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邮差先生》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芦焚的《邮差先生》,读后我深有感触。
作者写小城里的邮差,一不讲故事——他们也实在没有多少故事可讲,二不作细节渲染,而是着力于写他的“神态”——把送信当做是“趁便出来散步”,“模样既尊贵又从容”;他的“心态”——“他真想大声哼唱小调。为此他深深赞叹”;更写他对所有认识、不认识的写信人、收信人都“充满了善意”的善良的心地。
读这样的文章可能会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这样的走路送信的邮差今天已经很少见了;但在你的周围,又确实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种好心情,一幅好心肠的好老头儿……
其实这也正是本文的作者所关注的,他要探讨的正是这样的“好老头”与“小城镇”的关系。所以他在文章中前后两次重复:“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又用邮差先生的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来结束全文。
读《邮差先生》有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邮差先生》。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邮递员,拿着手中的一大把信,准备送出,他在一路上送信十分困难,但凭着坚韧的信心,终于把信全部都送了出去,他欣慰地笑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邮递员能送到信的原因——坚持不懈的勇气,这股力量是无穷的,他可以带领你打败疲劳的身躯,开始振奋起来;他可以打倒心中的瞌睡神,让你不再昏昏欲睡。他有着一股是不完的劲,让你取得成功。
在我的生活中,“邮差先生”无处不在,就拿餐厅里的送餐员来说吧,那件事让我受益匪浅。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在花园散散步,只见“麦当劳”的送餐叔叔骑着自行车,后面有一个大箱子,瞧他脸上,只见晶莹的汗珠“滴答,滴答”地落到了地上,瞧他那样子,就像一只落汤鸡。来到订餐主的小区,走进那栋楼,左手拿着顾客要点的餐,右手擦着脸上晶莹的汗珠,三步并成两步地跨上了台阶,送完了这家顾客,又要跑到另一家,他就像骏马,就像在草原上奔驰,白云发出了赞叹,微风为他抹汗。就这样,他在繁华了大街上奔波……可是他仍是这么尽职,这么仔细。在社会上,我们要更多的人有坚持不懈的勇气,不要做事半途而废,因为这个习惯会让你幸福一辈子!
【第2篇】
幸福其实很简单。
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们。每一天都不断重复着工作、学习。我们步履匆匆,亦无心赏花。我们开始忘记,忘记幸福是什么,忘记幸福的味道。
简单的幸福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咖啡苦苦,就加一些糖平衡;绿茶若浓,就倒些许水冲淡。花开之时,能赏其芳香;困难之时,有人相助;失意之时,获得鼓励;迷茫之时,受到指点……这些都是幸福。可是有些人不懂珍惜,殊不知健康安好地活于世上,是一种无上的幸福。
幸福说来也很平凡:对孩子来说,一颗甜蜜的糖果,是一种幸福;对成人来说,家庭的温馨美好,是一种幸福;对老人来说,子女的照顾陪伴亦是一种幸福……
邮差先生的工作让我很是羡慕。清晨,骑着车,穿梭于老旧的民房间,把一份份思念带进千家万户。拐过爬满葡萄的架子,就是早点摊子,看见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也在排队买着油条,忽然明白过来,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不需要电视里那般冗长纠葛后得到的幸福,有时只是一句简单的“我爱你”,都让人幸福得想哭。
简单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一直一直不曾离去……
《邮差先生》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如今的我经常陆过邮政储蓄银行,每次路过,都能看到门前那个绿油油的圆柱形的大邮箱子,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看过的那一篇文章《邮差先生》。
《邮差先生》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于上世纪的小小的邮差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情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从一个邮差的口中向我们展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那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以及平凡的小人物之间的那种微妙、复杂却又真挚和充满人情味的世界。
作者在最后说邮差先生是一个没有故事可以说的人,可是邮差先生每送出一封信,每遇见一个人,每看到一件事情,每一次人生经历都市一个精彩的故事,都是一个社会从小人物眼中折射出的最平凡却又最广泛的一面。不论任何风雨,他依旧保持着一个虔诚的心去送着每一封信。
再次看到那个绿油油的圆柱形的邮箱,我依然在回忆着那个平凡的邮差先生身上所折射出的不平凡的故事。
【第2篇】
故事叙述了一位年纪很老的邮递员,手中有很多没送的信,他已经老得难再走动了,但他跋山涉水,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还是送完了所有的信。
他很善良,他一路奉劝那些伤心的人,让他们快乐一点。
他的眼中永远有着挥之不去的笑意,这个人次勤朴的老人永远充满着善意,这使得没有一个人会对他产生恶意,人们都会把怨言向他倾诉,他也总是微笑的听着。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花白的头顶上,它的模样既尊贵而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的风韵。
他不愿说“他为这个小城送来……”这句话没说完,说完应该是“他为这个小城送来的不幸的消息”。这位邮差先生太善良了,甚至不忍心说出“不幸”两个字。
最后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天气多好。可我觉得应该是:这位邮差先生的心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