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2000字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2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3:33:58

翻开林崇德老师的《教育的智慧》这本书,我很快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从他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开始,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心得,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深的理论,用他朴实无华的语言,用他一生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和自己的认真思考,用他严密的逻辑思维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正确认识处理教育、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成长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听课,听一名资深教师在谈教师的方向、责任、上进、专业、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中那些朴实但深刻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小典故,娓娓道来,令我耳目一新。第二遍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是在考试,边读边用书中的观点来检查、考量自己,不断反思和内省,十几年从教,漫漫求索,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他在帮你答疑解惑,教你办法和技巧;第三遍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就像一个整装待发的战士,急于奔赴沙场,去领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豪情。

当我读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章时,激发了我深切的共鸣。作为一名农民工学校的教师,很多教师都在抱怨学生生源差,学习习惯不好,工作压力大,我教过很多遍了可学生还是不会。面对这些问题,我掩卷沉思:我们是否真正的静下心来思考教师自己本身的问题呢?我们是否清晰地了解了学生-----“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的前提”,我们是否“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将灵活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目标”?当我们教师自己感到无奈的同时,是否也真正感受到了学生的无奈与不满呢?林崇德老师《教育的智慧》给出了我们清晰的答案:“教师教学要从三个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便于因材施教;从教材实际出发,便于因“教材”制宜;教师还要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

细细品味林崇德老师的这些话,我觉得一名智慧的教师会首先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情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他指出:当学习者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由于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造成备课、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上了一堂无效的课,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浪费。同时这也是一个德育的的过程,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他的教学一定是紧紧的围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而展开,“爱生教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一定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一定是有效地教与学的课堂,当我们的课堂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不是学生痛苦的枷锁、而是成为学生愉悦的体验,快乐生活的场所,这才是爱的体现,这才是智慧教师的体现。

而这样的课堂哪里来?来自于我们的教师精心的准备,投入的激情的课堂表现,更来自于教师深刻的反思与研究。

在备课时,我们在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我们教师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教材的实质和各项知识内容”。因此教师研究教材、研究知识的本质、研究学科素养的意识都是我们的必备的武装。教师是否具有教学的高观点、大视野,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及它承载的功能是否弄清了,这会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最终的影响。

上课时教师要重视讲授知识所体现出来的本质,注重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而在我们的一些课堂中,很多时候教师由于担心课时的问题,不会花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不断地、深入地理解知识背后的东西,往往是得出或者是给出计算公式之后,就马上进入练习、应用阶段了。这样学生成为了运算的机器,而不是具有思维的人。同时我们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在教学中我们抓住教学内容的主旨,提出最关键的,有意义的,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当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思考,有一边思考一边工作,思想才能作为一种钻研精神、求知欲、想要知道和认识的有机的精神需要而进入个人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自我反思给自己寻找一面“镜子”。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设置哪些教学情境?用了哪些评价方法?哪些是成功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等问题?这样的反思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逐渐转变为反思型教师逐渐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

于是我给自己列出一张任务清单,看着这长长的任务清单,我自己吓了一跳,原来我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呀!当我想到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时,便有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豪气,也就有了超越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于是当别人在操场打球时,我在和学生谈心;当别人沉迷电脑游戏时,我在书海遨游;当别人在音乐中享受时,我在一遍一遍观摩优秀课光盘、写教学随笔……

读林崇德老师的《教育的智慧》这本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要点亮孩子的智慧人生,点亮每一个孩子希望的灯,让所有的梦,从此不再懵懂;我们需要用书籍的力量,点亮我们的智慧人生,点亮每一位教师智慧的灯,点亮幸福,生活从此不同……

推荐信息

  • 《活着》读书笔记_生活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2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出自余华的短篇小说《活着》的自序。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每当读这本书时,我就会觉得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人总是这样,如果他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他会天真的以为他所面临的是天大的困难,所以便忧郁困惑,一筹

  • 《孝庄秘史》读书笔记_小说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2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又细水长流的小说。这是一部恢宏博大又纤柔婉转的史书。纵然并非完完全全的史,却是轰轰烈烈的情。它不是只在讲史,而是在史中写情。这是一段糅合了壮烈与兴亡、爱恨与沧桑的历史。这是一个让我痴心闯入、欲罢不能的故事。其实并非丝丝缕缕的演变,而是动人心魂的故事。它不是只在陈列?,而是在讲述中演绎

  • 《西方婚姻史》读书笔记_西方文化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2

    欧洲自中世纪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其发展都体现了欧洲逐步摆脱教会全面控制、解放人性的趋势。本文将以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婚姻发展为切入点,着重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婚姻状况,探讨欧洲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的发展趋势。一、婚姻的结合受基督教教义中原罪观念的影响,教会对婚姻是持否定态度的。基督教的早

  • 《地球的红飘带》读书笔记_感想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3

    读完了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幕幕血战的场面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仿佛还能嗅到空气中迷漫着的血腥和硝烟味。还有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巍峨的大雪山,一望无际满目苍凉的茫茫大草原,如一幅幅画卷在眼前晃动。这部书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1933年9月,由于党内&ldqu

  • 《狼图腾》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3

    读罢《狼图腾》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触便是,在那个充满血腥的年代为什么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竟然仅用区区十几万骑兵就能横扫欧亚?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呢?答案就是千万年来,游牧的草原人和草原狼,在腾格里这方神气的热土上时魂归时,怎样来到的草原,去时草原还是怎样。能摧毁几十个国家巨大城墙城堡

  • 活着读书笔记_长篇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3

    读这本书,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读完时,屋外已是华灯初上了,不记得当时是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情。不太喜欢悲剧,每每读完都让人唏嘘不已,久久不能从那种心境中恢复过来。而今,再次读余华的活着,我却多了几分感动与思考。文章作者是以第一人的笔触在记述的,仿佛一个叫福贵的老人在向我诉说着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没有

  • 《日光流年》读书笔记_悲剧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3

    听说阎连科这个名字是偶然一次在网上看到麦家说阎连科是他最崇敬的作家。最崇敬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是怎样的呢?情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描写细致入微,惊心动魄还是内容丰富充盈,人物关系复杂玄奥。怀着期待和好奇,我找到了他的《日光流年》。日光和煦,不刺眼张狂,给人以温暖呵护之想象。似水流年,岁月如水缓慢而寂静

  • 《狼图腾》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3

    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刚毅之魂。近日,拜读了20xx年十大畅销书之一《狼图腾》,心灵被作者描写的蒙古草原及蒙古狼深深震撼了。作者姜戎,在内蒙额仑草原插队11年,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

  •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_长篇读书笔记2000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3

    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赢取我们这个时代“元媒介”的地位。尤其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由印刷机开创并延续经年的所谓“阐释时代”已然让位于由电视机开创的“娱乐业时代”。电视及其文化如今既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

  •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_长篇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3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能够如此透彻心扉,是因为它未曾在“孤独”的表象上倾注一字,而只是将沉闷的“活着”娓娓道来。在这个比《红楼梦》还要繁复、难记的家族体系中,“活着”是所有情节发生的唯一齐源。为了寻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