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读后感(共3篇)

《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8-25 06:47:28

第1篇: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读后感

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性活动的大平台,往往我们忽视它的存在意义,甚至把它作为班主任工作中的负担。殊不知,它能让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德育特级教师曾蓉蓉老师在有关班会课的讲座上,提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班会课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活动的开展要接地气。传统的一些套路式活动已经很难体现班会课的意义,很难体现班会课的教育价值。她极力推荐林志超老师的《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马上下单,期待阅读。

书到了,书的全名是《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何为“微革命”?班会课应是引领学生品德成长的旅程,需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未雨绸缪,深究问题原因,寻找预防策略,设计教育方案,构建符合学生学情的系列活动。在班会活动中,教师只是一名引导者,不是说教者。丰富多样的活动里充满了一个班主任的智慧:游戏的参与、经典的故事、身边的事例、经历的模拟、情感的触碰、行动的落实……让学生看到想法、谈到见解、听到思想。在这样的思想历程中,内心的感受才会被触发,思想的情绪才会被释放。微革命,革新的是课堂的生成。微革命,革新的接受的路径。

全书共分六大版块:人格品质、行为习惯、卫生安全、节俭环保、情感能力和成长健康。抓住了青少年成长中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和品质,从单一课例到系统课程,构建了一个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感恩、宽容、友善、合作、责任等主题,内化为青少年自然流露的美德和内涵;倾听、安静、礼仪、学习、效率等主题,促进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理财、攀比、爱物、爱粮、环保等主题,把勤俭和环保等生活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这是一本洋溢着艺术芬芳的班会文稿荟萃。每一篇班会设计独具匠心,每一个活动引入出其不意。

教育以人为本,德育立德树人。30篇班会课设计围绕“让学生先开口”、“听学生怎么说”、“看学生如何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在每一个环节中,学生始终是显性的,班会课是舞台,他们是主角,老师则是引领他们幸福探索高尚品格的助推器,带领学生去充分体验,获得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旅程。班会课理应成为学生集中性突破自己、走向成功、练就高尚人格的旅程。在这段40分钟的旅程中,习得品德,体会美好的品德,穿越古今看到伟人的风采。这段短暂的旅程,也是一趟正能量的旅程。教育者诚心滋养着一颗颗幼苗的不断成长,和他们一起拨开迷雾,迎接日出,拭去思想上的那缕尘垢,还以澄明。因为,在成长中每个孩子需要我们的引领,每个孩子需要我们静心擦拭,他们是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珍品。

在上班会课前,我想我要将自己归零。重新审视一下学生,找一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一堂课,一次品格的成长。

第2篇:《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读后感800字

班会课作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之一,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班会活动的开展在现在教育中是多种多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对于新教师而言,还是缺乏相关经验。而林志超老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班会课真实的经验积累,终于形成了一个系列,《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这本书由此应运而生。

这本《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分为“人格品质”“行为习惯”“卫生安全”“节俭环保”“情感能力”“成长健康”六大版块,而这个六大板块,也正是我们儿童、青少年成长中所必需拥有和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并且从单一课例到系统课程,构建了一个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感恩、宽容、友善、合作、责任主题,内化青少年自然流露的美德;倾听、安静、礼仪、学习、效率等主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卫生、校安、防火、防溺、防暴等主题,教会学生懂得安全知识、能够学会自我保护;理财、攀比、爱物、爱粮、环保等主题,把勤俭和环保等生活理念根植学生心中;挫折、沟通、态度、赞美、交友等主题,鼓励学生学会坚强、笑对一切去迎接幸福生活;悦纳、饮食、坚持、梦想、生命等主题,培养学生成长为健康的、珍惜生命的、有梦想的人,让学生成长为最具美德的人。

通过看书你会发现每一节班会课都描绘了林老师与学生间智慧火花在课堂绽放的幸福时光,他善于“让学生先开口”,挖据学生现有的认识,呈现学生已有知识和价值观,进而引发认知的冲突,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辨析,以便重构知识。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师细细品读的书籍,在林老师书中所示课例设计中,是多么的充满智慧:有趣游戏的引入,经典故事的分享,身边经历的模拟,辨别是非的讨论,内心感悟的提炼,付诸行动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一个个真实的课堂实录给我们展示了每一节的班会课应如何有效的实施。

读着林老师的书,感慨良多。十五年来的坚持与实践,凝结成一个个鲜活的课例,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启发。

第3篇:《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读后感

近日,有幸拜读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林志超的著作,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受益颇多。在班级管理方面还算个新手,面对学生的德育方面,常常觉得无处下手,看了本书之后,获得很多启发。

