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上甘岭》读后感(共5篇)

《上甘岭》读后感(共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3:32:28

第1篇:上甘岭观后感600字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都知道”一个苹果”的故事,看完这个电影我真的倍感荣幸,自己生活在现在这个幸福的时代。

这是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的一次战役。

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火箭运输员在往前线运送苹果时,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给连长吃,可他认为别的战士比自己辛苦,把苹果让给了战士。但战士们相互谦让,最后苹果还是回到了连长手里。

“一个苹果”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现了战时期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只顾对方、不顾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仅一个小小的苹果在八个人手中被传了3圈才吃完。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段:运输员捡到苹果后第一时间想到连长,连长想到步行机员,因为步行机员全凭嘴巴工作,向上级传达指示报告情况,经常因为口干说不出话来,急得直打转,一直用手打自己的嘴巴,直到打出血来,用血润润嘴唇,才得以说话。连长让步行机员吃掉苹果,你们辛苦。可他们并没有,反而给了负伤的战士:“给负伤的战士吃吧,他们最辛苦”。负伤的战士给了在一线的战士们:”我们受伤了,不能再继续战斗了,把苹果留给后面需要的战士们吧!”

这样一幕感人肺腑的对话场景,深深打动了我。在那么缺水的时代,这么重要的一个苹果大家推来推去,谁都不愿吃,这样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推广。

当时运送苹果也很困难,到处是敌人的围攻,来回至少要牺牲二分之一的战士,天上敌人飞炸机,地上敌人炮火轰,封锁十分严格,可见运输员是有多大的勇气啊?

这个故事深深的烙在了我心中,苹果也不再是平凡的一种食物了,它象征着一个个伟大的精神品质。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中,是充满了对祖国的喜爱、人民的热爱和战士的信任,才赢得了胜利。

我明白了谦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行动。

第2篇:上甘岭观后感1000字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集团党委组织观看了《上甘岭》这部经典影片。再次重温这部电影,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那时的革命情怀。

《上甘岭》这部电影是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取材于着名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战役由美国第九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属于“联合国军”金化攻势的一部分。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双方伤亡约3万人。此战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片主要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这部影片,有多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饥渴情况下的战友情。坑道中非常缺水,战士们靠石缝中的滴水解渴。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我不禁想到,在我们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去真正地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同事,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真正地营造出大家庭的温暖,这样才能增强职工们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困难时坚定的爱国情。在坑道中,战士们不仅受到饥渴的威胁,也受到敌军的威胁,整体士气显得非常低迷。但是当女卫生员用自己的嗓子唱起《我的祖国》并带动全体战士歌唱象征着美好前景的歌时,全体成员都表现出严肃认真,眼眸中透出了坚定的神情。抗美援朝志愿军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担负着历史的使命而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他们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心系祖国,怀抱一颗爱国心,在那么极端的情况下一次次打败敌人的进攻,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我想那四十几天的坑道战,他们不一定能坚持下来。因此,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始终保持对祖国深深地爱,对党的坚定信仰,对祖国人民的永远忠诚,坚定任何困难都将被克服,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影片中多次出现前面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踏着血迹继续往前冲,他们没有害怕,有的只是对胜利的渴望,对生死的淡泊。在43天的鏖战中,战士们前赴后继,拉响手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的战士数不胜数。他们都是战斗英雄,用血肉铸成伟大的上甘岭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高地。

上甘岭战役,这部浸泡着苦难、热血和泪水,以鲜活的生命与昂扬的激情铸就的英雄史诗,永远留驻在了我们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红色记忆之中。这种红色文化珍宝,也将镌刻在我们基因中,永远的、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第3篇:《上甘岭》观后感

1952年10月14日,美国攻打朝鲜,与中国的志愿军们在上甘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中国志愿军深知上甘岭的重要性,不惜一切代价与美军作战。

“长500公尺,宽不到300公尺,现在,一寸不少的交给你们了!”七连指导员愤慨道。他的双眼蒙上了布,再也见不到光明的他心中却充满了希望的曙光,但更多的是对敌人的仇恨,多少战士门的鲜血撒在这片土地上,他是多想替兄弟们报仇,却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八连连长答应他一定会保住这片土地,绝不会让敌人入侵一步,话毕,便上了战场与战士们共同战斗……

