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爷歇后语
马王爷--不管驴事
马王爷:神话故事中,给玉帝看马的神,相传额上还有一只眼。不管驴事:不管他所管辖外的事。[例]崔生说:“你那事儿不归我管,马王爷--不管驴事,你找他们去。”
纸马店的货歇后语
纸马店的货--等着烧
纸马店里卖的纸人、纸马等都是给死人烧用的迷信用品。
[例]这柴禾你不能拉走啊,纸马店的货--等着烧呢,你拉走我怎么办?
张士贵的马歇后语
张士贵的马--要紧处卧倒了
比喻在关键时刻放赖了。
[例]郭婶婶跑到刘信家,哭道:“他的爹爹早死去,他的妈妈也没啦,你就收下他吧!"刘信说道:“他呀孬货,张士贵的马--要紧处卧倒了,我收他有什么用。”
马脖上的铜铃歇后语
马脖上的铜铃--响当当
比喻非常出色,有名气。 [例]你不要以为我们班的拉罗个子小,论工作,他是马脖上的铜铃--响当当!
纸马店起火歇后语
纸马店起火--烧杯(帛)
烧杯:实验室中用来给试剂加热的玻璃杯,杯口上有便于倒出液体的嘴。帛:丝织品的总名。如布帛等。“杯”与“帛”谐音。
[例]“怎么你连这个也不认识?纸马店起火--烧杯(帛)!这书让你白念了。”
马勺上的苍蝇歇后语
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比喻谋生,苟且的过日子。含贬义。
[例]花鞋杜四破口大骂道:“你是什么铁嘴?明明是红口白牙跑舌头,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马皇后赔情歇后语歇后语
马皇后赔情--不护短
马皇后:明太祖皇后。宿州(今安徽宿州)人。为郭子兴养女。朱元璋投郭子兴,子兴以她相嫁。战争期间,她组织妇女制作军衣、军鞋,支援前线。太祖称帝,立为皇后。一天,朱元璋的御师见太子不好好学习,罚太子跪着。朱元璋见了,很是心疼,给太子讲情,御师不允。朱元璋大怒,便要赶走御师。马皇后见朱元璋替太子护短,便讲今比古劝朱元璋。最后,在她的劝说下,马皇后亲自陪同朱元璋去给御师赔情。“不护短”:不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的缺点或过失辩护。
[例]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是这样,要像马皇后赔情那样,不护短,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啊!
朱元璋的马娘娘歇后语
朱元璋的马娘娘--心领神会
马娘娘:即马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皇后。宿州(今安徽宿州)人。为郭子兴养女。朱元璋投郭子兴,子兴以她相嫁。战争期间,她组织妇女制作军衣、军鞋,支援前线。太祖称帝,立为皇后。传说朱元璋在未登基前,曾在马员外家里充当杂工。朱元璋经常帮助厨房烧火,厨师蒸出“白银如意”等各种点心都先给朱元璋尝新。后来,朱元璋当皇上在大摆庆功宴时,他点一道点心“白银如意”。御厨谁也不会做,只有朱元璋的马娘娘心领神会。她传旨御膳房,立即做了“白银如意”。心领神会:领,接受;会,理解。心里领会理解。
[例]他这一举动,王少田是朱元璋的马娘娘--心领神会!
