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源氏物语》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源氏物语》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3:32:55

《源氏物语》读后感800字

《源氏物语》读后感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日本的《红楼梦》,但比《红楼梦》更集中言情。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可以算做言情小说的鼻祖,而且是写实的,是各种言情小说无法超越的了。

近期又看了一遍《源氏物语》,这是第三遍,看到中途忽然想起“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句话。因为书中女性虽然性情多样,但几乎所有的女性性格都是压抑的,甚至扭曲的,作者极力描绘为完美女子的紫姬,也是自幼被源氏精心调教的玩偶,虽然对源氏的处处留情心生怨恨,但并不激烈,也无法激烈,但最终终于郁郁而终。

每个人的结局似乎都不完美,被世人认为比较幸福的花散里,似乎豁达淡泊,但如果她稍微有一点不甘心和看不开,就会陷入痛苦了吧?看不开也得看得开啊,所以她是聪明的,是不争的聪明。

明石姬表面美丽有才情,既矜持又谦逊,内心则是巴高望上的,是争的,和花散里相反。她从小被父亲洗脑,如果嫁不了高贵男子,宁可投海不活了,但源氏最初对她只是逢场作戏的心态,如果她不是侥幸生了女儿,而这个女儿又被源氏认为命中注定前程远大,她也许就成了明石浦的弃妇了吧?她的结局貌似美满,亲生女做了皇后,她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可在紫姬死了以后丈夫源氏为了纪念紫姬已经不肯在她那里留宿了。

云居雁和丈夫青梅竹马,一直保持天真烂漫的性情,可人到中年也不能避免一夫多妻的局面。

原来看这部书的时候更喜欢夕颜和浮舟,不太喜欢六条妃子这种坏女人的角色,这次看却很同情六条妃子。六条妃子的才华、嫉妒、抑郁、寒心,全都跃然纸上。女人对自己的命运根本无可奈何,如果男的疏远不来,她是毫无办法的。六条妃子和葵姬争车位遭到羞辱一节,又觉得她的愤怒和怨恨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对于她怨咒葵姬,并不觉得她恶毒了。何况,她生魂离身,连自己都无法控制。葵姬也很可怜,丈夫冷落她很多年,直至她产子后去世,又张口闭口把责任推给她,虽然后来源氏也感到后悔,到这悔的诚意在他的人生里分量又那么轻,根本不足道。

很多女子都很可怜,包括夕颜,六条妃子,葵姬,陇月夜,等等。她们的情爱全赖男子的态度,地位全赖男子的给予。

有的女人想逃避悲剧的命运,对求爱的男子拼命抗拒,比如落叶公主,但最终她仍然被夕雾变着法娶到了。另一个宇治大君抗拒成功了,终于没有出嫁,因为她在薰君没有娶到她的时候就死了。

不知作者是否对现实失望,所以让最后一个出场的重要女子浮舟,在被两个被世人赞誉的年轻高贵的情人争抢、看似备受重视和宠爱的时候,感受到痛苦、悲愤而无处可逃,以至于先是投河自杀,后是出家为尼,终于远离了扰扰红尘。

源氏物语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终于啃完《源氏物语》,所以就上豆瓣看了一下有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大家关注最多的是翻译、结构以及伦理,我也来说说读后感。

先说翻译。我看的是丰子恺译的,非常棒,要按林文月的风格,我是没有办法以这种高度的热情快速地看完这本书的。口语化、生活化,带着轻口味的阅读感触,一路轻松下来,毫无障碍。这种上千页的大部头,太过细腻、典雅的话,反而没有办法持续保持HiGH,落到我这种人手里,多半是半途而弃。林文月的译文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也许是更符合紫式部作为女性作家的行文风格,但是,再从这部书的成书时代来看,作为日本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小说之一,更多的质地还是会停留在质朴的层面上,可能故事的结构、情节设置相对来得更为成熟一点,而语言的运用,成熟度还是有待于商洽的,细腻、典雅的用词尺度,在那个时代,是达不到林文月现有译文的那个程度的。所以,丰版的更为接近原书。当然,丰版也被周作人等嘲讽过,但是,从大基调上来讲,我更倾向于丰版。中间也有疑问,就是有许多的小诗,这个粗鄙啊,我都不忍读之,是翻译故意而为还是紫式部本来就这水平?如果是后者,那么,基本可以映照关于语言成熟度的问题。(可恨的是看不懂原版,只能作若干的猜想和推测)

