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丰乳肥臀》读后感
莫言,作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强烈吸引我去读一读他的作品,名声大噪之后,莫言的作品被摆放在书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蛙》、《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等都是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一本书因其名字迅速抓住了我的眼球,那就是《丰乳肥臀》。
在讲究含蓄、中庸、自然的文化环境里,以“丰乳肥臀”为书名,的确带给人一种冲击力,甚至是不适感。在写《丰乳肥臀》这本书的时候,莫言已经是成名的作家,以这个看似下流、引起歧义的名词作为书名,究竟为何?这激发了我的一睹为快的欲望。翻开扉页,序言里“谨以此书,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寄语,使我建立了“丰乳肥臀”与“母爱”的联系。
当我真正读进去的时候,体会到近代社会的大变革和一个国家民族历史背后的隐痛。文中的主人公上官鲁氏,作为晚晴时期最后一茬裹脚的女人,“三寸金莲”刚刚成型,却赶上民国初立,提倡“放脚”,上官鲁氏也从奇货可居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她的姑姑完全不考虑她的死活,为了二亩地就把她嫁给了一个婆婆极其强势霸道、公公软弱无能的家庭,更不幸的是她嫁给的这个男人窝囊而且没有生育能力。在没有生育,尤其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上官鲁氏身心备受折磨。
莫言仅仅用83天就完成了《丰乳肥臀》,这部作品像一个时光穿梭机,带我们走向一个未知的年代,尘封却满是神秘。书中人物较多,时间在中国近代跨越抗日战争至文革至改革开放,以直接直观现实的角度阐述,不带主观也不带刻意,不去判别说教对错,每个人的个性及生平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时代环境的转换里穿插描述,逐渐以“我”文中“上官金童”眼里的世界及心理历程来感受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体会。书中魔幻现实主义带给我很大的震感,而更多的是被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感动。
“丰乳肥臀”是生产繁衍的象征,通过对上官鲁氏一生命运多舛,生之悲苦的血淋淋的描述,演绎着旧社会妇女的悲苦命运,这种悲是旧社会女人的写照,是对中国社会人性丑恶的揭露。所要展示的是母爱的滋养与伟大。书中有一处让我不禁眼泛泪光,心中酸楚,母亲为了在灾害年代供养自己的孩子,偷吃公粮,回到家中以呕吐的方式吐到碗里洗净给孩子们熬汤,开始呕着血,后来只要一蹲下就能顺利的呕吐出自己吞下的谷物。带着痛苦而发光的母爱照亮了黑暗年代的风云诡谲,历史政权的诸多变迁,人情冷暖的变幻,唯一不变的是母爱,它是人性价值的永恒存在。
《丰乳肥臀》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不同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带有浓浓的中国乡土气息。通过狐、鬼、妖、魔将现实的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想到聊斋与山海经,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跟着神灵、狐仙等超现实的脚步在迷雾中去探寻人性,探寻旧社会中国女人的命运,感叹时代,感叹命运,更多的是感动伟大母爱的永恒!
