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锁不住的目送》读后感800字

《锁不住的目送》读后感8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3:03:49

《锁不住的目送》读后感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思念亲人,思念父母,更多的却是想陪在他们身边

推荐信息

  • 摆渡人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摆渡人》读后感胡梦琪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摆渡人。当我们遭遇困惑时,总是他先出手相救,带领着你,追逐着光明。《摆渡人》中,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及老师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而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忍无可忍,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

  • 莎士比亚《暴风雨》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莎士比亚《暴风雨》读后感华东师大一附中王元秋《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一部著名钢琴奏鸣曲,它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的时期的作品。与外界更为熟悉的《悲怆》类的作品有些不同,尽管第一乐章沉郁焦虑,但到最后第三乐章却透着雅致、细腻、甚至热烈。想要了解《暴风雨奏鸣曲》,就先要知道莎

  • 《我家》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我家》读后感华东师大一附中朱陵宁之所以选择读《我家》这本书,绝非因为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书名,而是因为作者遇罗文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遇罗文一家“……两代六口人,倒有四人六次与牢狱结缘;同一座监狱,曾有四人五次在那里羁押。”关键还有一个被定性为反革命

  •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1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2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很多人因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而翻开《查令十字街84号》,我也不例外。很多的相遇都是阴差阳错,但当我无意翻开这本薄薄的书册后,却被深深地打动,因为在这个旧书店的地址背后,是远隔重洋长达二十年的书信来往,是

  • 读《明天的战争》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读《明天的战争》有感这是我30多年生涯中读过的第一本军事题材的小说。我平日便是一个热爱阅读,尤其是酷爱小说的人。爱情、亲情、科幻、人性等等小说类型看了不下百部,但从未看过现代军事题材的小说,这次的偶遇,也是由于在图书馆未能借到我心仪的《纯粹理性批判》才退而求其次的。翻开书页,88师266团映入眼帘,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五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五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一)从教几十年,为人父母也有十几年之久。看过的教育类书籍不过十几部。说实话,收获不多。读的时候总觉得句句有理,放下书却觉得什么都不会。因为孩子们的状况是花样百出的,真不晓得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既不伤着孩子的心灵,又能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觉得

  •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是朱砂痣还是蚊子血不知道用了多长时间读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个月、半个月、还是一个星期,无论如何我是读完了的。有次看堂姐写的读后感,她是这样写的:八十岁的爱情(书中两个人都是七十几岁)和十八岁的爱情相比,是不是远远没有十八岁来的正大光明,就像一条永远靠不了岸的船?我很赞同

  • 《死屋手记》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死屋手记》读后感《死屋手记》与此前看过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有所不同,《死屋手记》更多体现的是陀思陀耶夫斯基个人自传体风格,对西伯利亚监狱生活的一种回忆。《死屋手记》是研究陀思陀耶夫斯基的重要资料,然而在引言和作者声明中发现手记不完全是自传体小说,部分人物也存在虚构的情况,但是从陀思陀耶

  •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你还以为走路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而吃,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哈罗德的童年过得很凄惨,他的爸爸退役以后整日酗酒,连正眼都不瞧他一眼,他一直以为那是因为自己很丑。他努力的想讨妈妈欢心,因为妈妈开心了,他就开

  • 《行者》读后感600字及老师点评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43

    《行者》读后感约读书房靖江校区刘正义《行者》是六小龄童的所写的一部讲诉自己行走生命历程的书籍。书中,他回顾了57年的艺术人生,真是“酸甜苦辣”“五味杂成(陈)”,这也许就如同他在西游记中所塑造的形象孙悟空一样,西去取经,行走在人生的漫漫沙漠中,历经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