再说结构。可以分成A、B两部分来看。A与B,都是可以穿插安排。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阅读时关于篇幅长短的疑问了。特别是源氏部分,中间的篇幅都不是很长,基本十页之内,而到了讲述薰部分,篇幅很长,段落也很长,二十几页,或是一个段落一整页都讲不完。而如果是B部由紫式部女儿完成的话,两人的文风应该会有差异,但这是译文本,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可惜了!

讲到伦理,这是一部让人要错乱的小说。表姐弟、堂姐弟、叔父与侄女、儿子与继母、loli恋。按今人的眼光来看,不疯才怪!从一开始我就对此疑问颇多,但看到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些是可以被理解的,时代再往后到武士时期,那种伦理的禁痼才是最为悲惨的。无论是开放时期还是封闭时期,中间的受害者永远是女性。女性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不就是认同并屈服于社会伦理观念,要不选择远离,但这种远离,不是死亡就是出家,没有更多的出路可走。比如空蝉,她有勇气拒绝源氏,但是,她唯一可选的只能以出家来保护自己。再比如浮舟,摆脱niou(文字无法打出来)皇子和薰两人之间的纠缠,她只能选死亡,而当她被救之后,也没有办法获得新的生活,最终也只能也出家苟活于世,本来她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似乎那个人际圈子就那个大,兜兜转转之间,还是被发现她的存在。那个六条妃子,怨念只能以极端的方式来消解,这个女人是一个爱情的悲剧。

中途,我还特意去看了《源氏物语》的电影,因为看书时,特别是服装与发式、居住环境等都无法对应起来,引不起共鸣。有了影象的印证之后,渐渐可以对版起来了,膝行、便服、前驱。宫廷斗争、政治事件等只是略微谈到,那个时代总体来说应该是一个平安的朝代,所以贵族们有时间开发房地产、促进休闲娱乐、推动潮流指向,建设二奶三奶等等。

匆匆看完,也没来得及细嚼,大概就如此,有新的体悟,再来谈。

【第2篇】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紫式部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对于日本文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它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源氏物语》通过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展现了日本平安时期广大的生活画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塑造了众多典型的女性形象,有天真温驯的夕颜、热情率真的胧月夜、热情执着的六条妃子……其中,紫式部最精心刻画的要数贤淑温良、宽容忍让的紫姬。出身高贵、姿容艳丽、多才多艺、温柔敦厚、宽容忍让紫姬成为日本封建贵族男子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就其自身命运而言,她却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悲剧形象。在以光源氏为代表的日本封建贵族男子的眼里,紫姬是完美无缺的。她出身高贵,拥有皇室血统。日本封建时代的婚姻较为看重女子的出身,当时人们认为出身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教养、气质。左马头在雨夜品评时就说:“家世高贵、声望隆重之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才貌双全,是当然的事。”因此紫姬的皇族血统也是她成为封建贵族男子眼中“完美女人”的一个重要条件。紫姬是个美人,而且是个举世无双的美人。不论古今中外,完美的女性形象都具有艳丽的姿容。在第二十八回《朔风》中,紫式部借夕雾的眼光来形容紫姬,她“气度高雅,容颜清丽,似有幽香逼人。教人看了,联想起春晨乱开在云霞之间的美丽的山樱。娇艳之色四散洋溢……”。作者将她比作日本的百花之首樱花,足见其国色天姿。紫姬的多才多艺也是她成为完美女性的条件之一。紫姬的诗作尤为出色,而且擅长琴艺。在第七回《红叶贺》中对于紫姬有这样一段描述“无论何等困难的曲调,只要教过一遍,便自会弹”。在第三十四回《新菜》中,紫姬充分展示了其精湛的琴艺,夕雾也惊叹紫姬的琴艺,“觉得爪音亲切可爱,反拨之音也异常新颖悦耳。其繁华热闹,并不亚于以此为正业的专家的大规模表演,想不到和琴也有这等美妙的弹法”。紫姬的才能不仅仅体现在琴和诗上面,在理家方面,紫姬同样具有卓越的才能。源氏在被贬至须磨时,“自侍从人等以至万端事务,都托付紫姬掌管,领地内庄园、牧场以及各处领地的契券,亦皆交与紫姬保藏”(第十二回《须磨》),由此可见,紫姬具有很强的理家才能,否则源氏不可能如此放心地将这么多重要的事务交与紫姬管理。源氏在迎娶三公主时,紫姬尽心帮源氏料理,十分妥当。源氏公子也曾赞叹紫姬说:“此人事事擅长,使我称心如意。” 对于源氏来说,紫姬最吸引他的则是温柔敦厚、温驯贤淑,以及宽容忍让。紫姬对源氏是无条件的顺从。源氏因与胧夜月恋情暴露而被贬至须磨,紫姬不但不去计较,还为他掌管家中大小事务。源氏给紫姬写信坦承自己与明石姬的私情,紫姬在回信中却表现大方,不予介怀。面对源氏和明石姬的女儿,紫姬承担起抚养义务,竭尽全力地照顾明石小女公,后来明石小女公对紫姬竟然比生母明石姬还要信任、依赖。面对源氏迎娶三公主,紫姬虽不高兴却不形于色,和源氏公子一起准备迎接,事无巨细,都料理得十分周到,并亲切地对待三公主,使外面流传的关于源氏家中将不得安宁的谣言逐渐熄灭。

