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杖灌米汤歇后语
擀面杖灌米汤--寸水不进
比喻固执己见,别人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例]廉妈妈听了孔淑芹的话,想了想说:“我劝不动啊,她是擀面杖灌米汤--寸水不进,有什么法子!”
擀面杖当笛子吹歇后语
擀面杖当笛子吹--没眼儿
眼儿:门路,心窍。①形容做某件事没有能力,或摸不着头脑。有时有谦虚的意思。②比喻学习、想问题不开窍. [例] ①这事我承担不了,擀面杖当笛子吹--没眼儿 [例]②她淡淡地一笑说:“我这个人脑子迟钝.我妈常说我是擀面杖当笛子吹--没眼儿的人。”
橄榄子垫台桌脚歇后语
橄榄子垫台桌脚--无心垫稳
橄榄子:橄榄核,长圆形,两头尖,很硬。比喻不认真或不想去做好某件事。 [例]蒋兆芳说;“你有工作能力,问题是你干不十。这次你没干好,我看主要是橄榄子垫台桌脚--无心垫稳。
橄榄屁股歇后语
橄榄屁股--坐不稳
橄榄两头尖,哪一边也坐不稳.比喻好动,不稳当。[例]肖桂芬平时像个假小子似的,老师讲课她不是在下面看小人书,就是到别的同学借这借那,橄榄屁股--坐不稳。
干坝里的河沙歇后语
干坝里的河沙--捏不到一块儿
比喻团结不到一起。 [例]党小组长杨清富为难地说:“梁胜和方起的矛盾我解决不了,干坝里的河沙,也捏不到一块儿去呀!”
盖严了的蒸笼歇后语
盖严了的蒸笼--有气难出
比喻难出这口气。 [例]宣启瑞要去找张老歪,梅婶拉住说:“不能去,看把你急成这个样子。”宣启瑞说:“不去怎么能成,盖严了的蒸笼--有气难出啊!”
缝破烂的火绳歇后语
缝破烂的火绳--步撵(布捻)
火绳:用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也可以引火。“步撵”与“布捻”谐音。步撵:徒步行走。东北方言。[例]沈六麻子听说崔龙信等已经出发了,找自行车没找到,只好缝破烂的火绳--步撵(布捻)了。
高山上滚石头歇后语
高山上滚石头--翻了个大身
①指人民推翻剥削者的统治,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根本改变原有的地位。②经过努力改变原来较差的状况。也有说“高山上滚石头--永不归宗”的。 [例]红丰生产人队的贾雨田队长高兴地说:“这两年在生产上咱这仗打的是最漂亮,可以说是高山上滚石头--翻了个大身。”
高山上滚马桶歇后语
高山上滚马桶--臭气远扬
马桶:大小便用的桶。比喻臭名远扬。 (例)杨木镇那个姓左的镇长,是个高山上滚马桶--臭气远扬的大土豪。
高山摔茶壶歇后语
高山摔茶壶--就剩下一个嘴儿
借指能说会道,全靠一张嘴。[例]我走近一听,原来是他正在那里眉飞色舞地吹嘘他的“过五关斩六将”呢。……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伤员,一个个都睁大着眼,很钦佩地望着他。我气乎乎地,实在忍不住了,我就说:“陆希荣!我把你好有一比,你这可真叫高山摔茶壶--就剩下一个嘴儿了!”
隔了夜的火笼歇后语
隔了夜的火笼--外面温温热,里头全是火
火笼:即烘篮。样子像竹篮,里面放小火盆,用来取暖。常用来比喻人表面温和而内心十分刚烈。[例]我早就看透了.她是隔了夜的火笼--外面温温热,里头全是火啊!