第2篇:莫言丰乳肥臀读书笔记
看了《丰乳肥臀》,让我感觉特别压抑。这是一本为了营造历史感而特别牺牲人物性格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书里的角色很多,可以分成几类。第一类是母亲上官鲁氏,第二类是主人公上官金童,第三类是上官家的女儿们,第四类是上官家的女婿们,第五类是上官家的后辈们。
母亲上官鲁氏是个让我感觉特别压抑的角色,压抑是我的主观感受。上官家的人各有各的固执,遵守着一些有时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原则。比如母亲为了生儿子,但丈夫是性无能,所以母亲和别的男人连生了七个女儿,最后终于生了一对龙凤胎。这样的母亲,无疑是有着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的,或者说母亲在当时那个年代,由于自身的弱小与自身长期所处的文化氛围所熏陶,除了封建思考方式也没有其他选择。
母亲上官鲁氏这一生干过两件最大的蠢事,一是当年为了阻拦大女儿自由恋爱,私下做主把大女儿许配给了村里的哑巴,这直接导致了三女儿与大女儿后来的惨死。二是坚持母乳喂养上官金童到十几岁,导致上官金童成为了被溺爱毁灭的孩子,四十几岁的男人不敢杀一只兔子,自始自终对家庭都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白白错过许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猜许多习惯把自身失败归结为命运不济的人特别容易从上官金童身上找到共鸣。他们可能会为上官金童开脱,说他经历了战乱和文革,不是他不愿意,是他没有机会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说辞,也许勉强能为上官金童的前半生做个开脱,但他的后半生呢?上官金童因奸尸被判入狱十五年后,出狱后屡遇“贵人”。第一位贵人是包养他的“收废品大王”老金,五十几岁的老金与四十几岁的上官金童日日宴席夜夜笙歌,并且给上官金童安排了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但终于有一天在上官金童与老金的老公的对峙中,老金发现这个身材高大样貌英俊的男人竟然还比不上自己的窝囊废老公有骨气。老金让上官金童滚,他就滚得远远的,再也没回来。
上官金童遇到的第二个贵人是自己的外甥媳妇。外甥夫妇开了家规模很大的公司——东方鸟类中心,身为一家之主的外甥媳妇看中了上官金童出众的样貌及与市长的交情,聘请上官金童为公关部长。上官金童被对方好吃好喝款待着,却拿钱不办事,连送礼都感觉委屈。被骂后又因为脸皮薄不好意思继续待下去,直至流浪街头进了精神病院三年。
上官家的女婿们大多属于有勇无谋的类型,虽然都是地方上英雄一般的人物,但也都死得莫名其妙。沙月亮因为战败不愿做俘虏上吊自杀,司马库战败后不愿离开家乡,最后不得不自投罗网被杀,鸟儿韩变成了杀人帮凶,最后在越狱途中被火车轧死。
虽然上官金童一生穷困潦倒,一事无成,还因为奸尸罪被判刑十五年,但他却是一个大大的孝子。上官金童陪伴着自己的母亲走完最后一程,母亲刚下葬,就有人逼着他把母亲挖出来。上官金童便暗下决心,要背着刚被挖出来的老母亲的尸体,跳入旁边的沼泽地里去,而上官鲁氏那窘迫的葬礼就是全篇的结局。书中的整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家族悲剧式的命运,其实,也是出生于二十世纪一代人的悲剧式命运。(杨秀明)
第3篇:丰乳肥臀读后感
开篇需要坦白,正是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才会了解这个人和他的作品,也是因此才会看到这部《丰乳肥臀》作品。但更需要坦白的是,我并不是拿奖来评判文学作品的价值,而是因为它简洁带来的宣传作用,才有机缘去阅读莫言的作品,真正的好作品是会发光的,但在这个信息超速运作的时代,如何找到好的作品似乎更为重要。当然,中国作家获得诺贝热文学奖,仍旧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是莫言有恋母情结,这是部向母亲致敬的作品,但我觉得至少对于我,更多的是通过上官家族的三代人几十年的人生命运,向我展示历史和时代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很具有悲剧色彩,甚至很多时候压抑的透不过气来,但正是如此才有作品的深度和价值。小说的时代跨越很大,但就是以上官家族人物的命运为纽带,这个家族和母亲经历了从民国、抗日、内战到改革开放,这看似漫长的七八十年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化,才让作品有了很深厚的感情。有人觉得这部小说比起《白鹿原》更具魔幻色彩,其实我倒是觉得还是非常写实的,只不过里面用了很多艺术化的手法,让作品更加富有传奇性罢了,但是作品的基调和主旨并没有脱离时代的现实。
