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百团大战》的读后感大全(20篇)

关于《百团大战》的读后感大全(20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13:59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大家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深受教育。

百团大战是我军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以大兵团、主动进攻为态势的战役。此次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打破了日本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今年,在举国庆祝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将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搬上了大荧幕,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百团大战的战争史实。影片从国军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场殉国开始,爱国主义精神自始至终贯穿全片。该片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的历史正剧。

影片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在令观众震撼的同时,也将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对交战双方的伤亡,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并通过将娘子关铁路道岔争夺战;关家垴攻坚战等具体战役将百团大战演绎得淋漓尽致。

剧中彭大将军指挥若定,爱兵如子,重情重义,令敌胆寒。日军指挥官曾这样描述彭大将军“其悍似虎,其志如钢。”。剧中另一位主要人物左权将军是黄埔一期生,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少有的科班“海归”(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影片将彭德怀、左权两位性格各异的将军演绎得鲜活生动。两位将军一文一武,一粗一细,一张一弛相互之间配合得相得益彰。剧中左权将军将自己的皮带送与彭德怀将军的片段,更是让观众体会到两位将军之间血浓于水的战友情。

今年,正值百团大战75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缅怀在百团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和平。

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100字

【1】18,今日单位组织观看百团大战这部电影,接到通知的时候我想起来前两天虹爷单位也组织他们看百团大战,当时我还调侃了她,心想这种片子不就是主旋律,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各种夸张吹牛皮呗,总感觉这种片子都侮辱了电影这门艺术了。

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心理就去了呗,结果看的过程中,我和同事几度泪奔,敌人对毫无反抗能力的老百姓实行扫荡,三光政策,一个好好的村子瞬间就毁了,被欺负的少女那双满含泪水的眼睛,救我,为了让火车撞上装甲列车,轨道阀门上死了一堆人,就是要完成任务,就是要击退敌人,一个又一个冲上去,这就是前仆后继,还有梁政委刚刚看到一丝温暖,革命友谊刚刚升华,就为了保护对方而死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哑巴给彭老总的那双沾满自己鲜血的千层底,还有很多,好久没有看电影哭出来了,对军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自是无法言表,最记得彭老总说,不打我们就要亡国灭种,过去对现在成了历史,而历史却决定了现在,没有那一批又一批不怕死的先烈,哪有现在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何谈幸福和梦想!

再说说这部电影吧,节奏感,故事完整性,人物塑造,做到了真是感人不做作,战争就是枪林弹雨,子弹不长眼,新兵不流血,永远成不了老兵,我们不是靠手撕鬼子,不是靠神奇的开外挂,我们是小米加步枪,没有武器,跟敌人肉搏,拿敌人的武器修修补补,敌人不是弱智,敌人不是脸谱化的凶残又傻逼,日本的武士精神,家族荣誉至上,狡猾,先进的武器等等,我们的先辈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是靠智慧,勇气,团结,还有鲜血!最后扯皮一句,电影看完,我想说,彭老总,我跪粉你!深思熟虑,当机立断,勇猛又智慧,有情有义,真汉子!就这一点来讲,我就觉得这个电影是成功的。晚安。

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

百团大战是我军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大兵团,主动进攻为态势的战役。此次战役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但终因违背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持久战、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而备受争议,并成为指挥这场战役的最高指挥员——彭德怀元帅在危难中的罪状之一。今天,在举国庆祝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宁海强导演将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班上了大荧幕,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百团大战的战争史实。我有幸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百团大战》,感触颇深。

影片从国军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场殉国开始,到我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为国捐躯结束,爱国主义精神自始至终贯穿全片。该片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的历史正剧,是与美女加小鲜肉饰演的抗战神剧有着本质区别的抗战影片。

影片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在令观众震撼的同时,也将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对交战双方的伤害,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并通过将娘子关铁路道岔争夺战;关家垴攻坚战等具体战役将百团大战演绎得淋漓尽致。

影片在人物刻画上也是相当不错的。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将一位身经百战,运筹帷幄的彭大将军刻画得入木三分。剧中彭大将军指挥若定,爱兵如子,重情重义,令敌胆寒。日军指挥官曾这样描述彭大将军“其悍似虎,其志如钢。”。剧中另一位主要人物左权将军由刘之冰饰演。左权将军是黄埔一期生,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少有的科班“海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刘之冰将左权将军的儒将之风展现得近乎完美。

