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生死疲劳》读后感(共4篇)

《生死疲劳》读后感(共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9:55:05

第1篇: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是有“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传说、历史与当下”之称,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所写的一本长篇小说,而本书故事也将让人深感此评语之妙。

故事从一场自1950年到2000年的漫长六世奇妙轮回之旅,拉开序幕。

高密东北乡有一个屯,屯名叫西门屯,屯里有个大地主,名叫西门闹,心善人勤却冤死,入了地府受酷刑,不明了啊,不明了。西门闹在世时,勤勤恳恳,一点儿也不闹,但在“斗地主”时期,被同乡人枪毙后,怨气冲天,天天在地府里闹,但也只闹了两年,就被阎王踢去畜生道,投胎成了西门驴。

西门驴回了人间,已是人是物非。土地改革政策让西门驴发现,自家土地不是自己的了,自家妻儿也不是自己的了,对此,他还可以理解,但愤愤不明的是为何自己一定要死?怀着复杂的心情,西门驴折腾了一辈子,追求自由,获得荣耀,身残遭弃,重回蓝家……最终在饥荒时,被村民分而食之。

二世为牛,温和良顺,却宁死不肯入人民公社,被身为积极分子的亲生儿子鞭打致死,凭最后一口气毅然死在家门前。闻者肃然。

三世为猪,住是猪中之豪,吃是猪中之最,尊是猪中之高。全村养猪让西门猪赶上了好时代。然而好事多磨,猪瘟袭来,西门屯损伤惨重,虽然西门猪逃过一劫,但还是逃不过死门,有点不同的是,他是自愿救人而亡。

改革开放,举家进城,西门猪投胎成狗小四,忠诚护主。一生守护,守护开放长大,最后老死在家乡。

西门闹还闹吗?不闹了,他转世为猴,短短几年,陪陪自己最后一个苦难的血脉。恩恩怨怨何时了?最后被精神崩溃的开放一枪打死。

2000年,西门闹转世为人,成为蓝千岁,一个故事从他口中传出,一段恩怨就此了结,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生死疲劳》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与2000年新旧千年交替的这段时间为背景。以西门屯这个农村的人和事为线索,从农村的角度,讲述新中国成立来三大改造之一的农村改造对农村的影响与变化,来表明那段时期中国的变化。以主人公西门闹的视角与心境的改变,来表达这一时期各种恩怨情仇在历史前进的齿轮下的变换。

人的聪慧在于追求与服从真理。在实践的检验下,证明改造、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这条路对中国来说是正确的,虽然因为“冒进”导致了许多冤情与动荡,但结果是好的,看着现在的和平与繁荣,国家的独立与强大,这都是共产党领导下和人民的追随与努力下获得的成果,不只是当下人应当感到自豪,那些曾经为此流过血的人也感到欣慰——没有白流。

大智若愚,心有成算,不宣于口;小智若妇,心无成算,满口文章。国家的动荡许多是由于部分人对一些过错死揪不放,得理不饶人,崇洋媚外而产生的。曾经我也总是被什么文革啊,饥荒人性泯灭啊等等词汇,而对国家在这条无人帮助的路上探索的成果不屑一顾。而事实上,那时的我连文革是什么,饥荒是什么都不知道,却已经以偏概全,胡乱否定了。而今,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愚昧无知。醒悟的我不禁对现在社会上那些掩人耳目,讹言惑众的网络信息感到恐惧。据调查,现今网民更多的是小学初中生,正是一知半解的时候,但却率直莽撞,有些完美主义,最易被影响的年纪。如同当年的自己,现在又有多少人被误导呢?网络暴力,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误导罢了。就比如,现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就备受别有用心的国家争议,面对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速度,有人害怕了,也确实有国人骄傲了,传言我们是要打着和平的旗号侵略别国,成为世界霸主。对此,我只想让大家扪心自问,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有没有哪怕一次侵略占领过别国的土地。中国发展到现在凭的是自己的血泪、抗争和拼搏。落后就会挨打,这是血淋淋的教训,我们明白落后的苦,落后的难,才不忘在自己发展的同时拉别国一把。千年来无休止的朝代更替与战乱,使我们更加渴望和平,也更加明白和平的意义,即使现在许多青年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望眼整个世界,中国在活跃的国际舞台上绝对是有话语权的。

回归小说内容,在走集体化道路时,蓝脸从始至终都坚持着单干,无论怎么“劝导”,也不改初心。这一行为似乎是造反派的作为。可是,相信只要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不是坏人。

