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2000字
还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间,是在8年前的暑假,当时以一名幼儿教师的视角来阅读书中的内容,给予我很多的启迪,时间飞逝,当再拿起这本书已是一位5岁孩子的父亲,此时我以一名父亲的角度中再次进行阅读,希望在书中能够在亲子教育方面获得新的感触。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是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全书共分五个部分,24个章节,其作者是美国的甘第尼、福尔曼、爱德华兹。它讲述了:"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作者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开启了一次发现儿童、教育儿童以及向儿童学习的奇妙旅程。
一个小镇诞生的奇迹
本书作为阐释瑞吉欧教育的经典著作,对瑞吉欧•爱蜜莉亚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思考。瑞吉欧教育作为世界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它不仅吸收杜威的进步主义哲学、皮亚杰建构主义心理学、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创立了一些最早称之为学前教育学校的幼儿园。瑞吉欧•爱蜜莉亚这么好听的名字,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个美丽女孩的名字,其实不然,瑞吉瑞教育的创始人是马拉古奇,大家对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是有一句教育名句大家不会感到陌生:“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其实,瑞吉欧•爱蜜莉亚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小镇的名字,所以瑞吉欧教育也被称为一个小镇诞生的奇迹。近年来中国学前教育也得到迅猛发展,例如浙江安吉教育、山东利津教育,也都影响着世界的学前教育,中国的学期教育人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中国小镇诞生的奇迹。
那么书中瑞吉欧•爱密莉亚的学前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作者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瑞吉欧学校中开展的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范围深入而广泛的主题探究活动,我们称之为方案教学。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在亲子教育方面我有以下的3点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从完全照办变成“玩伴”(家长角色转变)
我们经常说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的教育中扮演着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要充分尊重幼儿,就要给予幼儿探索表达的空间。在书中在第十章:“教师的基本角色”表述中,马拉古奇说过,要给出一个定义来阐述关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完整内涵与外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瑞吉欧关于教师角色的定义,是综合的,多角度的。其实教师的角色和家长的角色是相通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延伸到亲子教育中,家长应该通过专注的、启发式的倾听,从儿童的对话、共同行动过程中得到启发,引发教育时机。
有一天诺诺回家高兴的和我说幼儿园出现了一个鸟窝,我当时并没有在意,不久一次去市场,就看到一个卖小鸟、乌龟货摊,他拉着我走到货摊旁,很认真的观察每一种小动物,他刚开始并没有要求,只是站在原地看了半天。过了一会,他挠挠头然后指着一个里面有2只小鸟的笼子,对我说:“爸爸,我想买这个”,我当时想都没想,立马就拒绝了他,我对他说:“家里已经有小鱼和乌龟了,还要买,第一我没有时间照顾,第二会引起资源浪费。话音刚落,诺诺就含着眼泪跑过去找妈妈了,并且对着妈妈说了些什么。妈妈走过来拿就要付款,这时我立马呵斥道:“我看谁敢买”,诺诺就更大声的哭泣起来,看到他哭,我就说出了家长们经常“警告”孩子的话:你在哭,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晚饭后,诺诺妈妈就和我说,你知道儿子在市场和我说了什么吗?儿子说:他很想要买笼子里的小鸟,因为笼子里小鸟没有妈妈,幼儿园的小鸟有妈妈,不会饿肚子。你都没有专注去听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回应,就一味训斥,无论对错,你这样对孩子会有很大影响的。是呀!因为许多原因我们对孩子的发现、语言没有倾听和感受,把孩子框在自己认为的框架中,让他们一定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完全照办,这是不对的,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生活中的“玩伴”,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第二天我瞒买回了小鸟,同时决定和他一起照顾好小鸟。
二、从“我”的世界,变成走入“你”的世界(尊重孩子想法)
书中反复提到:“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有一百种世界,、一百种想法,等着孩子们去发掘”。那就代表着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种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于事物的态度,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他们会用什么“手段”来探索和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说,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让他们不遵循我们成人按部就班的思维模式,有时甚至会让我们措手不及。
每星期三的晚上是诺诺绘画时间,今天要绘画森林,刚开始他涂的都很常规,草涂绿色、苹果涂成红色,过了一会涂到太阳公公,他一下子拿起黑色蜡笔,把太阳很快涂成黑色,我当时就“炸”了:“你能不能好好涂色,太阳是这个颜色吗?你要是这么不认真、捣乱的话你赶紧给我出去”,听我说完后,诺诺对着我插着腰指着我说:“哼,你个坏爸爸”。当时我内心是很生气的,但是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做,于是坐下来和诺诺聊一聊,他和我说:“爸爸我没有捣乱,你不知道天黑了,太阳就是黑色的吗?你什么时候黑天看过太阳,你现在看看外面有太阳吗?你是不是傻”,对呀!在孩子的世界里为什么太阳不可以是黑色的呢,他的想法并没有错误呀!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为家长的我们,只有尊重他们的好奇好问,尊重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才能走近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的思考,确保给予一些较为正确的帮助和教育。
三、从“回避”话题,变成“正面”交谈(亲子有效沟通)
书中强调瑞吉欧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沟通。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幼儿、教师和家庭三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是促使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经验和成长良好途径。在沟通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更“强大”,他们拥有观察、感受、创造等等成人所拥有的能力。
2周后,有一只小鸟突然死亡了,我明显感到诺诺很悲伤,那一天他问了我很多的问题,小鸟为什么会死、死后它会去哪里?幼儿园一般很少有关于生命主题的教育活动,尤其是死亡主题的,还是比较忌讳的,我当时就还在思考怎么回答,他突然看着我,很认真的问“爸爸,你以后会向爷爷一样老吗,那你也会死去吗?”当时听到心里一阵,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因为这个问题我自己都没想过,更没有想过年幼的儿子会问我这个问题,我深吸了一口气,摸着他的头缓缓的回答:“会呀,当然会,每个人都要经历出生到死亡”,这是诺诺拉着我的衣角大声说:“我不想”,突然我感觉儿子长大了,我就很认真的和他聊了一次关于成长的话题,我告诉他:“你也会长大,也会和爸爸一样有自己的家庭和宝贝,也会有一天许多老人一样步履蹒跚,所以你要珍惜每一天,要每天都快乐开心呀,这也是爸爸的心愿,而且就算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也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我对你的爱一致都在,永远都围绕在你的身边,不会离开”,我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正确,但是正面积极和孩子沟通,我觉得也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帮助。