隔日的传票歇后语
隔日的传票--订(钉)上了
传票: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帐目的凭单。“订”与“钉”谐音。比喻紧紧抓住不放。 [例]陈再河见马生走一步跟一步,心想,怎么办,隔日的传票--订(钉)上了,得想办法甩掉他。
隔年的皇历歇后语
隔年的皇历--翻不得
皇历:即历书。比喻过时的东西,没有用了。 [例]“唉,别提过去的事,那是隔年的皇历--翻不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另想办法。”
隔夜的馊粥歇后语
隔夜的馊粥--要不得
吃了馊粥容易闹肠炎, [例]隔夜的馊粥--要不得,我总觉得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
狗皮袜子歇后语
狗皮袜子--没反正
反正:反面正面。比喻关系密切,不分彼此。也有说“狗皮袜--没翻正”、“狗皮帽子--没反正的。 [例]老头子关切地继续说道:“我和她老子是老交情,狗皮袜子--没反正,啥话都说得来,只要我说一句话,保管给你说成。”
挨了踩的羊尿脬歇后语
挨了踩的羊尿脬-瘪了
尿脬:膀胱。形容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如:他像挨了踩的羊尿脬-瘪了。
狗肉丸子歇后语
狗肉丸子--哪儿摆
比喻不出名,拿不出手。 [例]孙二虎咧着大嘴蜕:“咱家那个秀才在村里还行,到人那儿去狗肉丸子--哪儿摆!”
骨缝里的肉歇后语
骨缝里的肉--两面受硬的气
骨缝里的肉两面受硬骨的压力。常用来指人两面受强硬者的气。[例]我想把孩子马上接回来,不能再叫他骨缝里的肉--两面受硬的气了。
古老马桶歇后语
古老马桶--口滑肚臭
马桶: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多用木头或搪瓷制成。马桶用的时间久了,桶口就会变得光滑。比喻油腔滑调,心里打着坏生意。 [例]你们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古老马桶--口滑肚臭,我听够了。
古老石山歇后语
古老石山--越看越入格
格:法式,标准。赞扬的话,比喻很合标准,合乎要求。 [例]崔山老大爷对玉秀说:“我还真不知道你有这两下子,这缸锯得好,古老石山--越看越入格”
古坟里的字画歇后语
古坟里的字画--该裱(表)了
裱:用纸、布或丝织物作衬托,把书、画等装潢起来,使其美观耐久。“裱”与“表”谐音。比喻应该表露表露。 [例]老战头心想,雪里红这么长时间没露表了,古坟里的字画--该裱(表)了。
古庙里的签筒歇后语
古庙里的签筒--大家抽
签简:装签子的筒子。比喻都来刮油水。 [例]周百年老爷子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九个孩子经常来家要这要那。周奶奶说:“你就依着他们的性,古庙里的签筒--大家抽,什么时候是个头!”
古庙里的旗杆歇后语
古庙里的旗杆--独一无二
形容唯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例]曲众耀这家买卖,在他家乡是古庙里的旗杆--独一无二了。
案板上的肉歇后语
案板上的肉--随人割
案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不能自主,任人宰割.如:旧社会我们妇女是案板上的肉--随人割,现在是新社会,我们要挺起腰板来,做生活的主人.
估衣铺里的衣裳歇后语
估衣铺里的衣裳--一摞儿一摞儿的
估衣铺: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的铺子。一摞儿一摞儿的:把东西重迭地往上放.比喻东西堆放的很多。 [例]要说人家趁你还不信,院庭的松木板就像那估衣铺里的衣裳--一摞儿一摞儿的,你行吗?
瓜子敬客歇后语
瓜子敬客--一点心
一点心:一点心意。也有说“瓜子做客--一点心意”的。 [例]她大嫂子,瓜子敬客--一点心,可别嫌少啊!
寡蛋歇后语
寡蛋--蹬出来了
寡蛋:孵不出的蛋。比喻被人抛弃或排挤出来。 [例]李芳问道:“你们俩处得怎么样了?”胡力道:“你还不知道啊,寡蛋--蹬出来了!”
八角掉到尿缸里歇后语
八角掉到尿缸里--再香也不出名
八角:调味香料,有的地方叫大料或茴香.比喻被埋没.有时含有不平或牢骚意味.如:这张画很少见,你不拿出去给他们看看,谁知道好啊,你应该懂得八角掉到尿缸里--再香也不出名.
