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人世间》读后感(共28篇)

《人世间》读后感(共28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4-10-26 02:05:42

第1篇:人世间观后感2

近期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透过周家三代人在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改造、反腐倡廉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期间的不同人生境遇,讲述从文化大革命到2016年近五十年来东北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变迁。我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准时观剧,通过银屏重温了那个难忘的年代。

《人世间》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普通工人阶级面临的艰难和困顿。面对下岗的艰困窘迫,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自立自强、互助互帮,展示了困厄中人们对亲情的呵护和友情的珍惜。剧中周家三兄妹无一例外地经历着磨难与困苦,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不管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做工人还是做官,他们仨都能坚守道德底线,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朋友能够有一种让人感动的信仰和坚守。

剧中人物周秉昆最令我感动,作为最平凡的工人,在木材厂、酱油厂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纵使在时代的变迁中,自身一次次经受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碰撞,但是他始终为寻找出路执着地努力着。在最困难的日子里,自己的生存问题尚未解决、朋友们需要救助时,也能急人之困伸出援手,在不经意间显现出人性光辉。他身上有对朋友的肝胆相照,有对爱情的坚贞和义无反顾,有守在父母身边默默付出的子女责任和担当,尽管不曾是父母眼中最优秀的孩子,但他以阳光的形象展现着人世间的爱与善良。

观看电视剧《人世间》让我产生强烈共鸣,心绪随着故事的展开有起有伏,有笑有泪,在剧中角色里似曾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周家人和身边人遍历人间苦楚,相互扶持走过风风雨雨,于人间烟火处彰显真情与道义,感恩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人世间大爱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原著《人世间》不愧是家乡作家梁晓声的优秀作品,再以雷佳音、殷桃、宋佳、辛柏青、丁勇岱和张凯丽等一批优秀演员的真情出演,强强联手给世人奉献出了讴歌时代、滋养心灵、激励生活、温暖人心的《人世间》!我想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中国人,不自觉地怀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骨子里盼着国家发展好、百姓过得好,心怀着一种朴素的使命感,它就像一道光,必将激励着我们在这人世间向阳而生!

第2篇: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1

由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中央一套黄金档热播。这部时间跨度50年115万字的力作,记录了当代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史,写实的社会背景,丰满的人物情感,曲折的故事情节,引起了三代人内心深处的共鸣。

喜欢这部剧,不仅仅是因为拜读过原著,更是因为它极高的还原度,使观众置身于那些年代,从而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炽热感动。

作品以拍摄全家福为线索,引出发生在光字片普通家庭中悲欢离合、发展变迁的故事。

《人世间》的三次全家福中,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意味着不是团聚却是别离,而后续出现的三次意外,也折射出周家儿女的扎心结局。

1969年,周爸周妈正处中年,周氏三兄妹刚刚长大,时代的洪流之下,离别前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但谁都不曾想到,这张全家福竟成为了周家人唯一的一张全家福。但也正是因为这张全家福,暗示了周秉昆的未来,周父奔赴“大三线”,投入国家建设;老大周秉义要去兵团参军;老二周蓉远赴贵州追寻爱情;只剩下了“老疙瘩”周秉昆一人和母亲留在身边。而离开家的周秉义和周蓉,自此之后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看过的天地更为广阔,心中的野心也愈发显得大了起来。

周母在郑娟的精心照料下终于恢复,周家也迎来了一次团圆年,周秉义和周蓉也考上了北京大学,他们有正常的假期,而此时的周秉昆和郑娟已经结婚,简陋的大土炕挤满了一排人一起吃包子,一家十几口人又迎来了难得的团聚,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温馨的画面也能使人落泪,也第一次觉得,生活条件再好都不如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然而这次计划内的全家福却又因“素未谋面”的省长亲家突发哮喘而错过。

全剧出现最多的节日当属春节,也侧面投射出每一次的团聚对于周家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大家都忙,所以在第三次把相聚的时间定在了国庆节。这一年老大一家都在吉春上班;老二一家也回到了吉春;秉昆的饭店开得有声有色,还买了大房子;第三代人的代表周楠、冯玥和周聪也已长大,周家从五口一下变成了十一口。本以为这一次的全家福拍照会异常顺利,却因青春期女孩的叛逆,一家人再次没能拍成全家福,当时的玥玥并不知道,这难得的团聚对周家人来说确是最后一次……

本剧的推动时间线的手法有很多,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一张遗憾的贯穿全剧的5人全家福,它不仅折射出几代人团圆的不容易,也通过将那个时代无数的“父母们”、“周秉义们”、“周蓉们”、“周秉坤们”的命运暗含其中,这巧妙的设计使人们在眼含热泪中怅然,在感同身受中久久无法释怀。

身为读者也好还是观众也罢,从他们的全家福里,也使我真切感悟到: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趁父母还在,趁孩子未远,珍惜每一次团聚的时光,珍惜几世同堂的幸福时光,珍惜这“人世间”的真情美满。

第3篇:人世间观后感600字3

近期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人世间》,以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平民子弟在近50年岁月里跌宕起伏的人生,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歌颂了中国人民拼搏向上、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以及勤劳正直、自尊自强的美好品德。

出于对电视剧的喜爱,我略读了下原著小说,115万字的鸿篇巨作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世间》立足时代,着眼普通民众生活与生存,翔实地叙述了解放后北方普通人家的生活历程,人们在各类政治狂潮下艰难挣扎,又在生活的希望和失望反复交织中慢慢老去,而唯一不变的是周家人朴素的道德情感和执着的平民精神。

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是一部好人史。在政治转换的不同时期,周家人一直恪守着世代相传的不做坏事、尽自己力量帮助国家和他人的德行,一直践行着中国人传统的知遇之恩,这种恩情,包括对亲人、朋友、老师以及所有生命中相识之人的情感。无疑,这是作者对新中国成立至今这段历史时期形形色色事物和人物的诠释,是对自己一生文学之路的答卷。虽有力道不足之感,却仍旧令人手不释卷。

《人世间》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

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平民视角,悲悯情怀,激烈的戏剧冲突,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第4篇:人世间观后感500字4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作为读者以上帝视角看完了以光字片为背景围绕着周秉昆展开的跌宕起伏的人间故事,不禁心生感慨。

书中讲述了在时代变迁下,每个人在人生的岔路口不同的抉择,和不同的命运。当国庆卧轨自杀,当周秉义癌症去世,当秉昆与郑娟成为耄耋老人,当一个个鲜活的人不再年轻,渐渐走向死亡,我不禁感叹人的一生究竟为何而活?

周秉义一生为党为人民呕心沥血,却遭受攻讦,去世后,有人写悼文却被娱乐花边淹没。周秉昆一生都围绕着家庭朋友,但却见亲友一个个离去。每个人都被时代和生活裹挟,在痛苦中挣扎。但是生活就像那树下斑驳的影子,有阴影就有光明。秉昆与郑娟相濡以沫,光字片六小君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平凡的生活中迸发向上的勇气与积极的态度。书的最后大家并没有完美的结局,连主人公秉昆也没有。或者这大抵就是人生。

通晓命理之后,我知道没有一个人拥有完美的人生,妻财子禄寿得二三则称得上幸福。掩卷之后,我觉得人因为活着所以活着,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享受人生的境遇,因为一切你所喜所悲,郁郁于心中的,都终将在时间的催化下灰飞烟灭。

第5篇:电视剧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3

观看了《人世间》,其中有这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且让我有所思考。

“每个人都像烟花一样,都会有自己最绚烂的时刻。”其实人生它很短,我们终其一生所寻求的生命的意义,不是家财万贯,也不是儿女成群,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而精彩的人生经历,有的时候我们会哀怨,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欣赏,能力得不到重用,却忽略了自己真正拥有的,就是我们每天都能够一日三餐的温饱,全家人平安的相守,以及每天我们笑脸相迎,期待着出发走出家门,我们终将会经历世间所有的爱恨繁华,也会不留痕迹的离开她或他,人生苦短,随心出发,才能活出最美的自己。像秉昆一样的平凡的人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朴素的心也会有自己最绚烂的天空,我们不必去羡慕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活得充实,开心,幸福。

“这世间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就那么几个,这就是你全部的世界。”我们真正的通讯录是什么?不是手机里存了多少号码,也不是微信里加了多少好友,而是当遇到危险时,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脑海里的那几位而已,是父母,是妻子,是朋友。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前半生都在学习工作,追逐名利,不断的与一些人相遇,但是回过头来你会发现,真正能陪伴我们身边的始终是那几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我们的家人,因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你的全部的世界与家人一起,时光悠悠,茶煮慢聊,灯光可亲。

“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只要有了自己,天塌了都不可怕。”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在落魄时不怨天尤人,在挫败时不自暴自弃,只要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天就不会塌下来,所以能够帮你走出困境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为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如果你现在觉得困难,不是生活放弃了你,而是在让你走上坡路,每走一步,都是在进步,这时只要你抬头就是向上看,最终所有的磨难都会成为最坚硬的铠甲,会让之后的人生之路,每一步走的都更加坦然,更加自信。

大学两年的生活即将过去,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路阻且长,会遇到迷茫与挫折,愿自己今后的生活安逸、顺遂、幸福。

第6篇:人世间观后感5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人像雪花一样,飞得高,又融化……”这是电视剧《人世间》的音乐。短短的几句文字道出了人世间的现实和生命的起始。这个假期伴随着中央一套播出的电视剧《人世间》,我读了作家梁晓声的著作《人世间》,在他的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相聚一起,擦出不同的火花,看后让我感慨万千。

勇担当耐苦楚

在书中周家三儿女,大哥秉义和大姐周蓉在学生生涯相比三弟秉昆要更勤奋。最后,他们入读了北大,步入了社会的上层,而秉昆却吃了文化的亏,只能当一名普通工人。虽然他也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有一立足之地,却无法再向上高升,言之便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你在读书时少用的勤奋,社会会让你补上。但秉昆从内心表露出来的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当周母因姐姐姐夫的事情突然病倒时,他不是第一时间给父亲写信求助,而是自己独立面对突变,最后在郑娟每天的照顾下,周母沉睡了两年,竟然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了。在任何时候,我们一定要耐得住苦难,正如那句话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善待他人助人助己

当秉昆在洗澡堂意外救助过曲书记爱人时,他的淳朴善良、老实本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当曲书记爱人住院时,孩子由于路途遥远不能返回时,秉坤二话不说,直奔医院去照顾,他的真诚感染了所有人,所以在秉昆周围的朋友有困难时,只要他找到曲书记,曲书记在不违反党纪国法、原则问题时,就会给他出主意、及时帮助,在曲老太太的帮助下,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无法挑战的困难,迎刃而解。

