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知识,《自然之道》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它教会了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一只小海龟从沙面探出脑袋来,做了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是安全的。”这就是海龟的自然之道。可是,人们对海龟的自然之道又知道多少呢?
《自然之道》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群游客和一个向导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玩,因为救了一只海龟而伤害了许多小海龟的事。
我读这篇文章,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善良的人们为什么没有做成一件好事呢?
当我读到“向导出于好心救了一只小海龟们的‘侦察兵’,让巢中的小海龟们获得一个错误的安全信号,都从巢穴里涌了出来,涉水向那高高的潮头奔去。引来了无数只食肉鸟的袭击”这段话时,我想,为什么他们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呢?思考中,我明白了。因为他们违背了小海龟的自然之道。当我看到了那么多小海龟都在“跑”向大海,但头顶上一大群食肉鸟袭来时,我真是惊恐万分,为小海龟捏了一把汗。当我看到食肉鸟们向小海龟扑来时,我是多么为小海龟担心。啊!我在心里祈祷着,希望它们不被食肉鸟吃掉。当小海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时,我是多么恨那些食肉鸟,更恨那些人的无知。我为小海龟们的无辜和无助感到痛惜!
小海龟的遭遇,读后令人痛惜,这不是一场“天灾”,而是一场“人祸”———这是因为人们不懂自然之道而犯下的一个错。像这样事例我在别的书上也看过。
美国西部有一个森林,叫凯巴伯森林,里面生活着一群鹿和一群狼。狼不断地吃掉鹿,善良的人们看不下去了,他们开始捕杀森林里的狼。狼被杀死过后,鹿增长了许多,把森林里草都吃光了,破坏了生态环境,鹿家族也开始走向衰败。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地球上的万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它们互相制约,互相联系。森林需要狼,也需要鹿,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就是自然之道。
读了《自然之道》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自然中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如果我们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甚至会带来恶果。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让我们聆听自然的教诲吧!
【第2篇】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美国的m·伯罗蒙塞尔和七个同伴及一个向导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行,因为这里有许多太平洋绿色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同时实地考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
他们上岛后,天色已晚,他们忽然发现了一只大龟巢,有一只幼龟正在巢口踯躅不前、欲出又止,此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啄向幼龟的头,企图把幼龟拉到沙滩上去,m·伯罗蒙赛尔和同伴们看着眼前的一幕,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而向导却见惯不惊,仍旧若无其事,在他们“不能见死不救”的请求下,向导抱起幼龟,把它送进了大海。可就在此时,令人极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使他们知道他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他们赶紧抓起几只幼龟奔向大海当做一种补救,尽管如此,但那几十只嘲鹰、海鸥、鲣鸟已经吃得饱饱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感悟是: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们自作聪明时,一切都有可能走向反面,后果是很严重的。
有一次,我的妈妈从外面弄回来一盆很好看的芦荟,把它放在我家的阳台上养着。当时,我并不知道芦荟怎么养护,我隔三差五给它浇一次水,差点儿把它淹死,原来芦荟是耐旱的植物,不能浇过多的水,幸亏它还扛得住。后来,到了冬天,我以为它也一定很冷,于是便接了一盆热水倒在了那盆芦荟的身上,看着被我浇过的芦荟,我还满意地笑了。谁知过了两天后再看它时,我发现它竟然死掉了!我伤心地问妈妈芦荟是怎么死的,妈妈也在纳闷,于是盘问我又给芦荟浇了什么水,等我把我的“杰作”告诉了妈妈时,妈妈才算明白过来,原来是我把芦荟用热水给浇死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可见,人类做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仅仅从人类自身的主观愿望出发,不遵循客观规律,即使是好心,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我们一定要吸取这样的教训,让这些事情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让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心中警钟长鸣,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自然之道》读后感450字