马蹄刀劈柴歇后语歇后语
马蹄刀劈柴--不是个家伙
劈柴一般都用斧子来劈。双关语。常指人不是个好东西说的。[例]你以为他是个好人吗,马蹄刀劈柴--不是个家伙,要防备他点。
马户屯的马歇后语
马户屯的马--伤不得
郭戈《宫娥怨》中一段故事。明嘉靖年问,宛平县西三十里处,有一翠微山.山下有一马户屯。原来自永乐时起,马政最甚。朝廷颂旨,定养马例。直隶养马自此开始。至宣德年间,令北直隶三丁养骡马一匹,二丁养儿马一匹,直至本朝。马分三等,验马时,如病、瘦、丢、死都要处罚.村中有一马户,名叫杨石锁,喂养朝廷一匹上等马。一天,那马踢了小女金英,杨石锁失手将马右眼抽瞎。马头来验马,发现那豹肚马眼睛被抽瞎,大怒道:马户屯的马--伤不得,你敢将宫廷马打伤,便拿杨石锁去见官。伤不得:不能得罪。 (例)师爷使了一下眼色,轻声说:“马户屯的马--伤不得”说着,忙贴近土司的耳边,如此这般地献出自己的计策。
苦马菜煮螺螄歇后语
苦马菜煮螺螄一一苦中作乐
苦马菜:蔬菜的一种,产于南方。螺蛳:螺的通称。“乐”与“螺”谐音.借以安慰自己,表示一种痛苦的心情。有时含嘲讽的意思,表示不懂世故。
[例]说实在的苦马菜煮螺螄一一苦中作乐呗,酒就是我的朋友。
狐狸打马蜂歇后语
狐狸打马蜂--不知道厉害
马蜂:即胡蜂。尾部有毒刺,能蜇人,很是厉害。也有说“狐狸打马蜂--不懂得死活”的。
(例)她虽没张银财那么鲁莽但知道他们都是恶人,心里也有气,便忿忿地回答:“去,去,你们找错人家啦!”另外那两个小特务早已不耐,说:“你呀, 狐狸打马蜂--不知道厉害!”说罢便一拥而上,使劲地剪起她的双手,就想押着往门外走。
马后炮歇后语
马后炮--没用
原为象棋术语。借指拟议不及时,不起作用。
[例]“啊?这一招可真妙!”小刘一蹦三尺离地笑着说,“嗨!我想了老半天,怎么就没想到我的老伙计黑旦有个活宝贝鹞鹰呢?嗨嗨,我说的这是马后炮--没用!”
盗马贼披袈裟歇后语
盗马贼披袈裟嫁祸于人
穿着袈裟去偷马,嫁祸给和尚。
例:这个事的责任本来应该由你承担,你却盗马贼披袈裟,推到别人身上,这样做是十分可耻的。
揪着马尾巴赛跑歇后语
揪着马尾巴赛跑一一悬
比喻十分危险。
[例]娄珍问妻子大青骡子怎么样了,妻子风趣地说:“揪着马尾巴赛跑一一悬,谁让你贪小便宜买个病骡子呢!”
司马昭之心歇后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汉晋春秋》记载:魏帝曹髦在位时,封司马昭为“晋公”,全部武装都在他手里,他蓄意篡夺帝位。曹髦气愤不过,曾对他的臣子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与其坐受废辱,不如跟他拼一拼。”后来用以比喻阴谋和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例]“他的那点心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咱们不能上当。”陈山与动情地说。
骒马钻篱笆歇后语
骒马钻篱笆一一进退两难
比喻既不能进,又不能退,陷入困难的境地。
[例]林森趁势抱了抱拳,打了一圈拱手,说:“群雁不欺孤雁,我林森还求各位多加照应,不要使我骒马钻篱笆一一进退两难!”
火烧纸马店歇后语
火烧纸马店一一迟早是要归天的
纸马:迷信用品,印有神像供焚化用的纸片。归天:指死说的。比喻终归要死的。
[例]祝秋月说:“没想到曹月英这一次竟然栽在秃头和尚的手中。”马亮劝说道:“有什么办法,但你放心,这个仇还是要报的。”
棺材当马槽歇后语
棺材当马槽--用材不当
比喻选用人材不得当。或比喻材料选用的不合适。 [例]贾文贵是个很有才能的人,让他去当烧炉工,我看是棺材当马槽--用材不当,领导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将军不下马歇后语
将军不下马一一各奔前程
比喻各走各的路。有时含有散伙的意思。
[例]“奇怪,怎么牛七整日没有返城?“怕是你的老婆,将军不下马,跟着人家各奔前程了吧!”