八尺沟滨六尺跳板歇后语
八尺沟滨六尺跳板--搭不上
沟滨:小河.跳板:搭在车船边便于人上人下的长板.这里指横倒跨在小河上的长板.搭不上:是指跳板短,河面宽不够长说的.比喻接触不上.
如: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也许人家根本没那个意思呢,八尺沟滨六尺跳板,有点搭不上.
挂面调醋歇后语
挂面调醋--有盐(言)在先
“盐”与“言”谐音。比喻把话事先说在头前。 [例]这不能怨我吧,咱们是挂面调醋--有盐(言)在先啊,风云,你说呢!
八两秤歇后语
八两秤--明讲
旧制一斤十六两,可是这杆秤一斤只有八两,霁明了,分量少了一半.意思是把话说明白.也有说"十两秤--明讲"的.如:陈老五说:好,咱八两秤--明讲.我是打算在般上选个领导人,别等到海里兵不服将,将不服兵,闹不团结.
棺材座子歇后语
棺材座子--专一害(骇)人
“害”与“骇”谐音。比喻就能吓唬人。 (例)沙僧听见,抱怨八戒道:“你是个棺材座子--专一害(骇)人!师兄不曾死,你却说他死了,在这里干这个勾当!那里不叫将来了?”
管家婆的鸡蛋歇后语
管家婆的鸡蛋--有数
比喻对某件事心里有底,或有所计算。 [例]崔成对妻子说:“放心吧,管家婆的鸡蛋,我心里有数,不会给你丢脸的。”
罐子没鼻儿歇后语
罐子没鼻儿--别提啦
罐鼻没了,不好提起。借指事情不用提了,不必谈起了。也有说“送饭罐打了耳朵--不能提”的。[例]苏老九说到伤心处,流泪道:“罐子没鼻儿--别提啦,现在家里老婆、孩子都病倒了,我这个老头子又残废,日子可怎么过呀!”
灌油的漏斗歇后语
灌油的漏斗--没底儿
漏斗:把液体或颗粒、粉末灌到小口的容器里用的器具,一般是由一个锥形的斗和一个竹子构成。没底儿:指漏斗没有底。比喻心中无数,摸不着底细。 [例]张伯中受了重刑,被押在火牢。能不能处死,他自已也是灌油的漏斗--没底儿!
光头打伞歇后语
光头打伞--无发(法)无天
“发”与“法”谐音。法:法纪。天:旧指天理,也指道理。不遵守法纪的约束。多指毫不顾忌地做坏事。有时指不受管束,肆无忌惮。 [例]这些失足青年,简直是光头打伞--无发(法)无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教育。
光有鼓槌子歇后语
光有鼓槌子--响(想)不起来
“响”与“想”谐音。比喻脑子不好使,健忘。 [例]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说句笑话,光有鼓槌子--响(想)不起来了。
闺女穿她奶奶的鞋歇后语
闺女穿她奶奶的鞋--老样
指事情还像原来的样子,没有变化。 [例]晚上指导员一宣布:二牛抬杠犁地四亩,‘闺女穿她奶奶的鞋--老样。引起了一场哄堂大笑。
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歇后语
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的叮哩当当响
比喻非常穷困。 [例]在“满洲国”,咱们哥俩是一样,都是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的叮哩当当响。
马勺里淘米歇后语歇后语
马勺里淘米--滴水不漏
比喻考虑问题周到。 [例]那人你可看哪儿去了,马勺里淘米--滴水不漏,他说话你找不到漏洞。
马勺碰锅沿歇后语
马勺碰锅沿--常有的事
比喻屡见不鲜。 [例]帝国主义干涉他国内政的事,是马勺碰锅沿--常有的事。
马槽安盖儿歇后语
马槽安盖儿--要成(盛)人
“成”与“盛”谐音。比喻人将要发育成熟。
[例]“你小子要学好了'”您看我都十六了,马槽安盖儿--要成(盛)人了!”
