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方与圆》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关于《方与圆》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6-19 12:33:47

《方与圆》读后感600字

《方与圆》读后感

阅读了丁远峙先生所著的《方与圆》一书,使我感悟颇深。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处世、如何为人的书,全书以方圆之道为主线,通过阐述方圆交融、方圆并用、方圆互变的人生智慧,以使读者了解何为做人之方,何为处世之圆。

此书被读者选入改革开放以来最受欢迎的图书之一,全国发行量突破了500万册。刚开始阅读此书时我很诧异,书中既没有深奥的哲学理论,也没有华丽的篇章,这样一本普通的书籍,什么地方吸引了那么多读者呢?但随着深入阅读,我的疑问被解开了,同时也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书中作者通过例举日常的,身边的一些普通事例来教会读者为人处世之道,通过这些道理来催人奋进,使人积极向上,文章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从而受到了百万读者的青睐。

读完之后,使我受益匪浅,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

首先为人要“方”。根据书中释义,“方”是指做人的正气、优秀的品质。

做人首先要把握住“方”。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质和修养,使自信、勇气、热忱、正直集于一身,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作为一名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更需要修身养性,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作为为人、为官的思想基础,并以坚强的党性作保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成为一个公道正派,正义凛然的人,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最高的人生价值。

其次是处世要圆。书中释义,圆为处世的圆滑,善用技巧。

书中例举了一则小故事:香港著名的歌星邝美云,曾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第三名。在竞选期间,记者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你读书时成绩不好,你是否很笨?“这个问题的确棘手,可邝美云的回答却发人深思。邝美云是这样回答的:“你们注意没有,读书成绩一流的人毕业后干什么?可能当工程师、律师、医生;而成绩二流的干什么?他们中很多人当成了那些工程师、律师、医生的老板”。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成绩一流的同学往往注重的是专业知识,忽略了处世的技巧,因此,他们只在学术,技能上单方面发展,而成绩二流的同学却从多方面发展了自己。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方式方法可以成为走向成功的助推器,反之会成为前进的阻力。如在组织工作中,做群众工作时应该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办理每件事儿;做党员干部工作时就应注重发挥其作用,提高其能力素质,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些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作为组工干部扎实的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工作中,不讲究技巧,不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将一切为零。

因此工作中要方圆共施,先稳稳的立足于“方”,再巧妙运用“圆”来提升工作效率。

《方与圆》读书笔记800字

近期读了丁远峙先生所著的《方与圆》,感悟颇多。

《方与圆》一书讲述了一个人如何从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开始,通过灵活的处世技巧走向成功。 说来简单,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从小老师、家长就教导我们:要想成功,就要好好读书,知识就是力量。于是我们努力地啃书本,拼命地去争第一。但是《方与圆》却告诉我们:学校里成绩一流的毕业后可以做工程师、律师、医生,但成绩一般的却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老板。可能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近年来十分热门的iQ与eQ的问题,也就是教育学家们念念不忘的“第七名现象”,工作后,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同学,而是当年处于中上游的第七名左右的同学。究其原因,正在于看谁掌握了成功所必需的品质和技巧。优秀品质要具备的三要素:自信、勇气、热忱,这是立身之本。首先自信是万事的保证,有了强烈的自信心,就会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底气十足,否则,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哪来成功可言?拿破仑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其次是勇气。“勇气,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勇气,就是敢做敢为,就是将计划付诸行动的一种胆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机会出现,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在于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最后是热忱,就是要永远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对事业的狂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另外还有技巧,良好的技巧能让人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人打交道,了解人性的各个方面,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这是掌握技巧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与其在社会的大浪淘沙中被动地磨去一身的棱角,还不如在刚开始就懂得自我调节,少走弯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它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人性,把握人性的弱点,帮助我树立信心,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正像书中所言,刻意改变自己去掌握某种技巧,是永远无法取得成功的,而优秀的品质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看到的就是一个自信的,快乐的,充满活力的,在走向成功的自己。

《方与圆》读后感500字

《方与圆》读后感陈小薇

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方与圆》所阐述的理念,使人懂得如何去与人相处;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懂得用什么心态去对待胜利和失败;懂得如何去学习……,等等,总之,看了这本书,可以使人的心胸更加开阔,不再经常走进思维死角,从而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更好。.

