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把微笑留给孩子》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把微笑留给孩子》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4:49:32

《把微笑留给孩子》读后感600字

最近读了《把微笑留给孩子》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因为故事中饱含着子女对父母的爱;这也是一本写给子女的书,因为故事中蕴藏着父母的爱。

《把微笑留给孩子》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主要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以及母亲与母亲间的真挚感情。其中,《母亲的姿势》《母亲的抉择》让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为了子女,甚至不惜牺牲生命。《陪母亲吃饭》《爱的针法》则通过一个小细节体现出子女对母亲的尊重和爱。《藏在拐杖里的爱》则通过一个意外事件讲述了父母间含蓄而又真挚的爱和依赖。

《影响一生的母爱》主要写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母亲,每次都能准确知道儿子晚归的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才发现母亲是通过闻鞋子的味道判断他是否归来。母亲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对儿子的牵挂、担心和爱护,真的感人肺腑,令人动容。

我的老家在农村,村里的风气一直不是很好,当我考上县高中的时候,周围就有些人在我母亲面前,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有意无意说读书无用论。我母亲没有文化,也没见过世面,但是她始终相信,读书是有用的,吃笔杆子的饭总比干体力活的轻松些。父母比以前起得更早了,睡得更晚了,想尽方法,拼命挣钱,饶是如此,等我上到大四的时候,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能借的亲友都借遍了,出于无奈,最后去借了高利贷。他们从来没和我说这些事,再苦再累,再大的压力,都是自己扛着,反而安慰我,家里没问题,安心学习就好。在我成家立业后,和母亲的闲聊中才得知这一切。母亲坦言,我才上高中时曾经也动摇过,担心穷全家之力,付出却没有回报,还惹人笑话。可她一旦认准了,就不后悔,开弓没有回头箭,一路走到黑。没有惊天动地故事,也没有催人泪下的言语,相比身体的劳累,她的心路历程,更显难能可贵。

“我们都是母亲手中的风筝,线的那头永远捏在母亲的手中”,不管我们飞得多高多远,也不管我们取得多大的成绩,在母亲心里,我们都是那个需要她关心、照顾的孩子。

《把微笑留给孩子》读后感400字

前两天,我读了《把微笑留给孩子》这本书。看到这本书,你可以想象这一定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好“教育,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这是一本写给老师的书,因为故事中蕴含着慈爱、和谐;这也是一本写给学生和家长的书,因为故事中有很多生活中的点滴教育都是从小事做起,都是从关注细节开始,让人体会到了温暖和感动。

《把微笑留给孩子》讲述了老师在教导学生时发生的快乐故事,记录着老师走出困惑的教育经历,展现了教师奉献爱心的热忱。其中的《1分》、《拉勾勾》、《窗里窗外》、《与孩子同行》《伤疤》等多个篇目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当今只重短期的分数教育,孩子的素质教育常常被人们念叨在嘴边,可是又有多少老师和家长真正关注到孩子的素质教育了呢,其中《只坐一个座位》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讲述了一个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坚持原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身传重于言教,母亲上车买了一张票就坚持只坐一个座位,即使她抱着胖儿子满头是汗,即使她旁边还有很多的空位,她也没有让儿子坐。如果是我,我肯定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先让儿子坐在一边了。但是这位母亲没有这样做,和她相比我是惭愧万分,我相信这样的母亲一定能教育出一个诚信、守则的孩子。为人之母实属不易,更难得的是做一个无私的母亲。这些故事对孩子特别有意义,我在以后的教育中都可以用。

书中还有很多感动的瞬间。但我们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样赠送他人一脸阳光,留给我们的也是一种开心、一种幸福!让微笑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让我们把微笑送给每一个人,让一脸的阳光,驱走心中的阴霾。

《把微笑留给孩子》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对孩子教育的书,作者是李慕南老师。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你就可以想象书中的内容,一定是一个个关于教育的故事。前言中有一句话说的好,“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这是一本写给老师的书,因为书中蕴含着慈爱、和谐;这也是一本写给学生的书,因为书中洒满了老师对学生的温暖和感动……然而在我看来,这更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孩子的教育问题,单单靠在学校里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个人认为:书中提倡的微笑面对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是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

就拿其中一篇《留言》来看,“我曾是一名差生,好不容易考上了初中,十四五岁了,但我对学习始终找不到感觉,上课不专心听讲,在书本上乱涂乱画,给插图的人物戴帽子,画胡子,经常欠作业,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后来有个人借了他的课桌考试,看到他课桌的作业,给他留了一张字条:小弟弟,你的作业太马虎了,你的学习态度会害你一辈子的,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不努力是不行的……”自此作者奋发向上,他努力读书,考上师范院校,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有一次去看科学展的时候,也看到那么个小男孩,作业字迹马虎,很多老师批阅重做……于是,作者拿起笔,做了一回陌生人,给他留言:学习必须认真……”这则故事真的让我很有共鸣。说到留言,我还真的确确实实做过,记得儿子刚进入小学时,我经常会通过留言来和他进行沟通,比如:当我发现他回到家没先洗手就吃东西时,我就会利用便利贴写上“亲爱的宝贝,回家第一件事请先洗手喔!”;当我发现他晚上睡前忘记刷牙时也会用小纸条贴在他床前,提醒他睡前刷牙,保持口腔卫生……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非常愿意接受,有时他也会通过小纸条提醒我注意对他说话的态度,“妈妈,你今天回家板着脸,不好看,你要温柔、再温柔一些,这才是我的好妈妈。”旁边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有时有些不会写的他就用拼音来代替,现在回想起来,特别值得回忆。也许有人会质疑留言的力量真的如此大吗?我觉得,留言本身寄托了希望孩子进步改善的期望,孩子也能感受到这份期许,这种无声的沟通会让孩子慢慢的进步。这时候我又想起了那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你用无尽的心思和心血在唤醒孩子,这样努力浇灌的花朵,比任何美丽都来的真实。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只坐一个座位》这篇文章。一天,曾教授在英国乘坐地铁时发现,乘客很少,车厢里有不少空位置。但令人费解的是,一位英国母亲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合坐在一个位置上。这位母亲对于旁边的空座位毫不理会,像是没有看见一样。小男孩很胖,挤坐在母亲的腿上,母亲的脸上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难道是孩子生病了?曾教授怎么看也不像,孩子红红的脸蛋,很有精神。地铁停了一站又一站,旁边座位始终空着,母亲心如磐石,一直抱着小孩。到达终点站后,曾教授好奇的问这位母亲:“你旁边的座位始终空着,为什么一直把孩子抱在腿上,不让他坐到空座位上去?”英国母亲笑着说:“我只买了一张车票,就只能做一个座位,我不教育孩子从小去侵占国家和公共的利益,那样做我会羞愧的。”为人之母实属不易,更难得的是做一个无私的母亲。这个故事对我们家长特别有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可以用到。其实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我国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始终保持微笑,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到母亲……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拥有这样的母亲,应该是孩子人生最大的幸运,有其母必有其子,这就需要家长的以身作则。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以财富的积累引起世界的关注;相信下一代中国人,能够用文明去征服世界。