猴子骑马歇后语
猴子骑马--上了洋(羊)
“洋”与“羊”谐音。上了洋:洋气起来了。
[例]上些年他家很困难,现在你看看去,猴子骑马--上了洋(羊)啦。
马莲绑韭菜歇后语
马莲绑韭菜--一把儿
马莲:又叫马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叶子条形,花蓝紫色。叶子富于韧性,可以用来捆东西,又可以造纸,根可制刷子。 [例]在咱们家呀,她是马莲绑韭菜--一把儿,说了算数。
马路不叫马路歇后语
马路不叫马路--公道
双关语。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例]你们两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咱们办事得马路不叫马路--公道,你二人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都有问题!
马虎看孩子歇后语
马虎看孩子--不放心
马虎:民间传说马虎是一个形象丑恶专吃小孩儿的怪物。
[例]杨大娘说:“我走了,得些日子才能回来,别的都没什么,只是叫傻姑看家,我是有点马虎看孩子--不放心。”
马蜂窝歇后语
马蜂窝--捅不得
比喻惹了娄子。 [例]我早就和你说过,在外边别给我惹祸,马蜂窝--捅不得,可你偏偏要去捅,真是没办法。
桂林马蹄歇后语歇后语
桂林马蹄--没得渣
马蹄:方言,荸荠,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茎,生在池沼或栽培在水田里,球状,赤褐色,可以吃,渣少。没得:没有。桂林荸荠,桂林名产之一。赞扬的话,形容好,没说的。或比喻某种事做得干净、利落。 [例]阿莲高兴极了,忙说道:“行啊,桂林马蹄--没得渣,我要是评委非给你划百分不可。”
马二巴下河歇后语歇后语
马二巴下河--拿丫(鸭)子
拿丫子:拿起脚就走,即跑了。 [例]这些个国民党匪兵,一听说八路军进城了,一个个马二巴下河--拿丫(鸭)子,不一会儿就跑了个净光。
马鞭子当帐杆歇后语
马鞭子当帐杆--相差大半截
比喻差距很大。或相差很多。
[例]漆林区供销社香漆分店年年收购情况良好。可是今年割漆的季节过了一大半,收购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是马鞭子当帐杆--相差大半截。
诸葛亮斩马谡歇后语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写蜀将马谡刚愎自用,失守街亭,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将可遣,乃大开城门,故作镇静,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反而退兵,诸葛亮执法如山斩马谡以正军纪。比喻执行法令,法律很坚决,不可动摇。
[例]赵王与孙文仪早就臭名远扬,民愤极大,公差听了包公一声令下,一拥而上,捉了孙文仪,又去捆绑赵王。赵王吓得浑身发抖,但还壮着胆子叫道:“我是金枝玉叶、皇亲国戚,谁敢无礼!”包公哈哈大笑,厉声说道:“皇亲也好,国戚也罢,你既犯了国法,我包拯是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 ,绝不含糊!”
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
旧情:老交情。
[例]卖花女退到针线簸箕前,把抓起剪刀,对准自己的喉咙,对县老爷说:“你要是敢靠近我,我就死在你的面前!”果然灵验,县老爷一怔,马上停住脚步,随即嘻哈道:“我的美人呀,可千
万别死。你我已经拜堂,是夫妻了,难道你就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
马二巴打嘎儿歇后语
马二巴打嘎儿--滚球儿
马二巴:解放前北京有名的贼。嘎儿;儿童玩具,即陀螺。北京俗称“汉奸”。东北也称冰嘎儿。骂人的话。 [例]你在这儿一点好事儿也不干,赶快给我马二巴打嘎儿--滚球儿!
回头马歇后语
回头马又快又路熟
比喻办事能干,经验丰富,可以信赖。
[例]她微皱双眉说道:“铁佛寺弘光和尚,我和他另有机缘,再说回头马又快又路熟 ,还是我去为妥。
马蜂蜇秃子歇后语歇后语
马蜂蜇秃子--没遮没盖
比喻没有可掩饰的了。 [例]这个该死的东西,可倒脸大,马蜂蜇秃子--没遮没盖,那点脏事都摆出来了。
马车跑到路沟里歇后语
马车跑到路沟里--胡干(赶)
“干”与“赶”谐音。比喻蛮干、胡来。[例]我说小梁子,你这是怎么了,简直是马车跑到路沟里--胡干(赶)!