影片将彭德怀、左权两位性格各异的将军演绎得鲜活生动。两位将军一文一武,一粗一细,一张一弛相互之间配合得相得益彰。剧中左权将军将自己的皮带赠与彭德怀将军的桥段,更是让观众体会到两位将军之间血浓于水的战友情。只是片尾左权将军不幸殉国,让人有些伤感。我想,左权将军倘若活到建国,十大元帅的行列中肯定会有这位儒将的身影。

今天正值百团大战75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缅怀在百团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百团大战600字观后感

在近代史之中,有一段历史,所有的中国人都会铭记。那就是抗日战争,今天,我看了《中国近代史之百团大战》之后,不禁感叹,为了不受屈辱,人民奋起拼搏,保卫祖国。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至此开始了八年的全面抗争,而百团大战就是中国抗战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再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 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 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 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 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 ,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 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 ,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 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 、副参谋长左权 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 、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和伪军 约15万人,另有飞机150架。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 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46个团、第120师 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 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 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在此后的五年里,我国军民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看完了电影后,我不禁热泪盈眶,我不禁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而感动,我也为人民下定决心保卫祖国而感动,为国难当头升华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我们不会,也不能忘记这些英雄先辈为保卫祖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在历史上书写新一页的篇章

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300字

我观看了《百团大战》这部影片,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一幕幕硝烟弥漫的战争画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影片讲述了八路军历经各种磨难战胜了日军的故事。而最后一场大仗,让我真真切切地想进入到荧屏里去助八路军一臂之力!在这场恶战中,彭德怀总司令站在危险前沿,拿着望远镜,密切关注着战局,左权和其他将领们要拉他下来,可他说:“我要和士兵在一起!”多么可敬的人啊!没有因为自己身居要职而高高在上,一句“在一起”振奋了全军多少战士的报国之心。

还有那位梁政委,她接到命令带领团员去挖暗道,挖好后,把炸药包往里塞。“轰!”一声巨响!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日军乱子阵脚,在心里默默地喊着加油的我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但是,敌军的战斗机出现在了上空,投下了炸弹,梁政委不顾个人安危,急忙扑过去推开了一名战士,当飞扬的尘土散去,那名战士毫发无损,而梁政委却躺在那片烧焦的土地上——她牺牲了。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的战士,为了革命无怨无悔。

我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勇敢、不懦弱,或许他们认为为国捐躯是一种光荣吧!保卫祖国是自己来到这世界上的使命吧!可能是因为现在没有战争,许多人不能理解这些军人是哪来的勇气。但你们可曾想过,如果当时你也是一名战士,你会这样做吗?有些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会说我愿意,当兵要的就是一种舍已为人的精神,保住了国家,就是保住了一切!这是一种信念,坚定的爱国信念!

战争胜利了,电影结束了,但彭德怀总司令说了一句话让我永远无法忘记:宁可浴血而亡,不愿待颈而死!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坚持抗战的精若没有他们付出巨大代价,牺牲自己的一切,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存在,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牢牢铭记这段历史,奋发进取,奉献青春!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为今天的祖国繁荣昌盛而自豪,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做一个勇于面对一切困难、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百团大战观后感300字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校同学共同观看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也影响到其它国家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正面对战。

战争虽然冷血残酷,但却演绎了感动的故事。战争途中,八路军向日军重要的中转站—娘子关火车站发起正面攻击。八路军虽然没有日军那精良的武器,却靠着对敌人的怒火和一腔热血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杀敌无数。不料,狡猾的日军搬来了救兵,背后偷袭八路军。虽然这时八路军处于劣势,可依旧不屈不挠。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让火车撞上救兵的坦克才能获胜。但火车和坦克的轨道不同,只有变道器扳到另一边,才能使轨道统一,正面相撞!战士们都毫不犹豫的冲向变道器,可扳动它又何来那么容易,所有日军把枪口都对准了变道器,上来一个就杀掉一个。不久,英雄的尸体围满了变道器,数不胜数。可还是没有将轨道统一。知道最后关头:火车和日军坦克只有一尺之差时,一位红军战士直冲变道器,还是无情的被枪打了好几个孔,他没有倒下,而是扳动了变道器。那一刻那位战士仿佛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砰“地一声,日军的火车爆炸了,娘子关战争胜利了!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使我难以忘怀,那就是——在传递团旗的时候,彭德怀告诉拿旗的小战士:“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这面旗不只是一面队旗,更是队魂!在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团大战已经也不只是历史上的一场战争,更是一种流传千古的“百团魂”!“百团魂”是老战士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热血奋斗的革命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才取得了胜利,才有现在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