从容乐观向阳而生

最后一点,也就最为重要的一点: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记者柴静在《看见》里提过人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易被打败的。文中的人,经历了一系列困难:50年代荒灾,60年代文革,二零零三年非典等等。时间不会停止,生活仍要继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会让你在困境之中,找到光明。

古人就有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恍然而已。人生不过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辈子。心态是由你自己掌控的,一个不敢笑的人,又怎能挑战生活的困难呢?唯有从容乐观地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迎着阳光奔跑,就一定能度过人生的疾苦,收获幸福的人生。

第7篇:人世间观后感4

最近,根据梁晓声先生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人世间》正在热映,这部剧通过描绘居住在“光字片”的周家三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全面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近50年间中国社会和百姓生活命运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囊括了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知青返城、高考恢复、出国热潮、下海、走穴、工业转型、国企改革、个体经营、反腐倡廉等重要社会热点,揭示了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新面貌,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对于通过自身努力奋斗,以正直与坚忍诠释时代精神、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最让我动容的是剧中的主人公周秉昆。他生性倔强、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作为普通百姓,他历经风雨与社会变迁却毫不动摇,一次次碰壁却依然饱含热情、笑对生活,始终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温良笃实的人格力量。

这种人格力量,是有根的。傅菲曾写下:“颠沛流离,我们却始终有一种根系,贯穿全身”。“光字片”的人们便是有根系的一群人,他们像种子一样向阳而生,以这种挺立的姿态和随遇而安的心态消解了转型期的“郁闷”。在外部巨浪或自身不幸面前,“光字片”的人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放弃对善良的秉持。他们一直有血有肉、有尊严地“活着”。

那么究竟何为根系?这让我想到《觉醒年代》中辜鸿铭对中国人精神的阐述:“中国人的纯直与温良是藏在骨子里的”。它指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一种坚忍超脱的意志。数千年来内部的动荡和外界的敲打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根系文化,深耕广植、无私奉献、忍辱负重,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之巅,经久不衰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就一定会有一些人在密闭的铁屋子中醒来;有一些人固执地肩起纤绳,拖着生了根的现实向理想的彼岸一步步艰难地前进。他们是先行者,是伟大时代的奠基人。

那么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这一代人又当如何自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在我看来,有我,即是与自己内心炽热的那份共鸣,是精神的逍遥游,是将自己的人格高度向上拔节的发展的力量。世事纷扰复杂,人间角角落落席卷着或明或暗的血雨腥风,你我唯有秉持内心深处的温良,不断执着地向上,才能发现,穿透人世间的高空后更有璀璨的霞光与朗洁的星辰。如此,我们便登上了自己的王位,这会是一种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流浪汉合为一体之后,生命向上发展的无可比拟的欣喜。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身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该接过奋斗者的纤绳,去碰撞未来的苍茫。

不为什么,只为你我脚下站立的这片土地。

第8篇:电视剧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1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当知识改变你的时候,你看这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这部剧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个人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变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人们经历了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出国潮、工人下岗等一系列社会运动。在泥沙俱下的命运洪流中,他们改写了平庸的人生,拥有了过去不敢想象的生活。

学习,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

这段时间上映的《人世间》讲述的是城市的老生活区,这样的一座北方城市的老城区中,聚集了众多艰难求生的底层民众。街道的第一户人家,主人公周志刚是一名建筑工人,家中共有五口人,分别是周志刚夫妇,大儿子周秉义,二女儿周蓉,小儿子周秉昆。周志刚常年跟着工程队走南闯北,与妻儿聚少离多,虽然这样但收入也难以支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风餐露宿的艰苦,日复一日的劳作,漂泊在外的孤独,让他的两鬓早早染上了风霜。他不想让三个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常常嘱咐他们好好读书。妻子大字不识,却也对知识心怀敬畏。每当孩子们聚在一起看书时,她从不上前打扰,而是自己默默处理家事。在父母的支持下,周秉义和周蓉相继升入市重点高中,并如愿考上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后,周秉义娶了副省长的女儿,之后的人生开挂似的一路绿灯。周蓉回到家乡的省重点大学任教,成为了校园里最年轻的副教授。小儿子周秉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小到大成绩平平,没能考上大学,那时他天真地以为,早点参加工作没什么不好,便去工厂当了一名工人。可他一去就被安排到了最辛苦的车间,下班回家后,累得倒头就睡。最后受不了工作压力辞职,可等他再次装孙子求人安排工作时,又因为学历太低,只能接着干厂里最脏最累的活儿。工作辛苦,收入仍然是少的可怜,作为基层工人,他也得不到分房的机会,只能和父母挤在破破烂烂的老居民楼中。平日,街坊邻居们常对他的哥哥姐姐交口称赞,见了他却爱搭不理,背地里还称他是“最没出息的老疙瘩”。

周家儿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对普通人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走的路。当你被生活狠狠教训过,就会明白读书有多么重要。曾经偷过的懒,享受的安逸,都会变成你今后在风雨里前行的疲惫,在泥泞中打滚的辛酸。有句话说:“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在流水线上耗尽力气,也摆脱不了身处底层的命运。借助知识一步步往上走,才能轻而易举地跨越阶层。心中有书,脚下才有路。咽下读书的一时之苦,方能逃过生活的一世之苦。在意识到知识的缺乏后,周秉昆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努力开始学习,先后干过通讯员、编辑、正式编制、副经理报社负责人。

年轻时选择的安逸,最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平庸来偿还。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在日积月累下,终会有天壤之别。对于读过书的人来说,知识不只是一纸学历,或到处显摆的资本。它是你人生的通行证,是天堑变通途的机会。就像作家余秋雨所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你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和心思,都会化作未来某个时刻的惊喜馈赠。

那些融入血液的文字,会带你横渡万丈迷津,奔赴一场花团锦簇的前程。

第9篇:《人世间》读后感1300字左右

《人世间》读后感篇1

跟风读完这本书,若有所失,又酣畅淋漓。许久没有这么畅快的读完一本小说了。顺手查了梁老师的年龄,从《年轮》开始到《人世间》,老先生以古稀之年交付了如此一本巨著,真的是令人佩服。在字里行间中,侵染着老先生对于人生和时代的深厚情感。

本书从七十年代开始历经改革开放到今天,以周家人的视角看现代中国的变迁。让人不得不感慨人是时代中的人,受制于时代又创造着时代。“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潮、明星走穴、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时代浪潮中,人们的心理和思想在希望和失望中不断地交织、碰撞、挣扎、成长。”

读前两部的时候,扑面而来的熟悉之感。东北、知情、改革是作者信手拈来的东西。但是行进到现代便有一些仓促之感。这大概就是老先生在书中“朋友大抵是一种以同质化的命运为前提所建立的良好关系,原来同质化的命运一旦出现了较大反差,即使是朋友,往往也会有羡慕而嫉妒的。如果反差巨大,不论原来多么巩固的朋友关系也会沙化.瓦解。”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大家的生活大抵都是同质化的。每一家的生活状态似乎都差不多,作者写的那些生活让人感同身受,其思考也让人惊醒。改革开放以后,同质化的命运开始出现巨大的反差,在中国飞速发展中,中国人的生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即便是老先生也只能在这纷繁复杂的时代中攫取那么一鳞半爪的生活细节来呈现,所以后半部多有单薄。尽管如此,却无法阻挡我对于这本书巨大的兴趣。

在这本书中,似乎能一点点看到今天这个社会是怎么样走向多元的。

水自流与涂志强的同志之爱。多数人的婚姻与少数人的婚姻,人类一夫一妻制也不过是百年历史而已。然而这是大势所趋,一小撮的人就成为了格格不入的存在。多数人的民主与少数人的利益,怎么来更好的妥协和保证呢?同样的还有寡妇再嫁,今天看来已经没有这些问题了。归根到底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周秉琨和他的工人朋友们,国家需要,成为一线工人。国家需要,成为待业青年。国家需要,成为下岗工人。今日来看,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却从来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到改革的阵痛。在书中,却是那么的令人心痛。这些人在历史书中,可能就是代价二字。人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如此的卑微与渺小。

周志刚的大三线工人的辛苦,身为国家主人翁意识的优秀工人。他们似乎是那一代人的典范。然而呢?

写这里,才发现作者在文章的小角落中藏了那么多无法言说的小细节。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就像是在书中提出的问题。

“既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人心性的共同的民族精神营养,为什么两千多年过去了,真正谈得上有点儿君子修养的国人也就历史上的几位,绝大多数国人的国民劣根性非但没改变,反而似乎还在互相传染?”

我们原本是来自老百姓的人,我们是为了老百姓才豁出性命干革命的人,是口口声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按逻辑来讲,我们这样的人,应该觉得老百姓最亲啊,可我们怎么成了最怕与百姓人家结成亲家的人呢?好像哪家老百姓和我们这样的人家结成了亲家,就变成了我们的敌人似的,你能给我解释清楚这是为什么吗?

这些问题,有答案么?!

