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教育何为》读后感

《教育何为》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15:24:03

《教育何为》读后感因为我目前从事的是博物馆教育行业,所以对于谈教育的书比较感兴趣。

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一本尼采的作品,它比纯哲学书好懂,因为尼采创设了一种情境:两个大学生、一位老哲学家和他的弟子(青年教师),四人在莱茵河边论道。周国平的翻译和导读也很精彩,所以我很顺畅地读完了,自认了解了尼采想表达的关于教育的见地,按惯例写一下读后感。

一、本书的主要思想

第一讲,否定了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扩大教育的倾向”和“缩小教育的倾向”。

扩大教育的倾向,是指教育过度普及化。他指出,这种过度普及的教育,是“生计机构”,目的在让人有一技之长,然后尽量多的以此赚钱。他认为生计机构和教育机构是完全不同的,但目前的生计机构严重挤压甚至取代了真正的教育。

缩小教育的倾向,一是指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他指出,现在学术分工太细,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基本上就要对别的领域不闻不问,这样的人能成为某一行业的精英,但其本质是一个特定的、技艺精湛的螺丝钉,隶属于一台特定的机器(机构)。因此,学术分工只培养出了片面的人。尼采认为这种缩小教育也在毁灭教育。二是指教育沦为国家的工具。国家控制教育,掌握对大学的监控权。为了国家自身的利益,用最大规模的教育培养尽可能多的公务员和军队,以便跟其它国家竞争。这必然导致教育的变质。

第二讲,阐述人文教育必须注重严格的语言训练。他认为语言艺术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对青年严格进行母语(德语)训练是必要的,能让人培养正确的艺术感觉和良好的趣味。

他提到了文学教育中的一个现象:学生在未经良好训练的情况下,一味个性化地完成德语作业(我理解的是诗、文章之类的),使自己的作品笨拙可笑。但教师却不认为是自己教导不够的原因,而是指责学生的作品不够好,然后扼杀这种原创性、把赞美的话施舍给了千篇一律的中等货色。

第三讲,坚定指出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少数人(天才)。尼采认为由于教育的盲目扩大,使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过多、品质太差,使真正够格的教师被边缘化。

不过他也认为,天才的真正来源并不在教育中。天才具有形而上的来源和使命,是大自然本身产生出来用以解说其永恒意图的。所以天才是天生的,不可能被教育出来。而教育的使命,就是给天才以重视和保护,为天才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第四讲,谈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任何把谋生方法作为前景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过于理性、过度科学化的教育更强调竞争、强调如何征服自然,扼杀了人们对自然万物形而上的领悟能力。

在尼采看来,万物的统一性不能凭逻辑推理达到,而是一种切身的感应。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描述,类似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的概念,引一点原文感受一下:

“如果你们想引导一个青年走上正确教育的小道,就当心别去妨碍他与自然结成朴素、信任、私密般的关系:森林、岩石、波浪、猛禽、孤单的花朵、蝴蝶、草地、山坡都必定在用自己的语言对他说话,在它们之中,他必定宛如在无数互相投射的映像和镜像之中,在变幻着的现象之彩色旋涡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如此他将凭借自然的伟大譬喻不知不觉地感应到万物的形而上的统一,立刻恬然休憩于她的永恒的持久性和必然性。”

第五讲,提出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哲学的悟性、正确的艺术感觉、古典人文的修养。

哲学始于对世界和人生的惊疑,以及寻求万物统一性的愿望。大学应该对学生表现出的这种悟性加以保护和引导,而非排挤和扼杀。

正确的艺术感,就是前文提到的,要加强对艺术的训练,尤其严肃对待母语(德语)的训练。

古典人文的修养,是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尼采把古希腊成为“真正唯一的教育故乡”,是欧洲文精神的源头。他希望大学能做到真正的古典教育,而不是把古典文学作为他们谋求一份舒适职业的工具,把古典文化变成人们牵强附会的学术把戏。

二、我的看法

读尼采的文字始终有一种紧绷感。不像毛姆,虽然也讥讽庸人,但讽刺中始终有一份同情和自省。

尼采是天才,所以他为天才和精英代言。那些不那么出色的普通人,至少在他这本书的论调里,是被忽视和无视的。

尼采认为教育是为少数人、为精英、为天才准备的。培养精英的钱从哪里来?就得牺牲大多数平凡人的利益。

这太自私了。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当然,天才是全世界的财富,应该尊重和保护天才。但也必须允许平凡人和庸才的存在,尊重人和人的不同,尊重每个人不同的选择。黑格尔的“国家螺丝”不一定对,但尼采完全驳斥黑格尔的这种观点、无疑是偏激的。

