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看见成长的自己》读后感(共3篇)

《看见成长的自己》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3:25:54

第1篇:看见成长的自己读后感

当枝头绽放第一抹新绿,我们看到了春天的来临;当蝌蚪褪去细长的尾巴,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成长;当人们哭过、笑过、沉默过、奋进过,我们看到了改变后的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成长,成为自己想或不想变成的那个人,内在、外在、环境等众多因素控制着我们。曾经的信誓旦旦、远大志向是否已消失殆尽?曾经对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激情的那个我是否已被现实磨去了棱角?曾经对工作尽心尽责、据理力争的那个我是否已失去耐心、细心和真心?

这书的封面挺有意思,一阵浓雾把一只鸵鸟的身体和脖子分成了两部分,让我联想到了“鸵鸟心态”,但它不是一只为逃避现实和危险,把头埋入沙坑里的鸵鸟,而是穿透浓雾后伸长脖子的鸵鸟。

带着改变的想法翻读着这本书,首次接触两种思维模式,即僵固式、成长式。僵固代表固有、固化、固定,认为能力、智商是不可改变的;成长代表接受、努力、改变,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把挑战看作能力成长的机会。

“没有成长才是失败”,很喜欢这句话,人生在世,不可能一成不变,每个阶段、每个日子总有这样那样自我突破的地方,如果一直墨守成规,那只能是活在过去。

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当我还是一个文职人员时,一项工作交待下来,我总会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回复领导很难完成、风险太大、根本不可能满足条件等等。然而,当所有的难题一件件地被解决,当领导协调各板块的人配合完成,当自己静下心来寻找各种办法,原来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全部变成了可能。经历多次后,我慢慢成长起来!

领导力课程那晚的冥想中,我们一次次被披上盔甲,却早已忘掉初心。在我们披上的盔甲中隐藏了多少自信、努力、诚实、坚定、付出…….,时间、经历和磨难让我们失去了多少信念,而变成僵固式思维模式的人?盔甲披上了就能解脱了吗?不,那只会增添我们的僵化思维,“曾经的”这些经历只能转化成固有的、摆脱自己能力的借口,而并不能从中得到解脱,盔甲会压得自己透不过气,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渺小……

无论是冠军思维、领导思维,还是爱的思维、孩子的思维,书中讲述的失败和成功案例,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如何思考,又如何让自己获得成长。去年第一次半马比赛,赛前目标是只要不被收容,在3小时内完赛。当以适合自己的配速和呼吸接近半马关门兔子时,我想,我不能跑在他们后面,那样我一定会被收容的,赛前的心理暗示让我有超过他们的念头。于是,我略加快了步伐,在7公里处我跑在了他们前面。后面还有15公里,我只能保持当前速度,且不能停下。

坚定了信念,虽加快了步伐,但却不觉得有那么累。就这样,10、15、20公里直到终点,我用了2小时45分钟跑完半马,这个成绩是我未曾想到的,我为突破了自己而感到兴奋。这次的半马是在成长式思维模式下取得的小成功,从中收获的不仅的身体的强健,更是一种经历,一种过程,一种坚持。

“成长式”和“僵固式”这两种思维模式并不能指代拥有者的成功或失败,有时在人们身上是可以共存的,而人们需要改变的是当“僵固式”带来的结果不尽人意时,要学会变换及掌握“成长式”。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无论是已具备“成长式”,还是暂时的“僵固式”,都需要自己去寻找一种适合的方式、方法应对生活和工作,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我们都能体会到“成长式”带给我们的喜悦,并不断地“向上成长!”。(李琰)

第2篇:《看见成长的自己》读后感

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书,并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书的感召下,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对自己固有的思维进行剖析,从中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达到身心共成长,我正在读《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本书,读着读着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在书上随时写下感想,写下自己身边的例子。很久没有这么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冲动了。

自责——当我读懂了什么是僵固式思维和成长式思维,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我是处在僵固式的思维里固步自封,按部就班,重复着简单的生活,自诩为凡人的幸福小日子,可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情会烦躁不安、心情郁闷,否定自我……僵固式思维的种种表现仿佛讲的就是我。

学习——我边读书边抛弃着自己的僵固式思维,仔细地记住成长式思维的每个触发点:不论是智商、性格、能力等一切状态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不断发生变化,成长式思维模式认为最大的成功是不断拓展自己能力的过程。“挑战”“学习”“行动”“面对”“超越”……这些字眼不断地在我眼前跳跃。

