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我不是药神》有感400字
今天晚上,吃过晚饭。爸爸带我来到香港城奥斯卡影院看了一部名字叫《我不是药神》的电影。
乍一看,名字很搞笑。但是看了这部电影后留给我最多的就是感动。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些知识,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叫格列宁的药物,可以说是天价药,正版的药物要卖到将近四万块钱一瓶,一般的百姓家庭根本负担不起。没有药就意味着等待着死亡。而本部影片的主人公程勇,利用走私的方式从印度进口格列宁,这种药在印度很便宜,但是也是正版药,疗效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价格,也就进价五百多一瓶,跟中国价格相差几十倍,听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要说,这么便宜会不会是假药呀!其实是真药,程勇卖的这种药延长了很多白血病人的生命。当然,他也是一开始奔着挣钱去的,后来,当他看的很多病人还是因为药品短缺而失去生命,他毅然决然的不停的从印度走私药品,从定价三千一瓶的药品最后变成进价五百块,他的目的已经演变成了治病救人,甚至最后把自己创建的公司赔了进去。
最后,由于正版药品公司不断施压举报,程勇公安机关被抓获,量刑时我看到法院门前聚集了很多白血病人,他们是来为程勇求情的,看到这里,我感动极了,我觉得程勇是一个好人,一个伟大的人。我很庆幸自己目前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觉得健康胜过一切,但是有了疾病我们也不能放弃,而是要寻求治愈的途径,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的活下去。
观《我不是药神》有感800字
爱,是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在月光下晶莹的闪出迷人的光芒。——题记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来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对,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一粒小小的格列宁,改变了人心底的渴求。最初,他接受这单生意,只是为了交得起房租,留得住儿子。而后来,他不为赚钱,只为买不起天价药的老百姓们健康平安…那个时期,口罩成为人们的统一标志,家家都会有病人,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一瓶格列宁,夺走了他们的全部。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老奶奶对着警察说:“四万块的一瓶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她是假药…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都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多磨痛心的一句话啊,警察无奈也心酸。 是什么?让老奶奶挺身而出说下这段话?是什么?让程勇不顾被抓的危险继续代理印度药,且只卖500元一瓶。是爱,是真情。在吕受益去时候去,“红毛”也为了他出车祸而死,有一份信念一份爱去支撑着程勇。法堂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不错,这正是他帮助的人们,是他用爱感化了大家。
总听大人们说,这部影片不推荐青少年看,它诠释了人性的险恶和社会的黑暗。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程勇的大爱,警察的支持,刘思慧的母爱,和人们的互帮互助。这是真情,是温暖!如果说,我是被程勇的举动感动哭的,更多的,还是被人们之间的爱与善感动哭的。
在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给予他人的一份帮助,扶起摔倒的同学,给成绩偏下的同学讲题,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帮助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做义工做慈善……让我们一起努力,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送一丝温暖,撒一份爱心,传播真善美和健康积极的正能量。
爱的力量是无比大的,爱的色彩是无比美的,爱使我们幸福,快乐,健康,使家庭美满,使社会安定,使世界界和平,使人间处处有温暖,处处有温情,处处都有爱!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400字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部反应社会底层人士重病后没钱买药的写实电影,叫《我不是药神》。里边生动的描写了面如枯槁的白血病病人、“药神”程勇、不顾人生死的制药公司老板、一心救济病人的神父……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神药”贩子——程勇在一位白血病患者地“鼓动”下,为了赚钱、铤而走险,非法进口印度格列宁,后来,他为了明哲保身,将此事放弃、遗忘,但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昔日好友一个个离去,于是他重操旧业,就算最后被抓进大牢也无怨无悔。
