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后感(共3篇)

《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2:06:24

第1篇: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书笔记1000字

本学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吴秀华校长送给工作室成员每人一本张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张祖庆老师《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一书中没有刻板严肃的长篇大论,也没有什么强理论、强学术著作,而是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让我能够在书中也能找到自己教学的影子。

其中让我印想最深刻的是板块一中“那些与课纠缠不休的岁月”。听课、仿课、磨课、换课、评课、辩课等等,都与我们老师日常工作紧密相关。说到磨课,是我工作以来体会最深刻的一一部分,都说好课是磨出来的,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才会有一次次的收获。然而张祖庆老师在“我的磨课史”。

其中提到:把太多时间花在打磨一节课上,失去的,不仅仅是读书的时间,常常湮没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刚入职的新老师,多花时间磨自己的课,走向成熟的老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这个人。刚开始看到不太理解,后来想想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多次磨课,才恍然大悟:原来张祖庆老师并非是否定磨课这种形式,而是认为在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储备之前,过多磨课的实效性并不大。所以我觉得磨课,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磨练。闲暇之余多看看教学的专业书籍。不断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自身水平提高了,课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多把工夫花在“功夫”上。好好练朗读,好好练板书,好好写批注。提升自己的基本功,才能真正上好每节课。打铁还须自身硬,自身课堂的风格也就形成了学生学的风格,并形成学生自身的风格。

其次,在张祖庆老师的“野蛮”生长过程中,他提到曾经盘点过很多老师的课堂实录,并一遍一遍地阅读他们的教学实录,--遍-遍地摘抄。所以,仿课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过程。。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模仿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所凝聚的心血,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模仿优秀教繁的“点睛之处”,模仿教学环节的精准把握,模仿教案教材的精妙处理,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最佳途径。张祖庆老师提到了研究录像课的两个绝招。一是微格研究。从“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理答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读写结合““结课艺术”等维度,归类研究,提取策略。二是还原研究。试着将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边上,写出“设计意图”就这样,实录一一设计一理念,一步一步逼近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一两次将名师的设计带入课堂,进行比对反思,让自己的课堂精益精。

第2篇: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后感1000字

《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是吴秀华校长送给工作室成员的见面礼之一。对这本书,我的好奇与渴望起初只停留在封皮上的“如何从新手走向卓越”。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收获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渴望。他像一位促膝而谈老朋友,和你分享着他的经历,他的感悟,他的成长……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语文的那份平静与不平静。

在书的代序“一名语文教师‘野蛮’的第三次生长”中,张祖庆老师将成为一名卓越教师必迈的三道坎概括为:方向、能量、专注。

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在成功的路上,你要有充分的准备,更要遇见一个随时嗓子都会哑的主角,你才能够崛起”。张祖庆老师的自我定位,义无反顾的辞去常务副校长职务投身于语文世界,这种信念,这种勇气,让我钦佩。人生中我们总会面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就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明确自身位置,方向与目标,责任与任务,不断学习成长才会抵达远方。

持续阅读,摄取能量。“阅读是长根的事业。不要害怕深度阅读,那是你通往未知世界的路。”读到此时,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我的阅读世界。回想自己的阅读历程,没有规划没有目标,在“小我中”徘徊而没有真正的聚焦、深入、拉大自己的格局。在这里张老师给予了通向卓越的锦囊——阅读,正所谓一个不爱阅读的教师教不出爱阅读的学生,阅读是教师的必经之路,他还为各层次教师指引了阅读方向,让我们妥善利用灵气,积攒散发底气,阅读路上事半功倍。

专注一项,练就绝招。“一个老师,要想成为卓越的自己,必须要专注于一项,成就自己的品牌”。适当的取舍,才有办法深入。著名作家朗达·拜恩曾说过:“任何事物,专注它,就是在创造它”。张祖庆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专注使他的“野蛮”生长绽放出如此美丽的花朵。人无完人,要敢于把自己的绝招亮出来,坚持做自己,十年磨一剑,创造品牌。

从“我的听课史”到“我的败课史”,从“公开课教案从繁复走向简约”到“集体备课的正确打开方式”,从“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到“语文公开课艺术化的忧思与追问”,张祖庆老师讲述的一段段故事,一个个案例,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那份平静与不平静。平静的是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心灵与思想,主张“尊重儿童的语文”,实践“为了儿童的语文”,追求“发现儿童的语文”;坚持多种角色的教师观,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开发者、创造者,使语文教学回归本体,回到常识,做到“简单语文”,务实,求真,简约而丰满。不平静的是我们应做到“翻转课堂”,反转师生关系,反转教学顺序,反转学习方式。打破语文“一张脸”格局,勇于创新,因为要想走向卓越就必须有勇气去“野蛮”生长。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掩卷而思,这本书不仅让我见证了张祖庆老师的经历,领略到张老师的教学秘笈,学习到书中卓越老师们的教学精华,更多的是为我指引了方向,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习中目标更加明确,求真教学,不断积累,勇敢成长。

第3篇: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后感

加入名师工作室获得的第一件馈赠,是全国教育名师张祖庆老师撰写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一书,细细读来,感受颇多!他从个人那些与课纠缠不休的岁月讲起,结合自身的听课史、仿课史、磨课史等,告诉了我们从新手走向卓越的课堂修炼技能,告诉了我们真正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还原了语文的本真,是一本特别实在的语文教学“工具书”。