正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促使我想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异的现代女性。我相信,通过我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我会取得这样优异的成果!

【第3篇】

人生不如意之事真多。

终于看完《源氏物语》。因为看得仔细,所以长久了才看完。作者神神叨叨了一千多页,看到最后我只记得紫夫人之死和浮舟之死。特别浮舟之投水自尽,让人心情压抑,几乎透不过气来。真个是满纸荒唐言,一纸心酸泪了。

人说,《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信夫。

人寄生于天地之间,犹如蜉蝣之短促微茫,诚如杜甫所叹“艰难苦恨繁霜鬓”,这样想来,人生真没意思啊。

看源氏物语的时候,曾跟老公讲过读后感,无非是一些悲观厌世的情绪吧。之后,见我还是常常捧了这书读得仔细,他常常不以为然,苦口婆心的劝我不要读这使人精神萎靡之文字。确实,对于我,它应该是一剂毒药吧。所不同的是,文中一大堆人物的出家,特别是源氏和薰君的厌世,对我的影响,却是深感人生之短促无聊,但人生也是深可留恋。我看见一些人,特别是自己亲近的亲戚,为了生活忙忙碌碌,艰苦度日,就没完没了的替他们难过,却又无能为力,唉,真是何苦来啊。

小人物就是这样,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然而,哭,还是笑,应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总是要人去适应环境,而坏境永远不可能迁就某人。世上应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记得以前很喜欢打牌。有一个人,他特别喜欢怨天尤人。只要上手的牌很臭,他就没完没了的唉声叹气,大呼小叫,有时甚至破罐破摔,胡乱出牌。和他搭档的年轻人说,上手的牌,那肯定是不可能改变了,现在要潜心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用好出好手上的牌,心浮气躁又有何益呢,那毕竟是于事无补的呀。我不知道别人是否留意了,但我却常常记得这话,甚而把它奉若真理。

世事纷繁,不如意者常八九。一个人也要扮演多种角色。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带给身边的人,特别是亲爱的人舒心的笑脸。要能如此,首先自己就要先开心的笑起来啊。

现在我没笑。没能笑起来。但是相信我,拿起电话的时候,首先我肯定能给妈妈一串笑声;老公回来的时候,我肯定能高兴的喊道开饭开饭;孩子回来的时候,我肯定飞一般的下去开门。

我希望,真能如此。

源氏物语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终于啃完《源氏物语》,所以就上豆瓣看了一下有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大家关注最多的是翻译、结构以及伦理,我也来说说读后感。