虽然作品中表面上的主人公是上官金童,这个上官家族里唯一的男性后代,但实际上浓墨淡彩更有看头的,却是他的八个姐姐,几乎每个姐姐的人生都非常有传奇色彩,但每个人都是很悲剧的,相对于上官金童的故事,她们的故事明显更有可读性,所以上官金童这个角色不过是个幌子,让故事和时代更好串接起来罢了。他的大姐嫁给沙月亮,解放后被迫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身体残疾的孙每到夜里就疯狂地折磨大姐,大姐上官来弟遍体鳞伤,后来爱上了在日本荒岛生存是近10年的鸟儿韩,最后打死了孙不言被处决;二姐上官招弟嫁给抗日别动大队司令司马库,追随者她的偶像,最后中弹身亡;三姐上官领弟代替大姐嫁给孙不言,神经错乱成为鸟仙,后练习飞翔摔死在悬崖下;四姐上官想弟为了救全家自卖进入妓院,后接受残酷批斗旧病复发而死;五姐上官盼弟嫁给爆炸大队政委,后在文革中自杀;六姐上官念弟,嫁给美国飞行员巴比特,婚后第二天即被俘虏,后与巴比特同归于尽;七姐上官求弟早年被卖给白俄女人,后被打成右派,因饥饿暴食生豆饼胀死;八姐上官玉女,生而失明,困难时期因不忍拖累母亲投河自尽。真正有亮点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这些女性以及他们的丈夫。
母亲说:“我变了,也没变。这十几年里,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样,一茬茬的死,一茬茬的发,有生就有死,死容易,活难,越难越要活。越不怕死越要挣扎着活。我要看到我的后代儿孙浮上水来那一天,你们都要给我争气!”这段话可以把上官鲁氏的人生和命运道尽了。她在那些个苦难的时代,撑起了这个家族,把每个孩子抚养长大,眼看着她们选择了不同的生命轨迹,她也只能是承受和看着。她的女婿里有投靠日本人的土匪头子沙月亮,有性情彪悍的国军司令司马库,有游击队的司令员鲁立人,有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巴比特。这些人代表的势力和历史,你涌过来我退下去,看似都是跟上官家族和这些女婿们相关的事情,却很自如地展示了那些时代发生的故事。
母亲在日本人袭击后,失去了丈夫和公公,带着痴呆的婆婆维持生计;母亲惨遭沙月亮土匪骡子队的欺辱;母亲眼看着女儿们倔强地选择了自己的夫婿和未来,甚至她们姐妹间还要你争我斗;无论时势如何变换,母亲总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对孩子的爱;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在大战来临之际逃亡,又毅然决然地返回村子;母亲在最艰苦的时代里,用自己的胃装粮食,救活了鹦鹉韩和八姐;当金童服刑十五年回来后,还要靠着母亲的指引才能继续自己的生活。母亲,代表了生命伟大的繁育;母亲,代表了坚强活下去的精神;母亲,代表了对待苦难的坚毅和顽强。
伟大作品都离不开自己的时代,比如《白鹿原》比如《最后的远行》比如《丰乳肥臀》;但伟大的作品也不会局限于自己的时代,几十年后几百年后,我们还可以从中汲取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母爱,可能是来自泥土的地域文化,可能是普世皆认可的高贵品质。能够读到这些作品,是我们生命的荣耀。
第4篇:丰乳肥臀读后感600字
作者莫言,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就是这位出生在山东高密地地道道的农家汉子,成为了我国第一位荣获此殊荣的作家,这部莫言用了83天就写完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出版之后,没少挨骂,首先,名字太低俗,很多文人和媒体更称其是反动小说。莫言呢,更是因为这本书,在巨大的压力下写检讨,还被迫转业离开了部队。
《丰乳肥臀》是莫言写给自己母亲的,所以全文体现的一个中心内核,就是母爱的伟大。书中的母亲上官鲁氏自从嫁给铁匠儿子上官寿喜一共生了八个女儿,分别叫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和玉女,可以看出当时农村要儿子的封建思想多么的重啊!书中开头就是日本侵略者进村和母亲爬上土坯炕上生儿子时的情景,看得很难受,婆婆说:轻车熟路,自己慢慢生吧,把一卷白布、一把剪刀放在炕上,蹙着眉头,不耐烦地说,“你公公和来弟她爹在西厢房里给黑驴接生,它是初生头养,我得去照应着。”没人关心母亲的死活,婆婆一直在祈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保佑我吧,可怜我吧,送给我个男孩吧……
