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走出非洲》读书笔记:一封写给非洲的情书!

《走出非洲》读书笔记:一封写给非洲的情书!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0:25:04

《走出非洲》读书笔记:一封写给非洲的情书!

《走出非洲》的作者是,卡伦·布里克森。

1885年,卡伦诞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一个贵族家庭。1914年,29岁新婚的她前往非洲,在那里生活了十八年,在肯尼亚建起了自己的咖啡农场。

直到1932年农场经营失败,飞行员情人丹尼斯坠机身亡,她才只身回到丹麦。从这时她才开始写作,一直独居到1962年死去。

十八年的异国他乡,非洲俨然成了她第二个故乡。

从咖啡庄园为原点向四周发散,卡伦为我们描绘了非洲大自然的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景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非洲乡镇的人文风情,非洲的男女老少,其他外来移民,大家一起共同生活在这美丽和谐的非洲大陆上。

卡尔将雄奇瑰丽的景物与多难的人和事融为一体,将撼人心旌的非洲众生相与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交织在一起。让人读起来,心旷神怡。

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篇非洲游记,透过字里行间感受非洲那怡人的景色和令人向往的异国人文。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部自然哲学或者言情小说去看,去深刻感受坐着笔下那散发着非洲独特的魅力。

小说开头写道:“当你回首在非洲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一种感觉倏然而过:自己恍若曾一度生活在天空中。天空不是浅蓝色,便是紫罗兰色。大片大片的云彩,轻柔而瞬息万变,在空中升腾、飘荡。苍穹充满着蓝色的活力,将近处的山脉与林莽涂上了鲜亮、深沉的蓝色。

名著《走出非洲》:一封写给非洲的情书!

正午的天空十分活跃,像喷薄而出的滚滚岩浆,又像一池碧水潺潺流动,闪耀着、起伏着、放射着。它反照出的一切景物都放大了,变幻出奇妙的海市蜃楼。在这样高渺的天空,你尽可自由自在地呼吸。你的心境无比轻松,充满自信。在非洲高原,你早晨一睁眼就会感到:呵,我在这里,在我最应该在的地方。”

她的笔下,连工作都那么美:雨季初始,咖啡花盛开。细雨霏霏,薄雾朦朦,垩白色的花朵,犹如一片白云覆盖在六百英亩土地上,光彩动人。咖啡花有一股黑刺李般的淡淡的、略带苦涩的香味。

一旦咖啡豆成熟,园里就变得一片艳红。这时节,妇女和孩子们随同男人一起,前来采摘咖啡豆。四轮车、两轮车吱吱呀呀地把咖啡豆拉到河边的加工厂去。我们的机器算不得上乘,但加工厂毕竟是自己规划、自己建设的,我们十分珍爱。它曾经毁于大火,我们又重新修建起来。

巨大的咖啡干燥器转动着,转动着,咖啡豆在它的铁肚子里“嚓啦啦嚓啦啦”地翻滚,恰如卵石在海滩上经受波浪的冲刷。有时,在半夜里,咖啡豆干燥了,就得马上把它们从大罐里取出来。那真是有声有色的时刻昏暗的大厂房里,点着许多盏防风灯,每个角落都悬挂着蜘蛛网,遍地是咖啡豆荚。

在灯光的辉映下,一张张黝黑的脸庞充满期待,神采飞扬地围着干燥器。整个加工厂你会感到在这不寻常的非洲之夜,就象一颗明灿灿的宝石,镶嵌在埃塞俄比亚王的耳坠上。之后,咖啡豆要去壳、定级,手工整理分类,装入麻袋,用缝马鞍的大针缝口。

......

卡伦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非洲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是将真实的非洲展现给世界。

推荐信息

  •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3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今天我们在五楼听了一个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过草坪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陈赓和小红军都掉队了,陈赓给小红军干粮,小红军却拒绝了,他说他包里有许多干粮。陈赓骑马走了,他后来想了想不对,赶回去的时候小红军已经饿死了。他包里只有一块骨头,上面有许多牙印。主人公小红军宁愿自己受苦

  • 《徳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徳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我的阅读史就是我的成长史。从最初的十一二岁看琼瑶言情小说以及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到现在阅读各个国家翻译过来的各类文学作品。我走过了人生的前三十多年。一开始的读书只是为了打发枯燥乏味的无聊时光。现在读书则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一日不读书会觉得那一日就不完满。读书让我活得宁静

  • 《论语》读书心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论语》读书心得从小到大经常听老师讲起《论语》,在课文中也学到过它的片段,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并且是文艺学院的学生,令我感到惭愧的是自己并没有认认真真地把《论语》看完过。这一次,即使是要写读后感,但是坦诚地说,由于自身原因,我至今还是没有看完它。因此,我不敢对圣人的思想妄做评论,我想探索一下对于《论

  •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三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三篇读《游褒禅山记》有感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

  • 浅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浅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系统和完整

  •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以前读过的一些励志的书,看过后总觉得书中说的都是一些空话,只是泛泛的进行了一些要如何做,如何计划等等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这次的感觉却很不同了,书中利用了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进行分析,以具体的例子来展现道理所在。比如,书中写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

  •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也许长期一个人在家,承担了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到双休日,总会在老公的耳边叨叨唠唠个不停,他先是和我狡辩,后来因为我经常头痛,医生建议要不能生气,心情要愉悦,他便在几年前就给我买了本于丹的《论语心得》,刚开始我还耐着性子看,结果还是只翻了个大概,也许喜欢经常在他面前提起

  • 《李尔王》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李尔王》读后感李尔呢,是英国古代的国王,他已经八十岁了。他有三个女儿。有一天,国王把所有人召见,他想把权力给青年人。为了得到权力,大女儿和二女儿不停的说着甜言蜜语,而小女儿说了不太好听的真心话,却因此被赶出家门,断绝了父女关系。最后小女儿被杀害,李尔王的心脏也渐渐停止了跳动。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外婆》读后感400字(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5

    《外婆》读后感(2篇)《外婆》读后感篇一群建路小学六(1)班杨琴《外婆》这本书是伍老师对小时候的回忆,他把自己童年的回忆描绘得绘声绘色。外婆是一个慈祥、友爱、智慧,对小孩的教育很重视的女性,而书中的作者却是一个很顽皮的小孩,虽然这是很久远的事情,但作者把它写出了就像刚刚发生的事一样,让人投入到其中,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5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最近零零落落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很多章节,有很多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颇深。他说:有的教师动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使得学生往往用不着在进行思考了。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学教师被认为是讲解算术应用题的高手。为了使学生容易&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