《人世间》读后感篇2

梁晓声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人世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轰动。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这部《人世间》。对比今天的生活,感触颇深。

首先,书中告诉我们,越是学习差的孩子,越是来给父母报恩的,也是对父母照顾最多的。书中的周秉昆就是这样的例子。老三周秉昆,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再加上他去插队的机会被周蓉抢走,只能留在家里照顾父母,给父母尽孝。尤其是在母亲患了病之后的两年里,他和妻子郑娟,尽心尽力照顾母亲。在父亲生病之后,他更是不遗余力的伺候父亲,可是还是遭到了回来看父亲的大哥和二姐的埋怨,说他是怎么在家照顾父母的,没有照顾好父母。这部书充分证明了,越是学习差的那个孩子,越是来给父母报恩的。周秉昆在照顾父母上,令我非常感动。他虽然学习不好,没有体面的工作,挣钱也不多,但他孝顺、心地善良、正直、对父母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值得每一个为人子女的孩子效仿和学习。

其次,小说所描写的那个纯真年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令我为之感动。小说在描写光字片小区居民之间的感情上是特别细致和纯真的,特别是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十分纯真的,比如周秉昆对郑娟一家人的无私帮助。周秉昆在马守常受伤的情况下,一个人蹬着三轮车把马守常送到医院,才使马守常保住了那条腿。事前他并不知道马守常是高级干部,而且也不图什么回报。周秉昆还干了许多好事,都是不留名的。小说启示我们好人就会有好报。

再次,子女可以不要父母,但父母还是要子女。书中特别能触动我泪点的地方,周家女儿周蓉瞒着父母跑到贵州大山里,嫁给了出身穷苦,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冯化成。为了爱情甚至愿意和父母断绝关系。周父却不计前嫌,千里迢迢跑到大山中去看望她,还带去了20斤白面。周父的话是这么说的:“你可以不要我这个父亲,但我还想要你这个女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也道尽了全天下父母的心声,在父母与子女的纷争之下,孩子可以不要父母,但父母最终还会心软,选择爱和宽容。

最后,婚姻还是应当讲究门当户对。周秉义家住光字片,家庭就是个普通工人家庭。而郝冬梅的父母都是高干,两家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所以,从骨子上讲,郝家是看不起周家的。这就苦了周秉义和郝冬梅两口,夹在双方父母之间,左右为难。郝冬梅想要两家人像普通亲戚一样走动,却忘了这两家人之间,根本不对等。无论双方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做到真正的平等对待。所以,我觉得,婚姻还是门当户对的好,婚姻才会走得更远。

《人世间》读后感篇3

这段时间,年代剧《人世间》,刷爆了朋友圈,而我却喜欢书中独有《人世间》。梁晓声先生笔下的人世间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座北方小城,“光字片”里一群为生活忙碌的人,展现着人世间的千万种生活情态,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更看到了善良正直、有情有义、艰苦奋斗、不屈生活、坚韧担当的中国人形象

这部小说的每一个章节都让人落泪,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祖辈、父辈,看到了自己的朋友,甚至看到了以后的自己,千万种的困难、千万种的情态。他们是书中人;也是现实中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周家父母周志刚和李素华虽然过着并不算富裕的日子,但一辈子行得正立得直,他们虽长时间不在一起,但相爱一生,给周家后代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周父常叮嘱孩子们要好好读书,一起跳出“光字片”;周母虽大字不识,却常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保持善良,一人默默操持家务,支撑着这个家。他们像极了我的父母,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一人操持家务,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从小对我充满期待,希望我走出村里,上个好大学。而现在的我如愿以偿,稳定的工作、温馨的小家。如书中所说“自古以来,孝分两种“养口体、养心志”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但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无论是哪一种孝,即使没有世俗的光环,即使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是父母心头的牵挂与骄傲。

看完《人世间》结局后,我看到了网上最火的评论是那句“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来报恩的”,周家的三个孩子,在周家父母的支持下,老大周秉义和老二周蓉都是学霸,都考取了北京大学。后来,一个从政,一个成为副教授,父亲周志刚以此为骄傲。而老三周秉昆,从小不爱读书,是周父眼里最没“出息”的那一个,当哥姐飞得越来越远,在外奔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时,只有他,一直陪在父母身边,守着家,照顾年迈生病的母亲。虽然,周秉昆没有给父母挣到面子,而他却是实实在在给了父母温暖。身在异乡的自己,没有像周秉义周蓉那样,有着功成名就的光环,也没有像周秉昆一样,守在父母身边,一日三餐,四季如常,但我却也是父母的骄傲,父母的牵挂……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别人的苦,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周秉义,下乡知青,大学毕业后从政,娶了高干的女儿,在社会改革中经历了仕途的沉浮,因岳父母怕被穷亲戚纠缠,两家父母始终没有见面,父母的心酸,只能藏在心里,为了妻子,小心翼翼住在岳父家,他的苦,只有他知道;周蓉,为了爱情,奔赴贵州教书,后来考上北大,成了教授,可情路坎坷,离异,连女儿也不与她亲近,所以,你羡慕别人人生的同时,或许别人也在羡慕你,只是别人的苦你没有看到而已,自己的苦自己知道!

有时候我常会对朋友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是啊!“每个人都像烟花一样, 都会有自己最绚烂的时刻。”一辈子怎样过,自己说了算,跟随心灵,才能活成最美的自己。即使是周秉昆,在平凡的岁月里,保持善良,平凡的人,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时光流转,岁月如歌,不论是悲是喜,人生还在继续,我们始终要仰起头来面对这个世界,然后解决千万种的困难,就像郑娟说的:要是心里难受,就想想高兴的事。

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坦然面对,总有美好的事情如约而至!

《人世间》读后感篇4

电视剧《人世间》春节期间热播,我没有耐心看电视剧,父母看时,偶尔瞄一眼。父亲极力推荐我看看这个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说我如果能够写出这样水平的著作,就可以称为作家了。


网上买来的《人世间》书,字体很小,有三大本,一共110余万字。我花了一个来月的时间,终于在今天读完。我很有自知之明,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写出如此人物刻画生动,情节跌宕起伏的鸿篇巨著。


看小说比看电视剧过瘾。通过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将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以周家三兄弟姊妹为主线,讲述了中国近半世纪的时代变迁下,普通人的不同命运。故事发生在光字片这个北方A市的贫民小区。50年里光字片的变化也折射了中国的飞速发展。


小说里描写秉昆工友生活艰辛的情节比电视剧里多很多。有些情节让人看了不禁落泪。我出生在国营工厂的宿舍区,家里很多亲戚都是工厂工人。他们中不少人都有过工厂倒闭或改制下岗无工作的经历。我对工人阶级从改革前人人羡慕到改革后工厂倒闭生活举步维艰的反差,很有感触。


秉昆的朋友里也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命运的。吕川在文革时,就不忘学习,后来考到北京的大学读书,最后在中纪委任职。他的人生际遇就与那些一直在工厂里的朋友迥然两异。应证了知识改变命运那句老话。


小说里的周蓉非常有个性。从小就有主见,因为不想去离家远的重点初中读书,故意在毕业考试里考得很差。初中时,有了读大学的理想,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到最好的高中。文革来袭,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她为追求爱情,执意去偏僻贫困的贵州当知青,与北京诗人冯华成结婚生女。后来与冯华成离婚,又与一直追求她的高中同学蔡晓光结婚。书中描述的她与蔡晓光的婚姻生活,令我羡慕不已。他们俩老夫老妻时,仍然激情犹在,相互欣赏调侃,生活得有滋有味。


秉义秉昆的戏份更重些,而我对男性人物缺乏共鸣,谈不出什么感想。

第10篇:人世间观后感500字1

最近,电视剧《人世间》正在热播,而我一集也没看,我选择了听书。听书,是为了比电视剧更精细的掌握这篇巨著的细节。是比读书更充分利用时间的方式。

今天,在周秉义去世的遗憾里,在周秉昆和郑娟的憧憬中,我结束了全书136集的收听。

长篇小说《人世间》记录的上世纪东北城市贫民区“光字片”里,以城市小人物作为视角展现50年来百姓生活画卷的故事。故事从个人命运到家庭关系,从柴米油盐到人情世故,无不写满了底层平民在生活中的苦难和遗憾。同时,也写出了一代人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善良正直、有情有义、坚韧担当的中国人形象。

听书听到了最后,有些过不去的怨恨最终都放下了,曾经耿耿于怀的心结也得以释怀。精明世故的人终于醒悟,在失去后懂得了珍惜。而周秉义,周秉昆,周榕,蔡晓光,郑娟,春燕儿,国庆,敢超,周楠周聪弟兄俩……他们都是书中平凡的人物,也是,现实中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梁晓声曾经说过“自己是最不喜欢出书的人”,然而他的这部巨著却在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读罢这部作品,想法很多,感慨很多,皆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和时代的进程。我认为堪与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媲美。

有句话说:当你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就读读余华的《活着》。我读过,但还没到熬不下去的时候,余外收获的且是满满的动力。这里不针对某一部作品,是泛指!

弱者习惯于依赖,强者鞭挞自己成长。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会泪流满面,有时,发现自己也很厉害,勇敢地走了很长的路,做了很多的事,面对过很多复杂的人……

在读书中感动自己!

在生活中历练自己!

第11篇:人世间观后感500字6

《人世间》恰如一江浩荡的生活流,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写出了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其中流淌的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深深打动并温暖了观众的心,堪称一部当代中国的影像心灵史诗。他们在这“人世间”相遇,用文字、镜头、表演述说着中国平民的50年,将中国社会变迁下,老百姓向往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坚韧、努力娓娓道来。这不仅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人间烟火史。

观看《人世间》让我大饱眼福。在他的笔下,各形各色的人相聚一起,擦出不同的火花,让我感受万千。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记者柴进在《看见》里提过“人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易被打败的。”文中的人,经历了一系列困难:50年代荒灾,60年代文革,二零零三年“非典”等等。时间不会停止,生活仍要继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会让你在困境之中,找到光明。

电视剧善于展现日常生活,《人世间》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将前述经典恢宏的史诗性与细腻的情感性融为一体,在经纬交织中熔铸出以光字片的历史命运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的缩影。古人就有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恍然而已。”人生不过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辈子。心态是由你自己掌控的,一个不敢笑的人,又怎能挑战生活的困难呢?