以父亲的视角再次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觉得,其实陪伴孩子成长并不是帮助孩子去规划来成长的线轨迹,而是感受他们的想法,陪着他们体验成长路途中快乐和悲伤。
第2篇: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第一句话是: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有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读完整本书,读懂了书中的“小题大做”。他们的“小题大做”来自于尊重和幼儿有关的每一件事:把幼儿看作和任何人一样的独立个体,尊重幼儿的想法,接纳幼儿的个别差异,感激来自于幼儿、老师、家长以及社区的任何微小贡献。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更加应该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孩子参与活动的方式也不一样的,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状态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当个别幼儿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通过引导或有效地调整活动来影响其参加;当个别幼儿有不同的需求时,教师应该予以关注和重视;当个别幼儿由于身体、情绪状况影响导致其拒绝参与集体活动时,教师也绝对不能强迫;当个别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参与活动时,教师也应该允许。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第二句话是: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做什么,然后,假如你也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
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新《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的个性表现,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当面对幼儿的个体需求和群体安排起冲突时,教师不应该漠视幼儿的需求,更不应该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不合作”,而是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深入到孩子的活动之中,以宽容的心理对待幼儿,关注幼儿的需求,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站在孩子的立场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尊重他们的不同需求。
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里,教师支持儿童的学习并不简单地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帮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引发更多有意义的新问题,从而生成新的课程项目。但是我们也必须和孩子一样,能够感受惊奇和欢乐。我们必须能够接住孩子丢给我们的球,并以一种让孩子想要继续与我们玩,过程中有可能渐渐发展出其他游戏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
所以,教师的核心作用在于为孩子“创造发现的机会”,让“发现”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第3篇: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600字
我第一次看到《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本书,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拥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怎样神奇的一百种语言。
从书中我感受到:在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师幼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其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多样化的角色。就像书中所说“也许我们并不缺乏观念,我们缺乏的恰恰是体现观念的具体的教育行为。”而“瑞吉欧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将幼教观念和行为完美地统合在一起”,它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作了进一步清晰的阐述,为我们更好的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提供了依据。
其实,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应该真正地学会尊重孩子。平时,我们常常会把尊重孩子挂在嘴边,会认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游戏项目的机会就是尊重孩子。但是,在阅读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后,我对尊重的看法有了改变。瑞吉欧教育者对孩子的尊重来自他们对孩子能力的完全信任,来自他们对孩子活动的全力支持,来自他们对孩子内心想法的认真倾听,更来自于他们对孩子行为的期待和欣赏。也让我意识到,在和孩子们一起时,我应该让自己真正融入孩子中间,成为孩子活动时的亲密伙伴和解决困难时的向导。
世界在儿童眼里充满了未知,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奇妙的事物,而方法可能是看、是听、是闻、是触摸......但是,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他们会用什么“手段”来探索和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可能性。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读懂幼儿的一百种语言,支持幼儿的一百种语言,使之成为师幼互动的桥梁,服务于幼儿教育。
第4篇: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是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的甘第尼、福尔曼、爱德华兹。本书作为阐释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经典著作,将带领我们的眼睛越过高墙,开始一次探索儿童、发现儿童、教育儿童以及向儿童学习的奇妙之旅。《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讲述了:“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瑞吉欧.蜜莉亚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因其卓越的幼儿教育熠熠生辉,成为全世界教育家的灵感来源。瑞吉欧教育体系鼓励儿童通过各种可“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探索周围环境及表达自我。
孩童时,我们常常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又开始怀念小时候的纯真和快乐,羡慕孩子世界的简单和无限可能,这本书通过观察孩子的世界,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通过一些案例,让晦涩难懂的专业描述变得生动起来。它还让我懂得了我们应该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个别差异,感激来自孩子、家长、老师以及社区的任何小贡献。就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代表着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种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于事物的态度。
瑞吉欧采用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我相信,孩子在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过程中会收获更多,而我们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鼓励、支持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因为,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也许又能引发有意义的新问题。
为人师者,面对这样单纯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一定要时刻做到尊重孩子、关注孩子、支持孩子、热爱孩子,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能一直铭记,不要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孩子的语言与天真。(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