马鞭子当帐杆歇后语
马鞭子当帐杆--相差大半截
比喻差距很大。或相差很多。
[例]漆林区供销社香漆分店年年收购情况良好。可是今年割漆的季节过了一大半,收购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是马鞭子当帐杆--相差大半截。
马脖上的铜铃歇后语
马脖上的铜铃--响当当
比喻非常出色,有名气。 [例]你不要以为我们班的拉罗个子小,论工作,他是马脖上的铜铃--响当当!
马路上的电线杆歇后语
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儿站
借指放在一边,不被任用.[例]赵志刚:“我看燕子就行,她没私心,待人诚恳,工作……”白如水:“得得得,你别给她摆功啦!她呀,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儿站
相关:马的歇后语大全
马路不叫马路歇后语
马路不叫马路--公道
双关语。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例]你们两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咱们办事得马路不叫马路--公道,你二人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都有问题!
相关:马的歇后语大全
马蹄刀瓢里切菜歇后语
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
马蹄刀:一种小弯刀,形似马蹄。瓢: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①比喻吝啬,一毛不拔。②讲话周密,没有漏洞或破绽。
[例]①潘三道:“你又什么事捣鬼话?同你共事,你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也不漏,总不肯放出钱来。”[例]②张有义说:“老武思谋的太周到了,真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呀!”
相关:马的歇后语大全
马尾绑马尾歇后语歇后语
马尾绑马尾--你踢他也踢,你打他也打
借指你干啥我也干啥,学着来。 [例]张大爷说:“我这手艺也不成,他跟我能学个啥!”胡老板说:“你老千万不要客气,孩子就交给你了,马尾绑马尾--你踢他也踢,你打他也打,一定能学到好手艺。”
相关:有关马的歇后语
桂林马蹄歇后语歇后语
桂林马蹄--没得渣
马蹄:方言,荸荠,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茎,生在池沼或栽培在水田里,球状,赤褐色,可以吃,渣少。没得:没有。桂林荸荠,桂林名产之一。赞扬的话,形容好,没说的。或比喻某种事做得干净、利落。 [例]阿莲高兴极了,忙说道:“行啊,桂林马蹄--没得渣,我要是评委非给你划百分不可。”
相关:关于马的歇后语
锅子里炒石头歇后语
锅子里炒石头--不进油盐
比喻听不进意见。 [例]光和他说顶什么用,锅子里炒石头--不进油盐,是个难办的事儿呀.
锅炉里烧足气的压力表歇后语
锅炉里烧足气的压力表--直线上升
直线上升;比喻进度很快。[例]这几天老吴看见大楼工地上一派大干快上的形势,工人冒着大雪进行基础施工,生产进度就像锅炉里烧足气的压力表--直线上升。
锅里的包子歇后语歇后语
锅里的包子--蒸(争)上了
“蒸”与“争”谐音。比喻互不相让。 [例]小宁说:“就这么一本书,都想要,锅里的包子--蒸(争)上了,你看怎么办好?”
裹脚条子歇后语歇后语
裹脚条子--没里没面儿
比喻反正不分。 [例]“钟大伯,你千万别理他,裹脚条子--没里没面儿,他就是那号子人。
过了三天又一集歇后语
过了三天又一集--急什么
集:集市。比喻不用着急。
(例)慢慢商量好了,过了三天又一集--急什么。
过了年的桃符歇后语
过了年的桃符--没用处
桃符:占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据迷信说法,可以驱鬼避邪,一年一换。比喻过了时的东两,已经失去了效用。 [例]丁处长摆了摆手说:“晚了,他已经离开那儿了,过了年的桃符--没用处了,你把它处理一下吧!”
过了春的大白菜歇后语
过了春的大白菜--不吃香了
过了春的白菜,水分减少,吃起来味道很差。比喻过时,不那么受欢迎了。 [例]现在这种布太多了,过了春的大白菜--不吃香了
过了河的小卒子歇后语
过了河的小卒子--横冲直撞
象棋子中的卒子,过了河,可以直走,也可以横行。比喻在某种情况下,行为不受约束。 [例]他算干什么的,像过了河的小卒子--横冲直撞,简直不像话!
