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山茶文具店读书心得体会
山茶文具店,坐落在日本镰仓,一个幽静安宁的小地方,这家店除了售卖普通文具用品,还有另一个主营业务——代写书信。这种工作在中国古代很普遍,主要是代写家书,将家人的思念付诸纸上。
小说的主人公鸠子,从已故的外祖母上代那里继承了山茶文具店,也成为了雨宫家族的第十一代代笔人,从事专业代笔的工作。在镰仓,大家都知道山茶文具店的存在,也都知道鸠子在帮人代写书信,所以但凡有需求的,都会带着他们的故事而来,只要将所要代笔的内容说明清楚,鸠子就会用她的专业写下书信并寄出。虽然,这不是一份多么高大上的工作,所得到的酬劳也不是多么高,但是鸠子依旧用上代从小教予的知识,认真对待每一封书信。
小说共十六封手写书信,每一封从内容、纸笔到字体都全然不同。其中九封出自鸠子之手,每一次的代笔,她都如同在完成一个神圣的仪式。鸠子的代笔在每一个故事的最终结局里都有很大的作用。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在面对委托时,她是虔诚的,用上代传授给她的知识、观点,用最真诚的情感投入其中,把自己当作委托人,用委托人的心态去完成。在考虑所用的纸笔、书信的称呼用语上都经过细细斟酌,甚至接近完美。同时,在鸠子的思考选择下,日本书信的礼节规范和各种不同功效作用的纸笔用具也随之出现。在看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关于文具和书信的相关知识。
串联起整本书的,除了十六封手写书信掀起的怀旧时光,我认为还有鸠子对于外祖母上代的感情变幻。鸠子是上代抚养长大的,在她的印象里上代特别严格,她认为自己不被爱着。在上代的弥留之际,“叛逆”的鸠子也怀着对上代的恨始终未曾露面。直至多年之后,鸠子用上代在严格教导下的代笔工作谋生,经营起上代留下来的山茶文具店时,她才从点点滴滴中发现,无论是上代对于她还是她对于上代,都深深的爱着。鸠子在切身投入镰仓的生活节奏后,渐渐思考人生,原本一些她久久无法释怀的东西,也开始慢慢学会放下和珍惜。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在,我们已习惯用社交软件与家人、朋友联系沟通,生活中的事情只需发一条信息、或一句语音消息就能完成;较之前使用书信邮寄的方式,这很方便。现在的我们站在手机屏幕的两端,听着彼此的声音,却相顾无言;虽然提供了便利,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拉远了距离。信却不一样,有些说不出来的话语,却可以用书信来表达。在这个隔着屏幕说话的时代,我们偶尔可以给家人、朋友、爱人等写一封真挚的书信,这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作者小川糸,是热门疗愈电影、畅销小说《蜗牛食堂》作者,日本清泉女子大学日本古代文学毕业。除了作家的身份外,还以“春岚”为艺名,和知名音乐人滨田省吾,合组了“Fairlife”音乐制作团队,担任作词人。
《山茶文具店》文字风格较为优悦缓漫,在品读时能够让人真切体会到什么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清净平和与淡然,书中描写的人物情感非常细腻,每一篇书信都能带给我们爱与温暖,让我对于生活有了平淡的向往和追求。
第2篇:山茶文具店读书笔记
《山茶文具店》读起来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通讯变得快捷之后,人与人之间通过信件联系的频率越来越少,代笔的需求也相应的降低。第一次得知代笔人的职业,还是通过这本书。代笔人通过了解来访者的经历,意图,揣摩来访者的心境,精心选择纸张、笔、信封、字体、语言,力求准确表达委托人的意思,帮助委托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现代生活中的及时通讯有时候也需要一个“代笔人”,来帮助我们回复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情况。
故事的主人公波波独立经营着山茶文具店,同时从事代笔生意。波波从小被外祖母上代逼着练字,长大后变得十分叛逆,波波逃到离上代很远的国外。上代去世后,波波重新回到镰仓,继续经营山茶文具店。波波通过与外祖母的朋友的通信,慢慢解开了自己和外祖母上代之前的心结,波波写了一封信给去世的上代。作为一个代笔者,波波尽心尽力的帮助每一位顾客,帮助他们传达心意,解决难题。
