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日本的衣食住》读后感

《日本的衣食住》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0:13:20

《日本的衣食住》读后感吴欢章主编的《现代作家游记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收有周作人写于1935年的《日本的衣食住》一文。文章一开头说:“我留学日本还在民国以前,只在东京住了六年,所以对于文化云云够不上说什么认识,不过这总是一个第二故乡,有时想到或是谈及,觉得对于一部分的日本生活很有一种爱着。”周作人称日本是他的“第二故乡”,并说对日本生活很有一种爱的情感。因此,由他来介绍日本传统的衣、食、住,不会隔靴搔痒。文章写得很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文章先介绍日本的居室。作者认为,曾为清政府驻日外交官的黄遵宪(1848年1905年),是“中国人纪述日本风俗最有理解的”。他引用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成书于1897年前后)里的一个关于房屋的注解:“室皆离地尺许,以木为板,藉以莞席,入室则脱屦户外,袜而登席。无门户窗隔,以纸为屏,下承以槽,随意开阖,四面皆然,宜夏而不宜冬也。……楹柱皆以木而不雕漆,昼常掩门而夜不扃钥。寝处无定所,展屏风,张帐幕,则就寝矣。每日必洒扫拂拭,洁无纤尘。”虽然这种房屋“宜夏而不宜冬”,而且“无门户窗隔”,槽上拉动的板窗木户可随意开合,内无扃钥,作者还是说:“这种日本式的房屋我觉得很喜欢。这却并不由于好古……我喜欢的还是那房子的适用,特别便于简易生活。”他还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居室,“中国公寓住室厅在方丈以上,而板床桌椅箱架之外无多余地,令人感到局促,无安闲之趣。大抵中国房屋与西洋的相同都是宜于华丽而不宜于简陋,一间房子造成,还是行百里者半九十,非是有相当的器具陈设不能算完成,日本则土木功毕,铺席糊窗,即可居住,别无一点不足,而且还觉得清疏有致。”看得出作者对日本式房屋赞赏有加。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居室的古风与它的经济有关,进入现代以后,日本的居室也有了不少的改进。关于日本人的衣着,作者继续引用黄遵宪《日本杂事诗》里的注解,“女子亦不着裤,里有围裙,《礼》所谓中单,《汉书》所谓中裙,深藏不见足,舞者回旋偶一露耳。五部洲惟日本不著裤,闻者惊怪。今按《说文》,袴,胫衣也。《逸雅》,袴,两股各跨别也。袴即今制,三代前固无。张萱《疑耀》曰,袴即裤,古人皆无裆,有裆起自汉昭时上官官人。”可见,日本人“不著裤”乃古风。作者进一步解释说:“日本上古有袴,与中国西洋相同,后受唐代文化衣冠改革,由筒管袴而转为灯笼袴,终乃袴脚益大,袴裆渐低,今礼服之‘袴已几乎是裙了。平常着袴,故里衣中不复有袴类的东西。……日本衣裳之制大抵根据中国而逐渐有所变革,乃成今状,盖与其房屋起居最适合,若以现今和服住洋房中,或以华服住日本房,亦不甚适也。”作者毕竟是“日本通”,又熟悉中国文化,经他这样一说,我们对日本人的传统裤装就基本清楚了:日本人古代的裤,跟中国古代的袴相同,没有裆的;到了汉昭帝时期开始有了裆,后来受唐代文化衣冠改革的影响,袴裆渐低,现代日本人作为礼服穿的“袴”几乎就是裙了。作者还认为,日本传统衣裳“大抵根据中国而逐渐有所变革,乃成今状”,并“与其房屋起居最适合”。我在百度网上查获:袴(裤的繁体字)就是胫衣即腿衣。“袴”同“绔”。绔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是汉族传统服饰之一,属于汉服系统。《说文解字》解释为:“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说:“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绔”后来被写作“袴”。由此可知,中国古时的裤子称为袴或胫衣,就是套在腿上、没有裆部的裤子。可能有点像现在的长筒袜子,有人说像现在小孩穿的开裆裤,但也有人说:袴可能没有裆,当绝对不意味着是开裆。袴在古代日本是男子穿的,后来女子也穿。现代日本的袴是一种宽松裙裤,跟和服一起穿。大部分日本人说,日本袴是由中国的袴而来的。至于日本人的食,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注中说,日本人“多食生冷,喜食鱼,聂而切之,便下箸矣,火熟之物亦喜寒食。寻常茶饭,萝卜竹笋而外,无长物也。近仿欧罗巴食法,或用牛羊。”但是作者说,“肉食不能说很盛”,“平常鸟兽的肉只是猪牛与鸡,羊肉简直没处买,鹅鸭也极不常见。平民的下饭的菜到现在仍旧还是蔬菜以及鱼介。中国学生初到日本,吃到日本饭菜那么清淡,枯槁,没有油水,一定大惊大恨”,直到现在,“人家则大抵只煮早饭,家人之为官吏教员公司职员工匠学生者皆裹饭而出,名曰‘便当,匣中盛饭,别一格盛菜,上者有鱼,否则梅干一二而已。傍晚归来,再煮晚饭,但中人以下之家便吃早晨所余,冬夜苦寒,乃以热苦茶淘之”。日本民族崇尚艰苦朴素的生活,于此可见一斑。作者在介绍日本衣食住这类民俗文化时,借机对中日民族性之不同发了不少议论,由此可见本文除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具积极的思想性。比如,作者说:“日本因其工商业之发展,都会文化渐以增进,享受方面也自然提高,不过这只是表面的一部分,普通的生活还是很刻苦,此不必一定是吃冷饭,然亦不妨说是其一。中国平民生活之苦已甚矣,我所说的乃是中流的知识阶级应当学点吃苦,至少也不要太讲享受。享受并不限于吃‘吐斯之类,抽大烟娶姨太太打麻将是中流享乐思想的表现,此一种病真真不知道如何才救得过来。”又比如,作者特别指出中国某些事情的“荒谬”:“有的事情在事实并不怎么愉快,在道理上显然看出是荒谬的,如男子拖辫,女人缠足,似乎应该不难解决了,可是也并不如此,民国成立已将四半世纪了,而辫发未绝迹于村市,士大夫中爱赏金莲步者亦不乏其人,他可知矣。”在谈到日本学习中国文化时,作者尤其钦佩“日本之善于别择”:“中日同是黄色的蒙古人种,日本文化古来又取资中上,然而其结果乃或同或异,唐时不取太监,宋时不取缠足,明时不取八股,清时不取雅片,又何以嗜好迥殊那。我这样说似更有阴沉的宿命观,但我固深钦日本之善于别择,一面却亦仍梦想中国能于将来荡涤此诸染污,盖此不比衣食住是基本的生活,或者其改变尚不至于绝难欤。”陈鸣树在“《日本的衣食住》赏析”一文中说得好,一个国家的民俗特点,“往往深藏着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意蕴,且预示着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日本民族的大起大落,是民族的悲剧,但她终于在这一旷世的悲剧中振作起来,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这从她的民族性的积极因素中可以得到印证,从衣食住这类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中也可得到印证”。2020年4月下旬本文参引资料:陈鸣树“《日本的衣食住》赏析”(见《现代作家游记辞典》,吴欢章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推荐信息

