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麻雀》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麻雀》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1:56:10

读《麻雀》有感

读《麻雀》有感

我在《黑马阅读》这本书上读过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小麻雀》一文,我读了之后深深地被老马雀救小麻雀的精神所感动。

小麻雀家住在窗框的窝里,它想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子,整天东张西望,妈妈告诉它:现在不会飞,掉下去会被花猫吃掉的。可是他不听话。有一次,它在窝边唱歌一不小心掉了下去。一只花猫正好站在那儿,非常高兴想吃掉小麻雀,就在这时老麻雀飞在小麻雀面前,样子好可怕浑身的毛竖着,喳喳叫个不停,跟孩子说:“快飞吧!”小麻雀一害怕竟飞起来,它妈妈也飞起来,可是尾巴被小花猫咬没了它不在乎看到孩子没受伤真高兴,花猫没吃到麻雀不高兴地喵喵叫。

由麻雀想到人类,母爱更是无人能比。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天寒地冻,妈妈都为我洗衣做饭,接送我上学。记得有一次,我生病肚子疼,妈妈急忙把我背到医院,我心想:平时妈妈没有这么大的力气,这次怎么有这么大的力气来背我呢?到了医院,医生询问我的病情,医生给我挂点滴。我不知不觉地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了。在199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有位母亲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宁愿自己死也不让孩子受到一点伤害,在临死之前,她在手机上写下一条信息:孩子,妈妈永远爱你。可想而之,母爱多么神圣,多么伟大。

我们还有共同的母亲,那就是祖国,我们在她的怀抱里快乐地成长,我们要认真学习,长大后报答祖国。

《麻雀》读书笔记_麻雀读书笔记600字

这几天,我读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我一连阅读了好几遍。读完后,我深受感动,脑海里不时浮现出那感人的一幕:

一天一个猎人带着猎狗打猎回来,路上猎狗发现一只被狂风吹落在地上的刚生下来不久的幼小麻雀。猎狗正要吃掉幼小麻雀,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了下来,站在小麻雀的前面,展开翅膀,想要尽力保护小麻雀。在老麻雀的眼里猎狗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明打不过他,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宁肯舍去的生命也要保护小麻雀,她没有退缩向前逼近,猎狗被这种力量吓得向后退了几步。猎人看见了连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想着这感人的情节,我不由地深思:舍身救幼鸟的勇气,老麻雀的勇气到底从哪儿来呢?它的勇气来自于那博大、无私而又神圣的母爱。是的,我们人类的母爱不同样伟大吗?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一位年轻妈妈用身体顶住那塌下来的水泥板,当救助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走了,但在她的怀中,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那位年轻而又坚强的妈妈用她的生命,终于使孩子活了下来。其实,母爱,表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之中:从咿咿呀呀地学语、跌跌撞撞地走路、到我们上幼儿园我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是母亲精心哺育的结果;早早地起来做饭,送我们上下学,一年四季,不管天气的变化,妈妈都是风雨无阻,晚上还要辅导作业为了子女的快乐成长,每一位母亲都费尽心血;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更是夜以继日地守护在病床前,恨不得把病痛转到她身上

母爱是如此的平凡,但又是如此的伟大!世界上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就是伟大的母爱!

读《麻雀》有感600字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不只是人类,动物也是一样,这我一直知道。但在读了《麻雀》这篇文章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秘:亲子之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

《麻雀》这篇文章出自于俄罗斯作家屠格尼夫的作品。这篇潸然泪下的文章主要写了一位猎人打猎回来时,他的猎狗在一棵高大壮观的梧桐树旁见到一只刚出生不久就从巢中掉下来的小麻雀。那只猎狗刚露出锐利的牙齿时,一只老麻雀从天而降,挡在小麻雀的前头,颤抖着身体,精神高度集中着,正准备与猎狗来一场激烈的搏杀。猎人唤回猎狗走开了的故事。

这是一篇多么感人的故事啊!那只老麻雀明明可以待在安全而舒适树梢上,不用担惊受怕的;明明可以放任那只小麻雀不管不顾的。但它却仍然心甘情愿冒着葬身狗腹的危险,只因为那是它血浓于水的亲人。