马群里的骆驼歇后语
马群里的骆驼--属你大
借指超过一般,与众不同。[例]你是班长,在咱这一小帮里,马群里的骆驼--属你大了。
赶马车的摆手歇后语
赶马车的摆手--叫座儿
马车;从前城里私营的客运马车,一般是两马一车,因此也叫二马车。叫座儿:戏剧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常用来比喻非常受欢迎。 [例]你看人家那功夫,赶马车的摆手--叫座儿.明天我还去看。
马锦学戏歇后语
马锦学戏--刻意求真
马锦:明朝南京城内兴化戏班里的主角。一次,兴化班与华林班对台唱《鸣凤记》。戏到中场,难分上下。演到严嵩出场时,局势顿时起变化。华林班那个姓李的演员,把严嵩演得活灵活现。马锦演得却毫无生气,观众大失所望。马锦羞愧弃妆而逃。他来到京城,托人介绍在宰相顾秉谦府内当家奴。在马锦看来,严嵩与顾秉谦只不过是同类不同府。他用心观察顾秉谦的一言一行,刻意求真,学了三年。后来,他又回到南京召集起旧班底,要求与华林班再唱对台。这一回马锦横溢,演得细腻动人,维妙维肖。那姓李的演员,立即亲临必化班台上,拜马锦为师。刻意求真:用尽心思求得真实。
[例]他的工艺那是马锦学戏--刻意求真,有谁敢和他比。
马槽的苍蝇歇后语
马槽的苍蝇--混饭吃的
借指得过且过,苟且地生活,
(例)俘虏慌得出了一头汗,带着哭腔道:“哎呀,枝子姑娘,那是我们队长逼着我干的。好心的枝子姑娘,大人不见小人过,宰相肚里好撑船。我也是没法儿,马槽的苍蝇--混饭吃的。
马尾做琴弦歇后语
马尾做琴弦--不值一弹(谈)
“弹”与“谈”谐音。双关语。借指无关紧要,不值得一说或提及。
[例]周仁贵说:“昨天我没在家,孩子病了,听他娘说是您带他上医院去了,真得感谢您刘师傅呀!”刘师傅说:“唉唉,这是怎么说的,这么点小事是马尾做琴弦--不值一弹(谈)。”
马尾拴菜团子歇后语
马尾拴菜团子--不能提
比喻没法提起。 [例]得了,他的事呀,马尾拴菜团子--不能提!
丈二绳子抽马歇后语
丈二绳子抽马--鞭长莫及
及:达到。原指鞭子虽长,但不应打到马肚子上去。后用以比喻力量达不到。
[例]就是他们真的来了,也是丈二绳子抽马--鞭长莫及,你着的什么急呀
站在山上看马斗歇后语
站在山上看马斗--踢不着,咬不着
比喻不参与一些事,只站在旁边观望,没有什么危险。
[例]“老苏,你还是关心点集体吧,不要以为站在山上看马斗--踢不着,咬不着这是个便宜.....
怀里揣马勺歇后语
怀里揣马勺-盛(成)心
马勺:盛粥盛饭用的大勺,多用木头制成。“盛”与“成”谐音。“盛”与“诚"谐音。成心:比喻故意那样去做。诚心:诚恳。
[例]①田大娘:“哎,我说你是怀里揣马勺-盛(成)心哪。我在这儿干活,你怎么老是跟我转磨磨游儿呀。”
[例]②我这人不会说,可你看得出,我是怀里揣马勺,诚(盛)心啊!
