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共3篇)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8:26:40

第1篇: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

近日,读书会的同伴推荐了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让我对稻盛和夫产生好奇,并上网了解了很多他的事迹,使我打开了了解日本企业管理的一扇窗口。以前MBA学的是西方的管理,平时看的也大多数是西方的管理和商业书藉,一直以为西方的管理体系发展最全面,层次最高。读了此书后,有一种感觉是,原来东方的管理还有着更高的境界,西方的管理是“术”,东方的管理上升到了“道”。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很大,是有史以来所有哲学家都尽力回答的问题。哲学有三个基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存在于此?稻盛和夫在本书中清晰地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这两个问题可能没有认真的思考,但是对于“我们为什么存在”,估计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我活着是为了什么。翻书之前,我也静心思考一下,人为什么活着?人们大概有以下几个理由吧:

一、活着是为了人类的解放。在革命时期,这是最崇高的理想,但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反而贫乏了,人们变得现实了,这么崇高的理想好象已不现实。

二、活着是为了真理,寻找真理。就象苏格拉底以自己的无知之知,追求真理。

三、活着是为了吃更多的饭、享受更多,或是为获得更多的名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金钱,现在所有人都好象被现实劫持了,奔命劳碌,活得很累,但就是停不下来。

四、活着是为了追求自己理想、实现自己心中目标。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这是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了。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追求名誉地位金钱大多只是处于追求安全感、归属感、或受尊重的二、三、四层的需求。自我实现是为了实现其人生的意义,已不在乎名誉、地位与金钱了,即使追求的过程中带来名誉、地位与金钱,但已超越了这些。

五、活着是为了受苦受难。斯科特说,生活是艰难的。确实是,我们活着受的苦还少吗?

六、活着是为了爱。很多做了父母的人都明白对子女的爱。有些劫后余生、大难不死的人也会暂时开悟,深刻理解了生命的美好,以前追求的名誉地位金钱连粪土都不如。他们心中充满了爱,每一线的阳光、每一片的绿叶、鸟鸣、微风,都是爱的体现,平时在马路边上感到厌恶的嘈杂纷乱,都充满了爱与圆满。托利的《当下的力量》,克里希那穆提的《爱的觉醒》,不就是提倡为爱而活吗?

七、“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会变的。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会改变的,但永远不失其为意义,我们能以三种不同的途径去发现生命的意义:(1)创造、工作。(类似于“自我实现”)(2)体认价值(类似于“爱”),(3)受苦。

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对此问题的回答与弗兰克三种途径类似。

稻盛和夫这本书各章篇幅短少、文字途述平淡,论述了众多主题,给我的感觉是博大宽广,但也不失深度。虽然本人并不认同作者的所有观点,但收获颇丰,有很多精神上启迪与激励。举例以下三点:

一、利他之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子说,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予人己愈多。黄金法则: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先怎样待别人。因果报应,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人类社会存在互惠法则。这是简单得很多人看不到的道理,人们通过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得到自己所得的。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竞争、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大行其道,以至于这真理,很多人看不清。这被智者、圣人、哲人们提倡了几千年而未消亡的真理。

二、思想即物质。你有什么样的思维心态,你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在身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有什么的思维,你就有什么的行为,你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产生什么的结果,你的行为改变你身边的环境。按吸引力法则的说法,你周围的一切,是你的思想吸引过来的,是你思想的外在体现。

三、六度波罗蜜: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知行合一,对提高自己心智以及对自己子女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最后,还是以稻盛和夫的话来自勉:“无论你读过,听过多么好的道理,不亲身实践就毫无意义,为提高心性,到圣贤们的著作中寻求真理,乍一看,尽是理所当然的、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往往用头脑理解后,就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已经成了自己的东西了,其实不然,他们并没有真懂,因为他们不想将这些真理付诸于实。

第2篇:《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

人,为什么活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生长环境、阅历不同,会有不同的解答。最近看了一本书《人,为什么活着》,书中透过日本佛教大师—净土真宗创办人亲鸾圣人的语录,回答了这一人生命题——“在不自由的世界中得以尽享自由,’'无碍之一道’是所有人追求不已的终极目的。”为此无论遭遇多大的痛苦,

我们都要顽强的过下去,直至达成这个目的。

“无碍之一道”,意思是:活在任何障碍都不再成为障碍的美好世界里。悲伤与喜悦、不安与安心、灾难与幸福……一切都转化为充实生命的纯洁的光辉,在不自由的世界尽享自由。

书中有一故事:一少年,每天独自翻越一座荒山上学,他痛恨遥远的学校和难行的山路。后来学校转来一美丽少女,和他一个村庄。从此,两人一起上学,讨论,雨天他俩撑一把伞前行,少年企盼着“雨不要停……山再荒凉一些……路再远一些……那该多好”从前的“障碍”似乎反而带来了快乐。所以,很多状态,都是与人的感知密不可分的,客观事实不变,但我们可改变边的是自己的心态和格局!

我也自问,人为什么活着?如何能达到书中可尽享自由的状态?

是追求、创造。当我们用双手改造了世界,创造了美,就是活着的意义!

