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大全】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大全】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8-20 12:25:07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所以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他们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晓得如何教起;也很担心社会里头有那么多的诱惑,即使在家里好好教,都恐怕抵挡不住外头的诱惑。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每一个做家长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么省悟之心?有那种忧患意识,如何把自己的子女从家里、从根本做起。每一个做家长的,他们能如此做,更进一步,做家长的也学习《弟子规》,你就可以以身作则做很好的表范,让子女来效法,这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

《弟子规》读后感四年级范文

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要背诵《弟子规》,我已背完了‘入则孝’‘出则弟’,爷爷听着我背书,问我:“父母责,须顺承”是什么意思?我答不出来,因为我只知道死背书。所以爷爷为我借了这本有解释,有故事的《弟子规》。从小我每个礼拜天去教堂,因为耶稣就是爱,圣经里有爱的教育。爸爸对我说:“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爱,这个世界就会美满幸福!”

《弟子规》里有爱的教育,[泛爱众]就播下了爱的种子,涌出了幸福的源泉,扣下了和谐的纽带,打下了文明的基石。‘凡是人,皆相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为什么我们不能相爱呢?

《弟子规》里有‘信’的教育,外国人最讲诚信,圣经也教导我做人要诚实。

《弟子规》里有‘书’的教育,‘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教我要读好书,不要迷恋网络游戏。

《弟子规》里有‘亲人’的教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告诉我要结交好朋友,才能长进。

《弟子规》里有‘礼’的教育,如果养成每日‘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的好习惯,还会牙痛和传染禽流感吗?

《弟子规》里有孝的教育,“父母责,须顺承”娇生惯养的我被父母宠了,昨天我写字时,眼睛靠桌太近,爸爸责备了我一句,我就是不听,还哭了。昨天我朗读‘词林采颉’,爷爷在旁边监听,我就不让他看书本,爷爷说:“你不让看书,我怎么知道你读得对不对呢?”可我就是不听!

从小到大,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爹妈叔姨为我付出多少,可我有孝顺他们吗?圣经里说神喜悦顺服的人,我顺服了吗?今后要做顺服的孩子,我要听长辈的话。

熟背《弟子规》!愿中华美德流芳百世!

读《弟子规》有感400字范文

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宏大量……这一切的一切的都有归功于《弟子规》,它给了我很大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突然间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懒洋洋的随口应了一声,继续看着动画片,对妈妈喊:“妈妈你自己去晾”一直到妈妈生气了发了火我却才会去把衣服晾好。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悔不当初!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不应该随便浪费时间。它不会随着你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而停留;不可能当你在贪玩的时候而等你。时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充分合理利用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眼前匆匆流过。

读《弟子规》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它好像另一个我,让我看清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恶习以及学习中的缺点,也对我以后的人生做了一个铺垫。

虽然《弟子规》中有许多的“规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就会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只不过有些“规矩”做起来却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每一句并且认真的去做,那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点点的快乐而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也会成为祖国的花朵。

《弟子规》读后感四年级范文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弟子规》这本书,这本书每一句话都会有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来理解,如:父母呼,应勿缓,它对应的故事就是《陶母退鱼》。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拒收金子的扬震》中的杨震,这个章节中的杨震他多才多艺,被人称为“关西孔子”。他不贪财好色,别人给他金子也不要,他是个品德十分高尚的人。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追根问底的戴震》。戴震幼时最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对问题要问个明白才行,老师被他问烦了,便把《说文解字》和一些字典给他看,他三年后便掌握了这些内容。

后来他竟把最难懂的《十三经》也弄懂了。戴震的这种贵精专不贵博,与其知而皆非真,不若知而为真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学习。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500字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李毓秀性情平和豁达,品德高尚,他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弟子规》,《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提高我们自己的品德,熟读《弟子规》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弟子规》里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我记起了一件事,我跟好朋友子瑜吹牛说自己做的蛋糕很好吃,她很羡慕,说要尝尝我做的蛋糕,我信誓旦旦答应她一定做给她吃,事实上我并不会做,所以她第一次来我家的时候我骗她说食材没有准备好,第二次又骗她说肚子疼。妈妈知道了拿出《弟子规》跟我说:“什么叫‘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你都学到哪去了?”我听了觉得很惭愧,跟子瑜承认自己并不会做蛋糕,自己是吹牛骗她的并向她道歉,她原谅了我。周末我们一起去超市购买食材,一起上网查询如何做蛋糕,然后两人一起做了蛋糕,虽然第一次做出来的蛋糕味道不是很好,但我们还是很开心。