班会主题

这部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共分为六大板块,“人格品质”“行为习惯”“卫生安全”“节俭环保”“情感能力”“成长健康”,涵盖了青少年成长所需的能力和品质,每一篇文章,从单一课例到系统课程,构建了一个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如感恩、宽容、友善、合作、责任、自爱等主题,内化学生自然流露的美德和内涵;如倾听、安静、礼仪、学习、效率等主题,促进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再如挫折沟通、态度、赞美、交友等主题,意在鼓励学生学会坚强、笑对生活,对生活充满自信。

课例设计

在课例设计方面做到6个1,一个有趣游戏的引入,一则经典故事的分享,一次身边经历的模拟,一番辨别是非的讨论,一份内心感悟的提炼,一项付诸行动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生内心,落实到行动上,在课堂教学方面创设民众的班会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为我所用,在课堂上所用,使之変为活水,通过先用学生调查妙用学生真实感受,善用什么的思辨经,用什么的感悟,让班会课预习生机,营业机制充满灵动。

作者观点

在林老师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生出了问题后的应对,而是问题发生前的引导。问题发生前的引导,关键在于深究问题原因,寻找防止策略,设计教育方案,构建完备的学生成长引领课程,引导学生探寻未知领域,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解惑,使教育与生活相通,让学生在观察和经历中获得感受,受到熏陶,学有所获,知而善行,幸福成长。

我的感悟

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我想引用《做最好的教师》,附录中的这句话来表达林志超老师的“艺术化”教育,带给我的心灵上的震撼。让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书中以“艺术应对”、“艺术引导”为核心,这种柔式的艺术化教育深入挖掘孩子们内心向善、向上的因子,引领孩子们走向幸福快乐的旅程,它净化了我的思想,提高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也让我转变了对德育教育的观念。

推荐信息

  • 关于《三打白骨精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0:23:12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四遍《三打白骨精》的动画片,但我还是觉得这次话剧《三打白骨精》更加生动有趣,就连妈妈都说太精彩了,把她的童心都唤醒了!演出前,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呼唤,把卡通明星霸王龙、尼克、小黄人都请来了,我们和这三位卡通明星跳了一场舞,精彩的话剧便开始了。演出时互动环节非常多,比如猪八戒要见猴哥,小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1:01:02

    2016年,张一白执导、邓超主演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掀起了一阵清新的文艺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忍不住被它所吸引,总感觉书名有一种莫名的缱绻的幸福。不自觉得找来原著瞅一瞅。这是一本看似纷杂凌乱的的睡前故事,但里面的故事却有条不紊的向你描述着人生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像在写你自己。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

  • 关于史记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1:41:52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记》的书。《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圣”司马迁的著作,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我十分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上的创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编年体。以时间顺序写历史,而《史记》以人物传记为

  • 《高中》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2:25:42

    《简爱》,它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主张人生平等、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性。《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在这本书里渗透着最多的就是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

  • 关于《海边的卡夫卡》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3:02:32

    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海边的卡夫卡》P121后感:简单或许单调,但它蕴含了一种羞涩的气质需要高品位来品着。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一眼相中的东西会很快厌烦,因为

  • 《天使雕像》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3:45:22

    《天使雕像》是一本荣获1968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和国际大奖小说的好书。这本书的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名字分别叫杰米和克劳迪娅。克劳迪娅是很多孩子中的一个。所以,她每天都要干很多活,她厌倦了家里千篇一律的生活,就带着家里最“富有”的弟弟杰米离家出走。他们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里,竟神奇地度过了一个星期,因

  • 有关《建军大业》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4:21:12

    最近看了《建国大业》,胸口滚烫,握紧双拳!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段历史都应牢记在心!无论过往成功或失败,此刻开始,从零开始,当勇士!每一场硬仗,都要全力以赴!几场硬仗,比如南昌起义、三河坝大决战,每一场都惊心动魄,每一场都让人感叹指挥将领的滔天谋略,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五体投地。在影院里,感同身受,

  •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5:02:02

    一个人内心的品质在某些时间段是十分地重要的,当我读完《格列佛游记》---飞岛国这一章后,也真正感受到了一个人的品行是多么重要。格列佛误打误撞来到了一个岛上,仰头看天,看到了一大块陆地是漂浮在天空中的,他后来才知道这个叫飞岛国。一些人把他接到了岛上后,面见国王,国王热情地招待了他,国王有很多管理百姓造

  •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共2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5:42:52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永远活着一口气读完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这是本温婉而坚定,朴实而有力量的书。作者弗兰克尔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共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9 16:31:42

    这次基地活动的教学实践课我选择了教读《回忆我的母亲》,主要有两个原因在于两个关键词:文体和学情。王荣生教授认为,文体形式与学情是确定散文教学的两个基本依据,而它们之间的交集往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文体而言,散文选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纵观中学语文教材,无论是以前的沪教版教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