令十字街84号》,我也不例外。很多的相遇都是阴差阳错,但当我无意翻开这本薄薄的书册后,却被深深地打动,因为在这个旧书店的地址背后,是远隔重洋长达二十年的书信来往,是

  • 读《明天的战争》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读《明天的战争》有感这是我30多年生涯中读过的第一本军事题材的小说。我平日便是一个热爱阅读,尤其是酷爱小说的人。爱情、亲情、科幻、人性等等小说类型看了不下百部,但从未看过现代军事题材的小说,这次的偶遇,也是由于在图书馆未能借到我心仪的《纯粹理性批判》才退而求其次的。翻开书页,88师266团映入眼帘,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五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五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一)从教几十年,为人父母也有十几年之久。看过的教育类书籍不过十几部。说实话,收获不多。读的时候总觉得句句有理,放下书却觉得什么都不会。因为孩子们的状况是花样百出的,真不晓得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既不伤着孩子的心灵,又能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觉得

  •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是朱砂痣还是蚊子血不知道用了多长时间读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个月、半个月、还是一个星期,无论如何我是读完了的。有次看堂姐写的读后感,她是这样写的:八十岁的爱情(书中两个人都是七十几岁)和十八岁的爱情相比,是不是远远没有十八岁来的正大光明,就像一条永远靠不了岸的船?我很赞同

  • 《死屋手记》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死屋手记》读后感《死屋手记》与此前看过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有所不同,《死屋手记》更多体现的是陀思陀耶夫斯基个人自传体风格,对西伯利亚监狱生活的一种回忆。《死屋手记》是研究陀思陀耶夫斯基的重要资料,然而在引言和作者声明中发现手记不完全是自传体小说,部分人物也存在虚构的情况,但是从陀思陀耶

  •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你还以为走路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而吃,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哈罗德的童年过得很凄惨,他的爸爸退役以后整日酗酒,连正眼都不瞧他一眼,他一直以为那是因为自己很丑。他努力的想讨妈妈欢心,因为妈妈开心了,他就开

  • 《行者》读后感600字及老师点评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行者》读后感约读书房靖江校区刘正义《行者》是六小龄童的所写的一部讲诉自己行走生命历程的书籍。书中,他回顾了57年的艺术人生,真是“酸甜苦辣”“五味杂成(陈)”,这也许就如同他在西游记中所塑造的形象孙悟空一样,西去取经,行走在人生的漫漫沙漠中,历经九九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前阵子看了一个读书类的微信公众号,分享了一篇文章,上面主要推荐《月亮与六便士》,看完推荐就在kindle上购买了,书都已经读完10天左右了,现在我还记得文章的推荐理由是这样写的“月亮高高在上,六便士是最不起眼的,最小价值的货币,一个高尚,一个卑微”。这样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周佩双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后,我想我真的被它震撼了。这本《鲁滨逊漂流记》的着作是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59岁时写的。主人公鲁滨逊怀着云游四海的高志远向,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

  • 简爱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4

    《简爱》读后感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叫《简爱》,这本书小学的时候我看过,可那时候小,并没有什么感觉,长大了再读,好像就不一样了,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这本书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最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