第12篇: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2

《人世间》是当代小说家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周秉昆为线索,串联起社会各阶层人物,展现出底层小人物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温情人世间。同时通过对共乐区底层小人物人生经历的描绘,让我们看到整个北方城市五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映射了中国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巨大变迁。

小说分为三部,上部主要讲述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前的生活,中部及下部主要讲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小人物们奋力生活的无可奈何。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周家的人物慢慢各具特色。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以及周秉昆们作为城市底层的打工人,象征了工人阶层;哥哥周秉义做到市委书记,象征着官员阶层;姐姐周蓉以及姐夫蔡晓光象征着知识分子阶层。从周秉昆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了解到底层人民在困苦的生活中坚持做人的原则与底线,为生活不断努力奋斗;从周秉义与周蓉的阶层改变中,我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巨大力量。每个阶层都有自身的艰难,但每个小人物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领着人们向前。于是,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看到了周秉昆们的相帮相助,周蓉们坚定会变好的信念,周秉义们的廉洁公正。

同时,书中的其他人物也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传递出的大人生。从郑娟这位没有姓名的老母亲的生活境况中,我们看到从艰难生活中走出的坚毅、坚强、质朴的品格;从曲老太太及金老太太这两位老干部的一言一行中,我们看到革命老者们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对新一代青年人的提携;从常进步、孙赶超们的摸爬滚打中,我们感受到为人的忠诚与仗义。在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中,作者为我们呈现了整个社会发展中底层人民作为小人物的大人生,传递出温暖的互助力量。

“文学应该有能力去温暖这个世界”这句话最合适不过《人世间》中的小人物。周秉昆的母亲是街道组长,不以经济收入为追求,总是自愿从自家拿出鸡蛋,当谁家发生好事或者生病等不好的事,前去关心与慰问、关照邻里乡亲。也正因如此,她获得了邻里之间的广泛赞誉。周秉昆在蔡晓光的帮助下,从木材厂调到酱油厂;在酱油厂的他又受到曲老太太的提携,多次“化险为夷”;在周秉昆两次的长期缺席中,是郑娟勇担重担,维护了家庭的完整。当周秉昆被带走,郑娟悉心照顾植物人的周母。当周秉昆失手误杀周楠的亲生父亲,在长达十二年的牢狱之灾下,是郑娟再一次支撑家庭,照顾孩子。周秉昆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艰难前行着,同时他也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人。他悄悄将家里的镯子当掉,帮助郑娟,给了郑娟一个完整的家;为朋友的返城知青姐妹,拜托领导将其留在自己的公司;即使下海开饭店时,他依旧带着朋友的姐妹;即使自己的洋房被收走,依旧不愿将朋友从自家房中赶出。一份份朋友、亲人间相互帮助,彼此扶持的真情实意温暖着每一位读者。

《人世间》是梁晓声创作的具有正能量和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的优秀文学作品。作者通过刻画小人物们横跨近半个世纪的变迁,向我们介绍着中国社会的广阔发展进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稀之年的作者,向世间传达的令人温暖的善意。

第13篇:电视剧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4

平时自己不喜欢追剧,总觉得浪费时间,除非碰上特别优秀的剧情,因此看《人世间》这部剧也是听到同事介绍才开始看的。说实话这部剧不算十分吸引人,从影视剧创作角度上讲,没有太多的冲突矛盾吸引着你,整个剧情大体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周家人的发展故事,有生有死,有情有爱,讲述兄弟姊妹三人以及其他人的生活状况,剧情很贴近生活,因而受到大家的追捧。

截止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完,只是在陪看。早就想写点感想,但是现在真的变很懒,脑子不愿动,懒得动笔,动手。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怕写不好,写好就要深入思索,反复修改,因此也不敢动手写。今天看到了”在聪明的世界里笨笨的活着”这个题目,觉得用到周炳坤身上比较合适,先记录一下,害怕以后忘了。人有时候会产生很多想法和创意,都是一闪而过,当时没有记录下来,从此可能就一去不复返,想再去寻找,太难了。

剧中周炳坤是一个很踏实的人,一辈子平凡朴实,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不被人看得起的人,但是在剧中却很受大家喜爱,为什么呢?踏实,周围世界的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只有他们两口子仍然踏实的活着,真实地活着。尽管他有两个聪明的哥哥姐姐,一个是市委书记一个是大学教授。周秉坤是一个社会底层,从最初的的没有工作,后来依靠朴实厚道的人品抓住机会,成为出版社中的一员,从临时工到转正成正式工,后来甚至到了副处长的位置,这一切都是靠个人奋斗得来,从来没有依靠投机取巧,更没有依靠自己的哥哥姐姐帮助。甚至可以说,他哥哥姐姐能够取得他们的成就,与周秉坤在家勤恳付出也是密不可分,让他们有一个安定的家庭做后盾,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做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些他们俩都能体会到,而秉坤却把这些作为自己的本职,应该做的,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邀功,甚至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有着深深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很无能,没有取得令世俗人们所艳羡的成就,没有让父母面子上有光,而内心觉得有些自卑。

秉坤的厚道,造成了在别人眼里笨笨的活着,他没有利用自身的条件,去开拓自己的视野,而是自己在闷着头在社会上不断往前拱,有时候甚至是碰的头破血流。还有他的爱情在其他人眼里也是够笨笨的,他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所谓的“寡妇”,这在当时当然就是现在也会被别人以一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与郑娟相识相爱其实也是源于他的笨笨的,因为看上去笨,所以别人让他去给郑娟送钱,因为他笨,郑娟才会慢慢接受,并且逐步信任和喜欢上了周炳坤。

剧中周秉坤的哥哥周秉义

哲学家曾经说过,慢就是快,也可以说笨就是聪明,看似笨笨的,实际上蕴含着大智慧,天地大道,往复轮回,有其规律,有时候你看不见,但是他在运转。周秉坤笨吗?他一眼看中的郑娟不但美丽,而且贤惠无比,任劳任怨,面对困难从来不低头,这种女子实在是打着灯笼难找,可以说周家如果没有郑娟就没有最后取得的和谐繁荣,这些都源于周炳坤的选择。你能说他笨吗?他的很多难处,并没有利用大哥当官的便利,去为自己谋福利,他知道这样做,不但给自己带来隐患更为大哥带来隐忧,正是因为他的不麻烦,周秉义这个党的领导干部才能经得住一次次的检查,才能不断往上提升。提升了,公权力大了,才能为人民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光子片一直是城市老大难,最终在周秉义的努力下,实现了改造,困扰大家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这成绩的取得你能说没有周炳坤的功劳吗?这与这个看似笨笨的人也是密不可分的。

笨笨的,就是本来的规律,不要去想一些投机取巧,更不要走一些歪门邪道,有些东西你通过其他手段得到了,你也不会有幸福,笨笨的生活,看似平凡,实则快乐,生活在琐碎当中,自然有朴素的快乐,生活本来就是琐碎的,我们能在这繁杂当中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就足够了,何必要去艳羡别人的生活呢。看一看周家的一家七八口人挤在蜗居里笑声不断,而秉义的岳父郝省长一家,家庭宽阔,可是冷清缺乏人气,不知道哪一种更能让人们感到生活的幸福呢?

人世间,在这个世界里,到处是聪明人,与聪明人相处,兜来兜去,还不如笨笨的活着,这样生活的踏实、实在,也不累,作为观众,我所受的的启示就是,在这个聪明的世界里笨笨的真实活着。

第14篇:人世间观后感2000字1

最近每晚20点准时追CCTV1的电视剧《人世间》,非常接地气的一部剧,昨晚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剧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获奖小说,整部局展现的就是周家人的一生!历经人世间的跌宕起伏后,剧中每个人的命运最后尘埃落定。在他们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和受过的沧桑中,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完这部剧,收获感悟颇多,真正的领悟到:强大的人不是能征服什么,而是你能承受什么。同时感悟到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各事,好事儿,坏事儿,一世一帆风顺的很少。通过这部局,我看到很多扎心的真相,它把人情世故剖析得淋漓尽致。

首先,告诉我们: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没有谁不累。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周家的三个儿女也一样。大儿子从小懂事上进,二女儿漂亮任性上进,小儿子憨厚老实孝顺。剧中后来的大儿子周秉义当了官,二女儿周蓉有文化当了教授,小儿子周秉昆很孝顺。外人眼中羡慕极了。但是周秉昆的生活屡屡受挫,三番五次丢掉工作,他买房时被骗,钱没了,房子也被收回,最后只好搬回老宅,按说他有厉害的哥哥和姐姐,但是最终这些事也都是他自己抗着。因为他了解哥哥是上门女婿,时刻要看岳父母脸色,每天都过得如履薄冰。姐姐和丈夫关系恶化,对方还出轨了年轻女诗人,她只能无奈选择离婚。姐姐女儿也性格叛逆,与姐姐关系淡漠。

三个人的人生告诉我们:众生皆苦,人人都在负重前行,你帮不了我,我也替不了你。你羡慕的光鲜背后,也要咽下不为人知的辛酸;你渴望的拥有背后,也伴随着无法挽回的失去;与其四处寻找别人的庇护,不如咬咬牙,独自扛下所有。

关系方面:一个人的价值,决定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当你一身泥泞时,再怎么献殷勤,都是别人眼中无关紧要的存在。当你光芒万丈时,无需刻意讨好,别人也会想尽办法主动靠过来。哥哥、姐姐从下乡开始就没照顾过家,家里的一切都有周秉昆抗着。但是邻里还认为他是家里“最没出息的孩子”,直到后来他与父亲大吵一架,为了证明自己,最后辞掉酱油厂的工作,进了编辑社,管理餐厅,事业一步步有了起色,在朋友邻里眼中慢慢变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朋友有事都会找他商量,出主意。

人性方面:别高估感情,别低估人心。周秉昆跟曾经的工友曹德宝感情非常深厚。

曹德宝、乔春燕发小,春燕也是秉昆妈的干女儿,亲上加亲的关系,让两家人的来往非常密切。两人聪明,也是几个朋友里日子过得最好的两个。但是随时时代的发展,人心发生了变化,最后变得差点失去了本性。秉昆出狱时,想借钱买车,德宝和春燕怕他还不起,找了个借口没借,曾经因为一个年轻姑娘闹离婚时,秉昆还充当过和事佬,劝说两口子重归于好。后来,秉昆的哥哥周秉义改造了旧城区,让光字片的住户搬进新楼房里。德宝夫妇也想分套大房子,却因不符合搬迁规定,办不了落户。于是,他们理所当然地找秉昆帮忙,让他去向哥哥求情。秉昆不想为难哥哥,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为此,他们跑到拆迁工地大闹,扰乱周秉义的工作。事后,他们还写了举报信,污蔑周秉义贪污。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完全忘记周家对他们曾经的恩情。昔日相亲相爱的密友,转眼间就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敌。

生活中,高估感情往往会遍体鳞伤,低估人性终将会满盘皆输。还好剧中的秉昆娟善良,最终释怀了德宝春燕的作为,原谅了他们。

处世方面:凡事不计较,最聪明的活法。周秉昆的妻子郑娟,是个苦命的女人。

未婚先育,未婚夫犯事儿被枪决,她被未婚夫的好友伤害,并怀上了对方的孩子。她靠串糖葫芦独自养活孩子,还要照顾老母亲和盲人弟弟。和周秉昆在一起后,邻居们也在背后议论纷纷,猜测她和孩子的来历。然而,不管旁人怎么对待她,她从不往心里去,见了谁都乐呵呵地打招呼。她还任劳任怨地照料周父周母,帮助在外求学的周蓉照顾女儿。无论是住在破烂的土坯房,还是搬进了宽敞的楼房,她都把日子过得欢天喜地。

秉昆坐牢的8年,她的坚强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其实,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的她,早就洞察了人性善恶。

但她比谁都清楚,现在的日子有多么来之不易,何必事事都去跟别人计较?没有人是傻瓜。只是有时候,我们选择装傻,来感受那叫做幸福的东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味较真,穷追猛打,只会烦了别人,累了自己。该糊涂时就糊涂,不跟他人锱铢必较,才能活得从容。

关于心态: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剧中周秉昆的一生遇到了不少波折。剧中首先让胆小的他去看好朋友涂志强的枪决现场,后面噩梦不断,见谁都是那个杀人犯,最终搞的丢了木材厂的工作;其次,在那个年代爱上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家人的不接受,朋友的不理解;再后因为文章的事入狱半年加上母亲变植物人;最来过失杀人锒铛入狱。然而,他们没有悲观堕落,而是鼓起勇气继续前行,秉昆在狱中积极配合,表现良好,想办法争取减刑。郑娟则靠卖红薯、冰棍,努力地支撑起这个家。出狱后,他和郑娟搬进了改造后的新城区,开了个小餐馆,日子过得热热闹闹。常言道,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在遍地狼藉中踽踽独行,是大多数人的宿命。看到周家人的一生,让我体会到:强大的人,不是能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最后,这部剧中我认为很精典的句子:“养心智,养口体”和“苟富贵,勿相忘”。“养心智,养口体”是周蓉前夫冯化成对周秉昆说的。大概意思是:养口体,说的是现实中洗衣做饭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养心智,指的是儿女有出息,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虽不在父母身边,但让父母脸上有光,精神上开心。而“苟富贵,勿相忘”是大哥周秉义在下乡时期对大嫂郝冬梅说的。

这部接地气的剧终于追完了,期待有更好的剧!有喜欢《人世间》这部剧的也去追追吧,我相信每个人看完的感悟都会不同!