《自然之道》读后感450字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和旅行同伴们去实地考察,绿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发现了一个大龟巢,绿龟被嘲鹰用尖嘴啄它的头,“我”们紧张的看着,在同伴们的强烈要求下,向导抱起绿龟送入大海,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很快现实使我们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随后我们将对自己的过错做补救。这让我知道了一句名言警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这篇课文说明了人是万物之灵,当人违反了自然的规律,一切都从不应该发生的变成必须发生的事。文中的“现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句话也可以说明出。这里还讲了: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是人违反了自然的规律,所有事情都将变为坏事。
比如,有一次我从“红色之旅”回来时,领了一只乌龟虽然是一只很小的,但我还是很喜欢它。回家时,我看见他一动不动一直闭眼,我想:它是不是饿了?我就放了一点龟饲料,它吃了,我就放了很多,结果他一直吃,原本好好的乌龟就被我撑死了。
从这篇课文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大自然中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及躲避灾难的本能,人类不能自作聪明违背规律的道理。“我们”都出自好心,可是由于缺乏对绿龟习性的了解,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自然之道》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们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明白了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奶奶家,正好看见奶奶家的母鸡生小鸡,当鸡妈妈走后,小鸡们破壳而出,可只有一只小鸡宝宝还在蛋壳里,我看着小鸡痛苦地样子,心里很着急,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我走到那只小鸡宝宝的跟前蹲了下来,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握住蛋壳,另一只手轻轻抓住小鸡宝宝的身体,把它缓缓地拉出来。可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小鸡宝宝不一会就死了。而且其它的小鸡却一个个活泼乱跳,为什么我拉出来的那只小鸡怎么就魂飞西天了呢?我不明白,就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小鸡从蛋壳里出来,虽然很难受,可是它却能帮助小鸡。”就好比一头大象要五天才能出生,你却一天就把它拉出来了,你知道这头大象一定不会存活的。我明白了自然之道是不可以违背!
《自然之道》读后感400字
上学期,我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文中“我们”保护海龟的言行,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自然界一切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七个同伴跟着向导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黄昏时,“我们”发现了一只大龟巢,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一只朝鹰飞过来啄幼龟的头,“我们”求向导救救幼龟,向导及不情愿的把幼龟送往大海,却给幼龟群带来灭顶之灾。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引来了数十只肉鸟吃得饱饱的。“我们”低着头,从沙滩上慢慢地走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分,想到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也想到时我以前做过的一件蠢事。
小时候,我在一片花海中找到了一朵异常美丽的花邮寄费香气迷人,就像喷了香水似的。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朵一样的,只是还没开花。就在我沉醉地欣赏的时候,突然看见有好几只蜜蜂,我想:“蜜蜂的刺这么尖,可不能主它把花苞扎伤了。”我便立即把蜜蜂赶走。过了几天,我又来看花,还想着花没了蜜蜂的打扰,应该更漂亮了。可结果却令我大惊失色,那个花苞不但没的开花,反而还枯萎了。我这才想起,花朵要靠蜜蜂授粉才能生长,我一开始不应该破坏它的生长规律。
通过《自然之道》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要遵行然之道,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越来越糟。
读《自然之道》有感600字
有一篇文章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它就是我四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一篇课文——《自然之道》。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和同伴们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四月份去哈巴拉哥岛的海边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事情。“我们”不懂自然之道,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成千上百只小幼龟。事后,我们十分后悔不该不听向导的话。
幼龟天生弱小,经不起食肉鸟的攻击。而“我们”却要“加害”于它们。故事中的“我们”真是愚蠢莫及,不知道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愿望相反的结果。不知道也就算了,还不听向导的劝告,反而骂向导“没良心”、“不是人”、“不会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小动物”等等等等。这些不说,还逼向导抱起“侦察兵”幼龟,你们不知道这只是幼龟的侦察兵,遇到危险会迅速返回龟巢,可向导知道啊!
表面上只有“我们”错了,可是其实向导你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小错误。你是大人,“我们”是小孩,你应该抵抗的住吧!而且你也可以反驳他们,你是生物学家的向导啊!
