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牵风记》读后感1500字

《牵风记》读后感15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0:17:06

《牵风记》读后感

《牵风记》是现代作家徐怀中所写的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粗读下来,没有感觉到十分精彩,甚至因为它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反而觉得其分量不够。网上有人说作品中的有些描写在那个战争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近乎黄色。于是搜百科,知道了徐怀中老人出生于1929年,典型的“90”后,忽觉得老人历经人世沧桑,怎么还能有如此一颗玲珑心。怎么还能在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中体现的出如此唯美的漫主义风格?于是回看,于是咀嚼,于是品味。目光落在封皮和扉页那几句相同的诗上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于是,思绪随着空灵的琴音跳跃起伏。牵“风”之“风”何之谓也?抛开战争策略之说,我觉得是人性至美之风,人性纯净之风。无论何时,人性都有原始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更有审美的一面。正如汪可逾说“人的羞耻意识,正是因为穿衣服才带来的。我们身体经常是严严实实地遮蔽着,偶尔暴露一下,自然就会觉得脸红羞臊了。”人性的原始是人性中的本真,人性审美很多来源于原始本性。而人的理性在遏制了人类兽性、规范了人类道德的同时,也遮蔽了原始之美,甚至觉得原始本性是罪恶是丑陋。而汪可逾就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人性审美的典型形象。她标志性的微笑,她透明无尘的内心,她对生命的尊重,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她也要将世俗留给她的东西全部清除出身体,留给世界一幅纯净人体画。作者通过她来告诉我们:人性审美不会缺失,也不应缺失。而人性审美就是人性中的至美纯净大爱。齐竞和汪可逾能够相恋是因为两人都认同人性审美的存在。两人的相识源于那张古琴。齐竞看到那张古琴,说出白居易的四句诗: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衬今人情。而汪可逾立即回了白居易的另一首四句: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从诗句的选择来看,汪可逾在悟性上要远高于齐竞,我忽而觉得这不是好的兆头,这是悲剧的伏笔。正是源于对人性审美的认同,齐竞看到几乎裸睡的汪可逾竟然冲动地拿出相机,要实现他的人体摄影艺术创作;而醒来的汪可逾一点儿也不觉得冒犯,反而说洗出照片给我留一张。多么透明纯净的美,而这时的齐竞反倒立即回到现实,他以为这是汪可逾在讥讽他。生活已经给齐竞裹上了厚厚“遮羞布”,他那突然喷发的审美在世俗面前立刻化成灰烬了。读此,不仅发问齐竞、汪可逾你们感觉到你们的爱情已有裂痕了吗?汪可逾选择跳崖也没有逃脱被俘的结果,好在双方交换人质,汪可逾还是回到了齐竞身边,此时的齐竞已经穿戴起了“理性”的盔甲,拐弯抹角却又执着地打问汪可逾那“最纯净最珍贵最神圣”的存在,虽然他自己也解释说这是一种“陈旧观念”,汪可逾以一句“我从内心看不起你”结束了这场硝烟中的浪漫爱情。虽然人性之美正如那张古琴,古老的美不会因时间而蒙尘,真性的美也不会因为世之残酷丑恶而凋零,反而在冲洗和磨砺中愈发温润如玉。但是悲剧的结局是不是依然证明了人性审美是多么脆弱?它需要我们呵护备至。再看曹水儿,这个“热血澎湃,从不缺少雄性荷尔蒙原始冲动”的人,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以他最原始的本性看到了夜空里一颗明亮的星星。他“绝对不再容忍,又有什么污浊不堪的事情,播弄到她的名下来。”人性的原始与审美跨越理性,完美结合。再看那匹名叫“滩枣”的老军马,凭着原始本性听懂了古琴曲《关山月》;凭着马性,冲破重围得以存活,凭着马性将女主人公的遗体转移到银杏树洞之中。或有人诟病此节描写是极大败笔,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是,一个没有浪漫主义想象能力的人,一个缺失了人性审美的人,怎么能理解作者良苦用心?这大概已经不仅是90高龄老人的玲珑剔透之心了,更是他对人性之美的呼唤和期待吧?在第十五章节里,马们说;“这些直立行走的人,像畜生一样凑合着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只能是好自为之吧。”这是马们对人类的警示吧!战争题材的作品很多,但《牵风记》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独具魅力,或许正是因为描写了战争中的一股清流,血色中的浪漫,人性中的审美吧。“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琴音越古今,唯有知音者能懂流水心。做老人的知音岂是我辈敢攀的,但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能在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窝在家里读到此书,是老人与我们的馈赠。人性,何止于书中?此书于此时向人们发出灵魂的拷问。

推荐信息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8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所谓“温故而知新”,防控疫情,宅于家中,我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从关注思维的角度,深受启发育人至心,读思共促。其一,启迪学生思考,关注教学软实力。“思考”这个词,常常浮现于脑海。李莉老师去年到校指导教学工作,她提

  • 《心理暗示力》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8

    《心理暗示力》读书笔记《心理暗示力》第十三章讲的是人才是暗示炼成的,其中分为四小节,读后我觉得可以借鉴用于教育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者说一个普通的孩子在向人才转变的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带来的影响之巨大是无可估量的。爱丁堡大学教授、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马丁教授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群孩子随机分

  • 李白梦游天姥诗的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8

    李白梦游天姥诗的读后感黄孝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游仙诗吗?高中时就读背的这首诗,高中老师当时也是作梦中遇仙来解说的。1999年新昌召开的“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会议”上,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内容和主旨,有多位学者的论文收入《李白与天姥国际会议专辑》中,该

  • 《尘埃落定》读后感1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9

    《尘埃落定》读后感昨天读完了阿来的《尘埃落定》,之所以会捧读它,是有缘由的。我从《朗读者》过来,阿来作为那期的嘉宾,他说《尘埃落定》一开始他以为会风行天下,洛阳纸贵,但是却遭遇了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的困境,人家给的理由是这本书是高雅的文学,不符合流行的趋势。我一听“高雅的文学”

  • 《道德经》读后感:静心、净心、尽心!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9

    《道德经》读后感:静心、净心、尽心!老子之著《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

  • 《皮尔诺自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9

    《皮尔诺自传》读书笔记这本自传不同于一些常规的自传体写作,以时间为轴,将主人公从小到大的发展经历、事件叙说一番,而更像是了POV(Point-of-View,即“视点人物写作手法”),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只是这个视点人物一直是皮尔洛本人。他在书里,从自己最难以忘怀的离开米兰那个

  • 写信件、读后感、建议书、表扬稿等格式及技巧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9

    写信件、读后感、建议书、表扬稿等格式及技巧大全小学写作2月26日01便条格式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

  •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9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其规模宏大,涵盖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西汉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多年,共五十二万字。作者司马迁。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临终前对他说:&ldquo

  • 《老人与海》读后感6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9

    《老人与海》读后感再次轻轻合上这本《老人与海》,不禁思绪万千,似乎又回到童年时代,想起那时看书的感受,和现在有太多的不同。这本书,给了我年少时的勇气,现在看来,主人公(圣地亚哥)带来的是对生活的不屈不挠,是一种精神,何尝又不是现在全国上下共同斗争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国精神。《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写的

  • 读《昆虫记》有感范文精选十八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9

    读《昆虫记》有感范文精选十八篇读《昆虫记》有感一去年暑假,我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昆虫记》是他一生在荒石园观察昆虫写下的著作,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里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昆虫,比如:充满活力的音乐家蟋蟀、草丛里的星星萤火虫、勤劳的清洁工蜣螂、能干的泥水匠舍腰蜂、坚持不懈的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