是奉献、爱。母爱的无私、父爱的如山、友爱、关爱,都是潺潺流水,温暖了世界!

是责任。此次疫情,病毒在世界蔓延,我们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上到政府,下到每一名医护人员、防疫志愿者,都担负起了责任,共同抵抗这大自然的灾难。这种振奋人心的精神,是中国精神;这种力量,是中国力量!

是战胜自然的精神。“用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是无法被打败的!”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就讲述了一个老渔夫出海84天,并与鲨鱼搏斗的故事,人生哲理就是: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永不言败。

所以,想要达到书中“在不自由的世界尽享自由”的境界,就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接受精神洗礼,在成长过程用爱、责任、创造、不服输的精神战胜障碍,拥有我们完美的人生!

第3篇: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500字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的推动力是命运,人生的横轴是因果报应法则,心生念,念生因,因生果,长远视之,因果必相合。”

人各有命,相信命运的存在并不是什么迷信,反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从而明晰生存之道。稻盛和夫以他一生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否定命运,徒劳无益,岂止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也许在这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很多人不相信命运,更不会相信所谓的因果报应,稻盛和夫认为因果报应的“果”,有时候可能立现,但大多很难如此,倘若将时间跨度延长,20年30年来看,存善念,行善事,必得善果;动恶念,行恶事,必有恶报。

稻盛和夫的观点也许有人看了将信将疑,嗤之以鼻,而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越发相信了,相信本身就是一个信念,我们可以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我们的内心不能没有信念,信念会支撑我们度过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

心生念、念生因,我们就会经常查思自己的思想,我们是否时常在抱怨,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他人,有没有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古今中外的各种宗教、学派、思想等很多很多,然归纳起来很简单,都是教导人们要“积德行善”,大道至简,可是真正通达的人却不多。

稻盛和夫是很推崇《了凡四训》的,命运法则与因果报应法则两相呼应,虽说命由天定,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足以改变命运,正所谓向善、行善,必得善果。(李娟)

推荐信息

  • 《大圣归来》读后感6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18:21

    没有哪个角色,能像孙悟空一样永恒。他无所不能却一根筋,他正义勇敢又无厘头,他有脾气但很可爱……他72变,总有一点是你我。“故事发生在唐僧十世轮回中的一世,此时唐僧年龄尚小,俗名江流儿,在市井集头玩耍打闹;悟空还压在五行山下,对如来又恨又怨,抱着能够逃脱翻身的渺茫期望;世界演进到了唐都长安城时代,城头

  • 《小游击队员》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22:51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柳丝轻抚着面颊,一缕阳光照进窗户。今天我又一次翻开了《小游击队员》。在这本书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而我最喜欢的是《小游击队员》。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樟伢子的父母掩护红军伤员撤退时被鬼子杀害,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察员。在协助侦察员去敌区侦察时

  • 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25:21

    老人与海是美国的小说家海名威写的,本文主要讲了:一位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一条鱼的情况下决定独自去所有渔夫们此前没有去过的深海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勇气。在第85天圣地亚哥钓到一条大马林鱼,经过艰苦与搏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终于在第88天早晨,将鱼叉刺进了这条鱼的心脏。再返回的途中,

  • 《拔苗助长》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27:51

    古时候,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夫。他种了二十多亩地。庄稼苗儿一出齐,就得天天锄地除草。火热的太阳当头照,头上汗珠往下掉,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急的是,他在田间累死累活的干了三天了,但是那庄稼,好像并没有长高。又过了一天,农夫锄地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田地里的庄稼苗,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

  •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500字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24:21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

  • 《上甘岭》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33:51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都知道”一个苹果”的故事,看完这个电影我真的倍感荣幸,自己生活在现在这个幸福的时代。这是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的一次战役。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火箭运输员在往前线运送苹果时,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给连长吃,可他认为别的战士比自己辛苦,把苹果让给了战士。但战士们相互谦让,最后苹果还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32:21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羡林爷爷说他最喜欢看书,因为文学家鲁讯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季爷爷说:“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还要培养文理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这三贯通的人才。”有的同学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这样就是偏科,对我们将来的发展不利。季爷爷产

  • 关于《狼图腾》的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33:51

    《狼图腾》的作者是姜戎,三十多年前,他作为一名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十一年。在草原上,姜戎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毂,也与狼缠绵过。蒙古狼带他穿过了历史的千年谜雾,径直来到了迹团的中心。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草原人对狼的爱和恨、狼的神奇魔力

  • 《弟子规》读后感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34:21

    我读了《弟子规》,有两句话我感悟最深:“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喜欢我,我孝敬父母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父母不喜欢我,我能很好的孝敬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关于这两句话还有一个故事:传说王祥是晋朝有名的孝子,他母亲去世后,父亲又续娶。继母不喜欢王祥,经常搬弄是非,说王祥

  • 关于《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40:51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今天我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让我更加懂得了孝的含义。《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一位少年让我深受感动!她的名字就叫——黄凤。黄凤非常可怜,在她6岁的时候,外出打工的爸爸从楼上摔了下来,结果变成了高位截瘫,妈妈也离家出走了,家里只有小黄凤一个人照顾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