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我的长生果》读后感(共5篇)

《我的长生果》读后感(共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5:23:17

第1篇:我的长生果读后感400字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其中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

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故事。文章阐明了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也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和对读书的热爱,并说明了书是作者生活中的“长生果”。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也认识到了书的重要性,于是我有空便读些能增长知识、丰富生活的书。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假期中快乐的事方面的作文,这时,我的头脑中就闪现出许多好词好句,它们在我的作文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从我的童年梦想写起,写到我假期中的一些勇敢快乐的事,,作文中,我大量运用了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并恰地给作文进行修辞……后来,这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好评,我的心里也乐滋滋的,象喝了蜜似的。爸爸知道这件事后,也对我说:平时只要多读书,读好书,头脑中的知识就储存得多,写作文时自然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

是的,此时我想起了许多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要攀登知识的高峰,从现在起就要做到多读书,让自己从小就成为爱学习的人,将来就一定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第2篇:我的长生果读后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智慧的启迪,宁静的知己,黑暗中的晨曦。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美妙的心灵之旅。读了《我的“长生果”》这篇文章,使我对书的了解“更上一层楼”。

本文以优美的词句开头,写作者忆起童年时代的读书趣事:看香烟人的小画片,连环画以及图书,讲述了作者与书为友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最令我难忘的是这样的一个片段:作者在一次作文中,作文题目是《秋天来了》。同学们都写的千篇一律:“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片落叶飘到了地上。”而作者就不这样,她却想: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啊。写作文要有鲜味儿才好,于是,她起了一个特别的开头,得了高分。是啊,我不得不承认这一天。记得一次习作,老师要我们写“父母对我们的爱”方面的内容,大家也都是千篇一律。只有我描写了一个不同的片段,老师给予了我肯定,给了我一个高分。这次体验使我明白了独特的重要性,让我明白写好作文的要素。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三国演义》入了迷,一会儿对张飞的神情描写逗得哈哈大笑;一会儿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我爱书,就像鱼儿爱水。书是我一生受益的伙伴,我将永远善待它,将它作为我的良师益友。

第3篇:我的长生果主要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情真意切,真实可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开篇便说:“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然后以一连串美好的影象-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在对具体读书生活的回忆中,作者对自己的阅读及其感受描写得极为生动传神,使人仿佛看到一个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孩子,沉迷于书中的世界,汲取着营养,在一天天地成长。尤其是两次作文的实例,有力地印证了阅读的功效。“我的长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在行文中,作者还恰当地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增强了话语表现的动感和力度。在结构上,从首段的点题、总起,到按时间顺序的回忆,使得全文线索清晰,完整紧凑。

第4篇: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长生果》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它在统编新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第九册书中的最后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有改动。

文章的题目《我的“长生果”》中,“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直指文章的中心。就整篇文章来看,它应该包含了“我的阅读经历”和“我写作的成长”两方面的内容。

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再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而作者也在不断地阅读中和写作中获得感悟。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作者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用自己亲身的经历,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也阐明自己作文中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愿意去读,理解起来不算难。但是文章比较长,如何能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首先得让学生快速阅读,迅速捕捉文中传递的信息。

“长生果”在文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很多孩子可能认为是“书”。但是再去品读,它应该包含了“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内容。孩子比较难理解的话,可以通过读、给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章内容等方式搭建梯子,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中心内容。

这篇文章不仅内容美,而且语言美,手法美,在了解文章的中心之后,可以四人小组讨论来完成对文章的评价。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习单的形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理念】

本次教学为复习指导课型,将《我的“长生果”》作为阅读理解的文本,引导学生如何读懂一篇叙事性散文。首先,在快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在谈些什么?《我的“长生果”》的题目加了引号,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所以我们可以从课题开始:我的“长生果”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引导孩子整合文章的信息并进行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接着,引发学生的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表达进行鉴赏与评价。

【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一篇叙事性散文,明白文章的中心。

2.学会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的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堂学习单

【教学过程】

板块一:探究课题,明白中心

1.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读懂了吗?请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预设:

提示一:我们还可以对“长生果”有更丰富的理解,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再想一想,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请大家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提示二:有同学找得还不是很完善,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那我们以三年级为界限,将文章划分为三年级前和三年级后两个层次。请大家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提示三:文章除了写阅读,还写了什么吗?请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预设:我的“长生果”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的经历和写作的成长。

小结:文章的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些题目用了比喻,就要在文中寻找答案,这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板块二:自主阅读,提取信息

1.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结合学习单浏览课文,作者写了童年时期阅读和写作的哪些事情,请小组合作,写在卡片上。

2.请学生将事件有顺序地贴在黑板上。

预设:

看香烟人小画片

看连环画

读文艺书

读大部头小说

写《秋天来了》悟得道理

写《一件不愉快的事》悟得道理

小结:像这样的记事的回忆性散文,我们可以抓主要事件,把这些事件一一提取,文章就读短了。把这些主要事件一串联,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合作探究,评价表达

1.大家觉得文章写得好吗?你们觉得作者哪里写的让你印象深刻?

