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从0到1》读后感(共5篇)

《从0到1》读后感(共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2:01:22

第1篇:从0到1读书笔记1000字

在一个书友的推荐下,有幸拜读了彼得▪蒂尔(PeterThiel)写的《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彼得▪蒂尔是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他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他自己创业历程与心得,几乎涵盖了一个初创企业要面对的方方面面。看推荐语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一个普通工薪族既不是公司的高管,也不准备创业,这本书对我的意义不大,估计看不了几页,就会放弃。但是冲着它畅销书的名气,我不能不看就放弃呀!通篇阅读后,发现整本书的思维和观点不仅仅限于公司,它适用于方方面面。

第一章“未来的挑战”中以“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的疑问句开篇,并说好的回答应该尽可能地使我们看到未来。我们期待的未来是进步的,进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水平进步,也称作广泛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第二种,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水平进步的最大红利就是全球化,而垂直进步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科技。从0到1,不容易但是会给企业(个人)带来一片垄断的蓝海和超额利润,从1到N较容易,但是只能给企业(个人)带来一片充满激烈竞争的红海和微薄利润。个人认为,该章为我们(企业和个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们要创新不要只模仿。

在第六章“成功不是中彩票”中,以“商界最有争议的问题是——成功是靠运气还是靠技能?”开启,回答是很多人过高地估计了机遇(运气)的力量,低估了规划(计划)的重要性。以“如果没有规划未来,未来怎么可能越变越好呢?”的疑问句强调“成功来源于计划,不是运气。”为我们(企业和个人)讲明了计划会带我们走向我们定义的成功,坏计划强于无计划。

本章还回答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当今社会中大家都愿意去搞金融,不愿意搞实体。“只有人们不知如何赚钱时,才会想到去搞金融。”“人们都不知道拿钱在实体经济中做什么。”“在一个未来不明确的世界中,钱比其他任何用钱能得到的东西更有价值。”

在第七章“向钱看”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幂次法则”,教我们如何去做选择。“我们所在的世界不是正常的世界,而是处在幂次法则之下。”只有根据幂次法则的作用,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未来,才能承受最小的风险,获得的最多收益。

在结语“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中给了我们如何使未来更加美好的建议“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即从0到1。并告诉我们“独立思考”是让我们找到从0到1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本书虽然逻辑上有点跳跃,像散文随笔,和普通的成功学书籍完全不一样,但是文中处处都会给读者带来感触和深思。(作者:陈天娥)

第2篇:《从0到1》 读后感

买它是因为被他的名字所吸引。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充盈,思维不断地变迁,我们会越来越多的思考我到底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办法得到?我们希望通过一定的可行方法来指导我们:究竟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我想要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想法和概念是完全值得学习的。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再下锅,就像我们开车时不能等所有的红绿灯都变绿了才开始出发一样,荒唐无稽,也永远没办法出发到达目的地,最重要的是开始。

书中更像一位成功商人的经验自述和看法,当然,从名头上来说确实很牛逼,至少别人是比我成功的。我一项的学习原则是:只要别人在某方面做的比我厉害,那就说明人家确实是在某方面值得自己学习的,用事实打自己脸,不要固执己见。

耐心的读完了整本书,发现干货量在比较接地气的商人传记里面并不显得特别出类拔萃,整体思维有,但是偏空洞,并没有涉及怎么教人去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解决企业经营中的某些问题,或者说把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心理斗争、思考方式描述出来,让人更加信服。

年龄越大,越要踏实。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少年时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士兵突击》,最喜欢许三多那一步一步的憨劲儿,你会感觉快乐又充实,虽然比较累,而且在外人眼里看来好像是一个傻子,但是最后这个傻子走出了很多聪明人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焦虑,成功的速度赶不上年龄的增长速度。时而振奋,时而迷茫,时而觉得自己是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时而复盘时觉得自己啥也没有,啥也不是。

别着急,慢慢来;越急越要慢慢来。

每一次读新书都感觉是一次新生,你在翻阅老前辈的故事,帮你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帮你教诲人生、激你奋进。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筛选适合自己的,慢慢扩充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一次细微的感悟都值得被肯定,因为它代表着我们在思考,在前行。

多看看别人的故事,你会与众不同。

第3篇:从0到1读后感800字

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揭开创新的秘密:

1.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市场仿佛一块有限的饼,“从1到N”就是企业在红海里厮杀,它们奉行的生存法则是从竞争对手那里夺食,出路就是足够勇猛。彼得.蒂尔推崇的是“从0到1”,通过创新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创造新价值,让整个蛋糕变得更大。