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正打得激烈的志愿军们突然断了弹药,不得不服从命令返回坑道。无论是谁,心里都不好受,面对大家质问的眼睛,面对七连连长质问的话语,大家恨不得立马返回战场与敌人拼死一搏。

昔日,战士们在沙场上抗敌;现在,同志们在坑道里等待。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物资一天又一天减少,总部人员送来的补给一次又一次被拦截,生命的源泉一滴又一滴流失……但大家从不放弃,他们为了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外出找水,这些平日里都见够了的东西如今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可大家没有放弃,他们知道,自己是带着任务的,他们不怕死在敌人的枪口下,他们只怕完成不了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怕自己无颜再回到祖国见大家充满期待的脸……

大反攻,是令大家振奋的时刻。美军使用国际禁令的毒气雾妄想取得胜利,但这种卑劣的手段怎么可能抵得过中华志愿军?女子气概也照样可以让美军败在良心的谴责下。女卫生员用自己的毛巾捂住了打算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的口鼻,自己却一点一点虚弱,在生死面前,她毅然决然选择了他人的生命,人民的胜利。

声声呐喊承载着中越人民的深厚情意,永不停息地奔腾在历史的长河中;上甘岭土地记载着无数中华儿女在援朝抗美中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颗颗土粒诉说着战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控诉着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的侵略行径。

志愿军战士,最可爱的人。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嘹亮的歌声饱含战士们的汗水与家国情怀,在人们心中响起!

第4篇:电影《上甘岭》观后感

为进一步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我单位每周四晚上组织“红色观影”活动,看完电影《上甘岭》,我又浏览了有关《上甘岭》的几个网页,心中颇有感慨。

电影《上甘岭》以朝鲜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百度网页上是这样概括讲述“上甘岭战役”的: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先后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在详细叙述中,不言其他,篇幅中仅阿拉伯数字就出现了480余处,后人若要识记上甘岭战役,其难度不言而喻。而电影《上甘岭》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填补了这一难度,编导对这场战役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他把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电影画面特有的视角冲击,让这场激烈程度前所罕见的战役铭刻在观众心中,使得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地根植在观众的信念里,而向往和平、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理念不由你不默然于情怀之中。

当影片中的女卫生员王兰,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时,电影场景把观众从激烈的战争场面带到了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观影的每一位干警都唱和起来。这支歌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观影现场,更是响彻祖国大江南北。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初命名《一条大河》后改为《我的祖国》的这支电影插曲,原唱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小姑娘林妙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把它唱响。2011年1月19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设国宴招待来访的胡锦涛主席,席间一曲《我的祖国》从国际级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指尖流淌出来,令来访的中国嘉宾倍觉亲切。这支歌被彭丽媛、谭维维、谭晶、刀郎、白雪等翻唱……一支歌,从它的诞生之日影响至今,《上甘岭》的艺术呈现手法,但从电影插曲这一项,评分可以是10。

《上甘岭》是五六十年代英勇顽强的代名词,其精神为一代人学习的榜样。而今,四帧截屏不过是冰山一角,播放次数和评分表明,它依然圈粉无数。

《上甘岭》诸多影评中,有评论曰,《上甘岭》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除了艺术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外,在声画结合、场面调度、结构安排和节奏把握上亦颇具特色,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我赞同这一评价,伴随着“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的唱响,观赏着电影帧面调度到新中国建设画卷里,使人不由得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不由得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

观《上甘岭》,再唱《我的祖国》,“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浓缩心中感慨:

《上甘岭》的综合艺术魅力,不仅彰显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也彰显在局部战争和意识形态斗争依然激烈的当下,从这一意义来说,《上甘岭》不啻为教科书般的存在。(张富强)

第5篇:上甘岭红色电影观后感1000字

每一次观看影片《上甘岭》眶,都能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也能从影片中真实的领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同时也会反思自己作为党员有没有忘记当初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言和理想。

近期,德和衡律所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活动,观看了红色主题影片《上甘岭》,这次观看学习,让我对党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部队是一个能打胜仗的队伍。

我们的部队是一个军纪严明、透明平等的部队。电影中七连人员伤亡过重,八连临危受命,在出发前师长向八连长明确了作战意图,并且说明了作战的重要性和面临极大的困难。这些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内容并没有因为上下级关系而进行欺瞒,因为在共产党的部队,上下级只是工作关系,下级需要服从上级的指挥是党领导部队的组织原则,并不代表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所以在战略意图上透明更能提高将士作战的觉悟。