过冬的咸菜缸歇后语
过冬的咸菜缸--泡着
冬天的咸菜缸里一般总是泡着咸菜。比喻较长时间放在水中。或故意消磨时间。 [例]王书记,对您说实在的吧,要不是支书用团结这一条道理拴着我们,凭什么他不出人,不出力,我们把他们地里的水也给放出来呀!由我的性子,把他们的地头上都上埝子,过冬的咸菜缸--泡着去吧!
过期的药歇后语歇后语
过期的药--失效了
药品过了期就不管用了。[例]这个合同是前几年订的,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早已是过期的药--失效了,还提它做什么!
过夜的猪肉歇后语
过夜的猪肉--有气
指发脾气。 [例]刘东急了,说:“看来张姐是过夜的猪肉--有气了。”
过端午的龙头歇后语
过端午的龙头--就耍那两片嘴
比喻就是嘴能说,不办实事。过端午的龙头是关于龙的歇后语。[例]龙凤芹半天不言浯,她妹子龙凤珍说:“我早就看透了,小祥是过端午的龙头--就耍那两片嘴,可是我们不能光靠嘴吃饭哪,要有点真本领才行。
海里的格档歇后语
海里的格档--闯出来的棍
格档:烂秫秸杆儿。比喻经过风雨,见过世面。
[例]李三是个久经磨练,经的多见的广,海里的格档--闯出来的棍!
海里的水歇后语
海里的水--到哪儿哪儿咸
“咸”与“嫌”谐音,指人走到哪都讨人嫌。 海里的水--到哪儿哪儿咸是骂人的歇后语,也是谐音歇后语。
[例]这孩子,海里的水--到哪儿哪儿咸!
寒暑表歇后语歇后语
寒暑表--知冷知热
形容知道心疼人。也有说“寒暑表一忽冷忽热”的。
[例]张静梅对待丈夫那是寒暑表--知冷知热。
韩湘子的花篮歇后语
韩湘子的花篮--要啥有啥
韩湘子: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的花篮是个仙篮,想要什么就能变出什么。比喻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例]张佳茹同李梦举走进大同商场一看,那真是韩湘子的花篮--要啥有啥呀!
巷道里扛椽子歇后语
巷道里扛椽子--直来直去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在地面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比喻不拐弯抹角,有啥说啥。
[例]他们两个并肩战斗的战友,都是性情爽朗的人,说起话来有说有笑,巷道里扛椽子--直来直去,分外痛快。
和尚的辫子歇后语
和尚的辫子--假的
和尚没有头发,有了辫子当然是假的。
[例]这个假咱不给对了,那个诊断书是和尚的辫子--假的!
相关:和尚歇后语,辫子歇后语,
和尚的袈裟歇后语
和尚的袈裟--七拼八凑
袈裟: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七拼八凑:胡乱凑合起来。
【例】老兄,你们那个协会是和尚的袈裟--七拼八凑的,赶早解散算了。
相关:袈裟歇后语
观音菩萨的佛座歇后语
观音菩萨的佛座--莲花
佛座:托放佛像的座子。莲花:这里指观音菩萨的莲花座。 [例]你呀,连这也没见到过,观音菩萨的佛座--莲花!好看着呢!
观音菩萨的小轿歇后语
观音菩萨的小轿--人抬人
轿:旧时的交通工具,方形,用竹子或木头制成,外面套着帷子,两边各有一根杆子,由人抬着走。[例]那年我负了伤,我躺在担架上,三十里的山路,观音菩萨的小轿--人抬人,太艰难了,抬我的人累得满头人汗,我心里很不安,可我又不能行走。
和尚的帽子歇后语
和尚的帽子--平不搭的
和尚有一种便帽,略像一块头巾,平不搭的。指很平常,没有新奇的地方。
[例]他这篇文章和尚的帽子--平不搭的,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相关:帽子歇后语
狗熊摔大勺歇后语
狗熊摔大勺--不玩了 大勺:一种有柄的用以舀取东西或炒菜的器具。比喻耍熊不干了。
[例]崔俭说道:“赵均这小子没有常性,干了一半就狗熊摔大勺--不玩了,还得我给他收秋。”
狗挑门帘歇后语
狗挑门帘--露一鼻子
比喻炫耀一下本事。 [例]过了两天,石柱子在人前总觉得自己这个窝子挖得绝。每逢遇见他这一般大的孩子,心里就哄动的厉害,想狗挑门帘--露一鼻子.