张飞战马超歇后语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败
马超:三国时西凉太守 马腾之子,后被诸葛亮设计收服,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据《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上说张飞在葭萌关下,一日之间曾三战马超,从白天杀到黑夜,仍不分胜负。借指较量的双方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例]①大哥、大嫂子他们一直拉到月亮偏西,两道歌他们都没住戽子。最后还是大队长来把戽子给没收了,才算收了场。这一场较量,算是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败。
[例]②两人这盘棋直下到掌灯时分也没分出个高低。张婶笑嘻嘻地走过来说:“你们还吃饭不吃饭?就算是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败还不行吗?”
耳朵上挂马勺歇后语
耳朵上挂马勺--逞(盛)脸
借指十分任性。 (例)你这孩子,耳朵上挂马勺,也太逞(盛)脸了!没有听话的时候。
黄狗当马骑歇后语
黄狗当马骑一一乱来
狗是不能骑的,骑狗这是胡来。
[例]周庆这小子,我对他真是没办法,黄狗当马骑一一乱来,说不上什么时候会惹祸的。
马到乌江歇后语歇后语
马到乌江--有去无回
楚汉相争时,项羽为刘邦所败,于乌江自刎。意为陷入绝境。[例]我早就看透了,马到乌江--有去无回。
正月十五的走马灯歇后语
正月十五的走马灯--转不赢
比喻没有个结局。或没完没了。
[例]白大相公气得跺脚,连说:“姑娘不要着急.我这就到衙门打听打听去!”说着转身向外就走,气得他心脏都要崩炸暗道:知县本是人民的父母官.既食朝廷的体禄,就应当明察是非,爱民如子.如今这个黄知县竟因为人家不肯把女儿给他儿子作要,就把人押起来。正月十五的走马灯--转不赢 ,这样的贪官不除世间真无天理了1
马蜂过河歇后语
马蜂过河--带(歹)毒
马蜂过河尾部带着毒刺。“带”与“歹”谐音。借指阴险狠毒。 [例]这帮土匪可真是马蜂过河--带(歹)毒,他们不光抢走了牲口财物,还烧了不少老百姓的房子。
马尾巴提豆腐歇后语
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来
借指不能把零星的体会或经验连贯起来,进行概括的讲述或整理。
[例]自己过去虽然学写过一些快板,顺口溜,可要我讲出一套来,左思右想,实在是“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来”。
马尾巴搓绳歇后语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儿
借指由于意见分歧,合不到一块儿。
[例]祈雨风波一起,村上果然立刻出现了两派人。以干部们和有新老汉带头,全村十有八九的人们,都要按照区上的意见,抓紧担水点种,死活不赞成祈雨.另一派是海云、估不透、赵二拐出面,还捎带了马家一帮人,非祈雨不成。这一来,当下就把互助组给挑拆了七叮八当,五零四散,真是马尾巴搓绳,咋也合不了股儿。
马勺里淘米歇后语歇后语
马勺里淘米--滴水不漏
比喻考虑问题周到。 [例]那人你可看哪儿去了,马勺里淘米--滴水不漏,他说话你找不到漏洞。
马太后训帝歇后语
马太后训帝--少摆阔气
《后汉书·马后纪》记载:马后,是后汉初期的名将马援的女儿。汉明帝时,入宫为“妃”,后来为“后”,所以称为“马后”。到明帝的儿子章帝继位皇位,“马后”就又称“马太后”了。章帝虽不是马太后的亲生子,但对马太后很尊重。章帝想给马家的几个舅舅分封官爵,一些专爱看风使舵的大小臣子,也乘机吹捧,可是马太后坚决反对,她说:你要少摆阔气,不能看在我的面子给他们分封官爵。
(例)庄伯伯对儿子说:“如今生活好了,也要勤俭持家才行,我劝你马太后训帝--少摆阔气,弄不好要吃大亏的。”
矮子骑大马歇后语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形容不管怎样作都有难处.也有说"矮子骑高马--上下两难"的.如:冯全河看了看妻子说:"这种事我是真不想去办,可不办又不行,叫我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黑瞎子舔马蜂窝歇后语
黑瞎子舔马蜂窝--要怕挨蜇就别想吃甜头
马蜂:胡蜂的通称。借指不冒点风险就得不到好处。
[例]我说你这个人哪,一辈子就吃了胆小的亏。黑瞎子舔马蜂窝--要怕挨蜇就别想吃甜头,你可真是!
