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1000字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0:18:25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

这篇文章的男女主人公的背景,在一开始便点了出来:“真是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的典型!”这篇文章就围绕着这个来描绘了一对在各个方面有着较大差异的夫妻,在城市中如何由误会不理解,再到最终相互理解重归于好的故事。

如果抛开这篇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男女主人公的阶级立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阶级似乎是不同的。一对夫妇从农村到城市,因为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种种差异,爆发了矛盾,再到重新认识对方,互相理解,改变自己,重归于好,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再普遍不过的事情。然而将之置于那个新中国成立不久,一切都在重新建设、重新发展的时代,这便有了更深的意味,引人思考。

男主人公李克,女主人公张同志,一个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出身,一个是典型的贫农出身,在旧时代承受过许多压迫。这些出身与经历早早便决定了他们在一些生活习惯与思想上的差异。在那个“抬头湾”的乡村里,他们之间的结合,显得是那么的和谐,在那个纯净质朴的小山村里,没有什么外部压力,他们的日子过得单纯而又充实,和谐美好,充满温情。然而,当他们踏进城市这个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原来并不不明显的生活习惯与思想上的差异而带来的种种矛盾开始激化了。

文章中男主人公李克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爱面子,有点小资情调,追求享受安逸,他在城市这个环境中如鱼得水,而女主人公张同志仍然保持着原有农民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丈夫觉得妻子狭隘、保守、固执,妻子为丈夫没良心、浪费、自私,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然而经过一些事后,丈夫改变了对妻子的看法,他开始欣赏妻子对党和政府人民那种真挚的感情,热情关心,她坚韧的毅力,正义的行为方式。他发现妻子在积极适应城市生活的改变,向新时代环境靠拢,但坚守初心,不改心中信念。最后夫妻之间一段对话化解了彼此间的矛盾,打动了彼此,使得他们重新理解对方,重归于好,心灵挨得更近了。

其实这两个主人公又何尝不是那时千千万万个初入城市的夫妻间的缩影。文章最后那句话“恨不得一个早起的功夫就把社会改造好”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对当时现状的感受与想法。

“我有什么可反省的呢,我自己固然有缺点,并不像她说的那样严重……”文中李克给我的印象,或许就是有些大男子主义,他控诉张同志的狭隘,保守固执,他时常将张同志与小资产阶级思想作对比,然而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他对张英的不满日益增多,导致这段婚姻出现了李克口中的“裂痕”。

文章中是这样写的:“组织上分配我给她写传记,我们整整谈了三个晚上。也许就在这个时候,我爱上了她。”“我们结婚三年,直到今天我才仿佛对他有了比较深刻……”共同生活的三年中,或许李克作为一个丈夫,从没能从本质上了解到自己的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但在我看来,张同志却始终是表里如一的,她的狭隘,固执,正是她所坚信的,而这也正是文中李克所不具有的。

“看破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抄着手的、微弯着头的、口含着烟卷的……但是,都很坦然!这情景,在我看来,也已经是很生疏的了!觉得很不顺眼,正想问问,忽听得人群里有人喝到:‘住手!你凭什么压迫人!嗓音又尖又高。一顺眼间,我突然发现:那人不是别人;正式她,是我的妻!这时候,她昂首挺胸地站在那胖子的面前,正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的神气!我突然觉得精神上有点震动,但同时,马上又模糊地想:她真是好管闲事!不知道怎么着才好……”

文章中这一幕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面对不公正的事件能够挺身而出,这正是张同志的性格使然。不是像旁人那样坦然看戏,也不像李克那样只是好奇心驱使的八卦的心态。只有张同志,在面对不公,能欣然站出来,这使我感到既符合情理又有些许意外。意外她对旧社会习惯的憎恨与不可调和,都在萧也牧的笔下尽数展现出来。

推荐信息

  • 《半夜鸡叫》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3

    《半夜鸡叫》读后感相信很多人对“周扒皮”这个词语都不陌生,在世人眼中,“周扒皮”就是刻薄、吝啬的代名词,而这个词便来自于《半夜鸡叫》这篇文章。《半夜鸡叫》里的地主周扒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他是一个十分刻薄吝啬的坏蛋。为了让长工们都为他干活,不惜半

  • 读西游记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3

    读西游记有感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写的一本神话小说,透过这本小说可以看出吴承恩这个愤青对当时的社会有多么的不满,他花最大篇幅写的孙悟空就是反抗现实最好的象征,但是在现实面前,哪怕再勇敢,再有能耐,仍旧逃不脱封建制度这个枷锁。孙悟空从一开始的大闹天宫,到被压五指山,再到陪伴唐僧去取经,从一开始的桀骜不驯,

  • ​《摆渡人》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3

    《摆渡人》读后感又读完了一本书,《摆渡人》小说写得是一个摆渡人引导一个已故的灵魂往生超度但结局却是灵魂带着摆渡人回到了现实重生故事很简单,但里面饱含的复杂情感却让人心里难以平静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负责引领她的灵魂穿越荒原,可相处期间却互生情愫,让他这个摆渡人在千万次的引导后终于有了不同的感觉,不再

  • 《黄帝内经》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3

    《黄帝内经》读后感昨天中午我无意中闭上眼睛,想静一静。我刚闭上眼睛就看见《黄帝内经》中的歧伯。我问他:你在脏中为什么不提胰脏?歧伯说:那时,我们不知道有胰脏。所以脏中没有胰。后来人们知道有胰脏,你们不给添补上那是你们的问题。我又问他:你为什么说心主神明?他说:那时,我们不知道是脑主神明,我们以为是心

  • 《走出非洲》读书笔记:一封写给非洲的情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3

    《走出非洲》读书笔记:一封写给非洲的情书!《走出非洲》的作者是,卡伦·布里克森。1885年,卡伦诞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一个贵族家庭。1914年,29岁新婚的她前往非洲,在那里生活了十八年,在肯尼亚建起了自己的咖啡农场。直到1932年农场经营失败,飞行员情人丹尼斯坠机身亡,她才只身回到丹麦。

  •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3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今天我们在五楼听了一个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过草坪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陈赓和小红军都掉队了,陈赓给小红军干粮,小红军却拒绝了,他说他包里有许多干粮。陈赓骑马走了,他后来想了想不对,赶回去的时候小红军已经饿死了。他包里只有一块骨头,上面有许多牙印。主人公小红军宁愿自己受苦

  • 《徳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徳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我的阅读史就是我的成长史。从最初的十一二岁看琼瑶言情小说以及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到现在阅读各个国家翻译过来的各类文学作品。我走过了人生的前三十多年。一开始的读书只是为了打发枯燥乏味的无聊时光。现在读书则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一日不读书会觉得那一日就不完满。读书让我活得宁静

  • 《论语》读书心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论语》读书心得从小到大经常听老师讲起《论语》,在课文中也学到过它的片段,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并且是文艺学院的学生,令我感到惭愧的是自己并没有认认真真地把《论语》看完过。这一次,即使是要写读后感,但是坦诚地说,由于自身原因,我至今还是没有看完它。因此,我不敢对圣人的思想妄做评论,我想探索一下对于《论

  •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三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三篇读《游褒禅山记》有感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

  • 浅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54

    浅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系统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