确实,因为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存在,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个千年来形成的制度,共产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将其一举歼灭,此举不可谓不艰、不伟。在此过程中,可能有善良无辜的人受到伤害,但这比起以往的战争——只有用时间来遮掩痛苦要好得多。我们还有纠错与“摘帽”的环节。人无完人,我们的政策在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可能有偏差,我们的百姓可能有偏激,回顾历史,我们除了要有悲悯之心外,更要明辨是非,对国家这一伟大变革予以肯定,才可以使我们的国家大胆地继续往前走。

这篇40多万字的长文,章章精彩,但在结尾处却有些潦草。作者将整个故事分给三个人来讲述,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与新鲜感,防止读者疲劳。但很明显,作者忘记了在此期间如何给自己增加趣味,他自己先疲乏了。虽然结局有些遗憾,但是在几个月的时间,用手写写出这篇长文,此精神与文章质量是十分让我佩服的。期待莫言先生更多的优质文章。

第2篇: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

知识的获取途径纵横交错,但书本无疑是众多途径中一个最为便捷、最为全面的承载路径。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教子训诫。芸芸寒门学子均将读书做为改变贫苦命运的不二法门。

然知天命的年纪,一切均已定数。唯想通过读书能够通透一种心态,灵活一种视觉,丰润闲暇的无聊时光罢了。

暑假闲余,翻阅了莫言先生的著作《生死疲劳》。作品以西门闹这个冤死的地主为主角,以他的灵魂转世投胎为驴牛猪狗猴的生死轮回为主要情节,围绕他的家人,他的家乡,以不同的视角去看人生的得势落魄,世间荣辱,生活百态。

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此不敢贸然诳语,抑或是想告诉世人生死轮回的折磨原本就是件让人疲惫不堪的事情,应该淡然的看待一切,才能真正在这种轮回中获得心灵的宁静,悠然度日。

还是谈一点有形有样的东西吧。到了一定年纪,人们大抵都会容易怀旧,书中最能拨动我内心深处那根弦的应该是作品的大背景:高密县的草草木木,山山水水。那些曾经充满儿时美好回忆的别样景色现已“人是物非”了,唯有在暑期结伴相约秦岭的众多“峪口”避暑时,尚能隐约可见那种原生态的儿时印象。

门前的稻草堆、村头的老槐树、蜿蜒的田间路、路边的小水渠…这些犄角旮旯里都掺杂着迎春花香和泥土气息的淳朴憨相早已根植于心灵深处,成为生命前半部分不可或缺的“器官”,永远滋养着那份不曾淡忘的乡土乡情。时过境迁,现每每回老家,总是凭借着模糊的印象找寻儿时嬉戏、放羊、拔草踏过的足迹……也每每这时便会由衷的慨叹世事变迁、岁月如梭。

单纯的有形,难免肤浅了些,最后还得故作深沉,谈一点尚不成熟的拙见。

如果要用几个简单的形容词概括作品的话,应该是恣意、夸张、形象、诙谐、辛辣、荒诞、讽刺。尽管这些字眼不够高尚,可是,当一本全虚构的小说能全部容纳这些词汇,已是弥足珍贵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蓝脸用自己平凡的一生告诉我们: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谛。我们拼命的向前走,寻觅着人生的黎明,可到最后,在经历所有悲欢离合之后,我们才恍惚明白,年少时最厌恶的平凡竟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生活亦是如此。从一开始的无知到慢慢拥有,人心的贪欲逐渐膨胀直到回归为零,这样的生死死生,疲劳往复,也许就是生命的原始动力吧。

第3篇:生死疲劳读后感1000字

《生死疲劳》这本书是莫言酝酿了34年用43天的时间书写了50万字的长篇小说,而我利用了每天晚上休息前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足足看了一个多月,有时看2分钟就犯困了,哎!也算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吧!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走进魔幻时代或者说玄幻的感觉,开头就是主人公之一的西门庆大闹阴间地府,拒喝孟婆汤,六世轮回,依次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大头残疾婴儿。通过动物视角来反映1950年至2000年新中国50年来的农村土地与农村发展的变迁历程以及蓝脸黄瞳庞家3家三代人(确切来说应该是四代人)的世间荣辱、得势落魄、生活百态、恩怨情仇的故事。莫言用魔幻的手法展示了现实社会农村土地这一沉重话题,经过大集体大包干,单干,大跃进,“文革”及改革开放的近50年的风风雨雨生生死死恩恩怨怨!从书中人物的姓名就基本可以知道发生的时代背景如蓝解放、蓝开放、黄合作、黄互助、庞抗美,改革等。