它好就好在贴近我们的生活,能让我们看到,人间疾苦和没有钱治病的现象。开始在他创业时许多事情让我们哈哈大笑,后面的情节却让我们襟然泪下,这一哭一笑的对比,引人深思。它还让我学到了,钱固然是好的,但是不能因此让我们失去了善良,失去了本心。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不是时间可以抹去的,它足以让人们珍惜一辈子。就如程勇所说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些什么,但是我们总能希望,美好那天早些到来。是啊,虽然我们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们总要尽自己的力气去做出不让自己失望的事情。才能让生命虽有“过”,却无悔!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_高中观后感1000字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我不是药神》,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你也和我一样具有着非常深刻的感触。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感觉堪称真实的写照,对于疾病的煎熬,还有昂贵药价的苦不堪言!随后我又重新拜读这一本书我不是药神,文字更是给人想象的空间,让主人公的情感更加细腻!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同时这本书更是值得去咀嚼,社会的温情,人性的善恶,小人物内心的不断蜕变,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诠释的淋漓精致。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有的身患重病,因为女儿身患重病不断努力生活的单亲妈妈,因为身患重病的而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农村少年,被病痛苦苦折磨但因为新生的孩子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的患者。还有一个卖着印度神油但却被生活逼迫无奈的老板,一个心地善良擅长英语的牧师。有希望牟取暴利的商人,有正义感充满热情的警察,有一群拼命想要活下去的普通人。他们每个人都是平凡普通的无名之辈,但是却都心怀一份炽热。想要活下去的心情,还有想要救人的那份感动!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社会的温情。于此对比的还有黑心卖假药,而且价格昂贵的,毫无人性的!随着神油老板的代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他却始终如一的保持自己的药物的价格不变,他没有过度膨胀的欲望,只是希望能够稍微改善一点自己的生活,他关心着那些和他一样同样贫穷的人的生死。影片的最后,他宁愿自己赚钱,也要让那些患者得到便宜的药品,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社会浓浓的深情。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努力生活的不容易,不断向上的精神,不知足的自己。那位老婆婆的话至今还话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她苦苦哀求警察,她说:“领导同志,我病了三年,四万一瓶的药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这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嘛?那药才买五千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她说,她想活着,想要淋到明天的雨,想要见到明天的太阳。想要看到自己的儿子生一个大胖小子,想要多活一会儿。这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是尤为的困难。在他们看来,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她们只渴求能够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多活一会。生活真的不简单,我们要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现在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如意,请你学会努力生活,学会知足,珍惜身边简单幸福的快乐。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善恶,有为了不断牟取暴利的老板不断涨价,有为了保护老板不被发现的农村少年不惜自己包揽下所有的罪责,驱车冲向远方吸引警察的注意力,然后不幸车毁人亡。他们有的自私自利,浅薄至极,有的重情重义,善良可爱。如果可以,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善良,让这世界充满温情。不会再因为疾病,不会再因为昂贵的药价而买不起,而让整个人,甚至整个家庭的光都暗淡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当一个人拼命活着的样子,真美。我看到了一个生性善良的人是多么别具一格,充满魅力。我希望,每个人都温暖纯良,世界美好单纯。这是我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我不是药神》电影观后感1800字