将军买马歇后语
将军买马一一好商量
也有说“将军买马一个两相情愿”的。
[例]罗远生道:“何必说出这等言语,将军买马,有话好商量嘛!”
马歇尔计划歇后语
马歇尔计划--难于实现
马歇尔计划:即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西欧款项,帮助恢复经济,原计划定期五年,没到期,美国就提出结束,没有全部实现。
[例]你这个计划,有点脱离实际,依我看还是马歇尔计划--难于实现。
马鲛鱼歇后语歇后语
马鲛鱼--嘴硬骨头酥
马鲛鱼:也叫“燕鱼”或“鲅(ba)鱼”。嘴尖突,体长,侧扁,生活在海洋中。马鲛鱼--嘴硬骨头酥是关于鱼的歇后语。借指嘴上说得强硬但实质上很虚弱。
[例]①小燕笑得拍着手说:“不要脸,不要脸,两个男的打一个女的,你们才是马鲛鱼--嘴硬骨头酥”[例]③柴尤同原是一条马鲛鱼--嘴硬骨头酥,刚才被铁姑娘追问一阵,早已胆战心惊,现在一听杨山的话,急忙起锚解缆,把船撑到了河中心,慌张地摇橹开船。
古老马桶歇后语
古老马桶--口滑肚臭
马桶: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多用木头或搪瓷制成。马桶用的时间久了,桶口就会变得光滑。比喻油腔滑调,心里打着坏生意。 [例]你们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古老马桶--口滑肚臭,我听够了。
见了骆驼硬说马歇后语
见了骆驼硬说马一一少见多怪
《牟子》记载:从前有个人,从来没见过骆驼。有一天,他偶然看见一头牲口,背上长着好大两个肉疙瘩,觉得很奇怪,大声喊道:“瞧这匹马,它的背肿得多高!”其实,他不认识,这就是骆驼。比喻见识少的人,遇事便以为可怪。也有“见了骆驼是马肿背一少见多怪”的。
[例]投瞧见呀!别见了骆驼硬说马一一少见多怪的!
马槽安盖儿歇后语
马槽安盖儿--要成(盛)人
“成”与“盛”谐音。比喻人将要发育成熟。
[例]“你小子要学好了'”您看我都十六了,马槽安盖儿--要成(盛)人了!”
马奶奶和冯奶奶歇后语
马奶奶和冯奶奶--差两点儿
差两点儿:这只是从马、冯二字的字形上说的。双关义指差的很多。
[例]李奶奶,管家说地租还差那么一点儿没有收齐,那是哄你的话。其实,马奶奶和冯奶奶--差两点儿,奶奶还得追他让他快收!
马尾做琴弦歇后语歇后语
马尾做琴弦--弹(谈)不上
“弹”与“谈”谐音。比喻没有谈上话。 [例]我去了三次,他家都有人,马尾做琴弦--弹(谈)不上啊!
马群里少了一匹马歇后语
马群里少了一匹马--看不出来
比喻猜测不透。 [例]阎严阁说:“看来这个人有些来头,但他究竟是个什么人,马群里少了一匹马--看不出来。”
赵高指鹿为马歇后语
赵高指鹿为马--逼人亮相
指鹿为马:在秦朝秦二世的时候,赵高做丞相,他想篡位作乱,但恐怕其他大臣反对,就想了一个主意,测验他们一下。有一天,他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我送给您匹马。”秦二世笑说道:“丞相,你弄错了,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就指向大臣们:“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有些大臣顺从、巴结赵高的,就说是马。后来赵高就把不跟着自己说马的大臣,借口问罪了。比喻硬逼着人表态。
[例]①胡景玉气急了,大吵大嚷地说:“你们怎能这样干,这不是赵高指鹿为马,逼着人亮相吗!”