生死疲劳,生也疲劳死也疲劳,作为地主之一的西门闹,活着疲劳死了依然疲惫不堪。投胎转世为驴,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前世今生,西门闹看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的生活境遇,愤怒,怨恨油然而生,操心这个牵挂那个,简直就是身心疲惫忘记了自己已为驴的身世。最后竟落个因自然灾害吃不上饭被大家分着吃了的下场!直到转世为猴,再也没有恩怨没有痛苦没有牵挂只是供人类表演的玩耍而已!人或动物,死后是否能够轮回,不得而知,但是生活在世,事物的发展必定有一定的规律,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等的确如此。

我们作为生命的个体,任何事情任何时候要拿得起放得下,要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更要经得起任何事物的诱惑。书中从五十年代的贫困,甚至温饱问题到改革开放,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农村农民不管是穷是富都离不开农村土地的展开开发农民生活的幸福向往。思忖良久,无非是贫困了的想富有,富有了的想享受享乐甚至到寻求更刺激的生活。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百姓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管是圣人先贤还是穷苦老百姓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从古到今贫困意味着落后、贫困意味着挨打、贫困意味着低人一等。只有富有了才会更好的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为什么大家都厌恶贫穷追求富有呢?因为贫穷不能满足人的欲望,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里的,不管是食欲还是性欲,不管是爱美之心还是虚荣之心,不管是车子还是房子,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内啡肽还是多巴胺等等。确确实实好多东西需要钱来解决,需要钱来实现,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莫言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有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从书中可以领略出,关于人生莫言很“坦然”。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带着倔强或带着贫困或带着富有或带着恩怨情仇或带着私欲或带着牵挂等等都要回归土地!

一切来自土地的终将回归土地!

第4篇:生死疲劳读后感1500字

《生死疲劳》,不愧是六世的轮回,洋洋洒洒近四十万字。莫言说他这小说是纯手写还只用了四十三天,真羡慕这些能出口成篇的作家,连贯着的句子好像是自己跳出来的一样,开着语音输入一张口就是精妙绝伦的一个篇章。

小说中,被冤杀的地史主西门闹经历了六道轮回,先后变成驴、牛、猪、狗、猴,最终又转世为一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述说着自己每一世的离奇经历。小说通过六道轮回的想象跨越生与死,悲悯着历史变迁之中无常的命运,也歌颂着生存于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们世代相继、生生不息的执着生命力。

特别羡慕作家们的一个特权,就是能让自己活在自己的小说里,莫言真是把这个特权用的绝妙。小说中,莫言这个鬼点子多爱捣乱、遭人嫌弃又喜好读书能说会写的冒失鬼,在那个光怪陆离、过去的现实与魔幻交织的西门屯小世界里,任性又坚韧的活着,也推动着整个故事一步步的发展。

也是在这部小说中,彻底的爱上了莫言的白月光,在他之前的作品中,也读到过关于月夜月亮月光的描写,那个可以把北方院子照亮的月光,那个可以像生牛乳一样倾泻在瓦片上好像能淌下来的月光,那个能让地面上、树梢上像落了秋霜的月光,我真的在老家的晚上见到过,整个院子都明晃晃的,自己去院子里上厕所不用开灯都不会害怕。

官场与爱情,道德与人性,如老电影般“放映”着的文字中,不用细品,都能在当今现实的生活中找到可类比的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说莫言的小说就好比是鲁迅的作品,是于不同时代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无声的映照,站在不同物种不同生命的角度,讽刺可以讽刺的,讲述能够讲述的,真实又自然,曲谱一样流畅的细节描写中,有时如梦如幻,美的动人,有时又粗话连篇,梗点满满,让人忍俊不禁笑出声。

总看到评论说莫言的文字就是一场感官盛宴,真的一点没错。气味如丝,可以看到颜色;触觉如锈,可以闻出味道,这不是典型的“通感”,但是却比“通感”更巧妙,更让人感受真切,所以我怀疑像这些作家,他们的感官都是异于常人的,所以对待普普通通的事物,也会特别的有感触。

回到小说本身,用阎王的话来说几世的轮回,是让西门闹不断淡化仇恨,忘记痛苦。不禁想到了开篇伊始的那句佛语: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告诉世人活的无欲无求,才能活得轻松。但回看来发现,书中的大小人物,虽生死疲劳,但人人都在折腾。身为地主忠厚老实尽做好事却惨遭枪毙被人唾骂的西门闹,贪图富贵蝇营狗苟虚伪至极又活的清楚的蓝(西门)金龙,重情重义忠诚干净死倔到底的蓝脸,像西门屯的女性一样开的热烈活的硬气的大杏树,宁被亲儿打死也不肯站起来的老黄牛,庞抗美、蓝解放、庞春苗、蓝开放……就像红楼梦中,名字宣告着时代,也预示着生命,命运的安排之下,大小人物、牲口家畜都疲于奔命,折腾求生,富贵贫穷,轮回之中,逃不过时代的追捕,逃不出情爱的安排,跌跌撞撞、兜兜转转,到头来感慨一切安排,自有定数。