2.作者在写自己读书经历时有详有略,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故事。

出示7—11段:(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3.请默读7—11段,想一想:第8—11段中哪一段可以删去,哪一段不能删去,为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两段,小组合作,想一想是否可以删去并写出理由。

4.学生讨论、汇报,课堂发言,师生对话。

5.教师总结。

板块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我的“长生果”》,读懂了“长生果”是什么,还欣赏和评价了作者的写法。其实,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后面还有一部分。

补充材料:

我终于开始学着“创造”了——那是在上初中二年级时,我写了一篇八百字的小小说:《夫妻间的小风波》,投寄到港创办的县报,终于在一星期后得以刊登。看着文字变成了铅字,看到作文被标成了“小说”,我说不出地高兴,这也许应该算是我当学生时期写的最成功的一篇“作文”。

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至今,我仍在努力作文,只惭愧年事已长却无多少长进,少年时所感所悟的,现在虽不曾忘怀,却还常常力不从心。

至今,我仍盼天天能“扎进头”去醉心读书,只可惜光阴紧迫,事务冗繁,而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我何时才能读得尽啊!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让作者一直涌现出新的作品。孩子们,学完了《我的“长生果”》,希望我们的生命里也有自己的“长生果”。

第5篇:我的长生果原文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小孩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掌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叠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得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里。几个月的功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种种神话传说;跃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编织他的悲惨身世。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花花。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誉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

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我写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段文字,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传神时,我脸红了。

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推荐信息

  • 《忏悔录》读后感(共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1:03:33

    认识让.雅克.卢梭,源于“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旷世名言,这句话是《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句。一直心心念念阅读《社会契约论》,但又觉得牟然阅读如此一部大著,总好像缺了一点什么。最后,还是选择先阅读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看看他所处的时代,听听他的人生,品品他的思想。以忏悔为书名,可以感受到

  • 《能力陷阱》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1:44:23

    很多时候,我们定义自己的工作是基于现有的技能或者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能力陷阱部分,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职场的典型现象。当我们越来越出色的完成任务时,越来越表现的成为团队无可替代的那个人物时,越来越表现的乐于当下的工作和成功时,其实在无形之中我们已经禁锢了自己的能力圈,深深的扎在了某个范

  • 《落花生》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2:33:13

    今天我们学习了《落花生》一文。这一课作者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写出了花生的品格: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通过《落花生》一文的学习,我们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其实生活就是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

  •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共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3:08:03

    马克吐温的作品有很多,我只看过《百万英镑》和《王子与贫儿》,其中王子与贫儿让我印象深刻,因为里边的人物形象十分突出,让人感同身受。王子与贫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他讲述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描写一个贫苦儿童汤姆和一个富贵王子爱德华交换社会地位的童话式故事。贫儿汤姆从小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

  • 有关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的范文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3:53:53

    《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在书柜里放了有多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以前不认识字时只看画面,猜故事的情节,或者问妈妈是什么意思。渐渐的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这本书我看了几遍都记不清楚了。故事的情节很吸引我!还有画面,特别的生动,是张乐平爷爷的作品。讲述是小主人公三毛在外流浪的故事。三毛是一位孤儿,一个人在外孤苦伶

  • 《惊天动地》读后感大全(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4:35:43

    老师给我们放映了《惊天动地》这部影片,它再现了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20__年5月12日那一个个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场面。它让我们重温历史,让我们从中去感悟究竟什么是幸福?让我们学会去珍惜!让我们去学会坚强!影片从开始出现的废墟一样的汶川,出现的一个个撕心裂肺呼喊“救命,救救我的孩子”茫然的面孔,让

  • 关于《父亲的病》的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5:15:33

    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文章后,我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他它们深厚的寓意所折服。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篇《父亲的病》。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生病后,鲁迅先生请来城中“最好”的医生为父亲治病,可治了没多久,这位医生便把事情推到了另一位“名医”身上。他们治病的方法同样新奇

  •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5:56:23

    一直以来,人类总是不断探寻生命的真谛,不断探究生命的意义,“死亡”成为了生命终止的代名词,人类也在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但活着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吗?当有限的生命遇到无限的人生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或许能给予人们一点启发,或许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本书的作者保罗·

  • 关于《青铜葵花》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6:30:13

    如今的社会,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正所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们的这种心态我并不赞成,因为我觉得,苦难才是一笔财富。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却又反映了人间最纯净的亲情与友情。《青铜葵花》这本书

  •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7/28 17:19:03

    最近,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即据此编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