第15篇:人世间观后感600字2

《人世间》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它表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的悲与喜,描摹着现实生活的苦与乐。

周秉昆——本剧主角,一个不断挣扎于生活洪流中的男人。生活的巨浪一下又一下的拍倒他,可他总能一次又一次的挣扎着站起,不向生活屈服。他不苦吗?苦。但生活的苦并没有压倒他,反倒使他愈挫愈勇,在不断变迁的人世间夹缝中生存。

在得知自己的新家要被收回时,他不得不回到早已借给国庆一家居住的老屋。他提着罐头和水果满怀歉意的来到老屋前,迎接他的不是曾经家的温馨,而是来自国庆妻子的不解。他无法做出其他选择,生活的难与苦逼着他,他只能咽在肚里。走进监狱的那个瞬间,他几乎失去了一切,但走出监狱的那个早上,阳光明媚,他又重拾了信心。他为了家里的生计,和朋友们创立了搬家队。一个个重物往身上一压,像生活的重担,又沉了几分。汗水浸湿了他的前襟,那是与苦难斗争的战利品。

在《人世间》,品人世,观世人。剧中表现出来的生活的场景,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同处于人世间的人们和周秉昆一样,扛着生活的压力,在人潮里沉浮,在时代中拼搏。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永不倒下,是家人的期盼?朋友的鼓励?或许是,也不是。喜怒哀乐是生活的本质,他们品尝着生活的苦涩,回味着苦后的甘甜。苦的时候,咽了,就不苦了。

我不禁想到周秉昆的话:“觉得苦吗?苦的话,嚼嚼咽了。”生活本就是苦与乐交织的,当苦难来临时,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不逃避,不退缩,迎难而上,因为苦后定有甘甜。我想这就是《人世间》想要告诉我们的,努力品味生活的真谛,尽情品尝苦后的甘甜。

第16篇:人世间读后感

梁晓声作家的著作《人世间》让我大饱眼福。在他的笔下,各形各色的人相聚一起,擦出不同的火花,让我感受万千。

我将感受分为四点,第一点便是:勤劳致富,文化改变人生。在书中周家三儿女,大哥秉义和大姐周蓉在学生生涯相比三弟秉昆要更勤奋。最后,他们也入读了北大,步入了社会的上层,而秉昆却吃了文化的亏,只能当一名普通工人。虽然他也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身在社会上有着立足之地,却无法再向上高升,言之便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你在读书时少用的勤奋,社会会让你补上。

第二点学会运用身边的资源。文章中周家子女所认识的人不乏高干人员。在主角秉昆周围的朋友有困难时,他懂得向有权的老太太及时求助,在老太太的帮助下,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无法挑战的困难,迎刃而解。

社会很现实,也很残酷。总有人比你有权力,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有人能轻松解决。学会运用资源,会让你终身受益。

第三点,是要找好伴侣,或者说学会辨别身边的人和事。书中秉昆因娶了郑娟,在郑娟的帮助下,本来为植物人的母亲成功醒来。周荣也因为有了伴侣蔡晓光的帮助,从而衣食无忧,家庭走向了稳定幸福。一个好的伴侣对家庭后代有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生活中我们也应留心观察,认真思考身边的事物。

最后一点,也就最为重要的一点: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记者柴进在《看见》里提过“人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易被打败的。”文中的人,经历了一系列困难:50年代荒灾,60年代“文革”,二零零三年“非典”等等。时间不会停止,生活仍要继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会让你在困境之中,找到光明。

古人就有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恍然而已。”人生不过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辈子。心态是由你自己掌控的,一个不敢笑的人,又怎能挑战生活的困难呢?不如像那首歌所唱的:“何不潇洒走一回……”

以此共勉。(朱三角)

第17篇:电视剧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5

最近最火爆的电视剧,无疑是《人世间》了。这部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承载了很多观众的期待。毕竟这部小说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但也有人不愿在春节期间观看,觉得小说写得过于沉重,与春节喜庆的氛围不符。我没有看过原著,据说剧版对小说进行了删改,没有那么“苦”了,总算有一个比较团圆的结局。

时势中的个体。每看完一部电视剧,就似乎跟着角色过完了一生。故事的跨度很长,从1960年代末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起直到21世纪,期间正是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剧中反映了上山下乡、三线建设、工农兵大学生、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搞活经济、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体头上就是一座山。周家三个孩子以及剧中所有人物的人生轨迹都在大时代的浪潮中跌宕起伏。

人世确实艰难。人生实苦,各有各的不如意。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周秉义无疑是光字片最有出息的孩子,省长女婿、仕途顺利、官至部级。但与郝冬梅家庭巨大差距造成的谨小慎微、仕途中的风风雨雨、长期两地分居、一生无子女等,又是无法与他人言说的辛酸。周蓉一直活得自我,为了爱情追随北京诗人冯化成到贵州大山,却也不得不在中年面对冯化成出轨的崩溃。周秉昆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没有上山下乡,留在城里就业的孩子。他爱上了有哑巴弟弟、老母亲和带着孩子的郑娟。虽然曾遇到阻力,但两个良善的人的结合是幸福的,他们生育子女,照顾老人,努力奋斗,日子一天天变好。然而谁曾料到,视如己出的优秀儿子周楠会在美国留学期间遭遇不测,阴差阳错中又失手将周楠的生父骆士宾打死,为此而坐牢。秉坤的好朋友赶超因为自己得了肾病,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而卧轨自杀……人世间的苦太多了,怎么办呢?只能嚼嚼咽了。

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普通人来说,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改变自己命运,无疑是最靠谱的一条道路。周秉义和周蓉考上了北京大学,毕业后一个走了仕途,一个成为大学教授。蔡晓光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后来成为大导演。吕川考上大学,后来在中纪委任职。包括下一代周楠、周聪、孙胜等,也通过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反观周秉昆、孙赶超、唐国庆,没有考上大学,只能靠体力来维持生活。这里并没有贬低劳动者的意思,只是感慨知识对命运的影响罢了。

人间亦有温情。人是有血有肉的感情动物,人与人之间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有动人的爱情。周蓉对冯化成曾因崇拜而产生轰轰烈烈的爱情,周蓉与蔡晓光因历经沧桑后,而产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温暖陪伴;周秉义与郝冬梅相互扶持,践行了“苟富贵,勿相忘”的诺言;周秉昆与郑娟一辈子相濡以沫,有着令人羡慕的细水长流的爱情。有深厚的友谊。周秉昆以及好哥们儿孙赶超、肖国庆、曹德宝、唐向阳、吕川,共称“六小君子”。他们识于微时,因工人这个身份而互相认识,从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后来每个人的人生命运各不相同,中间也曾发生过不愉快,但却彼此惦念,保持着每年年初三聚会的传统。他们的妻子们也互相帮助。春燕教郑娟按摩的技巧,硬是“唤醒”了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周母;春燕帮助于虹保住保洁员的工作;郑娟将自己太平巷的老屋过户给于虹等等,都让人感到真情的可贵。

梁晓声曾谈到《人世间》这部小说创作时的心情:“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评论家怎么说,不管市场上它是否会遇到冷遇,不管读者是不是喜欢,这是我写了那么多年的一个总结,是我以自己对现实题材文学的理解、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创作的一部作品。”我想,小说获茅盾文学奖、电视剧成为爆款,这就足以证明读者和观众对《人世间》的认可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高品质的创作和艺术本身,才是真正的“流量”所在。

第18篇: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3

改编于梁晓声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以中国近50年的沧桑巨变为时代背景,通过周家三兄妹的命运浮沉,展现了城市平民子弟的奋斗与成长经历。人间烟火、悲欢离合彰显着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情怀。跌宕起伏的剧情、炉火纯青的演技、火出圈的热度堪称开年大剧。完美的结局虽然与原著有些差距,但这也许正是人们所期待和想看到的人世间。

由于出生在该剧所反映的年代,并与周家三兄妹有着同样的生活背景;父亲作为大三线的建设者,长年工作在外,母亲带着孩子们艰难地生活在大杂院里,剧中场景既熟悉又亲切,情不自禁产生共情…

几点感触与大家分享:

关于孝顺

剧中周蓉的前夫冯化成对孝顺有着两种解读:一是虽不在父母身边,但足以让父母引以为豪也就是有出息的孩子叫养心志,另一种是守在父母身边鞍前马后侍奉被父母视为没啥出息的孩子叫养口体。剧中的秉坤就是这样一个常被父亲教训不如哥姐有出息,但一直守护在病母身边,扛着家里千头万绪麻烦事的养口体的孩子,无论家里遇到多少困难,发生多大的不幸,为了哥姐顺利完成学业,为了父亲安心工作都独自默默承受,从不抱怨。