《方与圆》的内容涉及了品质培养,气质培养,人性,处世技巧,交际技巧,说话技巧等等很多。目的就是想帮助你人生更快乐,事业更成功。这本书有一句话我是很喜欢的,就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卡儿说的“谁也不能教会谁任何东西”。知识是没有谁能教会你的,要真正掌握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只能靠自己。教师的作用,书的作用只是外因,要改变总要靠自己.

如何才能成功呢?这本书强调要激发成功的欲望。人要

成功就要有一种始终不渝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的强弱真取决于你成功的欲望的大小,你必须将欲望之火激发到白炽状态。现在我们不曾拥有,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我们不敢向往拥有。人生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梦想的消失。一个人一旦没有了梦想,也就预示着他人生的浪漫剧将下了帷幕。人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没有梦想,生命就会枯竭。所以我们应该有一种发展的欲望去激发自己的实力“做人就要响当当,永远不要做生活的乞丐。”

走向生活成功的金钥就得具有自信,勇气和热忱。你不觉得正是如此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困难,实际上正来源于你自信心的不足:一旦获得了信心,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自信能使你保持最佳状态,有助于激发你的潜能。信心会为你带来活力,焕发光彩,使你谈吐洒脱,大度,产生一种不知不觉中感染人的魅力;而丧失信心,会使你显得委琐,不能发挥水平。勇气,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建立了自信,有了目标,认清了环境还不够,还要有行动的勇气。勇气就是敢做敢为,就是将自信表现在行动中的一种胆识。

让梦想成真,从现在开始行动吧!对生活工作充满热忱,对自己充满自信,并拥有永不服输的勇气和聪明的睿智,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享受成功。

《方与圆》读后感1000字

偶然在书架上看到了一本封面为雄鹰展翅的书,翻开封面看到了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对人生怀有强烈欲望并准备生生奋斗不已的人们。”好奇使我继续翻了下去。看完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方与圆”即为外圆内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圆,就是处世老练。圆通,善用技巧。“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但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就像生铁一样,一拗就容易断;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久而久之,谁愿意与这种人打交道呢?所以,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

马克思说过:“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又永远尚为成为的那个人。”是的,成功是每个人所梦寐以求的。在世界舞台的风云变幻之中,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他们与你我一样只是普普通通的人。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呢?

知识,早期大家认为知识是最重要,之教育中也强调学习知识。所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强调能力培养,认为能力是成功的关键。但一个人能力的获得要靠实践的磨练、经验的积累。一个人生活经历越曲折,阅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西方有言:“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因素正在雨他是否具备优秀的品质。

首先,你需要自信。你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你就会变成要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是以坚强的自信为其先导。拿破仑就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我成为横扫欧洲的名将。”你去应聘,如果在招聘的人面前,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说话都低着头,扭扭捏捏的,又怎能期望别人信任你呢?这是“内方”。

其次,对人友好友善。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一定都是品德高尚,有仁爱之心的。你有这样的体会吗?这个社会上有种人仿佛所有人都是他的敌人,对待别人总是凶巴巴的、恶狠狠的,或者从来都不将别人当人。这种人不论他有多大本事,最终还是会遭到别人的唾弃。林肯说过;“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赢得别人的好感,就以友善待他,用蜜去赢得他的心。这是“外圆”。

最后,我们应该做一个美好的发现者。正如灵芝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角落,宝藏埋藏于地下三尺的深处,美好的事物也往往存在于毫不起眼的地方。真正美好的发现者,就要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之中找出别人的不平凡。但是,赞扬不要跟在别人后面。例如爱因斯坦说的,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都已听腻了,但如果谁赞美他小提琴拉得真棒,他一定就会兴高采烈,好感便由此产生,发现别人美好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发现自己的美好哦!