  • 《耶路撒冷3000年》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7

    《耶路撒冷3000年》读后感终于读完了略显枯燥的《耶路撒冷3000年》。这本书说是耶路撒冷这个神秘城市的传记,实际上不同程度地介绍了整个西方政治和宗教的历史。说起来用一本书的篇幅描述耶路撒冷从公元前至今3000年的故事和沿革,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做到了。看完以后,我才知道西方和

  • 《苏东坡传》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7

    《苏东坡传》读后感最近读了两本关于苏东坡的书。一本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本是知中系列的《幸会!苏东坡》。两本书各有所长,都很精彩。《苏东坡传》是很早就读过的,还曾作为果先生的睡前讲书内容给他讲过,只是他那时年纪尚小,只对神奇道士吴复古念念不忘。知中系列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胜在考据多而详实,博引

  •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8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我还是觉得喜剧读起来更舒服,少了那么些压抑,开心多了。四大喜剧里面,我对《威尼斯商人》算是唯一一个有印象它说什么的(在读之前),结局算是皆大欢喜,但是读的过程嘛,好吧,来吐吐槽。我一直都觉得我是个传统、保守、安于现状的人,然而最近读的这些书,可能都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吧,我读着读

  • 《这些年,那些事》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8

    《这些年,那些事》读后感吴念真被称为是“全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他如此会说故事的理由很简单。从小生活在矿区里,身边都是一些不识字来矿区讨生活的贫民,很多时候他就肩负起读报读信的“重担”,为了让大家都听得懂,他要先把文字在脑海里过滤一遍然后变成白话文说出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8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RossTerrill版的《毛泽东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毛泽东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把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枪杆子、农民力量、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先锋,但是,在把这三者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战略方面,他是先锋。”192

  •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8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愁吃愁穿,反而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身上。教育孩子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话题,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想法,传统经验也好,某个教育专家也罢,无一例外都是希望能够把孩子教育成大人喜欢或者社会认可的

  • 《美帝国的崩溃》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9

    《美帝国的崩溃》读后感约翰.加尔通,1930年生,挪威政治学家,国际公认的“和平学之父”,1987年获诺贝尔环境奖。一生著作等身,已出版85部专著,27部合著,其中44部被译成33种语言,发表论文1500多篇。系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教授。曾担任联合国高级顾问。亦曾10多次访向中国

  • 灿川长篇小说《爱的名义》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9

    灿川长篇小说《爱的名义》读后感春天里的童话作者:姜星桓柳丝泛黄雪光白,兰花穿箭吐红来。莫道北国春来晚,春寒过后杏花开。2020年的冬季,因为冠状病毒的肆虐显得过于漫长,人们翘首盼望着微风徐徐、柳暗花明、天光水影、燕子归来的春天早点儿到来,驱赶那恶魔般的疫情。一切都会过去,杏花必然盛开。中国人民终于战

  • 读《张震回忆录》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9

    读《张震回忆录》有感去年春季回老家过年,朋友推荐我读《张震回忆录》,也就因为我家与他家有着道不完的故事,见到书后,发现还真是的,本是一家人。来到南方,我边工作,边找这本书。当时疫情爆发,各地方政府都在加强防疫、布控,进行网格管理,很多小区、工厂都一个月的隔离。我通过〈孔夫子旧书网〉,收集到此书,后来

  • 《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9

    《孙子兵法》读后感读到最后一段“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首先,我们一起先来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来说,“知己”意味着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么、已经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