这世界上的事情可以分为三类,如果世界上还有很多秘密,那就还可能出现很多有望改变世界的企业。有些是不是秘密,而是无解之谜,人们能完成困难的事情,但无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2.硅谷之劫给企业家们的经验:

1)循序渐进

不能沉溺在宏大的愿景中,否则会使泡沫膨胀。自称可以成大事的人都不可信,因为心存改变世界之雄心的人通常要更加谦逊。小幅地循序渐进地成长是安全前进的唯一道路。

2)保持精简和灵活性

所有的公司都必须留出一定空间,不要事事都严格计划。应做出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验。

3)在改进中竞争

以现成的客户作为出发点创业才更有保障。

4)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

(个人观点:但是据我了解,营销在旅游产品中还是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3.竞争扼杀创新

作者用个人的亲身经历说明年轻人在分数、证书、地位的竞争中丢失了个人的天赋和爱好。

4.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5.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作者用美国200多年前建立时只用了几个月制定的关于国家的根本问题,在后来的几百年后想要改变它都是困难的例子,来说明,有些问题需要在创业初期就打好基础,因为你无法在有缺陷的基础上创建一个伟大的企业。

6.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

7.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有一些企业雇佣室内装潢师美化办公室、聘请人力资源顾问完善公司政策,亦或招聘品牌专家打磨广告语也无济于事。因为“公司文化”不能脱离公司本身而存在,无公司无文化,公司即文化。初创公司是肩负同一使命的一个团体,企业文化的好坏取决于内涵。

团队氛围应该是建立在较为牢固的关系基础上,而不是出于事务关系待在一起。这种关系使人们更加开心、更高效地工作。

第4篇: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副标题是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自2015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就被很多人推崇,公开推荐过的人有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周鸿祎、徐小平、刘强东等,全是商业圈的大佬级人物,可见其火爆程度。总的来说,《从0到1》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作者称之为“水平进步”。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作者称之为“垂直进步”。从宏观层次看,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全球化就是水平进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科技就是垂直进步。

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是硅谷创投教父、也是“美国版支付宝”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彼得·蒂尔在硅谷算是一个怪人,他的商业逻辑和投资哲学,跟硅谷主流的创业圈出入很大,甚至很多观点是完全相反的。但是你又不得不服他,因为按他这套逻辑,确实在创业和投资两个领域都大获成功,比如他是世界上最早投资Facebook的人,一笔50万美元的投资,现在价值300多亿美金,这在全球来看都是个神话。

这本《从0到1》算是对彼得·蒂尔特立独行的商业思想的一个总结,可以帮我们反思存量认知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不有利于创新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市场竞争让人类达成了今天的经济成就。不过,彼得·蒂尔觉得竞争带给我们的坏处远大于好处。

比如,竞争会让你把注意力都放在竞争对手身上,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发展。当年谷歌崛起的时候,对微软造成了很多威胁,两家企业大打出手。这两家争斗的结果呢?坐山观虎斗的苹果冒出来了,而且一举压倒了它们的优势。2011年的时候,谷歌和微软的市值都比苹果要大得多。可到了2013年,苹果的市值是5000亿美金,谷歌和微软加起来才4600多亿,两家加起来都比不上一家苹果了。

再比如,竞争还会让我们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重复过去的模式。像国产手机市场,所有的手机越做越像了,你指纹解锁,我也指纹解锁,你双摄像头,我立马也双摄像头。大家都在重复一个模式,都在拼配置,过去的老路,所有人一味地重复,而且还跟风重复。

还比如,竞争还会让人分心。彼得·蒂尔自己也创过业,也吃了很多竞争的苦。他在1999年的时候,发布了Paypal。和他差不多时候,埃隆·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创始人,也创立了一家公司,跟Paypal基本干一样的业务,这两家就竞争上了。为了应付竞争,大家并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提高生产效率上,而是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彼得·蒂尔他们很快就认识到不对,就跟马斯克把两家公司合并了,这才有了后来的paypal上市。

二、创业成功的标志是建立垄断

既然竞争无法实现从0到1,那应该怎么办呢?彼得·蒂尔的答案是垄断。

先看一个例子。美国航空公司每年创造几千亿美元的价值,以2012年航空公司的飞机平均票价178美元,能从每位乘客身上赚到37美分计算,利润率为2‰。而谷歌2012年只创造了500亿美元的价值,但是获利21%,利润率是航空业的100多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垄断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谷歌处于垄断地位,就有更大的自主权,除了挣钱之外,还有余力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也能更关心自己的员工和产品。但是如果不处于垄断地位,就只能为了在竞争中苟延残喘而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进行长期规划。特别是对于科技行业,在形成一种有价值的服务之后,很容易形成垄断,因为技术是不断积累的,越积累优势越大,就存在长期价值。所以,传统企业看短期发展,科技企业需要看长期发展,要有长期发展,只能靠垄断来实现。