顿悟——作者卡罗尔•德韦克解读《龟兔赛跑》的现实的思维特点,让我深有感触,我也给自己的孩子启蒙教育中讲过这个故事,本来以为,孩子在故事中明白的是这样的道理:只要好好努力,即使是没有天赋也能获得成功。可实际上孩子获得的信息恰是作者所说的内容:只有能力不足者才需要加倍努力;几乎所有童话都告诉儿童,你要么有天赋,要么得很努力。读到这儿,不禁汗津津,这是个多么痛的领悟呀——是呀,哪个孩子愿意做“乌龟”呢?大家都认为自己就是那只兔子,只要不睡觉,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成功,所以看到许多孩子并不努力,原来他们都认为自己在跟乌龟赛跑。所以,让孩子明白,你们是一群兔子在赛跑,请你努力往前奔!我明白了:僵固式思维者认为如果你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做成某件事,则证明你很笨;成长式思维者认为即使天才也需要努力付出才能取得成就。

反思——“赞美孩子的智力或才能能给他们激励。但当他们遇到困难,他们的自信便不复存在。如果成功只是意味着他们很聪明,那么失败便表明他们很愚笨。”读到这儿,我深深后悔的是,在儿子小的时候夸他“聪明”,却无意中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斗志,该全力以赴地挑战,他却退缩,记得他小时候学围棋的时候,与别人对弈,看要失败的时候,就会停在那儿不动了(这个画面至今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真是深深的痛),现在想来,他是生怕尽全力后失败,证明自己不够“聪明”。一次次因“不够努力”所得的结果,一次次扼杀了孩子的信心,从而怀疑自己,真正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后来,有所转变的是,在儿子高中时,我们抓住一次省数学竞赛的机会,激励他积极参加,他一开始也是因为要跟暑期学校补课有冲突而坚决不参加,我和他爸爸做了几天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他参加集训,在集训的过程中,在与数学高手的朝夕相处中,他发现自己的差距,手不释卷地学习,在与我们的交流中也抱怨所学内容难,听不懂。我们劝他“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最终在没有任何竞赛经验的基础下,获得省奖,突破了自己。这次磨练后,我们与他的交流中强调了“努力”和“挑战”的重要性,他也有变化,对待学习,他能沉下心来找自己的不足,想办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最近的聊天中,儿子也说,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原来儿子在反思我们对他“聪明”的评价的不当),他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真高兴儿子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趋向于成长式思维。我准备把这本书推荐给他读一读,来细致地聊一聊他的成长。

改变——我为人父母和为人师,习惯性评价孩子“你很聪明、有实力”,即夸赞孩子的智力和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使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能够得到提升,但这往往是最危险的信息:这给孩子的,是脆弱的自信和积极性。我应该试着赞扬孩子行为的过程,例如他们采用的战略、做出的努力或做出的选择。今天,我在班级里实行成长记录方式管理班级的计划,有孩子质疑我:“这有什么用?”我用成长式思维中学到的告诉他:“重要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享受在这个过程中的快乐和成长,获得成功却只是因为做了自己努力做的事情所带来的附属品。”让他们略有所悟,知道了“直面挑战、不断进取”。

成长——我该怎样尽量用成长式思维激励自己呢?作为中年人,现在几乎是习惯推动自己向前,习惯于按部就班生活,习惯于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习惯于与固有的朋友群交流……如何要求自己接受一些令人恐怖的事情——挑战、奋斗、批评与挫折?我随着作者“迈出第一步”,做思维模式练习,现在行动起来:1.把思维模式对比图张贴在办公桌上;2.制定一个细化的计划;3.行动起来,无论怎样把计划实施到底;4.无论成功与否,提醒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获得进一步的成长!

我的改变就在眼前:告别了拖延症,边读书边反思边行动,完成了读书笔记!

第3篇:看见成长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前一段时间看完了《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本书,说实话,因为时间太长,书里的内容记不太全了,但是感受依然还在。昨天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这本书又重新回顾了一遍,真的有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

关于什么是僵固式思维、什么是成长式思维?本书并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通过不同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事件当中,拥有僵固式思维模式的人有怎样的行为表现,拥有成长式思维的人有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两种行为表现的对比,让我们对两种思维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我们理清,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日常行为之间的联系,让我们能够透过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

读完这本书后,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都希望自己能拥有成长式思维模式,那么如何才能把成长式思维模式融入自己的思想呢?