书中大篇幅的通过动物的视角来讲述对人类社会的所观所感,人性与兽性的对比,尤其引人深思。越接近结局节奏也越发紧凑,到猴的一世已经完全丧失了西门闹的记忆,所以全都由莫言来代述,他是小说中的莫言,又是真实生活中的莫言,他一直在强调,结局并不美好,但他也改不了,因为即便是在小说里,一旦人物活了起来,就有了自己的命运,这也是天注定,连作者都是没办法更改的。

最后,一身正气的小镇警官蓝开放得知自己与深爱着的庞凤凰是近亲绝望至极引弹而亡;

最后,蓝脸用一生坚守的几份薄地上,西门家蓝家众人及猪狗牛驴猴的坟墓堆起;

最后,庞凤凰在潮湿晦暗的地下室里诞下他与蓝开放的大头儿;

最后,五岁的大头儿说,故事还要从一九五〇年一月一日讲起。翻看开篇,这句也是整部小说的开始。

推荐信息

  • 关于围城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3:27:02

    《围城》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故事。小说以从欧洲留学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以调侃、幽默和极富讽刺意味的笔触,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和婚姻恋爱等方面遭遇到的重重矛盾和纠葛,揭示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表现了作者对旧中国西式知识分子的无情嘲弄,以

  • 《成语故事》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4:08:32

    《成语故事》里的成语故事多不胜数,这本读物,它不止有对成语由来的小故事,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详细的解说之外,还增设了历史典故,人物介绍和小知识等小栏目。让我们在认识成语的同时对当时的背景与学者的认识加深巩固。“妒贤嫉能”这个故事写出了项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古至今,不赏

  • 《英雄雨来》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4:48:02

    “雨来飞跑着,简直像一匹脱了缰的小马驹儿。树林从他身边闪过去,田野上的秫秸堆,从他身边闪过去。眼前的小桥,眨巴眼的工夫,已经丢在背后……”雨来,一个聪明机智、活泼顽皮、勇敢顽强的12岁抗日小英雄,自从我暑假里读了《小英雄雨来》后就久久地盘旋在我脑海里,我非常佩服他。雨来是晋察冀北部还乡河畔芦花村一个

  • 关于《责任胜于能力》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5:22:32

    前几天看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我觉得写的非常好,我深深被书里的故事感动。我觉得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有一颗责任心是我们在护理工作中的关键,对整个护理团队来讲责任就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不管对个人或者整个团队来有了强烈的责任

  •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6:04:02

    这个寒假,我得到了一本《三国演义》,看到它的封面,我就很想知道它里面的故事。首先,书的封面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书是人类的记忆,因为在书里,包含着人类的历史,进化发展的过程,年代累积的知识与经验,也描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优美。《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它主要写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

  • 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6:36:32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书中介绍了作者的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是作者李跃儿老师经过二十二年的摸索的经验结晶。读后,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到底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觉得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7:17:02

    前前后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平凡的世界》。故事并未因此结束,因为那些鲜活的人物,依旧在他们的世界里继续生活着。全书没有什么华丽优美的语言,文字简单到通俗易懂。看起来只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作者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反映社会的人生百态。相信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能够深刻地体会其中滋味。就我

  • 《茶馆》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7:55:32

    旧社会的黑暗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可怕许多,和现在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茶馆》这本书很好的向我们诠释了这中间的天壤地别。这本书的作者是老舍,他把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描绘的淋漓尽致,把当时旧社会的黑暗一一揭露出来,似乎看到的那些,就是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这本书最重要的场景就是在当地有名

  • 有关《活着》的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3 18:30:02

    一个暮年的老人,回忆他自己的一生。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中国人的生活几千年来都是有点盼头的。所以,一个人活着就像是在为别人而活。这也算是中国的特色吧。我们不去讨论这种特色的优缺点,只是当一个极端的个例发生的时候,一切解释都这样的苍白。富贵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讲起自己的经历,是那样的平淡和满足。一个曾

  • 关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4 7:13:32

    作文标题: 有感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关键词: 透了 糟糕 小学五年级本文适合: 小学五年级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的作文,题目为:《有感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有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