让我们新一代龙的传人传承革命先辈的“百团魂”,为国家献一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我有幸参加了医院团委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组织的观看抗日题材电影“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不仅仅是一场局部战争的胜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他鼓舞了全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士气,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始终沉浸在70年前的战场上,为日本军国主义残忍而愤怒,为革命先烈的无畏奉献而热泪盈眶,更为共产党的伟大领导而心潮澎湃。

2015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2015年9月3日更是极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兴奋的节日。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不能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借此观影机会,不仅纪念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更是为了通过70年前的残酷战争,来激励我们学习革命先烈勇于奉献,报效祖国。

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抗日英雄们的鲜血白流!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为中国更加强大奉献一生。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我们憧憬世界和平、要维护世界和平,但也千万不能忘记70年前的那段耻辱!只有强我、强国,才能永远维护中华民族的和平安康。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百团大战600字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个而拍摄的。我是在我院组织的“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上观看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每当观看类似的抗日影片时总觉得热血澎湃,特别是看到日本军人残杀我国平民时真恨不得到屏幕中去和敌人战斗。而看完后冷静下来时又总令人深思,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的担子感觉又重了些似的!

《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样意义重大,改变了整个抗日的格局。影片的目的是选择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这段历史。我觉得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 !

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年轻一代,在这思想开放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其是西方意识文化的渗透下对于近代我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感觉很远了,现在没必要记住这些,有时间还不如去看看股市房价实际些。更有甚者对当年革命先烈的伟大抗日事迹有质疑的态度,对于这一部分人我觉很是愤怒和可怜以及无奈,愤怒他们忘记了耻辱,可怜他们已经被西方的敌对意识渗透而不知,无奈自己明知其有错而不能帮他们改正!以前也有类似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但由于其制作质量故事情节太差,不但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反而被吐槽成抗日神剧适得其反!

新拍的这部《百团大战》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日本军官的野心和残忍。片中改变一味的突出我军如何英勇而日军如何腐败无能战斗力极其低下,这反招人反感也和历史上日军的战斗力不符,而是通过日军的战斗力基本与历史相符,战争场面极其惨烈我军伤亡也惨重来才衬托我军抗日的英勇的惨烈!同时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加入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影片的历史背景是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1940年8月20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整个战役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正大铁路为重点,开展交通总破击战(8月20日至9月10日)这次进攻战役于8月20日首先从正大铁路发起。

第二阶段: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9月22日至10月上旬)

第三阶段: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作战(10月6日至12月下旬),百团大战的发动,使日军的部署陷入混乱局面,敌痛感中共军队威胁极大,为稳定战局,巩固其在占领区的统治,日伪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以坦克开路,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晋西北地区的反“扫荡”作战一直延续到1941年1月下旬。

片中最让我难忘的场面是梁山同志驾着火车和日军的装甲车相撞的画面,为了抢得轨道变轨的控制权,我军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在那小小的不到两平米的站台上一个叠一个全是致死手都还伸向扳手的敌我双方战士的尸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惨烈!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

百团大战观后感1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1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600字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大家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深受教育。

百团大战是我军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以大兵团、主动进攻为态势的战役。此次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打破了日本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今年,在举国庆祝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将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搬上了大荧幕,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百团大战的战争史实。影片从国军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场殉国开始,爱国主义精神自始至终贯穿全片。该片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的历史正剧。

影片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在令观众震撼的同时,也将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对交战双方的伤亡,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并通过将娘子关铁路道岔争夺战;关家垴攻坚战等具体战役将百团大战演绎得淋漓尽致。

剧中彭大将军指挥若定,爱兵如子,重情重义,令敌胆寒。日军指挥官曾这样描述彭大将军“其悍似虎,其志如钢。”。剧中另一位主要人物左权将军是黄埔一期生,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少有的科班“海归”(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影片将彭德怀、左权两位性格各异的将军演绎得鲜活生动。两位将军一文一武,一粗一细,一张一弛相互之间配合得相得益彰。剧中左权将军将自己的皮带送与彭德怀将军的片段,更是让观众体会到两位将军之间血浓于水的战友情。

今年,正值百团大战75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缅怀在百团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和平。