一个大家庭的和睦,必定有一个肯吃亏不计较的孩子。相比于养心志,养口体的孩子为家庭的付出更不容易。

关于婚姻

剧中的周蓉,为了爱情,不管不顾,只身一人跑到贵州深山与诗人冯化成结婚。然而,因不懂得珍惜,起初的真爱最终还是败给了家庭琐碎,最后劳燕分飞。秉坤的婚姻开始没人看好,但夫妻二人用真诚、付出,包容、理解守住了家庭的幸福。周父周母应是典型的封建式婚姻,靠媒妁之言,甚至结婚前没见过面,但老两口相濡以沫,恩爱有加一辈子,最终生同眠,死同穴。

所以,幸福的家庭是经营出来的,虽然有真爱,不去珍惜,不懂得经营,这样的家庭也不会幸福,甚至不能维持长久。

关于三观

1.剧中的秉义为官一生却没子女,长期生活在岳父母家中,心中充满了憋屈;周蓉大学教授,但中年离异,错失于孩子的成长苦不堪言;骆世斌家财万贯却与妻子同床异梦,到头来死于非命;秉坤日子虽过的紧巴,但乐观向上、勤劳善良,家庭幸福,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所以,甭管做多大的官、有多大的学问赚多少钱最终都要落在过日子上,把日子过好才是王道。

2.剧中有一幕让我记忆犹新,善良的秉坤为照顾居住困难的发小肖国庆一家,让其住进自己闲置的旧房里,而且分文不取,但因为其他原因自己不得不搬回原住房而提着罐头找到国庆夫妇弱弱地说出原由时,愤怒的国庆媳妇不仅摔了秉坤拿去的罐头,还怒斥秉坤的不是……

所以,人可以善良,但要有底线,不懂得变通的善良不叫真善,有时既给自己添了堵,还会助长恶的嚣张。

3.改革开放使剧中光子片的居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一个人的命运好坏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有幸生在太平盛世,一定要惜福知足。

第19篇:人世间观后感2000字3

一部好的小说就像一杯温热而香醇的茶,让读者慢慢地感受着一点一滴的温暖和香甜,品着品着就会浑身发热,甚至热泪盈眶。如果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激励当代农村青年面对苦难生活的一部不朽的抗争史,那么梁晓声的《人世间》则是改革浪潮中献给城市青年的一部奋斗史。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秉昆在破烂的光字片生活轨迹为线索,集中展示了以周家为代表的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字里行间横跨了近半个世纪,生动展示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小说中周家三兄妹及光字片的青年们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面对了很多选择,但坦然、执着的选择,使他们在风雨飘摇的人人世间,活的更有筋骨、更有尊严。

人的一生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不能选择出生,但出生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周家三儿女相继出生在脏乱差的光字片,这是他们无法选择的。解放后的光字片小街里的家,其实就是遮风挡雨的“容身之处。”“光字片的小街,十之八九是没有院子的小街。一户人家挨着一户人家,家家户户的门窗都直接开向沙土街道,开向对面的人家;小街窄,窗对窗,面对面;街头街尾的公厕摇摇欲坠;有的电线杆也斜了,人们经常怀想曾有街灯的美好日子;因为小街太窄,公厕建在了周家的斜对面……”。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老建筑工人周志刚的三个儿女却茁壮成长,一个比一个强。

在人的一生中不管梦想多么美丽,有时候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去面对新的选择。小说中周志刚的小儿子周秉昆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代表,朴实、忠义的他和光字片的青年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经受着人世间的凄苦和磨难。作者通过在秉昆家举行春节欢宴、家庭聚会等多次场景的细节描写,把那一代青年人美好的梦想和人性的光辉从炙热的笔端慢慢地流淌了出来;周秉义是周志刚的大儿子,也是光字片人的眼中是最大的官。但他仕途沉浮,出淤泥而不染,几经周折,最终以高尚的人生态度选择了回到光字片,在党的关怀下,将光字片和周围的几个片区改造成了美丽舒适的花园社区,彻底改变了光字片人们的生活,实现了父亲当年的心愿。小说写到结束周秉义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把自己最后的光和热,贡献给工作,奉献给自己热爱的亲人、邻里、出生地的父老乡亲们,但合上书本的那一瞬间,我想众多读者也会为失去这样一位党的好干部而怅然落泪;女儿周蓉是周志刚最疼爱的孩子,她不但是一个大美人儿,而且才华出众,曾经是最年轻的大学副教授。虽然她的叛逆和浪漫给周家人“蒙了羞”,也由此也彻底改变了她坎坷的人生。芳华已失的周蓉回国后,无情的现实破灭了她大学教授的梦想。但她以平和的心态选择了去民办学校任教,几年后她的小说《我们这一代儿女》也出版了。

人生有很多事情让我们没法选择,有时恶劣的生活环境其实也是一笔的巨大的财富,它会鼓舞人们更坚强、更勇敢地去选择人生的道路。郑娟曾问母亲“这小弟弟明明是个小瞎子,你为什么要把他捡回家来呢?”母亲说“别说捡。不管什么值钱不值钱的东西都可以捡。但人就是不能捡人。凡说谁捡谁的人都是不拿别人当人的人,是有罪过的。记住,你这弟弟是神赐给咱们的……”郑娟妈是一个买冰棍为生的老妇人,然而就是这个衣不蔽体、生活困苦的老妇人却有着不被外人所知的事情“郑娟是她捡的女儿,她的盲弟弟郑光明也是捡来的。”当读到此处,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人世间的善良,只觉得郑娟妈高大身影的站在了我眼前;当周楠的爱情春天再一次要来的时候,发生了校园恐怖事件,陌生的同学受到死亡威胁,他冲上了上去,替同学挡住了枪口,前两次枪竟然卡壳了,第三次中弹身亡。作者没有大篇幅的描写周楠中弹身亡的场景和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着笔描写了亲人们的悲痛和善后的事情,“周秉昆住院了。十二年的服刑经历使他的身体反而显得更强壮,周楠的意外之死却一下字将他击倒了,虚弱不堪……”读到此处,我们也许不会忘记周楠其实是一个死刑犯的遗腹子,周秉昆只是一个继父。他还曾经因为和骆士宾争夺周楠,导致骆士宾意外身亡,而做了十二年的牢。周楠不是周秉昆的亲生儿子,而周秉昆为了周楠所做的一切远远超出亲如骨肉的父子关系,超出了只有血缘才会至亲至爱的常理。

在人世间,我们每一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匆匆走过,愿我们也能像梁晓声老师笔下的主人公那样,在平凡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第20篇:人世间观后感600字4

《人世间》该剧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居住在北方某省会城市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间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对这部剧我感悟颇深,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

对于亲情,亲情在这人世间是最难能可贵的一份最真挚的情感,老一辈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无可替代的,人世间独一份的。人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亲人陪伴在身旁,有亲人可以依靠。愿人世间少一些离别,多一些陪伴。

对于友情,友情在这人世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羁绊,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是在你陷入深渊的时候可以拉你一把的人,是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给你排忧解难的人,是在开心快乐的时候和你分享使快乐加倍的人。人这一生有三五知心好友,可以陪伴在身旁,那可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

对于爱情,爱情在这人世间是人生的慰籍。爱情是年少的喜欢,中年的携手,老年的陪伴。在这人世间,许一良人,共度一生,不论平凡或是不凡,贫穷或是富有……只要两个人能携手走过这一生,这便是最难能可贵的幸福了。

对于生活,生活,生下来,活下去。人的这一生跌宕起伏,会经历很多的坎坷不顺,会让你失意,彷徨,害怕。但只要秉持着一颗满怀热爱,真诚善良的心,便可抵过这漫漫一生。在这人世间,尝尽辛酸苦辣,看尽人间百态,通过自我不断地努力奋斗,实现自我的价值,体会人间的美好,这大概便是活着的意义了。

人生且行且珍惜。

第21篇:人世间观后感500字5

《人世间》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将前述经典恢宏的史诗性与细腻的情感性融为一体,在经纬交织中熔铸出以光字片的历史命运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的缩影。《人世间》中的世界当然并不全然和谐美丽,也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思想困惑和人性复杂,但难得的是这个世界中的人们始终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竭力追求和相互扶持,从而让这一方人世间成为值得留恋的有情天地。

给我感受是:第一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记者柴进在《看见》里提过“人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易被打败的。”文中的人,经历了一系列困难:50年代荒灾,60年代文革,二零零三年“非典”等等。时间不会停止,生活仍要继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会让你在困境之中,找到光明。第二勤劳致富,文化改变人生。在书中周家三儿女,大哥秉义和大姐周蓉在学生生涯相比三弟秉昆要更勤奋。最后,他们也入读了北大,步入了社会的上层,而秉昆却吃了文化的亏,只能当一名普通工人。虽然他也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身在社会上有着立足之地,却无法再向上高升,言之便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你在读书时少用的勤奋,社会会让你补上。社会很现实,也很残酷。总有人比你有权力,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有人能轻松解决。学会运用资源,会让你终身受益。

古人就有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恍然而已。”人生不过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辈子。心态是由你自己掌控的,一个不敢笑的人,又怎能挑战生活的困难呢?所以每天都要笑,不如像那首歌所唱的:“何不潇洒走一回……”

第22篇:人世间观后感500字2

2007年春节,我去哈尔滨市,在黑龙江省图书馆读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北方文学》杂志。读了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内容令我震撼,久久令我思索。那只露在沼泽地上的手,向救援她的战友呼唤,不要过来,荡气回肠而又令人泣不成声。

时隔15年,2022年春节,我又读了家乡作家,以知青文学创作为代表的梁晓声的巨著《人世间》。《人世间》有烟火气,把作家家乡的生活的影像,那片热土,熟悉的人和事,统统摄于笔端。老百姓讲究的就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老百姓讲的就是家和万事兴,平安顺遂。要奉公守法,要清清白白做人。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轨迹。难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梁晓声是黑土地走出去的作家、学者。它的根离不开广袤的黑土地。离不开豪爽朴实的黑龙江人,勇于前行开拓的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里,见证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城市底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来没有放弃过,也不曾放弃过。梁晓声作品彰显的正能量。他笔触写下了底层老百姓,他对家国命运的反思,对人性的默默思索,勤于思索,为我们浮躁的社会呈现了一丝烟火气,犹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激荡那个年代年轻向上的人的心弦,可以说梁晓声的作品落笔重点聚焦到了改革开放后。时间位移,让他有了新的思索。面对新时代。应该有一种启迪人心智的的作品,那么《人世间》就算一部好的作品,我以为!