三、实现垄断四要素

彼得·蒂尔认为,垄断企业一般有4个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

首先看专利技术。与流行的迭代思路不同,作者认为,专利技术想有足够的壁垒的话,必须在比它相近的这些替代品高出一个量级,即好出十倍以上,才能有真正的垄断优势。最明显的方法就是,直接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比如,paypal出现之前,美国人在网上卖东西用支票支付,可能7到10天到账,有了paypal,买家一拍下立刻就支付了,这个就比支票好了十倍不止。

第二个是网络效应。就是让一个产品容易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比如facebook,一个人注册一个facebook的账号,所有朋友都用,所以注册账号意味着获得或加强与他人的网络社交,吸引力就很大。当然,并不是说一开始就能规划出庞大的网络,而是从小处切入,一步步发挥出网络效应。就如facebook其实是先从哈佛大学的学生开始的,而目前全球已经有20亿用户了。

第三个是规模经济。从小处切进来之后,需要从相邻的领域持续地扩大规模。但是,应该确保开始选的点容易往外拓展,不然很快就被限制了。同时还要考虑边际成本。垄断企业越强大,开发一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可以用很高的销量来分摊掉。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做到足够大的规模,边际成本就会降到接近于零,别人自然无法与之竞争,如微软。所以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考虑边际成本。

第四个因素是品牌优势。苹果作为广受拥趸的品牌之一,给人感觉非常高端,很多公司也想效仿。他们花钱做广告,开品牌店,模仿苹果的设计风格,但是这些表面的光鲜,并没有带来品牌优势,最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苹果除了硬件、软件上都有一套复杂的专利技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内容生态系统,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在为苹果手机开发各种软件。这些都是苹果的品牌优势,巩固了苹果的垄断地位。

四、理想的公司应该有文化垄断

作者称之为“帮派文化”。如“Paypal黑帮”就是一群互相吸引的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努力。对外,公司的每名员工都有区别于其他公司员工的独有气质;对内,每名员工只负责做一件事情,领导者对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也都是独特的。通过角色的清晰界定,能避免同事间的竞争,减少引发矛盾的可能,从而易于建立长久的纯粹的工作关系以外的交情,让公司内部更加和谐,让公司对外更加团结有力。

五、从0到1是个系统性工程

从0到1,不只是技术的变革,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如21世纪初巨大的清洁技术泡沫。在政府的呼吁、人们的期待下,10年间企业家们开办了成千上万的清洁技术公司,投资500多亿美元,结果可再生能源工业指数从2003年到2012年间呈现了一个“倒V”字走势。深究多数公司折戟的原因,作者认为他们至少忽略了以下7个问题之一:工程、时机、垄断、团队、销售、持久、秘密。比如工程,优秀的技术公司,其技术应该比最相近的技术高一个数量级,即10倍以上,但清洁技术公司的产品鲜有两倍的改进。再如销售。以色列的电动汽车公司Better Place认为技术本身就可以打开销售渠道,而没有认真推销其产品。在花费8亿美元打造电动汽车的可更换电池组和充电站后,于2013年宣告变卖资产,最终不得已承认自己“成功地攻克了技术难关,而未能跨越其他障碍”。而特斯拉就成功了解决了上述7个问题,所以脱颖而出。(张丽华)

第5篇:从0到1读后感600字

作为前些年一度受企业家和商界最受推崇的一本商业宝典,《从0到1》始终以其清晰逻辑思路,实际又深刻的商业哲学吸引每个从商之人。

说先来说说什么是从0到1,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与中国人所讲的“道生一”的哲学思想有重合,现在的大部分公司都在通过各种商业运营来争夺市场,而很少的企业注重创新,没有实际的核心竞争力,大多陷入了同质化的境地,而作者认为企业应该用一种批判的思维去考虑商业,去做一些突破,他讲发展分为2类,一种叫水平进步(从1到n),一种叫垂直进步(从0到1)顾名思义,真正推动我们发展进步的就是从0到1,而本书的核心就是围绕着0的突破,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维度,并以垄断的方式去占领这个蓝海市场,而作者在书中用了较大的篇幅去阐述垄断,在传统的经济学家看来,垄断会妨碍到市场公平竞争,然而在作者的眼中,在一个法制和商业规则健全的社会,垄断不仅不是商人的罪过,反而是行业内推动创新的催化剂,因为有垄断企业才会不断地创新,维持着现在的地位,而垄断的利润又可以继续支持着公司地运作,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优势。