百团大战观后感600字

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观看了历史影片《百团大战》,我深为触动。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夺取的胜利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奉献,才能对得起这一身军装,对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现出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国家为己任,在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坚强领导、果断出击,扭转局面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深入百姓,发展群众,鼓舞士气冲锋在一线作战指挥,将敌人包围圈各个击破,打乱了敌人的战法,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来捍卫祖国,让敌人不敢再犯我疆土。

——罗先贵

上级领导组织我们观看《百团大战》,我深深地被当年的先烈所感动。他们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意志,洗礼着我们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深入骨髓感染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加铭记那一段血的历史,也在向我们每一位军人敲响警钟,勿忘国耻,身为当代革命军人的我们就更应当做到铭记历史。

在加入部队这个光荣集体时,我们就宣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但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时,我愿意将我的满腔热血流向祖国的土地。

百团大战观后感100字

推荐信息

  • 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8:28:40

    人类历史的长河已流了千年万年,每个人的生命在这条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不堪一击的浪花,稍纵即逝。然而,在每个人平凡或不平凡的一生中,生活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无止境的悠长……读了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就是:坚强,毅力,付出的合成。海伦成功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她在困难

  • 有关稻草人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9:11:30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近几天,我又看完了一本好书《稻草人》,合上书本,我意犹未尽。《稻草人》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一粒种子”、“祥哥的胡琴”、“将来做什么”、“月娘娘的亲事”……令人沉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一粒种子”了。“一粒种子”讲的是世界有一粒核桃大的种子,而且是唯一的

  • 《三字经》读后感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9:51:20

    在生活中我用过的《三字经》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在学校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爱护小同学,在家我孝敬父母,有了好吃的东西,我总是先给爸爸、妈妈尝后我在吃。我知道一个人从小要学习做人

  • 有关阿q正传读后感的范文大全(16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0:28:10

    提到阿Q,人们自然就想到鲁迅笔下那个无名无姓、先前比别人阔多了、头上长着癞疮疤、一不小心就被人“儿子打老子”的阿Q形象,可怜可悲,又可笑可叹。他高举的精神胜利法的旗帜也随着自身的不朽穿越了时空。之所以再想到阿Q ,是因为近日给学生上课,讲到《阿Q正传(节选)》,无意中有了些许

  •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共3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1:09:00

    《木偶奇遇记》创作于1881年,最早发表在《儿童日报》上,科洛迪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木偶奇遇记》叙述老人皮帕诺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老人卖掉上衣,供儿子上学。可是小木偶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

  • 关于《野芒坡》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1:52:50

    一本书,一道光——《野芒坡》读后感这个寒假我一连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最喜欢的一本是《野芒坡》,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主要讲了幼安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而父亲却是个哑巴,自小幼安就遭到继母的虐待。为了寻求外婆的爱,无意中走失,误入教堂,被看门人送入圣母院,在那里,他认识

  • 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2:29:40

    初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很有趣。那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是一种我们已经体会不到了的生活。而作者鲁迅先生,更是将自己的童年生活描写得生动又有趣。通读整篇文章,无一不是妙趣横生。而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更是让我对那种生活充满了好奇与羡慕。菜畦、皂荚树、桑葚、蝉、黄蜂、叫田子、油蛉、

  • 《瓦尔登湖》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3:16:30

    最近看了一点《瓦尔登湖》,说实话我不是什么文艺女青年。所以这本凑单的书,让我看得着实想打瞌睡。但这书确实是一本经典。作者说的很多话,都能让我们深思。“人们常常挨饿不是因为缺少必需品,而是因为缺少奢侈品。”他认为我们原本的生活可以很简单仆实。获取一些生活必要的物品就可以了。不必要花费精神去追求些华而不

  • 关于《重返狼群》的读后感大全(精选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3:57:20

    《重返狼群》读后感狼是全世界最令人憎恶和恐惧的动物,曾有过一些科学家想放养草原狼却无一成功。人们都用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词语来表达坏人,总之,有狼的词无一好词。可在川西一名女作家“李微漪”在西藏想与狼崽见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微漪在一个叫南卡的家中救活了一只小狼,她喜欢它,

  • 《发现孩子》读后感(共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4:33:10

    儿童,孩子,幼儿,看到这几个字眼时,我们常常会联想到他们往往是需要被照顾、被包容、被保护的对象,但其实并不然。孩子“真实的一面”应该是怎样的呢?父母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我们又如何做好一个幼儿教育者呢?在读完蒙台梭利的《发现孩子》这本书后,我想我找到了答案。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