第23篇:电视剧人世间观后感1000字2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题记

一直觉得,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找个安静的角落,沐浴在阳光下,喝一杯茶,品一本书,日光透过窗户,映在纸张之上,仿佛那一瞬间,不仅仅是一段段的文字平铺于眼前,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向我演绎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梁晓声的《人世间》以史诗视角还原5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书中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有周蓉的特立独行,不谙世事,向往纯粹的世界却又不得不直面现实的残酷;有秉义的心怀大爱、一心为民却忠孝难两全的无奈;有秉昆的憨厚敦实,重情重义,一生负重前行却又不失对生活的信心;有郑娟的温婉贤良,隐忍包容,历尽艰辛却仍用柔弱的肩膀默默承受生活的苦难;还有秉昆一众发小兄弟姐妹苦乐相伴,帮扶前行……他们在五味杂陈的人世间,经历苦乐交织的人生,感受人间值得。

出身于草根家庭的他们,不甘平庸、不畏险阻,畅想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困苦与磨难面前始终昂扬向上。他们拥有自己的梦想,敢试敢闯、满腔热血,以己之手,凭己之力,不屈不挠坚持着最初的梦想,在人生轨迹上拼命奋斗。他们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有的子承父业努力打拼辛苦谋生。尽管每个人的性格命运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始终恪守勤劳坚韧、自尊自强,始终坚信人世美好,人间值得。

看完《人世间》,我被人世间的烟火气熏哭了,我被小人物的豁达和从容感动了,我被满身泥泞、满心沧桑又满怀信念为生活努力打拼的小人物破防了,我被热情无私、守望相助的无限情义深深打动并温暖了。书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周秉昆,他生性倔强、敢爱敢恨、嫉恶如仇,历经风雨但从不抱怨生活,一次次碰壁但依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他兢兢业业努力上进,认认真真无愧生活,他温良笃实的人格力量和积极向上的坚韧精神让我在迷茫中燃起希望的火焰。

《人世间》敲击着所有浮躁的灵魂,生活在人世间,我们都是最普通的世间人。我们所能贡献出的最大价值,就是让自身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我们平凡但不平庸,我们在平凡中透露着不平凡的光芒。“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时代风浪呼啸,人生潮起潮落,即便历尽人生的悲欢离合、人际的纠缠厮磨,人们心底的朴拙善良不会被雨打风吹去,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会更闪闪发光。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是啊,人生确实苦乐参半,欢乐与悲伤接踵而至,痛苦与希望如影随形,但当我们历经世间百态,看遍生活真相,会发现总有热乎乎的日子和人,在诉说人间值得!

第24篇:人世间观后感500字3

老周一家,两儿一女。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老周家亦是如此。大儿子和女儿学习刻苦勤奋都考上了北大,大儿子当官,女儿成为了大学教授,都去了大城市,步上了社会的高层,远离了父母,小儿子从小学习就不顶用,进厂子当了普通工人,自言是吃了文化的亏,留在了父母身边,照顾孝顺父母。老周女婿说,对父母的孝顺有两种,一是养口体,一是养心智。大概的意思是:在父母身边洗衣做饭,照顾他们衣食住行,是养口体;儿女有出息,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是父母脸上有光,精神上开心,这是养心智。然而无论身处何方,人人身上都有本难念的经。在人世间,众生皆苦,人人都是负重前行,你帮不了我,我也替代不了你。我们所羡慕的他人的光鲜背后,实际上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正如周秉昆对儿子说的那句“觉得苦吗?嚼嚼咽了”,反映了他对人生在世的态度,所谓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人生不过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辈子,何不潇洒走一回。图片

在人世间,品人间烟火,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人情世故,生老病死,青春热血,爱情理想,诗与远方。在人世间,我们每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匆匆走过,惟愿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第25篇:人世间观后感3

昨晚,58集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终于以“大结局”播完,尽管有疫情的影响,尽管有锁链女和俄乌战争的干扰,但国人还是跟随《人世间》度过了一个精神较为充实和滋润愉悦的春节。这不仅在于这是由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改编的精品电视剧,而且是一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充满人性的精神大餐。

2019年,在北京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笔者有幸见证了《人世间》签名售书的盛况。那时,这部三卷本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巨著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我因组织陕西展台的新书发布仪式而无暇排队错失签名遗憾至今。

据悉,长篇小说《人世间》从2017年11月出版到获茅盾文学奖之前的2019年上半年,累积发行4万套;获茅盾文学奖之后的2019年下半年至2021年年底,又发行了16万套。可见获得大奖为作品带来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又悉,《人世间》自开播以来好评不断,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豆瓣评分高达8.1,目前已累计超4亿受众观看。电视剧的热播极大地促进了原著的畅销,据统计,今年开年的两个月时间里,《人世间》一书发行22万套。电视剧开播以来,仅当当、京东两个电商平台的实际销售就高达5万多套。由此可见电视剧的力量。

据说《人世间》的热播都影响今年春节期间电影市场和夜市,笔者就因此推辞过亲朋的宴请。大有当年电视剧《渴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几乎达到万家齐看《人世间》、全民热议《人世间》的程度,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不仅在于荣获大奖的力量,也不仅在于影视剧的力量,而且在于人性美的力量,当年《渴望》之所以热播,也是因为慧芳的人性美令人敬佩和渴望。如今《人世间》图书的获奖、畅销和电视剧的热播,也是源于周秉义、周秉昆、郑娟以及当年饰演慧芳的凯丽这次饰演的老太太身上所散发的人性对观众或读者的感动、感染和感召。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小康,衣食无忧,但人们的幸福感似乎并未增强,反而不无忧虑焦虑,究其原因,不仅在于社会压力和生活负担加重的增大,而且在于道德的滑坡、精神的缺失、底线的丧失,拐卖妇女儿童事件和虐待老人甚或《墙头记》《清风亭》重现甚至导致老人自杀的悲剧的不断发生令人缺少安全感,日益增长的物价和拉大的贫富差距令人缺乏稳定感,疫情、战争以及亲情友情的缺失令人缺乏幸福感。而安全感、稳定感和幸福感恰恰是当今人们在人世间最渴望的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目前,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笔者理解所谓高质量发展应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所谓高品质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提高甚或高档化、品牌化,而且是精神文化的满足,是安全感、稳定感和幸福感的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他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国已步入小康社会,正向现代化强国奋进,人们的需求也已由温饱满足生理需求向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提升。唯有如此,才是人们真正渴望或向往的名副其实的有益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

第26篇:人世间观后感2000字2

《人世间》终于从荧屏上一期期播映完毕,像一幅幅普通百姓日常岁月的画卷,把我们拉回到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我们也代入为剧中的人物。

这是由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东北,老百姓的小日子,一家人,几个兄弟姊妹,几个一生的铁哥们,情感交互,生死相依,让我多次破防。人世间,烟火味,最抚百姓心。想一想,悲催的人生,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其实也很不容易!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为名,为利,为父母,养口体,养心智,活在世间,有多少牵扯。那个光鲜诚实活在天边的大儿子,那个为追求诗和远方理想的小棉袄,感觉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只有那个似乎无所作为的老幺儿,忍辱负重,守在家里,真正成为自己的儿子。这是人世间的真实写照,我们都在其中。常思考,动人心,恸心魄,伤情感,一次次泪目。父母在,常聚首,父母亡,四散开。这有情有味酸甜苦辣的人世间!好剧!剧情好,演员好,演技更好!细腻,直抵灵魂深处,拷问多少人的灵魂,疼痛,锥心!

如果说,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上个世界八十年代路遥唱给天下农民的一首挽歌,电视剧的热播更是加速了人们对奋斗抗争的孙少平们的认识,那么,《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就是用良心和爱心唱给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曲时代挽歌。一个重工业基地,为中国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中国长子,在改革开放以后,落魄没落,那些被养在国有企业的养子们,多少人生活在困顿之中,他们迷蒙困惑,寻求突破而不得。这里有市场地域的因素,也有思想观念的原因,这复杂的人世间啊。

周秉义来自基层,勤奋努力,忠于党国,胸中装着百姓,眼中阅尽世间,在通向上层的路上,有心灵的撕扯和不甘,有认知的底线和红线,但他似乎也没有逃脱中国关系网的窠巢。多年的党性锻炼,不懈奋斗,使他成为一名人民爱戴的高级领导干部,人民指望着他改变棚户区光字片区的现状啊!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荣辱褒贬,都在其中。他这个官也实在不好当啊!

这个周秉昆太让我们同情了,隐忍,善良,忠诚,可靠,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全部重担,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承担了哥们的所有悲欢与不幸,一地鸡毛也不怨天尤人,不气馁,不悲伤,勇敢地硬着头,自己扛起生活的重担,决然地一步一步地前行。兵来了将挡,水来了土淹。这样本分守纪的好孩子,却最后进了监狱。谁是那个兴风起浪的罪魁祸首啊!生活,从来不相信眼泪。

媳妇郑娟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她是来拯救苦难的化身。如果说,最初的身世及不幸奠定了她的内向和自卑,以及周秉昆曾经优越猎奇的暧昧味道,但是一见钟情的爱情还是击中了这个初尝爱情的年轻人的心。她花落在谁家,就是谁家的福分。她和看不见世界的那个盲人弟弟就是剧中安排的具有神秘隐喻意义的天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会怠慢善良与本分。

冯化成,一个著名的诗人,骨子里有着浪漫的情怀,他收获了年轻漂亮少女周蓉的爱情,但他没有坚守一份初心,在浪漫主义的狂热下,最终又背叛了周蓉的爱情。本剧没有坏人,只是,他是一个用下身写诗的人,很不靠谱。他出家了,眼里并没有脱俗,满是对这个人世间的留恋与不舍。人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从这里通向人的心灵深处。他们的死亡婚姻证明,婚姻不只是靠爱,更靠肝胆相照。婚姻不只心动,更要相互心痛。当知道这个道理时,回头已是百年。

楠楠,一个风华正茂青春洋溢的青年突然间就走了。他的眉宇间的爱,他的苦楚而难言的身世,本该是一朵开放在春天里的花呀,突然间就凋零了!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靠谱的世界,特别是那个枪支泛滥的米国,多少人孜孜以求美好的生活,走着走着,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了。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无常哪一个先来。从一个小花絮中,我们看到楠楠又起死回生,原来死亡是一个假象。我们多么希望孩子活着呀!