先说翻译。我看的是丰子恺译的,非常棒,要按林文月的风格,我是没有办法以这种高度的热情快速地看完这本书的。口语化、生活化,带着轻口味的阅读感触,一路轻松下来,毫无障碍。这种上千页的大部头,太过细腻、典雅的话,反而没有办法持续保持HiGH,落到我这种人手里,多半是半途而弃。林文月的译文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也许是更符合紫式部作为女性作家的行文风格,但是,再从这部书的成书时代来看,作为日本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小说之一,更多的质地还是会停留在质朴的层面上,可能故事的结构、情节设置相对来得更为成熟一点,而语言的运用,成熟度还是有待于商洽的,细腻、典雅的用词尺度,在那个时代,是达不到林文月现有译文的那个程度的。所以,丰版的更为接近原书。当然,丰版也被周作人等嘲讽过,但是,从大基调上来讲,我更倾向于丰版。中间也有疑问,就是有许多的小诗,这个粗鄙啊,我都不忍读之,是翻译故意而为还是紫式部本来就这水平?如果是后者,那么,基本可以映照关于语言成熟度的问题。(可恨的是看不懂原版,只能作若干的猜想和推测)

再说结构。可以分成A、B两部分来看。A与B,都是可以穿插安排。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阅读时关于篇幅长短的疑问了。特别是源氏部分,中间的篇幅都不是很长,基本十页之内,而到了讲述薰部分,篇幅很长,段落也很长,二十几页,或是一个段落一整页都讲不完。而如果是B部由紫式部女儿完成的话,两人的文风应该会有差异,但这是译文本,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可惜了!

讲到伦理,这是一部让人要错乱的小说。表姐弟、堂姐弟、叔父与侄女、儿子与继母、loli恋。按今人的眼光来看,不疯才怪!从一开始我就对此疑问颇多,但看到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些是可以被理解的,时代再往后到武士时期,那种伦理的禁痼才是最为悲惨的。无论是开放时期还是封闭时期,中间的受害者永远是女性。女性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不就是认同并屈服于社会伦理观念,要不选择远离,但这种远离,不是死亡就是出家,没有更多的出路可走。比如空蝉,她有勇气拒绝源氏,但是,她唯一可选的只能以出家来保护自己。再比如浮舟,摆脱niou(文字无法打出来)皇子和薰两人之间的纠缠,她只能选死亡,而当她被救之后,也没有办法获得新的生活,最终也只能也出家苟活于世,本来她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似乎那个人际圈子就那个大,兜兜转转之间,还是被发现她的存在。那个六条妃子,怨念只能以极端的方式来消解,这个女人是一个爱情的悲剧。

中途,我还特意去看了《源氏物语》的电影,因为看书时,特别是服装与发式、居住环境等都无法对应起来,引不起共鸣。有了影象的印证之后,渐渐可以对版起来了,膝行、便服、前驱。宫廷斗争、政治事件等只是略微谈到,那个时代总体来说应该是一个平安的朝代,所以贵族们有时间开发房地产、促进休闲娱乐、推动潮流指向,建设二奶三奶等等。

