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求鲤》读后感8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里面有一个名叫《卧冰求鲤》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善待,是世间最美的品德;宽容,是世间最美的情操;孝顺,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卧冰求鲤》讲述的是: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使他失去父爱。后来,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伺候。继母想吃活鲤鱼,虽然那时天寒地冻,但是为了满足继母的心愿,他毅然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最终冰慢慢的化了,跃出两条鲤鱼。继母吃了鲤鱼后,病慢慢的好了,最终他们的家庭关系变得十分融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以孝为先、以德为重,我们要孝敬父母。
说到孝敬父母,有一则新闻却深深地刺痛了人们的心。最近一名“80”后留学生汪某与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发生激烈争执。争执时,汪某从日本带回的托运行李中拔出水果刀,向母亲连刺数刀。原因竟是因学费问题发生争执。儿子的刀不仅刺伤了顾女士的身体,更加刺痛了她的心。为了讨要金钱,儿子竟然不顾恩情拔刀刺母。这种金钱至上,孝义都到哪去了?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他学历上早已是研究生,但在孝敬父母这方面的学分远远不及格。它给人们敲醒了警钟,必须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发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不过,我相信孝顺的人还是多数的——《阳西孝女照顾患病养父》女孩郑小淇9岁时养父患病不能自理,她为报养育恩,婉拒生父母上门认亲、毅然扛起照顾养父责任,边上学边照顾患病养父已达2年,其坚强、孝顺的优秀品质令人钦佩。她以最为朴素的方式践行着“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彰显孝义品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孝是道德基础,是中华伦理体系的前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本是全社会共有的道德准则。但现今的中国,很多人追求功利性趋向,传统文化已出现明显断层,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大力倡导孝敬父母的思想。
其实孝敬父母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作为未成年子女,我们可以在生活上多体贴、关心父母。平日里给工作一天的父母端杯水、捶捶背、说句贴心的话、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节日里给慈爱的父母送个手工制作的礼物,说些赞美他们的话。遇到问题时虚心跟父母请教;意见分歧时善于跟父母沟通;收获成功时主动和父母分享。孝敬父母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人最朴素的行为规范。“善”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基础,知孝行善之人最值得尊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祥,做个孝敬父母的人!
卧冰求鲤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读了《卧冰求鲤》一文,此文深深触动了我。《卧冰求鲤》的主人公叫王祥,他亲生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继母很厌恶他,常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以至于父亲也讨厌他了。可是,王祥并没有记恨双亲。几年后,继母和父亲相继患病,王祥衣不解带地照料他们。
有一天,病中的继母说想吃鲤鱼,当时正值天寒地冻的冬天,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上哪儿去弄鲤鱼?王祥心里非常着急,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卧冰求鲤。他解开衣带,赤卧在冰上,用体温将冰融化,终于求得了鲤鱼,满足了继母的愿望。后来,王祥治好了双亲的病。
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明白:一个没有爱的人,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所以,我们要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社会为我们成长所做的一切。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卧冰求鲤》读后感800字
《卧冰求鲤》读后感800字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比如《卧冰求鲤》中的王祥就是“孝”的典范。王祥的继母生病,想吃鲤鱼。他就不顾天寒地冻,赤着身子,趴在冰块上,用体温融化冰来抓鱼。他的后母虽然经常虐待他,但王祥以德抱怨,依然敬她是长辈,一心一意孝顺她。
有一天我看着茶几上几篮新鲜的枇杷,想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手机上看到了制作美味、营养的枇杷酱的方法,决定为操劳家务的外婆和辛勤种菜的外公做枇杷酱。
心动不如行动,连妈妈也参与了进来,我来负责挑选,妈妈削皮、去核。我随手掏出一个枇杷,只见他圆滚的身子套着一件鹅黄的衣裳,找不出任何伤疤、斑点,好似可爱的小公主!可不是所有枇杷都有着鲜艳、光泽的小外套,我第二个拿出的如快要凋谢的花儿,一半金黄,一半却是深褐色。伸手摸摸,糊糊的-----烂了!我还以为有条虫呢!把我吓的“啪”的一声,丢了那个坏枇杷。我不停后退,似乎要拒篮子于千里之外呢!但一想到外公外婆,信心立刻又回来了,拿起另一个琵琶继续干起来。
“搅拌成颗粒状……”,我一边看着手机上的制作方法,一边把雪白的果肉倒进手动搅拌机中。我按住盖子,摇起手柄,只见刀片飞速旋转,果肉被切成了无数颗粒。我看着所向披靡的锋利刀片,摇得更加卖力,随着“咔”的一声,刀片停住了。我掀开盖子,发现在密密麻麻的果粒中藏着一个“果核士兵”,他牢牢地嵌在了刀片上。怎么办?我折腾了老半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降服了这个坚强的卧底“士兵”。
然后添加大块的冰糖,熬煮了近两个小时,我尝了一口,甜味直沁肺腑,顿时把我的疲倦驱散到九霄云外,开心极了。我把枇杷酱放在冰箱里,要给外婆外公一个惊喜。第二天,外婆外公来了,我从冰箱里拿出枇杷酱,神秘地请他们品尝。外公外婆小心翼翼地舀了半勺放在嘴里,细细品味,然后满脸笑容、合不拢嘴地直夸:“味道真好!我孙女真不错!”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我心里也涌起满满的幸福感。
什么是“孝”?孝就是对长辈的送上一道关心的目光,展露一个亲切的微笑,捧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在背上进行一次轻轻的捶打,用心做一道充满爱的美食……
读《卧冰求鲤》有感500字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流传至今,关于孝的故事不计其数,其中让我看了最为感动的就属《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了。
故事中的王祥为人十分孝顺,但他的继母却十分嫌弃他,成天到晚故意刁难他。一天,继母生了一场病,大夫说要喝活鲤鱼汤才能治好。于是,王祥来到江边,解开身上的衣服,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冰面,捉了两条大鲤鱼回家炖给继母喝。继母的病好了后,为自己过去的做法感到羞愧,从此改变了对王祥的看法。
是啊,虽然继母对王祥不好,但王祥并没有报复,而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继母,并最终改变了继母对他的态度。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面对父母长辈,要孝顺,帮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因为父母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生气。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包容我们。我们也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这个故事也让我学会了感恩。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其实,孝,无需你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如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家累了,给他们捶捶背;给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这些都是孝敬的体现。
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我们长大,我们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