[例]②这一大战,是个毁灭性的战役。他们几乎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扎木一开始就施展了“分离法”;被分割的七份,六份被吞食了。在撤离战场的途中,检点了军队,结果三万兵马,只剩下了可怜的四千六百人。你说,这叫我怎么办?收拾残局我不肯,不收拾又不行,这就叫赵高指鹿为马,愣逼着人亮相啊!
中沟拴马歇后语
中沟拴马--两边得吃
借指旁人沾了光。
[例J这是怎么搞的,真没想到,我出的力,他们俩中沟拴马--两边得吃!
马蹄刀瓢里切菜歇后语
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
马蹄刀:一种小弯刀,形似马蹄。瓢: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①比喻吝啬,一毛不拔。②讲话周密,没有漏洞或破绽。
[例]①潘三道:“你又什么事捣鬼话?同你共事,你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也不漏,总不肯放出钱来。”[例]②张有义说:“老武思谋的太周到了,真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呀!”
马嚼子套在牛嘴上歇后语
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借指胡言乱语。 [例]①春泉两眼闪着火花,两手撑着桌面,突然右手向的猛力一劈:“我们妇女打井!”“妇女?”张青山把眼睛瞪得有铜铃儿那么大,心想,你别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例]②我是见事不平,说几句公道话!村长你说我这是起哄,你这可是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你是干部,跟区里的领导两天不见三天见,事情的底儿你不清楚吗?你那么机灵,谁安心起哄,你看不出来吗?
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歇后语
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的叮哩当当响
比喻非常穷困。 [例]在“满洲国”,咱们哥俩是一样,都是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的叮哩当当响。
胭脂马歇后语
胭脂马--中看不中用
比喻没有实际用处。
[例]“老孙啊,你买的这台机器,在咱们村使不上,胭脂马--中看不中用,快退了回去吧!
马尾吊豆腐歇后语
马尾吊豆腐--提不起
双关语。借指所做的事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或由于某种原因,得不到提拔重用。
[例]其老太恭维我了:“我做了那一点事,马尾吊豆腐--提不起。这次分会改选,慕韩兄出的力才大哩!”
纸糊的人马过河歇后语
纸糊的人马过河--衣服湿了架子不倒
借指虽然遇到挫折或失败,但还要表示出自己的尊严。
[例]道尔基还是纸糊的人马过河--衣服湿了架子不倒,他失掉了《拉江亭》这个把自己和熬登隔开的屏障,还想用语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马背上挂掌歇后语歇后语
马背上挂掌--离题(蹄)太远
“题”与“蹄”谐音。比喻把正事扯远了。 [例]别说了,马背上挂掌--离题(蹄)太远,还是说点正经的吧。
马下骡子歇后语
马下骡子--两姓(性)
比喻个性强,和别人不一样。[例]他就是那种人,马下骡子--两姓(性)!
关云长卖马歇后语
关云长卖马--周仓不给画押
周仓:《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画押:旧时在金文、契约或供词上画花押或写“押”字、“十”字,表示认可。比喻不认可、不同意。 [例]福义想了半天开口道:“事情很难办,假若
他硬是给你来个关云长卖马--周仓不给画押,你将怎么办?”
放牛的去圈马歇后语
放牛的去圈马--乱套了
乱套:指乱了阵脚
例:方亮和妻子吵得不可开交,不一会儿,他的爸爸和妈妈也吵起来了,春兰见家里打罗圈仗,哭着说:“简直是放牛的去圈马--乱套了!”
呼牛应牛,呼马应马歇后语
呼牛应牛,呼马应马--叫什么是什么
比喻名字不一定相符。
[例]庞继先说:“名字有什么重要的,呼牛应牛,呼马应马--叫什么是什么嘛!”