匆匆看完,也没来得及细嚼,大概就如此,有新的体悟,再来谈。

【第2篇】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紫式部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对于日本文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它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源氏物语》通过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展现了日本平安时期广大的生活画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塑造了众多典型的女性形象,有天真温驯的夕颜、热情率真的胧月夜、热情执着的六条妃子……其中,紫式部最精心刻画的要数贤淑温良、宽容忍让的紫姬。出身高贵、姿容艳丽、多才多艺、温柔敦厚、宽容忍让紫姬成为日本封建贵族男子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就其自身命运而言,她却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悲剧形象。在以光源氏为代表的日本封建贵族男子的眼里,紫姬是完美无缺的。她出身高贵,拥有皇室血统。日本封建时代的婚姻较为看重女子的出身,当时人们认为出身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教养、气质。左马头在雨夜品评时就说:“家世高贵、声望隆重之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才貌双全,是当然的事。”因此紫姬的皇族血统也是她成为封建贵族男子眼中“完美女人”的一个重要条件。紫姬是个美人,而且是个举世无双的美人。不论古今中外,完美的女性形象都具有艳丽的姿容。在第二十八回《朔风》中,紫式部借夕雾的眼光来形容紫姬,她“气度高雅,容颜清丽,似有幽香逼人。教人看了,联想起春晨乱开在云霞之间的美丽的山樱。娇艳之色四散洋溢……”。作者将她比作日本的百花之首樱花,足见其国色天姿。紫姬的多才多艺也是她成为完美女性的条件之一。紫姬的诗作尤为出色,而且擅长琴艺。在第七回《红叶贺》中对于紫姬有这样一段描述“无论何等困难的曲调,只要教过一遍,便自会弹”。在第三十四回《新菜》中,紫姬充分展示了其精湛的琴艺,夕雾也惊叹紫姬的琴艺,“觉得爪音亲切可爱,反拨之音也异常新颖悦耳。其繁华热闹,并不亚于以此为正业的专家的大规模表演,想不到和琴也有这等美妙的弹法”。紫姬的才能不仅仅体现在琴和诗上面,在理家方面,紫姬同样具有卓越的才能。源氏在被贬至须磨时,“自侍从人等以至万端事务,都托付紫姬掌管,领地内庄园、牧场以及各处领地的契券,亦皆交与紫姬保藏”(第十二回《须磨》),由此可见,紫姬具有很强的理家才能,否则源氏不可能如此放心地将这么多重要的事务交与紫姬管理。源氏在迎娶三公主时,紫姬尽心帮源氏料理,十分妥当。源氏公子也曾赞叹紫姬说:“此人事事擅长,使我称心如意。” 对于源氏来说,紫姬最吸引他的则是温柔敦厚、温驯贤淑,以及宽容忍让。紫姬对源氏是无条件的顺从。源氏因与胧夜月恋情暴露而被贬至须磨,紫姬不但不去计较,还为他掌管家中大小事务。源氏给紫姬写信坦承自己与明石姬的私情,紫姬在回信中却表现大方,不予介怀。面对源氏和明石姬的女儿,紫姬承担起抚养义务,竭尽全力地照顾明石小女公,后来明石小女公对紫姬竟然比生母明石姬还要信任、依赖。面对源氏迎娶三公主,紫姬虽不高兴却不形于色,和源氏公子一起准备迎接,事无巨细,都料理得十分周到,并亲切地对待三公主,使外面流传的关于源氏家中将不得安宁的谣言逐渐熄灭。

正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促使我想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异的现代女性。我相信,通过我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我会取得这样优异的成果!

【第3篇】

人生不如意之事真多。

终于看完《源氏物语》。因为看得仔细,所以长久了才看完。作者神神叨叨了一千多页,看到最后我只记得紫夫人之死和浮舟之死。特别浮舟之投水自尽,让人心情压抑,几乎透不过气来。真个是满纸荒唐言,一纸心酸泪了。

人说,《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信夫。

人寄生于天地之间,犹如蜉蝣之短促微茫,诚如杜甫所叹“艰难苦恨繁霜鬓”,这样想来,人生真没意思啊。

看源氏物语的时候,曾跟老公讲过读后感,无非是一些悲观厌世的情绪吧。之后,见我还是常常捧了这书读得仔细,他常常不以为然,苦口婆心的劝我不要读这使人精神萎靡之文字。确实,对于我,它应该是一剂毒药吧。所不同的是,文中一大堆人物的出家,特别是源氏和薰君的厌世,对我的影响,却是深感人生之短促无聊,但人生也是深可留恋。我看见一些人,特别是自己亲近的亲戚,为了生活忙忙碌碌,艰苦度日,就没完没了的替他们难过,却又无能为力,唉,真是何苦来啊。

小人物就是这样,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然而,哭,还是笑,应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总是要人去适应环境,而坏境永远不可能迁就某人。世上应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记得以前很喜欢打牌。有一个人,他特别喜欢怨天尤人。只要上手的牌很臭,他就没完没了的唉声叹气,大呼小叫,有时甚至破罐破摔,胡乱出牌。和他搭档的年轻人说,上手的牌,那肯定是不可能改变了,现在要潜心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用好出好手上的牌,心浮气躁又有何益呢,那毕竟是于事无补的呀。我不知道别人是否留意了,但我却常常记得这话,甚而把它奉若真理。