阅读这本书,很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张老师成长路上的经历我都曾经模仿过,他成长路上的坎坷我都曾经历过,因此总有拿起这本书就不忍放下的感觉。但不同的是,张老师对于语文课堂的热爱转化成了他执着的追求和愿意为之放弃一切的勇气;用更好的自己来帮助自己实现心中的梦,向着对的方向“野蛮”生长是我最为敬佩之处。

“从来学问欺浮华,好文章出自孤灯下”。纵观祖庆老师的“野蛮”生长,不禁感慨名师的出现也是经过后天的努力创造,无限反思才铸就的。而如何来做呢?在书本的开头,祖庆老师说了三个关键词:方向、能量、专注。“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准确定位自己,适当地甄别,让自己专注一项,可以是公开课、论文、课程,也可以是家常课,定准目标,一路向前,清晰路径,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为卓越的自己。

从“克隆”到创造。

在最初阶段,通过反复观看名家实录,找到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几位名师,研究实录,做好教学设计,进行试上后再进行琢磨,如果失败,研究出问题的原因,再次进行总结。直至最后,自己能够在学习前辈的基础上,能够灵活掌握课堂教学,甚至于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从繁复到简约。

我们时常感慨名师上课的干净利落,也羡慕其简约的教案的练成,殊不知,这些无不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课外,在深入教材,深入学生,深入课堂和学科的基础上才成功的。教学到最后,就是“朴素的灵魂”,以精简的手段,用符合语文的方式去学习。

回归真正的语文。

教学不是作秀,更不是为了教而教,我们应该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仔细倾听课堂里的声音,扎实教学基本功,让学生回归真正的语文学习。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我的收获与反思,去实现语文课堂该有的样子,让张庆祖老师的成长,成为我追寻的目标!

推荐信息

  • 《乌塔》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26:39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那很强的自主意识、独立的生活能力以对生活深深的热爱打动了我。一个14岁的孩子,能独自一人游欧洲,而且她早早在家里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我也爱旅游,可和乌塔比起来简直相差了“十万

  • 《成吉思汗传》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34:09

    在历史的浩瀚洪流中,不断涌现了许多让人咂舌称奇的英雄人物。他们中有很多都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更是打下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版图。“一个人成功的根本不是一味地进攻愣头青式地盲目向前,而是坚韧不屈”。最近,读了《成吉思汗》,我有此感触。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他生在大汗的家庭里,

  • 《终身成长》读后感(共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33:39

    成长,近年来一直关心的话题,尤其是有了小孩儿以后,更希望自己快速成长,做好小朋友的榜样。《终身成长》,在看到书名的时候,就比较认可,确实,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于是想了解书中讲述的是怎样的终身成长。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的观点是获得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

  • 《克拉拉与太阳》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34:09

    看了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克拉拉与太阳》,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她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路上的行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

  • 《所罗门王的指环》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43:39

    前几天,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读一本书,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刚看到这个书名,还以为是什么神话类的书,很反感,以前买过一本《希腊神话》,看了一点就不愿意看了。都是讲的众神之间的故事,救济众生什么的,枯燥无味,当然不好看。可是这本书不同,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劳伦兹关于动物之间的故事。在“长年的住户”一文中,劳伦兹

  • 关于《青铜葵花》的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41:09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挫折,只有面对苦难,不向他屈服,才能战胜它。本文的主人公青铜和葵花就告诉我们怎样面对苦难。文章主要讲了葵花的爸爸不幸去世,才使兄妹俩走到一起,一家人相依为命。葵花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家庭,每天上下学青铜都去接葵花……一家人相处得正开心,葵花突然去了城市。这令一

  • 有关《经》的读后感3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40:39

    《三字经》是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却的入门之书。据材料引见,《三字经》是中国近年来传布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全文结构严谨,文笔天然流利,深入浅出,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很是适合背诵识记,百读不厌。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普遍

  • 关于《詹天佑》的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43:09

    詹天佑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英国人对中国修铁路一事表示:“中国人可修建京张铁路事在做梦,就算不是做梦,至少也要50年。”得知此事的官员不断向詹天佑施加压力。对于英国人的讽刺与政府官员的压力,詹天佑只是从容面对。这是过了几天,工地就发生“矿石危工”,两名员工被困。其他员工立即报

  • 关于《金银岛》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47:40

    想必大家都有读过一本有名的名著——《金银岛》。这本书里,从头到尾都围绕着一个冒险故事旋转,在这里面一个少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里,以开着酒店维持生计。那个少年就是主人公吉姆。霍金斯。他无意之中发现了老海盗藏着金银财宝的荒岛地图。于是,他与别的朋友商量,他的朋友带着一群水手踏上了探宝之旅。但是不久,他们

  • 《卖米》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5:51:10

    一块一、一块零八的纠结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广大生活在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几分钱甚至几厘钱都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母亲硬咬着两分钱不松口,是因为这是全家的收入,是父亲看病的救命钱,是主人公和弟弟的学费钱,所有的寄托都在这一厘一分之间。张培祥与母亲挑几十斤的担子走几里山路去卖米,年幼的弟弟还是一个十一、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