那个千辛万苦生出来的儿子金童有一个高智商的大脑和一个英俊阳刚的外表,却是一个什么事都不会做的人。好在他是个孝子,总算陪伴老母走完最后一程,并亲手掩埋了老母亲..这些姐妹亲属是贯穿中国20世纪的权力高层和民间势力。母亲的“肥臀”生了这些女儿,母亲的“丰乳”哺育了这些女儿。这些女儿们长大后,联同他们的丈夫,所带给母亲的只有无穷尽地灾难和痛苦。莫言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势力发生了枝枝蔓蔓的联系,并被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是围绕自己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苦难的现实,女儿们的命运也都是悲剧收场,很沉重……
天上有宝,日月星辰,人间有宝,丰乳肥臀。
第5篇:丰乳肥臀读后感2000字
莫言小说《丰乳肥臀》是一部经典之作,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备受世人瞩目。今得有幸一读,深受震撼,感触良多,颇想一直阅读下去,再从新审视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人生。
作者从上官金童的视角、以上官鲁氏的一生及其家族的兴衰存亡和苦难经历为背景,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融合传说、历史与当下,生动、形象、如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苦难历史。既不落入对生活的刻板叙述,也没有偏于主观的妄想臆断;它在宏大的境界中升华了现实,在真实的世界里融通了魔幻;既真实又虚幻;魔幻中不离真实,真实中融通魔幻;既超越现实,又不离现实;既如梦如幻,又真实亲切。死硬的现实被作者活灵活现的再现,千姿百态的人生在作者的笔下原形毕露,真善美丑的人性被作者淋漓精致的和盘托出。它是一部集文学、历史和哲学成就于一体的鸿篇巨著。
全书从教堂开始,到教堂结束;从马洛亚牧师的出场开始,到上官鲁氏在落英缤纷的花雨中往生结束;从上官金童的艰难降生开始,到母亲悄然仙逝结束。整个叙述过程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清王朝灭亡,民国的建立,军阀割据混战、抗日救亡,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反右派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近一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
上官鲁氏,乳名璇儿,1900年生,1995年往生,享年九十有五。她出生时,适逢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义和团运动风靡华北大地。中华民族的巨大灾难首先从胶东半岛蔓延开来。襁褓中的璇儿遭遇到了德国鬼子入侵村落、父母双双罹难的巨大不幸,在她的死里逃生中拉开了她苦难人生的大幕。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面对苦难是人生的主题。安静的接受、逆来顺受的隐忍构成了上官鲁氏的人生主旋律。上官鲁氏用自己身体在忍受着、也在抗争着:她肆意的放浪着身体既在报复上官母子给她的折磨,也为了生一个儿子,给自己一个有力的证明和响亮的地位。她是苦难的、无奈的、隐忍的。她生了九个孩子,共有七个父亲,由于合法丈夫的性功能障碍,她像畜生配种一样不断的司机寻找男人与之受孕结珠,只为生一个儿子。1924年是上官鲁氏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她遭受到的苦难折磨令人不忍读之。但她一生始终保持着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她善藏在心底,彰显在屑小行动中。她造的罪实属不得已,只是为了在上官家活的像一个人而已!她经历了七个男人的洗礼,只有经过教堂钟声的召唤,在马洛亚牧师那里才正真升华为一个女人。
生完上官金童的她,似乎解脱了,从此她似乎开始了消磨罪业的人生,持戒静心、淡定安忍的经历着扑面而来的一切苦难,如饮水吃饭一样。经历着儿女的悲欢离合,拉扯着七个外孙子艰难成长。
伟大的《丰乳肥臀》彰显着人性的至善。以上官鲁氏为例,遍尝人世之悲欢离合,又超脱世俗之束缚牵绊,出淤泥而不染。上官鲁氏的一生,让她明白了一道理:人生是一场苦难的庄严的修行,临终前,她像攀登漫漫天堂石路一样,走进了教堂的大门,发出了肺腑的忏悔:“主啊!我来晚了!”临终的她,安静的奔向业镜台、接受大审判。在教堂的角落里,在牧师的诵经声中、在落英缤纷的槐花雨中,安然长逝,往生天国,似乎是华丽仙逝,坐化飞升。我想,她受的苦难一定转化为庄严天界的朵朵莲花。她的苦难和罪业变得光芒四射!
