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共4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共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8:30:51

第1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1000字

最近看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感到受益匪浅,《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首先给了我一个启发:“思想态度决定了是否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工作中难免出错,怎么可能一次做对呢?还有许多人会说“差不多就行了”“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认为把事情做得差不多就行,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不能把工作一次做好,做对。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日常工作中,不少人就是缺乏这种态度,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圣人,犯错是必然的,可以原谅的,结果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品还没有投入生产线,就做好了多少比例要返工的心理准备,正因为有了这种心理,返工的比例一定是有增无减,对企业发展的发展也造成了莫大危害: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人力物力……

所以我们只有先改变观念、改变态度,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观念深深植入脑海之中,最终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才能实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我们经常还会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就是“把事情做好就是把事情做对”。直到看了文章里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的故事我才明白,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把一件事情做好,只是自己主观认为的好,而把事情做对则是要符合要求,并不是好或最好。任何工作只有符合客观要求,才能进入可执行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率和效果。

当我们明确了态度,区分了“做好”与“做对”的具体含义后,就要好好思考了:怎样才能把事情一次做对呢?怎么做才能达到“零缺陷”呢?

我从文中三只狗狗找宝藏的故事中得到了答案。聪聪,明明和慧慧是狗狗家族中最聪明的三只狗,他们为了拯救整个家族担起了寻宝的重任。其中的聪聪狗习惯于“正确的做事”,比较注重方法,但是从来不注重效率。他总是认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对了,一切就对了。明明狗虽然很忠诚,为了任务可以不顾一切,但是却缺乏方法,做事没有章法,只解决了“脑袋”问题,没有解决工具和方法问题。而慧慧狗却在任务之前思考:“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少呢?既然可以避免少失误,为什么不可以不失误呢?如果没有失误,我就可以一次做对。”最终,慧慧狗花费了最少的时间,付出最少的代价,却找到了价值最大的宝藏。这个寓言故事之后克劳士比博士总结了慧慧狗寻宝过程的几点:确定目标,控制过程,预防错误,建立标准,寻求帮助,要求结果,一次做对,这也就是如何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方法。

第2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马丁.路德.金的箴言:”如果一个人扫马路,他应该像米开朗基罗作画、贝多芬作曲、莎士比亚写剧本一样对待工作。他应该干得如此之好,以致天上的神灵、地上的人们都驻足称赞:“这儿有一个伟大的清洁工,他干得多么的出色啊!”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做事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所以,态度决定成败,做事先做人。

《第一次把事情做好》给我们分享了华人的“经营之神”王永庆的故事。王永庆总是在卖米之前仔细地将里面的秕糠、沙粒等杂物统统清理干净。这让他店里的米的质量比别的店要好得多。同时他还想到了为顾客提供“送米到家”的配送、为顾客刷洗米缸等服务。卖的不只是产品,把配套的服务做到了极致。王永庆追求品质、力争卓越的心把他推向了成功。

近半年,我们财务部同事在白经理的带领下对历史的账务进行清理工作。白经理的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在做账务清理时发现,虽然以前我们每月按实际情况计提费用,但并没有及时对预提费用和实际支付的差异调整,数据有些含糊不清。在白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对账务进行为期半年的清理和调整。整理后的余额调节表,每一笔计提的费用都一目了然地看到:计提了多少、是否按时做预提、费用支付与否等。把账务往细致的方向重新清理了好几遍。五月份连续两个晚上为了解开固定资产账册与清单的历史性差异的谜团,我们加班到凌晨2点才回家。只为了把账务理清楚,为领导层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持。践行“零缺陷”并不仅仅只是追求工作业绩,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标准,它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生存状态。

世界上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神圣的,不要轻视他人的工作,他人的岗位多么的不起眼,多么的无关紧要,只要是身在岗位,就应该认真对待。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侧面展示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一次就把工作做到最好,要有心。或经历、或借鉴、或传授,在岁月长河中,有心人会不断累积做事经验、方法;无心人则被动应付,推一下动一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有一件决不做两样,做完就了事,不善总结得失,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更多的快乐!(张慧媚)