相关:有关狗的歇后语
狗吃粽子歇后语
狗吃粽子--解不清
比喻对某个问题一时说不清楚,或弄不明白。也有说“狗吃粽子--不解”、“狗吃粽子--莫得解”的。 [例]找他也是狗吃粽子--解不清,不如暂放一放,派人调查一下再说。
相关:关于狗的歇后语
狗看星星歇后语
狗看星星--认不得稠稀
认不得稠稀:看不出多少。比喻不知好歹。 [例]小杨,你劝劝他,别狗看星星--认不得稠稀。
和尚的木鱼歇后语
和尚的木鱼--想敲就敲
木鱼: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形状像鱼,中间镂空。比喻受到打击的对象。和尚的木鱼是关于和尚的歇后语。
[例]我学徒是学铆工,可是一年也没挨过铆工的边,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给师傅打水、扫地、做饭、洗碗、铺床、叠被、斟茶、倒壶,脑袋好像是和尚的木鱼,师傅多阵想敲就敲。
蛤蟆挂铃铛歇后语歇后语
蛤蟆挂铃铛--闹得欢
蛤蟆爱叫爱跳,再挂上个铃铛,就更闹得欢了。有时含贬义。
[例]“你变成一头撅嘴骡子啦?怎么,你忘了你带着你全家上工程局告状那回事啦?为什么那个时候,你蛤蟆挂铃铛--闹得欢!可是现在,你撅着嘴,装哑巴,我就要治一治你这头撅嘴骡子!”
狗皮上南墙歇后语
狗皮上南墙--不像画(话)
“画”与“话”谐音。比喻言行不合理。或坏得没法形容。 [例]皇上亲自找臣子要“人事”,真是“狗皮上南墙,太不像画(话)”啦!包公一听,心里一惊,他是清官,怎么会想到送礼巴结呢?
相关:有关狗的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心里亮
比喻心地善良。
[例]不管怎么说,老苏是个好人,荷花灯点蜡--心里亮。
荷包里鬼叫歇后语
荷包里鬼叫--妖(腰)精
“妖”与“腰”谐音。比喻以姿色迷人的女子。 荷包里鬼叫是谐音歇后语。
[例]有人说她是荷包里鬼叫--妖(腰)精,其实这人很正派,只是爱打扮,穿的有点特殊。
相关:鬼的歇后语、
荷包里摸花生歇后语
荷包里摸花生--挨个抓
荷包:西南方言。随身携带、装零钱和零星东西的小包。这里指衣兜。比喻消灭起来极其容易。
(例]“八百万正规军,都被咱们连锅端啦,这一小撮土匪,荷包里摸花生--挨个抓!
官家油歇后语
官家油--壮捻子
壮捻子:灯芯粗壮。意思是花公家钱不心疼。[例]咱们当党员的,决不能干那官家油--壮捻子的事来。
海底坑洼歇后语
海底坑洼--摸不透
比喻摸不准底细。 [例]今天也了解,明天也了解,了解了这么长时间,闹了半天还是海底坑洼--摸不透。
韩江酒楼歇后语
韩江酒楼--名联
传说广东省潮州市“韩江酒楼”有一名联: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韩愈是唐代的大文学家,曾写过一篇著名的《送穷文》;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名;江淹是南朝梁代的文学家,擅长作赋;王粲是汉末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曾作过《登楼赋》。这首题联之所以成为一副脍炙人口的名联,是因为它用了四个名人典故,一三句构成“韩江”二字,二四句构成“酒楼”二宁,首尾合成“韩江酒楼”四字。常用来比喻对联写的很有名气。
[例]他写的春联人人皆晓,你看这副,韩江酒楼--名联!