我认为,首先要认清我们当下的行为,背后有怎样的障碍。通常这些障碍都在我们长久以来的习惯当中,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而已,往往这个发现的过程很难,特别是心里对这个障碍的正确认知,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有时候甚至需要很特殊的案例,才能真正触动到自己。

我认为这个发现的过程、认知的过程,甚至比我们改正一个行为模式还要难。于我而言,我的身上有一个僵固式思维模式,是在这周的一个的案例中,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当我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习惯于证明自己、用各种理论和方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结果大多数时候也确实是对的,但是对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真的就有利于目标吗?真的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回想起这么多年,这个僵固式思维,让我更多的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对他人的感受视而不见,总是冷眼看世界,习惯于在现实中抽离自己,在精神上永远是一个离群索居者。就这样在“僵固-证明-受害”的死胡同里循环往复,被僵固式思维影响了这么多年。

合上这本书,看到了封面的鸵鸟。此时此刻的我,多么像一只把头埋在沙漠里的鸵鸟。

推荐信息

  • 有关《老人与海》的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6:46:42

    在读了一本很厚的书后,我们一定绝得很疲倦。但这本书却能让你精神百倍,它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故事讲了老人圣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钓到鱼了,是渔夫们永远记住的一个奇迹。而他的朋友—男孩马诺林也被他的父母安排到另外一艘渔船上去了。在那艘渔船上,马诺林捕到了很多大鱼,马诺林一家一下子

  • 有关《儒林外史》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6:45:12

    不久前,我看了《儒林外史》这部书。看完以后,我的感触很深。《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共有五十六回,是吴敬梓写的。小说的后半部是作者在三十六岁(1736)托病辞去征辟以后陆续写成的。《儒林外史》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士大夫的种种心态,进儿讽刺了士人的丑恶灵魂,深刻揭露了整个封建制度的腐朽糜烂,不堪救药。吴

  • 关于《名人成长故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6:49:42

    《名人成长故事》中写了许多伟人小时候的故事,诉说着他们是怎样成名的。从莱特兄弟的:像小鸟一样飞翔一篇开始,我便被他们的执着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很久以前,人类一直以为飞翔是小鸟的特权,而人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小莱克兄弟却一直坚信自己可以创造出带人类飞上天空的发明,为人类文明进一大步。莱克兄弟每天只

  • 关于《司马光砸缸》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6:51:13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司马光砸缸,著名历史故事,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出自于《宋史》。下面是读后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光砸缸》读后感小学生作文100字9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司马光砸缸》读后感范文一今天,我学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 关于《生命的姿势》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6:50:42

    【第1篇】母爱,是伟大的,是永恒的。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它便是永恒的,不朽的!一对登山运动员夫妇,为庆祝儿子一周岁生日,去登山。登到5000米时,因天气突变恶劣,不得不躲进一个山洞。孩子需喂奶,妻子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喂奶。但是,在平常很容易的,现在却透支生命,每喂一次体温就下降一次,就

  •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6:59:12

    从前有一块有生命的木头,被一个老木匠做成了木偶,于是他闯了许多乱子,到最后,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孩子。这个木偶叫匹诺曹,他很调皮。他打死了劝告他不要老是吃喝玩乐的蟋蟀。后来匹诺曹的肚子饿了,他最后找到了一个鸡蛋,可是鸡蛋里孵出了小鸡,他也不能吃小鸡。后来他在烤火的时候把脚给烧没了,杰佩托又给他做了一双。

  • 关于《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6:55:42

    绘本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的教学和区域阅读引导中都能接触到,但每次都是停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去看去读,从末细细品读过。 再次看到《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回读它,绘本中的小主公约瑟在出生时爷爷送他一条蓝色条纹的毯子,随着小约瑟慢慢长大他最喜爱的毛毯变小了,当妈妈说要丢弃时约瑟总

  • 有关《漂流记》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7:00:12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主人公漂流海岛,战胜困难,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

  • 《党旗引领我成长》读后感(共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7:07:42

    最近在学校的倡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我怀着极大的热情认真迅速的读完了《党旗引领我成长》这一本教育意义深厚的红色书籍,印象深刻,感悟颇深。从书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党的第一个纲领,了解到了千千万万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坚持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了解到了中国历史

  • 有关《童年》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7:06:1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我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童年》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样令人忘怀,令人感慨的呢?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廖沙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