波波的生活中有热情的邻居芭芭拉夫人、胖蒂、男爵、可爱的QP妹妹、守景先生;波波的生活可以用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来总结。从书中信件所传达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不禁惋惜信件在现代社会愈来愈微小的地位。信件的沟通方式正在慢慢被现代人遗忘,人们更热衷于及时通讯工具,偶尔才会坐下来好好写一封信。信件的沟通方式拉长了信息传输的时间,相较于及时沟通,信件可以在不被打断情况下更多的表达出写信人所想表达的内容。写作是一个让人慢慢静下来的过程,写作可以在没有人倾听的时候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情,偶尔用写信的方式进行沟通不失为一件趣事。
信件沟通的延迟性不失为现在及时性沟通之外另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及时的沟通可能带有强烈的情绪,偏向简短的信息获取;信件更多的是一个人单方面信息输出,各种沟通的方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无事可干的时候不妨写封信,寄给远方的朋友。
第3篇:山茶文具店读后感
最近看了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一部号称是治愈系的书籍。小说的主人公是雨宫鸠子,小说中出现更多的称呼是波波,经营了一家文具店,“店如其名,门口的确种了一棵高大的山茶树”。波波是雨宫家第十一代代笔人,从“上代”那里继承而来,书中记录最多的是她作为代笔人的夏秋冬春四季中的16个代笔小故事。
对于写信,波波有着代笔人独特的习惯,会有一杯饮品(柚子茶,葛汤,香槟等)相陪,客人讲述自己与收信人,信之间的故事,从这些或温情,或感伤,或有趣,或平淡的故事中,波波读出了客人的内心世界,仿佛那一刻她就是写信的主体。
我从来没有想过写信是有各种讲究的——纸张的选用,邮票的选择,笔墨的对应,内容和字迹的掂量,使得收到信的人,一收到信,就能从各种层次中读出信中的深刻情感,或是霸道男爵的拒绝借钱说明,郑重而遗憾的离婚公示,或是给往日恋人的一封“我活着”,已在天堂的人给老伴儿的情书,气质的“明星小姐”给婆婆的生日卡片,亦或是匿名小姐的绝交信,都被展现的不能再合适。
感觉波波像个多变的魔法师,通过客人的只言片语,将自己设身处地的代入,所有的情感和信的主体内容都被诠释的很好。
《山茶文具店》中看起来温柔多感的波波,也在叛逆的青春疯狂过,受不了“上代”的严苛管教,想要改变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固有形象。但最终影响自己最深的人还是“上代”,有很多潜移默化的习惯和记忆都来自于“上代”,所有的不理解也许在收到静子小姐的信之后有很多的愧疚在泛滥。
四季变迁中,波波有一群朋友相伴左右,忘年交的芭芭拉夫人,终成眷属的男爵和胖蒂,可爱的QP妹妹,最终走到一起的守景先生……
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镰仓和樱花,感受到了日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希望有机会去看一下书中描绘的镰仓。这本书让我萌生了练字的念头,想要感受慢生活。
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握笔写过文字,又有多久没有写一封信给某个人,那些留在很多人记忆中的写信收信时光估计都淡化了,现在的年轻一代又是否有书信的记忆?
快餐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纽带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联系的更加紧密的同时也越来越疏远了,渐行渐远的各种关系,缺乏实质的交流,更不用说面对面的交谈,每天都很忙碌,每日又很空虚……
第4篇:山茶文具店读后感1000字
一周的午休和睡前时光,读完了《山茶文具店》,有点淡淡的、模糊的感受,与君分享。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日本镰仓,主人公叫雨宫鸠子,经营着一家文具店,给他人代笔。顾客或因不会写信、或因写字不好看,却也希望通过写信传递消息、告知现状、表达情感,鸠子总是侧耳倾听,选择合适的纸笔、写法、包装完成有使命的信件。就这样她从夏天写到秋冬,度过新年后,在春天与过世的外祖母、更与自己和解,终于不再替他人代笔,寄出一封属于自己的信。
现在很难静下心来写一封信,更别提寄出去。上一次写信寄出还是高中的时候,QQ上认识的网友变成笔友,他是浙江金华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城市所以印象深刻,聊过什么乃至何时停止写信都不记得。后来迷上寄明信片,在印有城市风景的明信片上写下几句话寄给朋友,希望朋友有机会也来这里写一段话寄给我。