有一次表姐因为姑妈乱动她的东西,她生气地对姑妈大吼大骂,其实姑妈只是看见她房间乱了帮她整理了,姑妈跟她解释了她还是很生气地骂姑妈,我在旁边听见了,就对表姐说:“表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弟子规》里的句子你还记得吗,这可是你小学时候学过的哦,你现在都是大学生了,不能比我还差哦。”表姐听了我的话,脸红了,她静静地坐了一会,站起来小姑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不该对你大吼大叫,我比我妹还不如,我以为一定会改的,不会再乱骂你了。”你看,学好《弟子规》,还可以劝架呢。当然,我自己也要做到尊敬父母,关心爱护父母,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时就要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自己父母生气、伤心。

我很喜欢《弟子规》这本书,它让我感受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教育我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热爱祖国,教会了我们很多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本国学经典,这是我们的财富。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范文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范文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古代圣贤所创造的启蒙经典。自从读了《弟子规》后,我深有感触。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弟,次谨信”这几句话的意思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在《弟子规》众多经典名句当中,这几句是我最喜欢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虽然做到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但是,却没有做到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次,妈妈买了一些零食回来,妹妹正在做作业,并不知道有吃的,于是,我自个儿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结果,妹妹做完作业后看到一包包空零食袋,号啕大哭,我还不以为然,昂着头,兴高采烈地玩电脑去了。还有一次,我和表弟在旱冰场滑旱冰,表弟不小心摔倒了,手脱了臼,大哭大嚷着要回去。我无可奈何,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旱冰场。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责骂表弟,说他是懦夫、毛毛虫等弱不禁风、经受不了风雨的事物。现在想起这些事来,我真是觉得无地自容、羞愧不已。

“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许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就拿孔融来说吧:孔融在四岁时,家人买梨给他治疮,可孔融觉得自己应该关爱关心自己的人,便将大梨让给了别人,自己只吃最小的梨。以后我也要像孔融学习,更加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处处想到他们,有好的东西时与他们共同分享,而他们有困难时,我也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们烦恼时,也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和他们共同开心,共同忧伤,团结互助。

今后,我一定会做到“首孝弟,次谨信”,与亲人共处一片蓝天,互相关爱帮助。而《弟子规》也将陪伴我走过以后的人生!

小学生读《弟子规》有感精选

我曾经读过弟子规,很有感触,给我印象最深的这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认真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以前这些我做的很不好,妈妈说上一句,我就会顶上三句,我把水杯扔到了地上,妈妈正在批评我。我还会顶嘴,我还会悄悄地说:“怎么了!”。爸爸让我下楼买东西,我就赖在床上,怎么说都不下去,我会小声地说:“想让我下去,没门儿!”

自从读了这本弟子规,我就不跟妈妈顶嘴了,妈妈说的意见我都虚心接受,有一点做得不太好,就是妈妈让我下楼买东西,我就躺在床上当没听见。我现在正在努力的改掉这个毛病。

这本弟子规给我了很大的教育,我喜欢这本书。

读《弟子规》有感范文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500字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待婢仆,身贵端,慈而宽。”这就话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东汉时期的一位丞相叫刘宽,他总能体谅犯错的部下,不生气,不发火。有一次,刘宽的夫人想试探一下他,就让侍女给他端鸡汤,在他接鸡汤时,故意失手,鸡汤刚好洒在刘宽刚穿好的朝服上。想不到刘宽竟然没有发火,而是关心是女烫伤没有。

在现代,和刘宽的君子风度恰恰相反,一些单位的上级领导,从不宽待下面的职工,当职工犯了点错误,就会在大会上严厉批评,而不像刘宽那样宽以待人。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人要做到仁慈宽厚,才是完美的。也让我懂得了宽容他人是一种美德。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段话的意思是:纵然是小事,也不能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亲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亲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