余晖娇羞绯红,温温柔柔的融化在天际,清朗的红阳一遍又一遍的祈福着,祷告着。它们就要消逝,将要散去了。可它们却比朝阳还要红热,比黎明还有一汪勃发的纯澈热情,像是一发兜转后又重回到起点。可炽热的梦想早已漫溯在时间的缝隙间,岁月的涌动间,都染有温柔的光芒。纵使岁月将我们变得残酷,可生命的脉搏下都是动人的温热,永恒不变。
生命本该如此,轻轻悄悄地有着它最初的模样,但也有后来烈烈灼心的千转百回,就像《我不是药神》里面那群像极了我们的人。他们在残酷的现实的凝视下胆胆颤颤,在分离、得意的错综复杂里踌躇纠缠。越往前方,足下的锁链越发沉重。不是对错,不是善恶,而是如毒般灼人的愧疚与害怕,这份懦弱的善良是会在黑暗静谧的夜中迅速泛滥,占据你的整个心房,叩打你的整个心扉。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直善良的人,但却有一直坚持的人。
他们的血肉早已模糊,被现实的狼牙虎爪撕咬地碎裂猩红,被蜚语的铁链死死地禁锢着,但他们却仍然在坚持,坚持那心底一点点的不甘,坚持着心中那孤独的信仰。即使连骨髓的刻划下深深的伤痕,他们却从未怨恨过上天的不公,甚至从不叩问。因为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他们应该去坚持,锲而不舍。
就像痴狂的人心里也有打哆嗦的畏惧,坚强的人心里也有对未知的害怕,可他们心中更有屹立不倒的信念,程勇像是一粒迷茫的星辰,失足坠落在寥落的黑暗中,他学会了自私,学会了自暴自弃。他有着焦灼的迷茫,生活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令人难受的煎熬。他有一个可爱的儿子,还有一个能给他温暖的父亲,他不想失去这牢固的避风港,更不想被押进冰冷而又昏天黑地的监狱里。但是社会对于病人的冷漠和绝望的无奈都令他痛苦,他身处冰火交界处,无论哪一边都是对极限的挑战。最后,他毅然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善良。
善良的人不是全能的人,不是完美的人,更不是伟大的人,但他们身上那股油油的干净更让人感动。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这么一句话:作家的责任只求认识,而不是批判。是的,因为生活中深深浅浅的印迹会将一颗真心笼罩,空留烟尘,一生幽幽的探寻,淌过污水,淤陷阴沟,痴迷星空,可走到终点,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岁月的尽头,是茫茫的一片野白。世界上最美的答案,其实是无解。因为生活本来就矛盾,人亦如此,所以才有生命的活性。
张长林在影中无疑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形象,他唯利是图,卖假药害人,但是他在狱中的言语却令人痛苦的感动。警察的威逼利诱突然对他没了用,当他傻愣傻愣地笑着,猖狂嚣张的大声说,我不知道他是谁时,我只觉心脏噗通两下,融化入了矛盾的缄默世界中。对呀,他心里还是有干净的灵魂的。说不定,他的孩子也是白血病人;说不定,他也有一段穷得被人嘲讽、被人追打的过往。所以,他爱钱,他恨穷。但他也会感动,他感动于程勇悲伤却又热烈的善良。因为他知道,有知却无畏,才是真正的善良。这就是人性,反复却令人时不时惊喜。当代,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法制的社会,但也应该建立一个法制和人性共存的社会。
屏幕上那一张张戴着口罩的脸与现实的面孔重合,我的脑袋里一遍遍浮出那些说过“对不起”的病人。“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罪?!”“对不起,医学是有限的,我们已经尽力了。”
即使贫富不同,可对生命的希望永远相同。
慢粒只是白血病的一种,医院里更多的是影片中反复提到的急变期病人。大大的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那一双盛着恐惧、懵懂,甚至是麻木的眼,眼睛在往上大部分都是突兀的光头,无论男女。白血病的孩子总是比其他科室里的患儿要听话乖巧的多,或者说是沉默的多。那些肿瘤浸润带来的无止境的疼痛,那些流血不止的恐慌和反复高热的乏力,已经过早的打磨了他们的娇气与任性。他们在喂药时都要被反复商量讨好的年纪里,已经可以一声不吭的爬上操作台,摆放着最方便进行骨髓穿刺或腰椎穿刺的姿势,面不改色的吞下有强烈消化道反应的药物。或许他们并不理解生死的含义,而是在认清了哭闹毫无作用后,只能从特别疼和有点疼中做简单的取舍。
希望就是这个影片的核心,就如同程勇的善良第二次被老吕的死激发出来的时候,当他把聊天记录一点点放大到“希望”时,他们真正最敬佩和感激的应该是格列宁公司。追根究底,真正的希望还是这个药本身。因为正版药被研发出来,且治疗有效,才有了仿制药生产的前提,才有了讨价还价的可能。攻克一个绝症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单凭这一点,它就应该被所有人尊重,而临床上多的是无药可救、毫无希望的绝症,但也只有希望才能使人的内心真正迸发属于他的希望。
即便时隔境迁,可心中那一点点涌动的温热,永恒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