与写相比,收明信片才是最有趣的。那时还在读书,得知朋友寄了明信片给我,每天路过传达室都会找上一找,生怕错过。有次将学院地址留错,朋友到学校的传达室翻了一大箱明信片才找到。离开学校后,地址变成公司或家,寄过几次都没得到反馈,就没再寄出了,此后也没收到过明信片。那些消失的明信片一定与其他明信片一起被堆在邮局的某个角落,无人问津。
也许邮局已经把他们当作无主物扔掉了,或者交给鸠子处理也不错。一到新年,鸠子会收到别人寄来的大堆信件,都是些不能留在身边,又不忍心丢弃的信件,以情书为主,他们希望鸠子代为供养书信上的言灵。我过去收发的信、传过的纸条、写过的情书,分散在不同地方,大扫除时看到,如获至宝,大半天时间都用来重读,回忆往昔,原来那时候自己如此幼稚、天真、可爱。
赶上朋友生日或周年纪念,也想过写信,但一想到需要贴邮票邮寄就很麻烦,邮筒都不知道在哪。只给每日相见的人写信,但他看过后也就抱抱我,没再回信。记得有次给朋友寄明信片,来不及买邮票,附近也没有邮筒,灵机一动,在明信片右上角画上邮戳,与买的礼物一同寄走,直达朋友手中,虽然路径不同,最终也算到达目的地,况且不存在丢的可能。
再想写信,可以继续尝试这种方法,可写些什么呢?请鸠子代笔的,或是拒绝借钱给朋友,告知曾经的恋人自己依然活着,与朋友绝交,将自己离婚的状态与亲友分享。这些事情,一通电话或一条群发消息就能够解决,既便捷又经济,还有谁会选择通过写信来解决事情呢。如果要手写信件,就是单纯想以这种古老的方式表达爱意吧。
像鸠子一样,经营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不计较得失,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这样的念想肯定在每个年轻人的头脑中都闪现过,身边的朋友有想开花店、书店、木工体验店、小餐馆、咖啡馆、民宿的,每每谈起,他们既像梦想般遥远,又像植根心底的目标一样坚定。
我想开一家书店,先生想经营家庭式餐馆,两者结合,就是一家供应简餐的书店,自制特色菜单,共读喜好书籍,如果能一起练习瑜伽就更好了。当然这必定需要一笔不小的金钱与同等精力的投入,目前两者皆不具备。但一点也不遗憾,我不过是想想而已。
习惯了求而不得,相比远方,人们更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写一封信、读一本书、吃一顿饭,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是最紧要的。过去已然过去,未来还未到来,何必纠结焦虑。做好每一件小事,于我是练习瑜伽、记录生活,或许走着走着,一切都不再遥远了呢!(莫米松)
第5篇:山茶文具店读后感700字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仍记得,小时候没有电子游戏时,牵着妈妈的手,在纸上一笔一画写下祝福的时光;仍记得那是才子佳人辈出的时代,却仍醉心于“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代笔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作,而雨宫家便是源自江户时代,有悠久历史的代笔之家。鸠子本来一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但在上代和寿司子姨婆过世后,她不得不回来继承家业,成为雨宫家的第十一代传人。接受一项项委托后,她逐渐爱上了这个职业。
花莲小姐是一个身材高挑、优雅动人的女士,但是,她却是一位“丑字人”。在看到这个片段前,我也和鸠子一样,对“字如其人”这句话深信不疑,但我突然改变了想法,字有的时候,也无法反映书写者的人品。花莲小姐拜托鸠子代写婆婆六十大寿的祝福,在握紧笔身的那一刻,鸠子不再是鸠子,她将自己融入了花莲小姐的生命中,用心写下了祝福。我想,不管是给朋友的生日祝福,公告信,分手信,一封封代笔信的背后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一节节人生的课堂。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无数的信息充实了人们的每一天,电子产品开始代替纸质书籍的存在。母亲以前对文学有自己的一番感受,受她影响,我也是自幼便读《红楼梦》的文艺少女。可由于长时间与电脑打招呼,她已开始提笔忘字,而大容量的信息更是让她与书和笔渐行渐远。初心仍在,故人却已然失去了最初的那份悸动与欢喜。
总喜欢去各地旅行时,搜罗特色信纸和邮票,然后挑一个在酒店休息的午后,提笔写下问候与祝福,轻投入邮箱,为自己的好友寄去。总记得回家打开信箱时那一叠厚厚的信件,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背着父母趴在阳光下感受那一份份真情。
“窗外,天色已经微亮。八幡宫源平池的莲花说不定快开了。”你,是否已做好提笔的准备?