马勺碰锅沿歇后语
马勺碰锅沿--常有的事
比喻屡见不鲜。 [例]帝国主义干涉他国内政的事,是马勺碰锅沿--常有的事。
灶膛里扒出个烧馍馍歇后语
灶膛里扒出个烧馍馍--又吹又拍
借指又能吹牛皮又能拍马屁。
[例]穆鸿方是个灶膛里扒出个烧馍馍--又吹又拍的人,他笑着凑过来,说道:“老弟别客气,练的很好,这才真正是名师所传。不过,这里头还真应了我的话。老弟所练的不是不对,实在你我彼此不同;看起来南派北派果然有别。”
马尾穿豆腐歇后语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①事情不能提。②事物不能相提并论。③指人的精神提不起来。[例]①不成想,这一问像是触及了洪大榕的心病。小伙子做了个怪相,嘟哝道:“唉,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哟!人家秀女说,我只能当排长,当不了连长。”[例]②“对喽,把这些料放在粥里一块熬,味道鲜极了。相比之下,什么肉粥、鸡丝粥,都成了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喽!”李志强风趣地说着,开始用匕首抠出鲍鱼、牡蛎和“将军帽”的肉。
[例]③老人又说;“二次,我又去找他,说,社员们都下地了,你这个当干部的总不能落后吧?你猜他说什么,‘你为什么总得拉上我?干部干部,干部下了地也不能把天顶住,叫它不下!我说,‘大干大干,怕什么?你这种态度很成问题!他又说,‘成问题以后论吧,今天我病了,官还不限病人咧。唉!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的货色!”
马蛇子吃了烟袋油歇后语
马蛇子吃了烟袋油--哆嗦爪了
马蛇子;即蜥蜴,爬行动物,通称四脚蛇。烟袋油中含有烟碱,马蛇子吃了中毒,爪子哆嗉。比喻因害怕而发抖。 [例]果然,一进大树林子,刘四狗就像马蛇子吃了烟袋油--哆嗦爪了起来了。
金漆马桶歇后语
金漆马桶一一外面好看,里面脏
木店马桶:便桶。比喻外表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例]你哪晓得他家的内幕,金漆马桶外面装得好看一一里面脏那花花事多着呢!”
马尾绑马尾歇后语歇后语
马尾绑马尾--你踢他也踢,你打他也打
借指你干啥我也干啥,学着来。 [例]张大爷说:“我这手艺也不成,他跟我能学个啥!”胡老板说:“你老千万不要客气,孩子就交给你了,马尾绑马尾--你踢他也踢,你打他也打,一定能学到好手艺。”
马拉独轮车歇后语
马拉独轮车 -- 说翻就翻
独轮车只有一个轮子,马是拉不得的。常用来比喻人脾气不好。
例:“我是不同意你跟阎三处对象的,那人脾气不好,马拉独轮车 -- 说翻就翻”
高山上滚马桶歇后语
高山上滚马桶--臭气远扬
马桶:大小便用的桶。比喻臭名远扬。 (例)杨木镇那个姓左的镇长,是个高山上滚马桶--臭气远扬的大土豪。
马庆孙丢春联歇后语
马庆孙丢春联--千金难买
清朝浙江省仁和县有个叫马庆孙的书生,他很喜欢字画。一次,他的行装被盗走,行装里藏有字画之类等物。马庆孙去告状,说失物有郑板桥手书楹联,先父爱如至宝,望大人费心追回。按察使刘兰簃下令追缉。果然查获,刘兰簃见了那副楹联惊异道:“真乃千金难买呀!难怪马庆孙如此酷爱。”比喻十分珍贵。[例]何小姐本是自己介绍给他的,他就是多花了钱,自己也不便于去追究。有道是马庆孙丢春联--千金难买呀!
马路上的电线杆歇后语
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儿站
借指放在一边,不被任用.[例]赵志刚:“我看燕子就行,她没私心,待人诚恳,工作……”白如水:“得得得,你别给她摆功啦!她呀,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儿站
马槽里伸个驴头歇后语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一张嘴
槽:喂养牲畜盛放饲料的长条形器具。马驴一般分槽喂养,在马槽里出现驴头,是多余的。借指多嘴,不该说的说了。[例]我吃的多,是因为我肚子大哩,又不是吃你们家的饭,用你们多管闲事!哼,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