你觉得读书时快乐,你的孩子也会捧着一本书,开心地和你讨论故事情节;你觉得学习是快乐,你的孩子也会留心生活中的各种小知识,并且因此自豪;你觉得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吃薯条是快乐,你的孩子也会学着你的样子,每天想尽办法拖延作业,只为了窝在沙发里那快乐的几小时。我们能给与孩子的最大快乐,是陪伴他们的成长,指引他们的方向—让他们将来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拥有可以自由选择的能力。只有那个时候,他们才有底气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那才算拥有真正的快乐。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做到每天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心平气和地给孩子一个微笑;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谨记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的说话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在和孩子相处时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面带微笑不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去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这些其实都不是我们家长的初衷。

最后引用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与大家共勉:“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所以让我们始终保持微笑吧---微笑面对生活、微笑面对工作、微笑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微笑更是一种愉悦心情的反映,是一种礼貌和涵养的表现。

推荐信息

  • 关于《乌丢丢》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7 17:37:53

    《乌丢丢》读后感800字不久前老师推荐我们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乌丢丢的奇遇》,书中的主人公是乌丢丢,他原是布袋爷爷亲手制作的只有左脚的小木偶独脚大侠。他唯一的小脚丫丢失后,跛足的珍儿捡到了他,将他缝在布制的丑娃身上。她把他当做自家的一员,爱他,照顾他。可不久,他竟不辞而别,独自出走。无意中,跳到

  • 《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共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7 18:18:23

    《以客户为中心》作为华为业务管理纲要之一,系统地阐述了华为在业务管理方面的战略思想,以及如何落地执行这些战略思想,从而打造华为的超强业务运营能力,支撑华为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公司成长为行业全球领袖和世界500强。这本书值得企业管理者多次研读,深入思考并亲身践行其中思想。以客户为中心,绝对不是一个噱头。

  • 关于《谁的青春不迷茫》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6:54:38

    接触刘同的书是因为一个女生,具体经历就是她把书借给我,看了然后要求得写读后感。我现在基本每天都待图书室,所以对朋友介绍的好书是来者不拒,便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个不是任务的任务…刘同,一个文字上性情的舞者,就像他说的:理性的时候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感性,而感性的时候理性的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h

  •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共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7:30:08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最近我读了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

  • 有关红岩读后感的范文精选(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8:09:38

    今天,我读完了《红岩》这篇小说。合上书本,我的心里很不平静,书中的故事情节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现,书中的英雄人物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进我的心里。它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它描写了

  • 关于《爱在山野》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8:48:08

    我很喜欢《爱在山野》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智慧果,虽然我知道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黑鹿,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智慧果……在看这本书《爱在山野》之前,我并不知道野猪能吃毒蛇,而且生病的野猪如果吃了毒蛇不仅不会死,反而会病愈。没看着《爱在山野》之前,我也不知道野猪肚子里的伤疤越多越

  • 《简简单单教语文》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9:29:38

    在上中师的时候,学校对我们说小学教师要做全科教师,不管任何科目都可以胜任,曾经我也是很认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教育的要求提高很多,自己从教时间的变长,年龄的增大,单一学科的教学使得我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减弱,还有一系列的职业倦怠现象……从数学学科转到语文教学已经有两年了,这两年的语文教学简直成了我

  • 《弟子规》读后感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10:03:08

    当一缕阳光射进我的小屋,微风拉开窗帘,我捧起那本被我束之高阁已久的《弟子规》,心中感慨万千。儿时,当我光着脚丫跑过书柜时,就被这本《弟子规》可爱的封面吸引,曾伸出脏兮兮的手摸着可爱的封面问妈妈:“这是什么书啊?”妈妈说:“这是《弟子规》,宝宝长大了也可以读的。”这是我初遇《弟子规》。随着时间的推移,

  • 《文城》读后感(共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10:39:39

    这本书讲述的是残酷的清末时代,在那个时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在这个故事里,作者讲述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她柔软坚硬,在命运推动下的每一次选择、在那个慌乱时代的幸与不幸,都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弦。在溪镇有一个人,他的财产在万亩荡。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犹如繁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

  • 《父与子》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8 11:18:08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不禁从心底里升起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课文描述了在一九九四年的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顾发生大爆炸的危险,不顾旁边人的'劝阻,一直坚持不懈地挖着,而他的儿子也坚强地等待着。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了不起的信念(一定要活着),正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