世事纷繁,不如意者常八九。一个人也要扮演多种角色。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带给身边的人,特别是亲爱的人舒心的笑脸。要能如此,首先自己就要先开心的笑起来啊。

现在我没笑。没能笑起来。但是相信我,拿起电话的时候,首先我肯定能给妈妈一串笑声;老公回来的时候,我肯定能高兴的喊道开饭开饭;孩子回来的时候,我肯定飞一般的下去开门。

我希望,真能如此。

推荐信息

  • 关于《拔苗助长》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27:42

    拔苗助长这个小故事写了农夫和小苗之间的事。故事发生在宋国一个小村庄里: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

  • 《人生由我》读后感(共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36:12

    《人生由我》,作者梅耶·马斯克,她是埃隆·马斯克的妈妈。起初看到大家推荐这本书,我想这也许是一本儿子成名,老娘跟着出名的成功妈妈传记而已。事实并非如此,梅耶的勇敢、坚韧和对专业的追求等等都让人钦佩。梅耶·马斯克22岁结婚,曾经历9年家暴,31岁净身离婚,成为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在3个国家多个城市生活

  •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汇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30:42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彩图本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内容真是太精彩了,我一连看了三遍,还觉得不过瘾。现在,你只要任意指出书中的一幅插图,我就能马上说出这是描写哪一场战争的或是描写哪个英雄人物的。这本书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故事叙述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

  • 关于《高老头》的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41:12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作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长篇小说《高老头》是作者决定把他的全部创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后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在《人间喜剧》中占着重要地位。小说中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高老头有两个女儿。他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女儿快乐,就是父亲的幸福,女儿难过就

  • 《凡卡》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42:42

    今天,我读完《凡卡》这篇课文,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下来,我没有心思参加同学们的议论,脑海里浮现出了文中主人公遭受的一幕幕,读《凡卡》有感。他只有九岁呀,他就被老板折磨着,在寒冷的冬天,他冻缩成一团,他写信给他的爷爷,可是幼小的他哪里知道,他的那封信是寄不出去的在文中他拥有的都只是虚幻,他希望爷爷来接她

  • 关于《我是白痴》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40:12

    这本书写了这样一个男孩。一个叫彭铁男的小男孩,天生智力有障碍,智商只有70。他和那些健康孩子在一起上学,于是有些孩子嘲笑他,大家都管他叫“白痴”。他让妈妈和老师感到为难,而他自己却成天乐乐呵呵……《我是白痴》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今天,我也被感动了一

  • 《刘胡兰》读后感(共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48:42

    伟大人物刘胡兰的故事,经常就听陈老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光荣的名字,早已铭记在我的心里,我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读到这样的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今日,我最终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刘胡兰,一个仅有15岁的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

  • 关于《草船借箭》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48:12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故事情叙述得淋漓至尽,对诸葛亮刻画,让人读后终生不忘。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故事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草船借箭》。《草船借箭》主要是讲东吴大将周瑜觉得诸葛亮以后肯定是自己的心腹大患,觉得他很有才,想杀他,已防后患。赤壁之战时,周瑜借口对诸葛

  • 关于《爱的教育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50:42

    【第1篇】暑假期间,我读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内心感受很深。《爱的教育》讲述的是情感教育用爱来教育孩子。全书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身份,利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安利柯的成长的故事,详细的记录了他一年以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

  • 关于《诺贝尔》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0:48:12

    这个夏天,我读完了萧奏写的《若贝尔》。它让我百读不厌。《诺贝尔》讲述了在1833年的10月21日在的瑞典降生了一名非常孱弱的男婴,爸妈给他取名叫诺贝尔,他有两个哥哥,分别叫罗伯特和路德维希。他们的父亲是个发明家,但他的实验由于具有危险性,因此只能离开瑞典到俄国,那时诺贝尔才四岁。在诺贝尔读小学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