第3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书笔记

“零缺陷”思想是由美国的菲利普克劳士比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他原来是一名医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发现大家做事情往往难以第一次就做对,总是修修补补,于是,他把源于医学的“预防”与“健康”概念引入制造业,要求在实践中一步步找到问题根源,提出了“零缺陷”管理概念,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因为“零缺陷”理念的巨大魅力,现已成为国际卓越企业的工作标准。

书中提到的挑战密道比赛让我印象深刻,德普和克鲁斯均挑战失败,变成了两尊石像。原因何在?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们清楚地知道,汉唐挑战成功的秘诀不是比德普和克鲁斯聪明,而是因为汉唐“认真做事的态度”,和我们常常听到的“态度决定一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念,并设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准备,把错误消灭在设计开始阶段,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习惯,就可以充分激发潜能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在读到俄国与土耳其之间伊兹梅尔城市攻防战的案例时,我感到心潮澎湃。伊兹梅尔大战使得俄军将领苏沃洛夫一战成名,在世界军事史上流芳百世,这场战役中,他便是充分运用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为此,他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行动计划,而最终取得了攻城战役的伟大胜利。

我们要想在工作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必须从一开始就牢固地树立结果意识,以实现工作结果为唯一的目标。有时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勤奋努力,如何尽心尽责,可工作总是难有起色,甚至原地踏步,原因何在呢?

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只关注“做了什么”,而忽略了“做到了什么”。如果企业员工不关心自己每天的工作与企业未来效益和发展有多少因果关系,这样的忙碌大多事倍功半。一个士兵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是无法得到勋章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在于他表面上看起来多么精明能干,也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豪言壮语,关键在于他工作的成就和结果。从前我们总是说“我努力了,所以我问心无愧。”今天我们要说“我努力了,而且创造了预期的价值。”

要想治理我们工作上的缺陷,先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就先要治理我们头脑里的缺陷;只有解决了头脑里的缺陷,摒弃思想上的“返工区”,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零缺陷”。“零缺陷”更表现为我们工作的一种决心和态度,当你确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之后,你就会有意识地去确定要求,有意识地去拒绝“差不多”,最后成为按照“零缺陷”准则工作的人。

读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发现自己思想上有太多的“out”需要清理,需要放到“回收站”,顿时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开始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不断地思考,结合实际设计工作,领悟其中的方法要点,克服工作忙、时间紧等困难,提升自己对“零缺陷”的理解和认识,渐渐懂得了“零缺陷”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而是“要以缺陷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通过“零”的努力,最终达到“一”的实现。就像我们的工程设计工作,需要各个专业的配合,最终才能形成完整的工程,只有大家各个专业精心设计“零”的努力,最终才能达到精品工程“一”的实现。

通过本次阅读和感悟,相信“零缺陷”理念一定会像一缕春风,给海湾设计院带来新的气息,让大家更加专心与专注,把“精心设计,精诚服务”稳稳地落到实处,为海湾集团更高更远发展,向世界一流化工企业迈进贡献力量。

第4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800字

第一次看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的时候,我在脑海中闪过的第一句话是:真的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吗?因为我们已经在生活中见到太多的“差不多”的例子了,就像书中举的例子,默认产品合格率达到98%就达标,2%的不合格率挺低的。在我们几乎大部分人的心里,似乎已经默许了这样“差不多”的例子。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想,生产一个符合标准的产品是应当做到的事,当需要的产品基数增大,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如果默许这2%的不合格率,那么我们生产出来的成品将会有很多是不合格的,那这样就意味着我们花费了极大的无用成本,耗费了太多的时间、金钱和原材料。

人们能否做对,并不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能力,而是取决于支配行为能力的思想观念!我们能做到合格率为98%的产品,但是我们很难做到100%的合格,因为我们从内心就默认了这个可以有一定的误差。