尼采是天才,也是偏激的天才。他在一条路上走的太远,所以他最终发狂,他和他的信徒也都是比较极端和偏激的人,例如希特勒、瓦格纳。

他和他的信徒们,总让我想起汤姆·里德尔(《哈利·波特》里最终成为伏地魔的少年),为了更伟大的利益、不惜践踏和牺牲他们认为不重要的人。

上下两张图是同一个人。少年时聪明绝顶的汤姆·里德尔,为了追求“更伟大的利益”,最终把灵魂撕成碎片、成为了杀人无数的伏地魔。

总而言之,我赞同尼采关于天才的描述,不赞同他关于普通人要彻底为天才服务的观念。

天才有的像高更和梵高,能自发自为的产生与成长,不论外界多么压抑;有的是伤仲永,中间会自己夭折,不见得一定跟教育或社会有关系。

人人都有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权力,有受教育的权力。没有人有权力要求一些人必须为另一些人做什么。

他关于教育机构、关于大学教育、关于教师素养的有些建议倒是可以思考和参考。

推荐信息

  • 《常识》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3

    《常识》读后感近日有幸拜读梁文道先生的《常识》,感觉内心某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得到了抚慰。梁文道说,他把他的这本文集命名为“常识”,是因为世上的荒唐事,多是由于常识稀缺,一切似乎都有了一个既定的答案,便不去多想,便理所当然。然而可贵恰恰在于对一件事的反复思考,甚至挖掘其本质,尽量

  • 《蟋蟀的住宅》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3

    《蟋蟀的住宅》读后感学完课文《蟋蟀的住宅》后,我对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一长假期间,我拿起《昆虫记》,刚读两页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法布尔妙趣横生的语言将我带进了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蜣螂忙忙碌碌地制作粪球;小蜘蛛利用蛛丝飞到各个地方;萤火虫用麻醉剂对付猎物,螳螂竖起前腿好像在祈祷

  •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6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3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二十一世纪较之上个世纪物质飞速发展,而人的精神发展并不同步。社会媒体的多样报道,舆论的多方立场让人们在拓展眼界的同时又重构了其价值取向,而有些人所取的价值观并不被主流所接受,例如拜金纵欲等。当出现这类价值观时,我们不该持一致的否定或厌恶,而要从人的经历中找出关键,以矫正其或缺之处

  • 《战争的哀歌》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3

    《战争的哀歌》读后感六月在当当买了三本书。《Thesorrowofwar》;《傲慢与偏见》中英文对照版;《终极观星指南》。现在的纸书越来越贵。不知道是作家的劳动越来越值钱了,还是出版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了,要不就是读电子书的人多了,买纸书的人少了。要想买一本想读的书,30块左右基本找不到了。比较普通的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3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完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

  •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3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

  • 《教人幸福的生活》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4

    《教人幸福的生活》读后感有幸拜读了《教人幸福地生活》一书,刚题目时我的理解是这本书是写了一些如何让人生活的快乐、幸福的书,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才发现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本书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写了如何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和自己感受到幸福。书的作者是留美教育管理学硕士刘畅,她曾经留学美国和日本,现任

  • 《好玩的数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4

    《好玩的数学》读后感数学的神奇之处,有时候靠老师讲是讲解不出来的,要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会。“莫比乌斯带”是数学课本上的一个探索活动,简单讲解了操作过程,因为不是重点内容,所以我并没有带着学生们去研究过,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可

  • 《理想国》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4

    《理想国》读后感正义,我们应该怎么做?柏拉图在讨论正义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的桑德尔也在研究关于正义的问题。据说,桑德尔教授在公正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说明很多青年才俊也对正义充满疑惑。这就更让柏拉图想不通了,至少在他看来,《理想国》里,关于正义的问题已经一劳永逸的解决。从什么是正义

  • 《眉眼嘴鼻》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34

    《眉眼嘴鼻》读后感《眉眼嘴鼻》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眉眼嘴鼻吵了起来。嘴问鼻为什么长在他上面,鼻说自己能闻出东西来又不能吃。鼻问眼,眼问眉。眉说:“我不愿跟你们争位置,不过如果我生在眼睛和鼻子下面,不知这张脸皮放在哪里去呢?”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应该的团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