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线教师读后感800字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孩子,将教育的真谛发挥得淋漓尽致。小到作业的收缴,大到良好班风的建设,管老师都是用心在琢磨。虽然他不是班主任,却有着班主任的使命,将孩子的一切放在心中,从孩子学习生活的点滴抓起,用心揣摩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孩子拥有精彩的人生奠定基础。
特别欣赏的是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详尽地阐述了他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组建作业竞赛小组”让孩子树立竞争意识;“与作业拖沓者订作业合同”让懒孩子用“好作业”回击别人的嘲笑;“弹性作业和作业典型”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活动凝聚了管老师的良苦用心,招招见效。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管老师的激励学。正如书中所说: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激励孩子的高手。孩子有了进步,或者做了一件很小的好事,或者坏习惯有了改善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关注。教师及时恰当的喝彩,可以增加动力,提高积极性。管老师建立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奖励机制。如“每日表扬”、“管老师专项奖”、“邀请学生帮老师做事”、“药走偏方”、“和学生打赌”、“与最近的人比”等等。这些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告诉我们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在感动之余,我也尝试着像管老师那样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在课堂上和微信群里表扬。学期结束我结合孩子们的特点,给他们颁发了“劳动小能手”、“进步之星”、“礼貌之星”、“学习标兵”等。假期里我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制定了习惯养成记录表,另外鼓励家长每日把孩子做家务、学习、锻炼身体等方面的或者视频发在微信群里。我们任课老师看到后都会对孩子进行鼓励,坚持做着每日表扬。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受到表扬、成为榜样的机会。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收获满满。
借用管老师的一句话,用以自勉“一线教师除了站在大地上,还应用诗意的目光不时眺望一下地平线;一线教师除了耕耘、忙碌,还应不时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
第2篇:一线教师读后感900字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教育,乃国之大计。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是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全书共十个手记,从一线“作业学”到一线“育人学”,再到一线“反思学”,全部是管老师一线真实实战案例和经验积累,具有可操作性,值得作为一线教师的案头书。
掩卷反思,我的心平静了许多,终于找到了一线教师的操作指南,一线教师就要这样做。既然有标杆,学习的方向更加明确。同是一线教师,我们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的,如作业拖拉不按时上交,纪律方面老师在与不在完全两样,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等等,解决方案不是唯一的,而管老师的育人方法却是最用心的,他坚持、固执、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以带好班级、教好学生为己任,情感最真挚,方法最优化,值得学习和借鉴。
庆幸读到《一线教师》,我这个一线教师新学期开启我的一线带班。
一、教育有方,育人有道
一线育人学,也是一线故事学。一线教师,应该成为有着一肚子教育故事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走进孩子,解读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故事。
你的察言观色,你的处处留心,你的细致入微,你的谆谆教诲,将改变一个孩子的行走轨迹,成就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比起管老师,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可能性太多。今年我带毕业班,悉心耕耘我的责任田,用心记录一个个一线故事,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光辉岁月。
二、基本技能,持久坚持
语文的“三个一”基本功:一手好汉字、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不但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也是学生的基本功。新学期,在书写上,我继续坚持教孩子们练字。在写作上,尝试管老师的《班级作文周报》,坚持每日素材,可随机定主题,比如开学第一天的主题是“我期待的新班级”,三五句话即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是育人和班风建设的好阵地。
三、组建班委,公开招募
管老师公开招募语文小助手,我公开招募班干部、学科代表,明确岗位职责,公布要求与分配,公开竞聘上岗,接受大家监督,人人是班级主人,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心系集体,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以为大家服务为荣。
朴素、朴直、纯粹的管老师,为我做了一个好榜样。从一线教师的日常点滴做起,做实、做精、做细,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处处是做人的学问。
第3篇:一线教师读书笔记700字
班级中个别孩子的作业完成度成了我头疼的问题,在课下之余,我总在想,为什么就只有他完不成作业呢?可当把他叫到办公室,他其实也可以写完作业啊。当我知道家长无法起到监督作用后,我就在想: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呢?这时,管建刚老师给我推开了一扇窗。
“学困生,清一色的作业拖拉王,今天的作业明天交,明天的作业后天交,后天的作业老师脑子里挂不住了,他们趁此溜号”“没交作业的学生,得去催,可气的是,他玩得正带劲,你提醒他,他撅着嘴,一万个不情愿。”翻开书看到管老师的《一线教师》的手记一,就像是看到了自己:这说的不正是班上的几个学困生,作业困难大户么?我迫不及待地阅读着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
“作业的事儿,每天都要耗去不少精力。蛮干不如巧干,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和订正,交的及时、完整起来?”——作业竞赛。组建作业竞赛小组,是管老师的第一招。四人一组,作业习惯好的当组长。一天下来,四人都“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得100分;缺一本,扣10分。每周结一小分,每月结一大分,评冠军、季军、亚军,颁纪念品。管老师的作业竞赛,让我受益匪浅。学困生的交作业难,主要是在于其自制力差,自觉性低,既如此,那便给他找一些监督者。同伴便是最好的监督者。于是,我打算把它搬进我的班级当中。四人为一组,每个组安排一位学困生,并且找来各小组长进行谈话,鼓励他们做好带头作用,并请他们做到监督的职责。如此,略有成效,课下偶尔还会听到小组长喊某某某写作业的声音。而在他们完成作业后进行计分、表扬,以促进他们下一次的进步,作业的完成度自然而然的要比之前完成的好。
通过作业问题,让我想到了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璀璨星空,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一点一滴帮助他们摘到自己的星星。该用什么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摘到星星呢呢?这也是我现在以及将来在教育的道路上要学习与探索的问题。
第4篇:《一线教师》读后感
管老师的《一线教师》这本书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看过一遍了,现在重新拿起书本阅读,收获更多。管老师是一个有想法、有智慧的老师。作为一线老师,自己与管老师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相同的,借鉴了管老师的一些好点子,效果不错。
最近班上早读前纪律有所松散,很多学生进来教室忙着测温、交作业、放书包。课室里乱哄哄的,来的早的忙着交作业,早的还没有安静下来,后续的又来交作业、放书包。借鉴管老师的经验,我向学生提出要求:早上进入教室不交作业,直接根据早读课表相关科目读书或做习题,早读下课,三分钟内交齐作业,由科代表送去老师办公室。效果好多了,其实,我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施行过几天,因为刚开始监管不够科学,没有坚持,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发现不是方法不好,而是没有坚持。其实一种行为坚持做下去,就可以让学生慢慢养成好习惯。
书中还有很多妙招,值得大家去看一看,学一学。这是一本真正的“一线教师”。透过此书,看到了管老师厚厚的思索,沉甸甸的记录,智慧的凝聚。希望接下来自己也能把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策略与反思及时记录下来。(翁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