旱地栽葱门道的风,蝎子尾巴财主的心歇后语
旱地栽葱门道的风,蝎子尾巴财主的心--又毒又辣又刺人
比喻人心狠毒辣。
[例]我小子,叫王成,爹娘生我独一人。没房没地没家业,祖祖辈辈受贫穷。二老双双下世去,我到处奔波侍候人。吃不饱,穿不暖,每年到头两手空。旱地栽葱门道的风,蝎子尾巴财主的心--又毒又辣又刺人,穷人有冤无处伸。一连侍候了五六家,家家财主都黑心。
焊条碰钢板歇后语
焊条碰钢板--冒火
焊条:气焊或电焊时熔化而填充在焊接工作的接合处的金属条。比喻非常恼怒、生气。
[例]他急忙检查,发现焊缝上烧了个指头肚儿大的窟窿,咧着大嘴朝他笑呢!它越笑,王银虎越气,心里越像焊条碰钢板--冒火。
粪堆上的灵芝草歇后语
粪堆上的灵芝草--臭底子
灵芝草:草的一种,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存光泽。一种名贵中药,有滋补作用。粪堆上的灵芝草是小草歇后语。比喻有并不光彩的过去。
例:宝贵的娘说:“别提她了.粪堆上的灵芝草--臭底子,咱们能要他家姑娘”
干草把上吊草帽歇后语
干草把上吊草帽--尽吓唬小麻雀
园田里常常用干草把吊草帽竖在地中央,目的是想赶走吃粮菜的小麻雀。干草把上吊草帽是跟小草有关的歇后语。比喻只能吓走胆小的。[例]这顶什么用,干草把上吊草帽--尽吓唬小麻雀,有不怕死的。
禾场跳到晒簟上歇后语
禾场跳到晒簟上--高了一层
晒簟:南方用来晾晒稻、米的一种竹器,用细竹篾编成,圆型,周围用竹批起一小边,大小不同。略像北方的箩筐。
【例】崔大姐,听说你搬到楼上去了,祝贺你,禾场跳到晒簟上--高了一层。
合金钢的钻头歇后语
合金钢的钻头--专打硬仗的角色
钻头:钻床、钻探机上的刀具,用以在工件或岩石卜钻孔洞。合金钢钻头硬度很高,能穿透很硬的工件或岩石。专打硬仗的角色:借指有过硬的本领能战胜各种困难的人。
(例]郑永强在连队是个合金钢的钻头--专打硬仗的角色,这是谁都公认的。
桂林三花酒歇后语
桂林三花酒--好冲
桂林三花酒:桂林私产之一。冲:酒味浓烈。比喻说话态度生硬,粗暴。 [例]“你这小伙子,桂林三花酒--好冲啊!有话慢慢说嘛!”
刚开坛的老酒歇后语
刚开坛的老酒--冲劲很大
比喻异常猛烈。 [例]夏翠莲见丈夫说话像刚开坛的老酒--冲劲很大,知道他有不顺心的事。
好吃的菜歇后语
好吃的菜--谁肯撂筷
借指人人向往。 [例]他去,我还想去呢,好吃的菜--谁肯撂筷。
缸里点灯歇后语
缸里点灯--里头亮
比喻外表不怎么样,但里头好。 [例]在沟北边,按说顶数这一户的房子好,……墙壁是砖边石头,顶上全是大瓦,瓦脊一条龙,上边涂画着图案,就连烟囱都是与众不同的,像小庙,又像亭子。可是,在沟北边,又顶数这一户的院墙不好,全是上打端,端檐上压者草。里外不相称。人家主人专意要这样。人家不图驴粪球子外面光,图的缸里点灯--里头亮。
豆芽子上天歇后语
豆芽子上天--带尾巴的能豆儿
形容人故意逞能。含有讽刺意味
[例]传到神仙手耳朵里,霎时气得满脸紫涨:“简直是‘豆芽子上天--带尾巴的能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