就连动物也懂得不管敌人多么强大,也要拼命保护自己的至亲,又何况是人类呢?我偶然间看见一则新闻:3月25日,江苏省邳州市邳城镇泇口村庄某座树林里,一位到了本该享清福的年纪的老人身裹一床被子,就地躺在堰下,神志不清。邳城镇市民等人将老人送到泇口卫生院进行救治。26日凌晨2:50分左右,老人在卫生院去世。看完这篇新闻,我觉得心都凉了半截,世上怎么会有如此不配为人子女的人苟活于世呢?父母亲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地把他拉扯大,可他不但不感恩,还狠心地将一位手无寸铁之力的老人家抛弃,这样的人迟早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父母赋予我们的生命、陪伴我们的成长。小的时候什么事都由他们来承担,天塌下来了有他们顶着,地震起来了有他们护着;现在长大了,不念养育之恩,将父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难道不令人心寒吗?

通过这么一则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一篇令人落泪的文章《麻雀》,我更加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真正的含义了。趁父母尚在人世,要多陪伴他们,要多与他们唠唠家常、吃吃饭,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标签: 《麻雀》读后感

推荐信息

  • 有关红楼梦读后感的范文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7 16:00:30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

  • 《大秦帝国》读后感(共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7 16:36:20

    《大秦帝国》的作者是孙皓晖,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之一,他用了十六年,创作了《大秦帝国》。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吗?是秦国。《大秦帝国》讲的是在春秋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经过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一步步崛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国面临亡国之祸,齐、楚、燕、韩、赵

  • 《刀锋》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7 17:23:10

    跟《月亮和六便士》一样,阅读毛姆的《刀锋》,重点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惊叹书中人物的生命力。“生命力”,这个东西听上去玄妙,但能真实投射出来,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得到。生命的力量,生命的意志,生命的抗争,生命的汹涌澎湃……在尘世不可知的命运和因果律令下,个体生命,无论男女,是否具备独立不移的人格,是

  • 关于《世界是平的》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7 18:02:00

    【第1篇】寒假期间,我拜读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说实话,这是学校推荐我们读的书目,一开始只是在被动的读,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急切想弄清楚作者为什么会认为“世界是平的”。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更被作者所描述的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全新格局所

  • 关于《百团大战》的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7:47:50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大家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深受教育。百团大战是我军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以大兵团、主动进攻为态势的战役。此次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打破了日本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今年,在举国庆祝抗日战争70周年之

  • 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8:28:40

    人类历史的长河已流了千年万年,每个人的生命在这条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不堪一击的浪花,稍纵即逝。然而,在每个人平凡或不平凡的一生中,生活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无止境的悠长……读了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就是:坚强,毅力,付出的合成。海伦成功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她在困难

  • 有关稻草人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9:11:30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近几天,我又看完了一本好书《稻草人》,合上书本,我意犹未尽。《稻草人》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一粒种子”、“祥哥的胡琴”、“将来做什么”、“月娘娘的亲事”……令人沉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一粒种子”了。“一粒种子”讲的是世界有一粒核桃大的种子,而且是唯一的

  • 《三字经》读后感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9:51:20

    在生活中我用过的《三字经》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在学校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爱护小同学,在家我孝敬父母,有了好吃的东西,我总是先给爸爸、妈妈尝后我在吃。我知道一个人从小要学习做人

  • 有关阿q正传读后感的范文大全(16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0:28:10

    提到阿Q,人们自然就想到鲁迅笔下那个无名无姓、先前比别人阔多了、头上长着癞疮疤、一不小心就被人“儿子打老子”的阿Q形象,可怜可悲,又可笑可叹。他高举的精神胜利法的旗帜也随着自身的不朽穿越了时空。之所以再想到阿Q ,是因为近日给学生上课,讲到《阿Q正传(节选)》,无意中有了些许

  •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共3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8 11:09:00

    《木偶奇遇记》创作于1881年,最早发表在《儿童日报》上,科洛迪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木偶奇遇记》叙述老人皮帕诺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老人卖掉上衣,供儿子上学。可是小木偶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