书中彼得强调要摒弃竞争思想,并提出行业4个重要的方法帮助企业获得自己的“垄断”,分别是: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优势。专利技术自然不用多说,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对产品迭代优化和对新技术的不断追求才是成为行业的龙头的因素,网络效应,其实应该属于社会传播的领域,要打通产品销售宣传渠道,让跟多人知晓,更多人使用,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做到边际成本尽可能降低成本达到规模化,做好企业的品牌形象的定位和差异化才能脱颖而出。

但说到底,再多的方法论都要根据瞬息万变的商业形势而改变,本书想传达的是一种商业哲学,一种勇于创新的理念,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标杆。

推荐信息

  • 《消防安全》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2:19:49

    “风高物燥,注意防火!”现在的季节,天气非常干燥,也是火灾高发季节。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学习消防知识和演习消防逃生技能。我校也不例外,于上周四晚上组织全校教职工观看消防教育片,并要求每人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措施,写一篇观后感。我不是领导也不是班主任,不用制定什么措施。观后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

  • 《美丽心》读后感大全(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2:51:19

    《美丽心灵》这部影片以著名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为观众叙述了纳什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到获得诺贝尔奖的这段人生经历。其中十分打动我的一个情节是当白发苍苍的纳什和马丁汉森在几十年后再次漫步在校园中,执起棋子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针锋相对,更多的是轻松悠然。因为同样的场景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将其进

  • 《解忧杂货铺》读后感(共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3:26:49

    文章的开头是三个小偷误打误撞来到了浪矢杂货店,然后收到了咨询者的来信,并尽他们所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看到这里我以为这个故事只是通过一个店铺以咨询信的方式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拾起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但是看到后面几章,发现作者对于事件人物之间的联系处理地非常地巧妙,在品读作者传达地处世之道,和

  • 关于读后感300字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4:10:19

    我在寒假里看了一本书叫《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是世界名著,里面有许多故事,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其中,我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故事里的阿里巴巴给我上了一堂课:不要很贪婪,像阿里巴巴的哥哥一样,最后只会死在强盗的手里。另外,我还喜欢《黑蛇》这个故事。故事里说有个王子叫查克,有一个恶魔控制了

  •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4:47:49

    这天,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世界巨著,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商人》。整本书以话剧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有满腔的友谊与正义感,为了帮好友巴塞尼奥筹集资金,跟狡猾的威尼斯商人结成交易,冒着性命危险答应夏洛克如不在三个月内还钱,将从胸脯上活生生的割下一磅肉。真令人心惊肉跳。咱们的眼

  • 关于《总有一天会长大》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5:20:19

    读《总有一天会长大》有感记得小时候,总会睁大眼睛,天真地问妈妈:“妈妈,我什么时候会长大?”妈妈总是笑眯眯地回答:“你总有一天会长大的。”说完温柔地张开双臂,疼惜地把我拥入怀中。约根也是个渴望长大的孩子。这个瘦弱胆小的男孩喜欢洋娃娃,害怕挑战。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他不愿意换下闷热的冬装,因为他生怕露出

  • 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5:57:49

    鲁滨逊·克罗索从小就想出海航行,他违抗父命,偷偷去航海。父亲曾预料到航海会给他带来不幸,在他以后的经历中验证了父亲的话。他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却依然坚强地面对现实,摆脱了困难终于重新回到家乡。鲁滨逊第一次出海,驶出大河后遇到了小风暴,他感到非常害怕,船长他们对此满不在乎;驶到一个海湾时遇到了真正

  • 关于青铜葵花读后感的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6:42:19

    在整理书柜时,偶然发现一本书,掸掉上面的灰尘,是一本好书,是《青铜葵花》。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着名的作家—曹文轩。讲述一个7岁女孩葵花和哑巴青铜的故事,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葵花是个孤儿,2岁时母亲因病而死,和父亲相依为命。可在一次:葵花爸爸开着小船在河上游玩,不小心落水,失去了性命,葵花悲痛不已。从

  • 关于《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7:12:49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在我看来,《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阅读的好书,而且越早读到越好。读罢此书,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可能是关于家庭教育,可能是关于如何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可能是关于怎样面对偏见与不公。两年前听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更多的感触在教育。而前几天重读后,印象最深的则是三个孩子的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4 17:56:19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在男人看来,她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多情,美丽,单纯。在一些女人看来,她是一个可恨的女人,不洁,表里不一。但是,在我看来,她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与哈代的《苔丝》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苔丝是受压迫不得已而为之,而艾玛则是受诱惑牵引一步一步走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