那个戏骨宋春丽、张凯丽虽为配角,绿叶红花,人情世故,真是绝配。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举手投足,台词念唱,都是一绝。让我们看到老演员的内涵功力,看到人性的光芒与机巧。

那一对苦尽甘来的父母,本该享受老来团聚,儿孙绕膝的日子,是什么造化让他们同时离开人世,让我们唏嘘不已,感叹上帝的无常,感叹编剧的无情。

那个春燕,也是基层百姓的一个缩影,泼辣,不屈,自尊,抗争,有时也急红了眼,可爱中也有可恶,让我们看到人性之恶。

我们为剧中的人物喜怒哀乐义愤填膺,这是人之常情,不知道看着看着,作者梁晓声也进入荧屏和我们一起悲欢离合。法庭上,审判长本是剧中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后期周秉昆的牢狱之灾简直是无妄之祸,来的突然,又在情理之中。面对骆士宾的无耻和挑衅,哪一个有血性的男儿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周秉昆过失伤害,骆士宾死了。法庭上,我们惊讶地看,那个满头白发古稀之年的梁晓声,以审判长的角色坐在审判席上,主持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公正。我不知是导演的有意为之,还是梁晓声的客串角色。他义无反顾的走上前台,让我们观众都想跳上荧屏,为周秉昆主持公道,无罪声援。我们永远和大名鼎鼎的作者站在一起,永远和善良底层的人民心在一起,审视、苟活在这人世间,用最朴素的情感,用人间的真善美评判这芸芸众生的世界。我们看到这里,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呀,我们观众都为周秉昆鸣不平了,都为他的隐忍、善良、吃苦洒下一掬同情的泪水,我们太爱这个基层的穷苦悲催的百姓角色了!这也太难为了这个写下宏大故事架构的作者,以阅尽人间的深邃眼光,以善良的愿望,同情着这个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他太过于投入了,他在法庭上不能自己,导演只好停机,专门给他说戏,你在这里就是主持公道正义的法官,梁晓声这才从剧中被拉回。法不容情,我们都很无奈。

剧情铺陈,时间造化。父母走了,秉义兄走了,我亲爱的儿子楠楠也走了,曲书记走了,我的好哥们赶超也走了,他们都离开了这让人爱恨交加的人世间。我们迎风而立,苟活在这残酷的世界,前无故人,我们就是那个直面迎击无常的人。

在《人世间》,品人间烟火,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人情世故,生老病死,青春热血,爱情理想,诗与远方,情感困惑,成长烦恼,生死兄弟,歃血哥们,发小死党,同学朋友,邻居叔婶,爱恨情仇,都随风而去,让我们唏嘘不已!

周秉昆出狱后感慨地说,人活着到底有啥意义,芸芸众生,爱恨情仇,形如蚂蚁,为生活奔波,忙忙碌碌,到头来谁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你说,蚂蚁为生存奔忙,忙碌时想过死亡吗?

虎年的立春来了,万物复苏。一个漫长的冬季似乎都没有一场大雪,立春竟然下雪了,雪被温暖的大地拥抱,到头来下成了丝丝缕缕的雪雨!浪漫的文人于是调侃开了:是冬辜负了雪,还是雪背叛了冬,你本该是冬的伴侣,却跑来做春的情人,人们该赞美你的热情奔放,还是该指责你的水性扬花,你若与冬同行,或许会更幸福些,因为冬会用它的温度来延长你美丽的生命,而尽管你在春的世界里漫天飞舞,却即刻被融化,连雪都移情别恋……这个世界都不太靠谱了!

你说,这个人世间靠谱吗?

第27篇:人世间观后感600字1

最近看了《人世间》电视剧,感触很深,虽然个人感觉后半段剧情有点拉跨。

最欣赏的角色是郑娟,殷桃演的也很好,个人认为她应该是最幸福的状态,虽然经历了很多苦难,但在这人世间谁又不会经历点东西呢,让我最有感动的不是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而是,我感觉郑娟是内心最安定的一个状态,也正是这样坚韧、安定的状态,孩子都很出色。她是有自己的,看似她为别人而活,为丈夫周秉坤而活,秉坤是她的一切,但也同样秉坤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给了她这种安全感,她不矫情、不造作,顾全大局,为家人、为孩子、为邻居、为朋友都做到了最好。

相比其他人,周蓉是有些自我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只考虑自己,简单说,她有自己,没有别人,但她也在改变。

秉义给人的状态是有些拧巴的,虽然做到了市委书记,做了很多实事,但他没有自己,不洒脱,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直是一种被动的感觉。

冬梅,很理解她,她付出了很多,有的时候很无能为力,爱自己的老公,因为老公的身份,这种爱需要隐忍,到了后半生,失去了父母,没有孩子,丈夫不在身边并且得了癌症,工作也没有了发挥的空间,是有些悲哀和凄惨的。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作为一个女人,结婚生子后,才越发的感受到这人世间的真真切切。有时候想想,工作可能才是自己唯一能抓的住的东西,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老公总有不理解的时候,还可以工作,和自己对话,在工作和学习中看到自己的成长,相对应的有一份自己可以支配的收入,这可能就是还有自己吧。也只有自己有了这份安定和平和,才会影响孩子更自信更强大。有时候经常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不自信而苦恼,想想可能还是心态不够平和,或者对自己要求过高,需要好好改变。看到郑娟和秉坤主动去春燕家,还是很感慨的,朋友即使对自己做过不好的事情,最后还是会原谅他,主动去拉一下,感觉自己是完全做不到的,这种宽阔的胸怀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每个人物都很鲜活,仿佛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就是生活中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但却折射出了这人世间太多的人性。每一个人都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和压力,对个人来说,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处理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是一生的功课。

第28篇:人世间观后感1

电视剧《人世间》用一群老戏骨和众多实力派演员以及精良的道具演绎了一个工人家庭半个世纪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和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阵痛,由此展现了几代人的亲情、爱情、乡情、朋友情、同学情、知青情、战友情。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娃,父母是农民,虽然没有感同身受的工人阶层的生活经历,但我是68年出生的,属于那个年代的人,因此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剧中塑造的鲜活人物所感染和感动,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剧作者和导演所要表达的核心内涵以及演员通过表演刻画的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每个家庭的幸福、每个人的成长都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都与国家的兴衰休戚相关。上至省长、市长,下至光字片的平民百姓,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周父做事讲原则,做人明事理、有远见。为人正直,父爱如山。周母善良、勤劳、朴素、善解人意。对老伴儿,对儿女倾注了所有的爱。父母对周家三个孩子影响非常大,三个孩子所走的道路不同,命运也不同,但根植于内心的正直、善良始终没有变,并且传承给了他们的下一代。周秉昆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尽义,对爱人尽忠。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最纯粹的。儿女对父母的爱,有时候是有前提的、是有附加条件的。对父母多一些陪伴,少一些遗憾,因为来生我们不会再相见!家庭和谐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和前提,家庭不和谐又是社会中的常态。

人性的弱点是最丑陋的,但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在巜人世间》的剧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人说,人永远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这我认可。东野圭吾还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我也基本认同。但我想说的是:“做人善良一点,又怎么了?大家都不容易!”

爱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美好甜蜜的爱情,但无论是剧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但这并不能说明就没有真正的爱情,更不影响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周志刚老两口就是人间最美好爱情的真实写照。剧中强调爱情固然重要,但绝不是至高无上的。

《人世间》中有很多精典的台词,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周志刚说过,周秉昆也说过,“觉得苦吗?自己嚼嚼咽了!”

作家梁晓声用心用情写戏,导演李路用心用情导戏,雷佳音、殷桃、辛柏青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用心用情演戏。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梁晓声对“文化”曾有过这样的高度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想在梁晓声的内心世界里一定是把人性的善良放在第一位了,因此才能写出巜人世间》这部献给世人、献给家乡、献给亲人的巨著!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多远都记得回家。

推荐信息

  • 有关绿野仙踪读后感的范文精选(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8:05:22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十分经典,却又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书——《绿野仙踪》。《绿野仙踪》,一共收录了十四个故事。它们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童话世界:奥兹国。如果把这十四个故事重新按时间顺序排列一遍,就恰好构成了一部“奥兹国编年史”。故事一开头,把房子连同多萝西卷走的一阵巨大的龙卷风,象征着小孩成长过程中所遇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9:30:48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讲述了海伦一生奋斗的过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海伦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三天光明是作者幻想出来的日子。尽管这一切只是幻想,但她没有一丝的抱怨与遗憾,字字句句体现了她对光明的热烈向往。

  • 《小猫咪穿鞋子》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14:55:35

    小猫咪羡慕人类可以穿鞋,于是想尝试一下。当他发现公鸡、麻雀、大白鹅、大黄狗……都不能穿鞋子,而自己“不用刨土,不用抓树枝,不喜欢游泳,也不参加长跑”,小猫咪得意极了,因为只有他自己可以穿鞋子。

  • 和大人一起读《春天到了》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15:00:20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春天到了》。春天到了,青蛙走到蟾蜍家,想把蟾蜍叫醒,他叫了好几遍,可蟾蜍一点都不想起床,还说等过了五月半再叫他起床。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要认真的想办法去解决。

  • 《小田鼠弗雷德里克》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15:03:07

    读完《小田鼠弗雷德里克》后,我感想颇多。这篇文章以一只名叫弗雷德里克的小田鼠为主角,描述了他与他的同伴们在严寒的冬天里,通过互相帮助和协作,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 叶圣陶《风》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15:06:45

    叶圣陶的《风》是一篇富有哲思的诗歌,通过对自然风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由和追求的渴望,以及人生短暂的思考。在诗中,叶圣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的自由和奔放,例如“风不分东南西北,飘荡在这无限的天地之间”,“风不拘泥于草木,它腾空而过,它疾驰而去”。

  • 《凿壁借光》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15:09:50

    《凿壁借光》说的是一个叫匡衡的少年,他非常刻苦学习,但是家里很穷,他白天还得出去给富人干活挣钱,晚上才能读书,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读到深夜。

  • 《闻鸡起舞》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15:13:04

    《闻鸡起舞》讲的是东晋时有个名将叫祖逖,他从小时候就胸怀大志。后来,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画龙点睛》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8 15:17:35

    《画龙点睛》讲的是一位名叫张僧繇的画家的故事。读完《画龙点睛》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今后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一定要把好词好句都记下来,等说话或写作文的时候,在关键地方用上些好词好句,就可以让语言和文章更加精彩了。

  • 《惊弓之鸟》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0/9 13:07:08

    我读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静下心来观察,要善于思考,还要认真分析和判断。这篇课文让我觉得做事不但要看表面,而更要看看里面的机密,不能像那一只惊弓之鸟,一碰件事情就退缩,我要是那只大雁,我会勇敢的冲出去,躲避困难,冲出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