你们这些高级动物——人类,虽然只做错了一件事,可你们知道这对幼龟的伤害可多大吗?它们本来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步入大海的,可遭受了食肉鸟的突然来袭,这叫它们受得了吗?虽然有一小部分的幼龟成功地进入大海,可除了侦察兵以外,它们每天都提心吊胆,过着不是正常幼龟过的生活。
上下五千年,有一本一直流传着的书,有一个连幼儿园的小豆豆都知道的经典故事——《拔苗助长》。他也是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可这比起来,还是“我们”的过失大一点儿。
或许,这样的思想还会造成甚至我们永远都无法弥补的过失。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啊!善良啊!而去违反自然规律哦!
读《自然之道》有感400字(意义及反思)
本文《读《自然之道》有感400字(意义及反思)》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当读到第九课《自然之道》时,我不禁想起了《昆虫记》里的一则小故事。
那是一则关于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一只毛毛虫要从它的茧里钻出来,那是多么困难呀!因为它得在自己的茧里日夜不停地顶、咬,才会来到这个全新的世界。有一个小男孩看到了这一切,就用剪刀在茧上剪了一个洞,让这美丽的蝴蝶早日来到花丛中自由自在地翩翩飞舞。可现实总是不让人心想事成。只见那只蝴蝶“扑、扑”扑了几下翅膀却飞不起来,不一会儿就奄奄一息了。那是因为,毛毛虫不经过脱茧的过程,它就不能在天空中展翅飞翔了。
毛毛虫就成蝴蝶尚且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更何况我们人类呢?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音乐之父贝多芬、音乐诗人肖邦,这些音乐名人他们得付出别人想像不到的代价,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和那一次次不计其数的失败,才换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困难所征服所征服,因为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犹如那自然之道。其实,万物皆有道!
(字数:409)
《自然之道》观后感400字
《自然之道》,并不费解,但向导的话令我有另一番感悟。
有时,我们的确太过自大,狂妄了。我们老是对“可怜”的人给予,但给予真的是帮助吗?
给予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显然是不能的。给予只是一次性的,真正的帮助,是让人改掉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帮一次、两次……但帮不了一辈子。人在世上,唯一可以依靠,信赖的只有自己。
想象一下,幼龟群的“侦察兵”在“我们”的帮助下成功游向大海,那下一次,它又要从巢中游向大海呢?它没有了“我们”,还能脱险吗?这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了经验,海龟对海、对沙滩的了解都不够,它会错估、迷茫,最后,成为食肉鸟的食物。
其实,偶尔帮助他人是没有问题的,你可以指点,但不能替他做,尤其是第一次。人生就是一个句子,几个句子。句号,是一件事的篇末、结尾。那经过呢?它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逗号了,没有逗号的句子,终究不是完美、具体的。从逗号中,悟出的经验,做事的错误,就是为了让你深刻地理解这件事。以前总觉得只有结果才能证明一切,没有结果,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但如此一想,发现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若凡事只有结果,那我们就永远不会进步,因为我们缺少了经过,缺少了犯错的原因,这样的我们只会一错再错。经过是必不可少的,就算没有结果,我们照样可以推算出结果。
经验是可贵的,经验是促使人类进步的“宝典”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经过。
读《自然之道》有感_读后感350字
读了《自然之道》这往篇文章,我明白了自然之道是不可违的。
文中的导游,原本是救助龟群派出的“侦察兵”,可却因救了它,而使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成百上千的幼龟急先恐后的鱼贯而出,而让肉食鸟们饱了饱口福。文中写道:“导游急忙摘下头上的棒球帽,弯下腰去抓起几只幼龟放入帽子里,匆匆往大海跑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来回奔跑,累得气喘吁吁”。这算是对“我们”错误的一种补救。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一个小男孩,好奇地观察着一只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但是蝴蝶咬了四个小时,也仅仅咬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小男孩见它如此痛苦,非常于心不忍。他回家拿了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帮蝴蝶在蛹上剪开了一个口子,他满心欢喜地等着蝴蝶出来在空中翩翩起舞,可结果是令人伤感的,刚出来的蝴蝶身体臃肿,翅脉干瘪,根本飞不起来,而且没过多久就死了。虽然男孩是出于好心,可却违背了自然之道。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自然之道,否则会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