而我平时就很任性,经常擅自做主。有时候妈妈让我做事,我喜欢了才做,不高兴就不做,让我去买东西,我有时还不经妈妈同意就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候爷爷奶奶给我的钱,我就藏起来,不告诉妈妈,自己拿去买一些小玩具或者是小食品之类的。我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妈妈其实也不是不让我拿零花钱,妈妈只是让我自己学会怎样正确花钱,不买不合格的玩具或者小食品。

现在我渐渐长大了,我知道我有做的不对的,我以后要学会管理自己,这样就不会让父母担心了。

名著《弟子规》读后感精选

平时读书总觉得书上内容跟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自从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里面使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

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

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我把舌头“摘”下来,弄得满嘴是血,妈妈说:“小纯,爸爸妈妈说过的话以后就要谨记在心了。”这件事都怪我不听爸爸的话。

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由此,我们也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道理,关心,照顾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也关心他们一点,尊敬他们一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这份情。

《弟子规》这本书我现在还经常拿出来翻读,它一直鞭策着我。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范文

对于一个整天研究外文文献,接受西方科技教育,崇拜美国自由的人而言,国学意味着八股文、之乎者也这些令人费解的文章,各种不人道的条条框框、心理折磨,是古代统治者用来驯服民众的工具。是的,在未了解之前,它已经被我贴上了“腐朽”、“霸道”、“落后”的标签,真是应了那句“主观臆断、妄下定论”现在想来有些无知。

2020年6月,从南京风尘仆仆的返回石家庄,想在石家庄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也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弟子规,每天晨读,语速超快,第一次都跟不下来,由此可想,正奥员工对弟子规的熟悉程度。通过了解,正奥的董事长秦总对国学甚是痴迷,不惜拿出重金鼓励员工背诵弟子规,只是因为自己受益匪浅,通过背诵将大家领入门,每日践行,有机会接受中国国学带来的好处。

出身传统家庭的我,从小至今,出门前总会告诉家里人,“我上学去了”或者“我去***家玩去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妈,我回来了”,这似乎是一个规矩一样,也许这就是家庭教育。现在我在《弟子规》中,看到“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才知道原来这条规矩出自此处,原来我一直在践行《弟子规》,只是由于无知而未知。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范文

“弟子规圣人训”弟子就是学生,规就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

《弟子规》一共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部分。总叙就是总的概括一下后面的七个部分。入则孝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心里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要照顾到父母。出则弟就就是在社会上能够顺从长上,能够顺从长上,能够奉事兄长。谨是指我们行为上要谨慎,不可放逸。信就是指言语上要言而有信,信用是成功阶梯的第一步。人无信则不立。泛爱众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爱人者,人恒爱之。亲仁就是亲近仁者,以师是之,要跟他学习。仁者无敌。余力学文就是除了以上六个部分所学习的之外,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好好地学习其它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的每一部分都教给了我一个道理,入则孝告诉了我要孝顺,谨告诉要谨慎做事。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一定要严格遵守《弟子规》中的知识,《弟子规》一定会让我比以前更加好。《弟子规》适合所有学校与各种年龄的人诵读他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是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必然有莫大的助益。

生命诚可贵,而这可贵的生命是谁给与我们的呢?这一切都是父母给与我们的。他们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把我们养育成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父母呢?是的。一个声音肯定的回答说。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感恩父母呢?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吧!

《第子规》对我十分有益,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也一定会遵照《第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范文

在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弟子规》感到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原名为《训蒙文》。正如名字所说,它是能告诉我们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信》篇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因为这几句话说明了凡是开口说话,就首先要讲信用,那些欺诈不实的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比如说,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与别人约好的事,要时刻记在心中一定要做到。我们在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中还学过宋庆龄奶奶的一个小故事“我不能失信”,介绍的是宋庆龄奶奶小的时候因为答应了下午教小珍叠花篮,没有去她最想去的伯伯家,没有去看她最喜爱的鸽子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诚实守信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失信于他人,那么别人就不会信任你,你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碰钉子”、“摔跟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而如果你诚实守信,那么恰好相反,你做什么事情都会顺利,哪怕做错了也会有人来指引你成功的方向。