天道不爽,果报自受,善恶自有归属,天不可欺,人心更不可欺。如井口白莲现瑞,果报自是分明。那些不可一世的人物,虽然得势时,叱咤风云,到最终都得到应有的报应,如沙月亮、鲁胜利、孙不言、司马库、鸟儿韩、鹦鹉韩、耿连连等。
只有那颗以善良为底色而被尘世无情涂抹的上官金童的心,一直回应着上帝在《圣经》中的教言。一生虽福禄巍巍,但也祸患连连。上官金童对女人的乳房情有独钟。他幸福的童年是在乳房的滋润下长大的,成年后又因他的善良和懦弱历经磨难,他敏感脆弱,他是个怪才,他对这个世界感知上升到了一个为人所难以理解的境界。为了这个宝贝,上官鲁氏,她的母亲也耗尽了一生。
书中描述的女人,尤其是上官家的女人,个个奇葩,个个命运多舛。
德国诗人席勒说:“圣人已死,美丽的灵魂万岁!”什么是“美丽的灵魂”?席勒说,美丽的灵魂是指这样的人,在他身上,道德法则与人类本能之间的古老张力被克服了。他写道,在美丽的灵魂身上,个别行为不属于道德的范畴。美丽的灵魂除存在外别无其他美德。席勒想象的是这样的个体,他们本身是道德法则的化身,所以,他们没有道德推理的需要,也无需克服激情。真要说的话,这个美丽的灵魂不会道德地行动,它只是依照本能行为而已。
在《丰乳肥臀》里,在上官家女儿的身上,圣人已死,诸神隐退,美丽的灵魂灿烂绽放;在作者的笔下,没有了道德的绑架,没有意识形态,没有对错,没有虚伪,只有人性的真实再现。那些女人们,对性的渴望是不加掩饰的,对性的实践是彻底的,她们甚至用整个的一生和整个的生命去赌一次美好的性的体验:上官鲁氏在性方面根本没有道德的概念,她的信念是,女人不能不嫁人,嫁人不能不生孩子,生孩子不能不生儿子。她有艰涩的性体验,这种体验成就了她性格的坚忍;上官来弟是凄美的,对性爱的满足使她无怨无悔的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上官领弟对爱的痴情把自己变成了鸟仙;上官想弟为拯救全家落入烟花巷柳,接待了一万多个男人,腐朽了自己身子,临死时她以为自豪,因为她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上官念弟与巴比特一见钟情,义无反顾随他而去,逃难中双双遇难;上官求弟(乔其沙)被糟蹋时,接受的那么安静,没有了廉耻,只为得到一个救命馒头;上官玉女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仙子,她的成长历程犹如不存在,也没人注意过她的存在,但静若处子,一枝独秀,生性孝顺的她无法忍受自己成为母亲的拖累,悄然沉河,归于大海;龙青花是悲苦的,放下自尊而求之不得时,用响亮的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证明了自己对性的渴望并不没有错,她到39岁了,还是个处女;独乳老金放浪的形骸下难以掩饰一颗无奈的、痴情的心……伟大的著作《丰乳肥臀》让我们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灵魂,拷问自己的心性和善良,以致让我们不再那么虚伪、不再那么伪装、不再那么假猩猩,……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真实的历史、真实的苦难、真实的人性、真实的男人、真实的女人、真实的我。这个世界上,多少堂堂皇皇的事,都是在黑灯瞎火里干出来的。这本书让我厌恶自己活的那么累,活的那么虚情假意,好像一切都是给别看的……所以,除了彰显人性的真实,其别的都是扯淡,骗人的。真理在食色的人性中,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第6篇:莫言丰乳肥臀读后感
二刷莫言《丰乳肥臀》和当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该书的书名猛地一看令人浮想联翩,进而是好奇作者如何围绕“丰乳肥臀”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读完之后发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讴歌、赞美母亲的养育付出和朴实无华,她用“肥臀”生育了子女,用“丰乳”养育了子女,用对孩子的爱武装自己的心灵和身躯,筑起一道坚强的堡垒保护着自己的儿女。母亲上官鲁氏在时代的裹挟中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哺育自己的八个儿女,经历了清朝、民国、抗日、解放、文革、土改、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她用把自己的血水化成奶水哺育自己的孩子、孙子,慢慢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离去,热闹的上官家最终曲终人散、无人问津,化为尘埃。莫言不愧称之为大师,整部作品触笔细腻、视野宏观、气势恢宏,将人物的悲剧故事置身于各个时代,向我们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问题、表现底层人民的命运、人性的丑恶与真善美、男女在不同时代的烙印,为读者呈上了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卷。