我们党领导的部队是一支有觉悟的部队,是党员起先锋作用的部队。影片中在连队留守坑道的时候,部队中出现了消极的声音,这时候七连指导员果断提出要重新建立党的支部,在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下,部队消极的声音没有了,大家的觉悟也都提高了。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工作方法,应当继续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八连连长不顾大局自己擅自突击地方部队,虽然没有发生意外,但是在回来后七连指导员严厉的批评了八连长,八连长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着全体士兵的面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没有因为自己连长的身份而高高在上羞于承认错误,这样的部队就是一个讲团结的部队。

我们的士兵有觉悟、有党性、不怕牺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句歌词唱出了我们中华儿女最朴素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抗美援朝时我们国家建国不久,中国动乱了近一个世纪,被国外侵略者侵略,被封建地主压迫,被官僚腐败毒害,向往和平的中华儿女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们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何中国人民可以幸福和平的生活,毅然决然跨国鸭绿江,支援朝鲜对抗美国,对抗这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很多人牺牲在了那里,临终前所想仅仅是喝一口家乡的水。

作为80后党员,我没有吃过那样的苦,但是我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先辈党员用血和汗换来的,应该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向先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有理想、有尊严、敢牺牲、敢拼搏,新时代有新时代的使命,我们应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推荐信息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32:21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羡林爷爷说他最喜欢看书,因为文学家鲁讯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季爷爷说:“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还要培养文理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这三贯通的人才。”有的同学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这样就是偏科,对我们将来的发展不利。季爷爷产

  • 关于《狼图腾》的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33:51

    《狼图腾》的作者是姜戎,三十多年前,他作为一名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十一年。在草原上,姜戎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毂,也与狼缠绵过。蒙古狼带他穿过了历史的千年谜雾,径直来到了迹团的中心。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草原人对狼的爱和恨、狼的神奇魔力

  • 《弟子规》读后感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34:21

    我读了《弟子规》,有两句话我感悟最深:“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喜欢我,我孝敬父母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父母不喜欢我,我能很好的孝敬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关于这两句话还有一个故事:传说王祥是晋朝有名的孝子,他母亲去世后,父亲又续娶。继母不喜欢王祥,经常搬弄是非,说王祥

  • 关于《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40:51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今天我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让我更加懂得了孝的含义。《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一位少年让我深受感动!她的名字就叫——黄凤。黄凤非常可怜,在她6岁的时候,外出打工的爸爸从楼上摔了下来,结果变成了高位截瘫,妈妈也离家出走了,家里只有小黄凤一个人照顾全家人

  • 《教育》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41:21

    《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故事中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刻苦勤奋的斯代地、可爱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们送给了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还有慈爱的父母、令人敬佩的老师,他们给予安利柯最无私的爱,教

  • 《2021三国演义》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48:51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对这本书并不陌生,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整本书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写的,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想要统一中国互相征战的故事!罗贯中把书中人物描写的淋漓尽致,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众多人物。其中我最喜欢的英雄人物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在书中叙述了关于他的很多

  • 《诗经》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51:21

    《诗经。考槃》为隐逸诗之鼻祖,讴歌士大夫的一个重要选择——归隐山林。自古读书人常走两个极端,一则出仕。二则仕途挫折后隐居林下,诗歌赋画,更有成就者著书立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什么只走两个极端?因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其手足无力、耻于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观正确的疑问,回答不了中国

  • 《活着》读后感精选大全【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49:51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

  •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55:21

    在我8岁生日的时候,我的妈妈送给我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生日礼物。当我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高兴极了!它精美的包装和五颜六色的封面,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它一看究竟。妈妈说:“你不要着急,这本书的内容可多呢!”果然,这套书一共分六册,分别向我们讲述了:天文地理、人体医学、动物植物、物理化学、工

  • 关于《铁道游击队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5:57:51

    这个假期,我看了《铁道游击队》这部电一影,让我深深的被那些队员的勇敢智慧的一精一神而感动。 这部电一影讲了一九四零年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鲁南军区委派刘洪为大队长,李正为政委,将山东临城枣庄一带的自发起来与日寇进行斗争的铁路工人,组织成立了一支铁道游击队,与日本鬼子进行英勇抗争的故事。游击队专门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