但是在平日生活中我们有时也在追求100%的成功率,开车时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到达目的地;走秀时,一位位身材高挑的模特在经历台下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每一步的距离,每一步的节奏都把握得分毫不差;医生进行手术时,每一针,每一线都严格按照要求,每一步都仔细认真,环环相扣成功地完成手术。很多时候100%更多取决于我们是否想做到。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生活中事事都要求100%的正确率,正在抹杀我们的激情,人们永远生活在一个精神紧绷,战战兢兢的世界中,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生活没有了激情,也就失去了乐趣。像医生在做手术时是不容许出现一点失误的,一旦失误就会造成一起医疗事故,航海的船员在辨认方向时容不得一点差错,一不小心这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凡此种种,需要我们在当时的环境中处于绝对的冷静,客观地分析情况。

“零缺陷”并不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目标,只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默许了“差不多”的出现。“零缺陷”更表现为我们工作的一种决心和态度。当你确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后,你就会有意识地去确定要求,有意识地拒绝“差不多”,你就会预防第二次重复去做。

总而言之,要想治理我们工作上的缺陷,先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就先要治理我们头脑里的缺陷;只有解决了头脑里的缺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零缺陷”!

推荐信息

  • 关于呼啸山庄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2 14:37:22

    这是一本可怕的书!书里的主人公让我毛骨悚然。在我还不知道他是怎么变得怎么可怕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了。爱是什么?我无法从希刺克厉夫身上得到满意的答复,也无法从凯瑟琳那里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

  • 关于《论语译注》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2 15:13:52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

  •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2 15:50:22

    初读《朝花夕拾》不觉得这像一本名著,反而觉得像是一个朋友在与你闲聊家常,原来这才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我正在读“无常”这一篇章时,也正好是全书的一半,这“无常”与之前“五猖会”上的塘报、高照、高跷、抬阁、马头等,一定是鲁迅爱看的,不然怎么会写得这样细呢!从此看来鲁迅小时一定也很贪玩,不过这里主要还是反

  • 关于《爱的教育》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2 16:26:52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是啊,爱在我们之间无所不在:父母亲对你的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后,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的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共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2 17:06:22

    《中国近代史》的作者蒋廷黻先生生于1895年,他是经历了中国近代变迁,并且对中国近代变化有独到见解的一位史学家。与其他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西方人的东来就是殖民、就是入侵不同,他着眼于他的世界史观,全球史观,从人民本位的角度上提出了截然不同乃至根本相反的看法。他构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解释体系和叙事框架,这也

  • 《边城》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2 17:45:52

    今天我读完了沈从文写的《边城》,它讲述了撑渡老人与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作者用清丽的笔调写出了湘西浓浓的乡土味,整个小说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轻利重义,诗般地生活。翠翠是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

  • 《银河补习班》读后感(共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2 18:21:22

    影片《银河补习班》讲述的是孩子马飞认定自己是个“会把爸爸蠢哭”的孩子,爸爸马皓文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满满的爱给予儿子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了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在爸爸的鼓励下,马飞逐渐变得自信,终于发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就像父亲所说的:“每天进步0.1厘米,整个高中课本也就11厘

  • 关于《茶馆》的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3 6:52:38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

  • 关于《蓝色的兔耳朵草》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3 7:35:08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点儿不错,我很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好书,每一本都令我受益匪浅。我遨游在书海之中,深深地陶醉在名家的优美词句之中了。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真正令我震撼的一本书却是杨红樱阿姨的《蓝色的兔耳朵草》。这本书主要讲了笑猫深爱的虎皮猫忽然听不到声音也

  • 关于《背影》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3 8:06:38

    从小到大,生活在父母身边,他们没少给我买过洋娃娃、文具盒、甚至是手机、抑或是电脑,而朱自清竟然以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出了他对父亲的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