《丰富肥臀》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对于细节的描写能力和对情节的把控能力。这部作品的故事从清朝开始讲,经历了民国、抗日、解放、改革开放直到新时代,各个场景描写生动,转换自然,仿佛作者真的就是上官鲁氏的孩子,讲述的故事仿佛真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一样,极具感染力。作者充分调动人体的各个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乃至你的神经末梢,让读者读来立马融进了故事中氛围中,那高密东北乡空气中朴实的泥土味儿、山羊的奶腥味儿、包谷叶割破皮肤的痒痛感、夏夜芦苇荡里的鸟叫虫鸣、福生堂考究的大门和院落,那上官鲁氏家门口的胡同,好像就在眼前。饱满各异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出现都为后文埋下伏笔推动故事发展,连环扣似的情节,高潮起伏的节奏,令读者读来直呼过瘾,不忍停下。
谈《丰乳肥臀》离不开上官鲁氏的七个命运不同的子女。上官家的九个子女,分别叫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玉女、金童。虽然叫上官,却都不是上官家的孩子,都是上官鲁氏分别和姑父于大巴掌、屠狗肉的高大膘子、郎中、智通和尚、牧师马洛亚等男人生的孩子,上官鲁氏处于女人就是要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的年代,而所嫁的男人上官寿喜却无法生育,因此上官鲁氏选择依靠不同男人借种生子实际上也是她无奈的自保手段,这也预示了上官鲁氏的九个子女不同的命运,作者从大的时代背景出发,赋予姐妹们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选择,借上官鲁氏的孩子们的命运表达了对那个时代人们的悲剧命运的同情:大姐跟着丈夫沙月亮前期抗日,后期投入日军敌营;二姐和自己的丈夫司马库站国民党;三姐是那个时代人民在悲惨的现实生活无所寄托最终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神明的缩影;四姐则是为了补贴家用卖身当妓女,七姐被卖给了白俄伯爵夫人,这是当时穷苦人家女儿的普遍归宿;五姐跟随丈夫鲁立人加入了共产党,最后文革自杀;六姐跟着丈夫美国专家巴里特也被设计杀死;可怜的玉女天生有眼疾;而“我”——上官金童,则一辈子挂在奶头上,一生无所作为。“上官家的女人都是不听劝的”,这是上官鲁氏经常说的一句话,她们无所畏惧,勇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她们因为是女儿身在上官家里遭到了上官吕氏的轻待,她们因为选择了不同的立场,即使是姐妹也出现利益针对,她们因为偶尔的得势或失势收到周围人不同的对待,但是对他们永远不离不弃的人依然是上官鲁氏,不因为她们的性别,她们的政治立场,她们的贫穷或者富有,健康或残疾,有势或无势,无怨无悔的用自己的奶水哺育她们以及她们的下一代。
在这里,想谈一下金童玉女。作者借这个书中所谓的“杂种”(上官鲁氏和瑞士牧师马洛亚所生),表达了更为深层次的信息。上官家的女人结局都不太好,但是唯有上官玉女除外,她天生患有眼疾,但是极为漂亮,皮肤白皙,五官精致,永远保持恬淡的笑容。相比于她的姐姐们颠沛流离的生活,上官玉女的结局算是好的了,作者大概是想借玉女表达,这肮脏的世界大概只有眼睛看不到才能保持那片心里的纯净吧!上官金童是书中的“我”,他一生挂在奶头上,胆怯懦弱没有主见,与书中上官家的女人坚韧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莫言说上官金童是他的精神自我,上官金童的懦弱,是每个像他这样的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弱点。确实,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在内心深处都有十分懦弱的一面,面对弱肉强食的肮脏社会,不敢站出来指正,面对压迫和剥削不敢站出来反抗,最后站起来拯救百姓的是那些粗鲁的土匪和普通的农民阶级,不正是这个社会的现状吗?
故事以上官金童的视角写了很多对乳房的描写,以乳房对上官金童的重要性,影射母亲的乳房对于哺育孩子的重要性。在故事的最后,作者通过上官金童的想象,将“乳”描写成“矗立在天地间的第一座高峰”,就连太阳与月亮都无法比拟,最直接地表现母亲的伟大,这是对母亲的最高讴歌与赞美。整个故事置于不断变换的历史场景中,人物饱满、情节紧凑、细节生动、情感细腻,一阵阵厚重的历史感袭来,读完之后有恍若隔世、内心净化、涤荡精神之感,是一部了解山东高密东北乡风土人情、了解历史变迁的佳作。(大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