拿起一本书,很容易走进另一个世界;在平行时空中欣赏那稀有人知的理论,便可以汲取那耐人寻味的意蕴。说《方与圆》能带给我思考人生的启迪,这还谈不上。但他改造了我的思想观念,也将成为我往后的处世之道。

推荐信息

  •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共2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14:43

    每到暑期买几本书似乎成了惯例,书的种类无非就是工作和生活爱好方面的,有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有教育教学的,还有育儿的,当然也有我喜欢的小说……今年暑假照例又在当当网买了七本书,由于两个娃,一个四岁一个四个月,加上辅导机构全部整顿,老母亲我的时间基本被孩儿给霸占了,所以只抽时间读了两本,其中《教育的情调》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13:13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小豆豆的真实经历。小豆豆因为调皮,在一年级就被学校开除了,妈妈把她送到只有50多个学生的学校——巴学园。小豆豆对万物都很好奇,她来到巴学园后,就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这里的教室是电车教室,可以转动。这里的同学很友好,这里的老师很和

  • 有关绿野仙踪读后感的范文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23:43

    《绿野仙踪》是一本富有知识和道理的书,让我学会很多。里面的每一章故事都值得让我去细细品味它。故事中的女孩罗茜和爱姆婶婶、亨利叔叔生活在堪萨斯州一个牧场上。因被一股旋风刮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在奥芝国的好心女巫指导下,她踏上回家的路程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家的故事。在她回家的路上她尽管碰到了许多的困难和危

  • 《夸父追日》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18:13

    夸父逐日的故事妇儒皆知,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列子·汤问》中也有记载,原文如下:“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在故事中,夸父虽然不自量力,但他的那种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他顽

  •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22:43

    《读书成就名师》作者是《中国教育报》记者张贵勇。在书中向我们推荐介绍了十五位当今中小学领域里实至名归的名师。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到名师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有很强的现场感、亲切感和可读性。读罢新书,感觉与名师们近距离交流了一次,收获颇多。虽然这些名师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但在成长、成熟、

  • 《在人间》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31:13

    今天我看了高尔基写的《在人间》。这本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书中的阿廖沙当过三次帮工,第一次是到一家鞋店里去帮忙,有一天晚上,厨娘来找阿廖沙聊天,向他诉苦,过了几天,他们到厨房里找吃的,结果发现厨娘已经死了,老板知道了以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叫警察来处理,然后又请了一位厨娘来,所有人都像什

  • 《尘埃落定》读后感(共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26:43

    人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坚守着那些不可名状的东西,而忘记人本该为自己而活,当一切纷繁都结束时,才明白我们每个人短暂的一生总有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也总有尘埃落定的那一天。打开《尘埃落定》,里面所有的感情扑面而来。聪明人的欲望,奴隶的隐忍,复仇人的仇恨,男人的果敢,女人的忧伤,当然还有傻子的傻子梦。合上书,聪

  • 《朗读者》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31:13

    《朗读者》开播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党媒齐发声点赞。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朗读者》力求让喧嚣忙碌的现代人在‘悦读’经典中,感受美好与诗意。”光明日报也给予了好评,“节目不仅仅是传递文字的温度,还巧妙地将人的故事融入其中。”新华社则两次发全国通电点评道,“《朗读者》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

  • 关于《匆匆》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34:4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今天的时光一但失去了,明天它还会再回来吗?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流逝的迅速。从孔老夫子的“逝者如 斯 夫!不舍昼夜”,

  • 关于《萤窗小语》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1:39:13

    《萤窗小语》读后感“嘀……现在是北京时间二十三点整……”听着自动报时钟里传来的声音,我仍是睡意全无,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手中的《萤窗小语》仍然紧握在手中。这几天,《萤窗小语》一直陪伴着我,它就像是一位忠实的朋友,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