《弟子规》使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所以,我以后要多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懂它,还要按照书中的礼节做事,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中国名著《弟子规》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不少书,还重温了三年级背过的《弟子规》。明白了不少道理。

弟子规,分几个段落,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从不同的方面,告诉了我们:做一个人,就要尊敬长辈、诚信对人……

弟子规首先就告诉我们:首孝悌。主要的意思是:年幼的人,在家的时候要孝敬父母,出门的时候要尊敬兄长。人一生更重要的,就是亲情。没了亲情,怎么都不会快乐。次谨信,告诉我们:说话要恭敬诚信。人要言而有信,说话不能不经大脑,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才行。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说的是:要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身实践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各种诗歌文学。作者把《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作为总纲,目的是要告诉人们教育弟子应谨遵圣人的教诲,不可误入歧途。

在生活中,弟子规有时也很有用。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从弟子规中,我学会了好多道理,我要做一个好少年。

推荐信息

  • 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2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15:29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首先因为作者领着读者做了一次动人心魄的海底远游。鹦鹉螺号以飞快的速度,让读者随着尼摩船长和他们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换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_远的极地、_深的海沟、_大的珍珠……大蜘蛛、章鱼、鲨鱼……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还耳目一新。其次它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

  • 关于《查理九世》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14:59

    【第1篇】《查理九世》这本书是讲述了一个关于探险的故事。这本书一个有二十四册,这次我读的是第一册,这一册里面的查理、墨多多、尧婷婷…………发生在黑贝街的事情。黑贝街里面有着许多可拍的传说,一天晚上一个小孩子走过黑贝街看见了一颗颗发光的眼睛在看着他。一天墨多多和等人一起找到了墨多多也要的日记,发现了里

  • 关于《奔跑的女孩》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14:29

    少年心事令人捉摸不透。而每个走在青春道路上的少年,都走在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上,渐行渐远。——题记骆驼和猫这两个女孩,与那些终日文文静静地端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女孩们不同,不论酷暑还是严冬,她们俩多半挥汗如雨地在体育场奔跑着,感受着阳光、风、尘还有天上的白云……她,一个在跑道上挥洒汗水的女孩,一个不懈奔跑追

  •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23:59

    林海音——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童年时生活在北京,当她还需要照管的年龄,却失去了父亲,但她刻苦学习,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的转变。《城南旧事》——主要讲述作者在北京的生活。文中,听鬼故事段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时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活动单一,听故事吸引了林海音童年的爱好。“鬼”,这种无味、心惊胆颤的

  • 《百年孤独》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22:29

    单从读《百年孤独》的直观感觉来说,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与以往容易入书入戏的我不同,百年孤独里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因为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因为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

  • 《论语》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23:59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

  •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25:29

    《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我一年级时就读过,我很喜欢他。寒假里,我又拿起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一遍。这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讲的是匹诺曹从一个不懂事的木偶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的故事。这本书让我很受感动,匹诺曹的爸爸太爱他了,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匹诺曹的爸爸为了给他买课本,卖掉了自己仅有的一

  • 《童年》的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28:59

    初中时代曾读过一些文学名著,其中有一篇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出生在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

  • 关于《儒林外史》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31:29

    这本书被视为我国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因为这本书是用一则则平实又深刻的故事,让我们知道科举制度对中华民族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多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对知识的追求上,造成了多么严重的伤害。十八世纪,吴敬梓在南京完成这部杰作,留下他对懦弱学子的感叹。在这本书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勤学苦读的王冕

  • 关于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8:38:59

    前些天,我和“淘气包马小跳”相约去《寻找大熊猫》。这天,我们和《贪玩老爸》,《天真妈妈》一起从《巨人的城堡》出发,来到了《宠物集中营》,遇到了《小大人丁文涛》等一大帮同学。我们展开了一场辩论赛。《四个调皮蛋》挺身而出,打败了马小跳的《同桌冤家》路曼曼。没想到,《疯丫头杜真子》来了,她说她要竞选《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